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变化环境下湿地水文连通性显著下降,导致湿地面积萎缩和生态水文功能退化乃至流域水环境恶化与水旱灾害风险增大。在定义湿地水文连通性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湿地水文连通的研究历程,可分为萌芽起步阶段(1980-2009年)和研究探索阶段(2010年至今);重点阐述了湿地水文连通的研究热点及进展,主要包括湿地水文连通性的定量评估方法、湿地水文连通功能、湿地水文连通在湿地保护修复和流域水管理中的应用;最后,针对当前湿地水文连通研究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结合新时期湿地保护修复和河湖水系连通等国家重大需求,提出了未来亟需加强研究的重点方向。

  • 标签: 湿地水文连通性 湿地水文连通功能 河湖水系连通 湿地保护修复 流域水管理
  • 简介:本工程作为曹妃湖与曹妃北湖连通渠上节制工程,应具备双向挡水及通航功能,本文针对工程功能要求,通过多方案筛选,确定工程方案为液压坝方案,实施后效果好,起到了节制闸的作用,同时又达到了行船通航观光游览的目的,为同类工程的实施提供了有效的借鉴经验。1.基本情况工程项目位于曹妃甸区(原唐海县)湿地公园范围内,连接曹妃湖(原七农场平原水库)与曹妃北湖,在两湖间新建连通渠道,渠道底款15~42m,具备

  • 标签: 湿地公园 工程方案 工程功能 底款 平原水库 坝设计
  • 简介:湿地是介于水、陆两种生态系统界面的特殊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物种的基因库”、“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等。它利用系统中物理、化学、生物的三重协调作用,通过过滤、吸附、沉淀、植物吸收、微生物降解来实现对污染物质的分解与净化。目前已经有很多有关人工湿地应用方面的报道,但是人工湿地的净污效果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并不一定能够按照人们的要求净化污水,或者说净化效果不太理想。这些因素主要包括湿地的水力条件、湿地的类型、湿地植物、温度、湿地的宽度和面积、pH值和氧化还原电位(Eh)、湿地基质及微生物等。

  • 标签: 人工湿地 影响因素 净污效果
  • 简介:人工湿地是指人工筑成水池或沟槽,填充一定深度的基质,种植芦苇等根系发达的水生植物,污水由湿地的一端进入,以推流方式与布满生物膜的介质和溶解氧进行充分的植物根区接触,进行吸附、过滤、及湿硝化、反硝化作用而获得净化。人工湿地分为表面流人工湿地和潜流流人工湿地,潜流流人工湿地可分为水平潜流流人工湿地和垂直

  • 标签: 表面流人工湿地 冲灰水 反硝化作用 设计 系统 电厂
  • 简介:湿地是地球上具有高度多样性的独特生态系统。它与森林,农田并列为地球上的三大生态系统,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与人类有着息息相关的依存关系。本文在简要介绍湿地作用的基础上,分析了河南省湿地面临的主工提出了河南省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策略。

  • 标签: 湿地 保护 可持续利用 生态系统
  • 简介:现状的河道整治工程一般都是修建堤防、堤防边坡防护、河道清淤等,很少涉及到河道中的生态及水质的问题。主要介绍了人工构筑湿地的原理及类型,就其在河道整治工程中对生态及水质问题的解决进行了分析。

  • 标签: 人工湿地 河道整治 水力负荷
  • 简介:通过唐山市南湖公园水质监测数据资料,分析南湖公园水体水质状况,筛选影响水质状况的主要污染因子,针对南湖水质状况特点提出治理措施,以改善南湖水体水环境质量。

  • 标签: 主要污染物 超标倍数 水质类别 水环境
  • 简介:以2009年-2011年的实地监测资料和前人的研究资料为基础,分析了东平湖湿地水型、湖水营养盐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湿地植物、土壤、水文的净化功能,并探讨了水质变化原因和净化机理。结果表明:人为干扰作用下,东平湖水型已由20世纪80年代的碳酸盐型转变为硫酸盐型;由于入湖河流污染,湖泊入湖口比出湖口总氮、总磷含量明显要高;经过治理,21世纪比20世纪90年代总氮、总磷的含量分别降低了16%与48%;菹草对总氮、总磷的去除率分别达85%与54%;丰水期与枯水期的总氮、总磷含量均比平水期少,因此东平湖湿地净化功能与土壤、植物、水文状况以及人为干扰有着密切的关系。

  • 标签: 东平湖 湿地 水质 净化功能 水过程线 总氮
  • 简介:水利防洪工程开发建设中,不可避免地对河流湿地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以渭河中游干流防洪工程为例,对该段的湿地开发历史、现存湿地资源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工程建设对湿地资源及其存在的影响,最后提出保护湿地的对策和措施。

  • 标签: 湿地 水利工程 湿地生物资源 堤防 渭河 湿地保护
  • 简介:湿地作为人类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具有重要和独特的生态环境功能.数字湿地是数字地球的一个重要区域层次,是集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等多种高新技术为一体的可视化计算机管理和决策的湿地信息系统.数字湿地的构建对于实现湿地资源信息的共享、湿地环境的保护、退化湿地的恢复与重建及流域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数字湿地实现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数字湿地数据获取、数据存储与处理、数据的高速网络传输与共享、虚拟现实与数字湿地可视化、空间数据挖掘、信息提取与知识发现等方面.

  • 标签: 数字湿地 关键技术 框架
  • 简介:为了解寒区湿地实际蒸散发(ETa)过程,有效利用水资源,基于哈尔滨金河湾湿地2015年8月-2016年7月涡度相关系统通量观测数据,分析了不同时间尺度下ETa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期间年ETa为660mm,日最高值达8.1mm/d,夏季(3.4mm/d)最高,春季(2.3mm/d)、秋季(1.4mm/d)次之,冬季(0.1mm/d)偏低且变化平稳.5月生长期作物系数(Kc)由0.95增加到1.18左右,6月-8月中旬稳定期犓犮在1.05-1.18之间,8月下旬-9月枯萎期Kc由1.05减小到0.85左右.影响ETa的主要气象因素为净辐射和饱和水汽压差.不同时间尺度下ETa与气象因子相关性略有不同:净辐射和水汽压差与ETa的相关性在两个尺度上均很显著,但30min尺度净辐射与ETa的相关性更高.温度与ETa的相关性在两个尺度上基本一致,高温促进ETa蒸散发而低温抑制ETa蒸散发.日尺度上空气湿度与ETa在秋、冬季相关性明显,30min尺度上春、冬季相关性明显.风速与ETa仅在30min尺度上夏、秋季有一定的相关性.

  • 标签: 涡动相关仪 实际蒸散发量 作物系数 气象因子
  • 简介:湿地是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主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河北省湿地资源类型多样,分布广泛,其中湖泊型湿地以其特殊的性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随着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及污染物的大量排放,湖泊型湿地出现了缺水干涸、富营化加剧、泥沙淤积、生物多样性受损等一些问题,现旨在针对湖泊型湿地存在的水环境问题,提出修复的对策建议,借以呼吁全社会重视湿地保护。

  • 标签: 南水北调 湖泊型 湿地 问题 对策
  • 简介:人工湿地作为一种新型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经过国内外多年研究和实践,该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对解决我国农村污水排放问题和改善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有着积极的意义。当前正值全国建设美丽乡村、河北省开展村容村貌提升的关键时期,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推广意义深远且具有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邢台市桥东区三合庄村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创全市首例,2013年正式运行。

  • 标签: 人工湿地 农村污水 污水处理工程 湿地污水处理 生活污水 环境污染现状
  • 简介:介绍了常州高铁站北侧公园景观湖水质维护工程的设计特点。该景观湖面积9万m2,为封闭的人工水体,采用水质净化、水体循环及补水等工程措施,并使各处理系统有机结合,使湖体水质得到有效维护,并保持良好的水体环境。

  • 标签: 景观湖 水质净化 水体循环 补水
  • 简介:湿地污染物去除率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实验分析了植物、流量和水位对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因素对BOD5、CODMn和TN去除率的影响一致,均为植物〉流量〉水位;植物是BOD5、CODMn和TN去除率的显著性影响因素,其中大薸对3种污染物的去除率显著高于凤眼莲,但其在9月底易发生二次污染,需要及早收割,流量是TN和CODMn去除率的显著性因素,水位为不显著因素;BOD5、CODMn和TN浓度在系统的前端下降速率较大,随后逐渐减小并趋于平稳,表明大部分污染物在湿地的前端被去除,湿地整体截污能力尚有较大提升空间。应用中可选择大薸在北方推广,并充分利用湿地后端潜能,最大化处理污染源水体。

  • 标签: 潜流人工湿地 正交实验 去除率
  • 简介:氮素通过干湿沉降、地表径流、农业灌溉等途径进入湿地中,导致湿地N2O的产生和排放发生变化,而N2O是一种温室气体,具有较高的温室效应潜力,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本研究模拟白洋淀芦苇湿地,构建人工模拟湿地系统进行外加氮素试验,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进行N2O的通量观测,研究外源氮素输入对湿地N2O排放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氮素形态的不同不仅影响湿地系统中环境因子的改变,还会影响氮素进入湿地系统后的迁移转化。硝态氮是湿地N2O产生和排放的主要影响因子,芦苇湿地系统中氮素的反硝化作用强于无植被湿地系统,N2O的排放主要发生在反硝化过程中。

  • 标签: 外源氮素 湿地 N2O
  • 简介:在自行建造的模拟人工湿地装置上,通过改变水位来控制小型潜流人工湿地DO浓度,从而提高处理效率。试验中两种水位变化的运行都降低了人工湿地的氮和有机物,特别是对氮有较好的去除效果。第1阶段水位小幅度变化,出水DO浓度主要在2~4mg/L之间,COD、BOD5、TN、TKN去除率分别在85%~93%,91%~95%,65%~75%和75%~85%之间;第2阶段水位大幅度变化,出水DO浓度主要在1—4mg/L之间,COD、BOD5、TN、TKN去除率分别在80%~88%,85%-90%,70%~80%和80%-90%之间。

  • 标签: 潜流人工湿地 水位 溶解氧 有机物
  • 简介:通过对三门峡库区湿地生态系统的水文过程及主要影响因素的调查和分析,研究水库运行水位变化对湿地生态系统水文过程的影响及主要生态效应,为恢复和维持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提供依据.研究发现,降低水库运行水位,库区湿地面积将大幅度减少,湿地生态需水供给受阻,湿地生境状况出现不利变化,部分湿地将丧失原有的生态功能;湿地生态系统的水文过程变化将导致湿地多样性和景观结构、格局发生明显变化,严重影响区域的景观格局和生态安全;水库运行水位降低,将使库区周边地下水位降低,使地下水的供需平衡更趋恶化.鉴于生态问题的复杂性,需要对运行水位的生态效应进行长期、全面研究,以便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和对策.

  • 标签: 三门峡 运行水位 湿地 水文过程
  • 简介:利用2012年5月至9月太原市汾河公园蓄水池水华防治专项监测资料,分析了1号蓄水池叶绿素a(Chl-a)的动态变化及与相关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整个研究期间,Chl-a的波动较大,浓度范围为20.1~132.0mg/m3,均值为55.553mg/m3;5月份Chl-a含量总体上低于其它月份;Chl-a含量总体上与水温(WT)、COD、总磷(TP)、氨氮(NH3-N)均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与溶解氧(DO)、总氮(TN)、透明度(SD)呈极显著负相关,但与pH值关系不显著.不过Chl-a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在不同时间段的表现有所差异:水体Chl-a含量在5月份受环境因子的影响不显著;6月份则显著受到有机质、总磷(TP)、总氮(TN)的影响;7月份受到有机质、TP、透明度(SD)极显著的影响,8月、9月份受到WT、TP、SD的极显著影响.

  • 标签: 叶绿素A 富营养化 水华 总氮 总磷 环境因子
  • 简介:水文要素是控制湿地生态过程发展与演替的主要驱动因子,在湿地形成、发育、演替直至消亡全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湿地植被群落是湿地生态系统重要组成成分和主要初级生产者,其结构、功能和生态特征综合反映着湿地生态环境的基本特点和功能特性。本文以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运用植被群落—水文要素丰度直方图和敏感性指数,分析探讨了保护区内5种典型湿地植被群落对水深和淹没频率两种水文要素的耐受性和敏感性。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群落对水深、淹没频率的耐受性和敏感性不同。其中:(1)虉草和蓼子草2种群落对水深的耐受性最强,南荻群落最弱;苔草群落对淹没频率的耐受性最强,蓼子草群落最弱。(2)相较于淹没频率,5种典型植被群落对水深的敏感性更强;(3)南荻群落对水深和淹没频率变化的敏感性最强,而蓼子草群落对水文要素变化的响应最不敏感。

  • 标签: 植被群落-水文要素丰度直方图 敏感性指数 水文要素 南矶山自然保护区 鄱阳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