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在腥风血雨中,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武装斗争,先后建立了井岡山等地区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湘鄂西苏区就是其中主要的革命根据地之一。它南达洞庭湖和武陵山脉,西至长江三峡和神农架,北连豫西南的桐柏山,东抵武

  • 标签: 湘鄂西 逸群 苏区 中国共产党 湘鄂边 农村革命根据地
  • 简介:我一直坚信,湘鄂西的桑植这块红色土地,血管里奔涌的一定是——血性的旋律!

  • 标签: 湘鄂西 旋律 记忆 苏区
  • 简介:摘要:湘鄂西寒武系优质页岩勘探开发区域集中于鄂西、桑植-石门地区,在湘鄂西地区的多口井的多个海相地层位获页岩油气显示,揭示了湘鄂西地区泥页岩储层中赋存有丰富的油气资源。现有资料表明,常压井反映出高吸附气占比、高返排、高水平应力差等特征,页岩气井压后普遍低产。因此需要针对常压页岩气储层开展测井地质综合评价研究,建立湘鄂西常压页岩气储层评价技术。

  • 标签: 页岩气 寒武系 电成像 元素测井 TOC 自然伽马能谱
  • 简介:在轰轰烈烈的湘鄂西革命斗争史上,1932年5月至1934年秋,是极其悲壮的时期。在这两年半的时间里.除了蒋介石纠集10万兵力疯狂“围剿”,洪湖苏区全部丧失、红三军主力被迫进行七千里小长征、损失惨重外,最令人痛心的就是夏曦进行的四次“肃反”。这四次大规模“肃反”使红三军损失了1000多名高级将领和指挥员。地方区级以上、部队连级以上干部被无辜错杀者多达7000多人。加上其他无辜被杀者,总数在1万以上。

  • 标签: 鄂西 1934年 1932年 高级将领 斗争史 蒋介石
  • 简介:曹耀文的《湘鄂西的"洞穴人家"及其土著文化传统》则首次详尽披露了湘鄂西地带大分散、小聚居的崖洞聚落这一华南民族志上的一大奇观。无论是土著人文的积淀,还是华南民族史迁入汉人的土著化,湘南永兴诸"坦"、鄂西利川"洞穴人家"、峡江沿岸的崖洞聚落,都清晰地再现了荆蛮故地土著人文"随山洞而居"聚落传统的积淀。

  • 标签: 土著文化 文化传统 洞穴土著
  • 简介:1933年,由于党内"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红三军被迫从洪湖苏区撤到湘鄂边区,由三万多人锐减至三千余人,在大山中"无目的无前途地流浪"。5月下旬,红七师侦察连在湖北鹤峰麻水抓获一个敌探,从他身上搜出一份有关红三军的机密情报,探子交代是江奇给他的。侦察连长傻了,因为江奇在湘鄂西是个炙手可热的人物。他立即将敌探押回师部交给师长卢冬生。卢冬生亲自审讯,敌探供认不讳。

  • 标签: 卢冬生 湘鄂西 红三军 洪湖苏区 侦察连 潜伏者
  • 简介:<正>中国革命的实质是农民革命,农民土地问题的解决是革命胜利的关键。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湘鄂西苏区,是在“八七”会议精神推动下,于两湖秋暴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和整个中国革命进程相联系,湘鄂西的土地革命斗争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现分述如下:从1927年9月湘鄂西苏区开始创建到1929年12月鄂西党“三大”之前,这一时期为根据地的开创时期。土地革命在湘鄂西主要是打倒土豪劣绅,进行抗租、抗税、抗粮的斗争。基本上还没有深入到土地制度的改革。其所以如此,客观上是因为环境不允许,

  • 标签: 湘鄂西 土地政策 中央苏区 富农 土地问题 土地国有
  • 简介:邓中夏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一位卓越领导人。他于1930年9月至1931年12月,在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担任过特委书记和红二军团政委,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发展作出过贡献。但由于受李立三'左'倾中央对革命形势错误估量的影响,邓中夏在领导武装斗争的实践中曾有过失误。然而这些失误被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中央歪曲夸大,他们污蔑

  • 标签: 红二军团 湘鄂西 苏维埃共和国 中国共产党早期 李立 洪湖苏区
  • 简介:湘鄂西红色视觉文化审美上具有稚拙、简约和有力度的特点,是革命性与艺术性的统一,质朴与崇高的统一,是那个年代敢于奋斗的浪漫英雄主义情怀和肯于牺牲的集体主义精神的体现。这一“革命体”给我们新时代美术教育事业的启示是,新时代美术教育要表现中国精神的力度,展现时代精神的高度,体现人文精神的温度。

  • 标签: 湘鄂西 红色视觉文化 审美元素 美术教育
  • 简介:纪念贺龙元帅诞辰一百周年暨其铜像于湘鄂西苏区烈士陵园落成云帆七律一首南昌起义建新军,开辟苏区济弱贫。八载抗倭身作铁,三年驱蒋志凌云。体坛制胜金杯在,国务铭功玉策存。虽遇四凶掀浊浪,依然正气满乾坤。对联一副横扫狼烟,军帐元戎功赫赫;大兴虎旅,体坛主帅骨...

  • 标签: 一百周年 烈士陵园 湘鄂西 苏区 贺龙 诞辰
  • 简介:鄂西北的崇山峻岭中,有数百处似长城非长城、用石块砌成的古代建筑遗迹,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就有人认为这些遗迹是东周时期的楚国长城。于是,这一“重大考古发现”正式进入人们的视线,至今仍被学术界所关注。由于发现之初,考古工作不深入,出土材料不丰富,关于这类遗迹的性质,一直争议较多,其中较主流的看法是这类遗存就是文献记载的“楚长城”,但也有学者对此表示质疑。

  • 标签: 建筑遗迹 考古工作 重大考古发现 鄂西北地区 东周时期 方城山
  • 简介:宣恩地处长江中上游,具有山地、水系、气候等方面的区位特殊性,利用1959~2009年的观测资料,分析宣恩平均温度、平均最高温度、平均最低温度和平均日较差的变化趋势和特点。结果表明,近51a来宣恩平均温度(除冬季)1980年代中期前降温,后增温,冬季呈持续增温趋势。最高温度与平均温度变化趋势相似,不同的是1980年代中期以后的增温幅度要大于平均温度。不同于平均温度和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呈持续升高趋势。年平均日较差先减小后增加,冬、夏季日较差减小,而春、秋季却呈增加趋势。分析认为,小城镇的增温现象不可忽视,宣恩最低温度变化受人为影响更加显著。

  • 标签: 山地 温度变化 MANN-KENDALL法 湖北宣恩
  • 简介:湘鄂西苏区的土地革命和经济工作,始终注意克服"打土豪"办财政的粗放模式,追求正规化和科学化的行政方向。在以"分田地"为主要内容的土地革命中,湘鄂西苏区通过贯彻革命的阶级路线,科学处理富农问题,尽力防止反富农斗争扩大化和波及中农的错误倾向。尽管在财政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因战争环境险恶和建政时间短促而存在诸多不足,但是湘鄂西苏区初步建立起统筹统支的预决算制度、会计制度和审计制度的基本制度,以及正规化和科学化的税收制度,特别是湘鄂西苏区始终强调通过经济建设丰裕财政的建设方向,并不断科学总结金融工作中的偏差,努力建设银行信用体系。

  • 标签: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湘鄂西苏区 土地革命 财政体系
  • 简介:摘要:FY1井是在四川盆地川东高陡褶皱带的一口超深预探井,该井对鄂西渝东下组合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该井钻探过程中面临诸多的复杂地质、工程难题。本文通过FY1井钻探情况分析四川盆地鄂西渝东超深钻井施工中的技术难点,分析相应对策。

  • 标签: 四川盆地 超深井 技术难点 对策
  • 简介:摘 要: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是我省变质岩地区地质灾害多发地区之一。为全面掌握竹山县城关镇地质灾害形成条件,依据“竹山县城关镇地质灾害调(勘)查”项目的开展实施,运用统计方法和系统分析,全面总结区内地质灾害变形破坏模式分析,为后续地质灾害有针对性进行防治提供依据。

  • 标签: 鄂西 变质岩地区 地质灾害变形破坏模式分析
  • 简介:湖北省少数民族众多,民族聚居区主要分布在鄂西,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但旅游资源丰富。湖北省委、省政府近期提出打造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壮大旅游产业,这对于发展鄂西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从鄂西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的资源和带动效应等方面着手,探讨鄂西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问题。

  • 标签: 少数民族 旅游资源 旅游经济 民族文化
  • 简介:为了评价鄂西建始地区大隆组黑色页岩的勘探开发潜力,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低温N2吸脱附、甲烷等温吸附实验等手段,分析了其储层特征和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大隆组页岩储集空间以矿物溶蚀孔、有机质孔为主,石英等脆性矿物含量较高,孔隙度为0.65%~2.79%,渗透率为0.0008~0.4621mD,属于特低孔、特低渗储层。页岩有机质丰度较高,TOC质量分数为1.62%~13.60%,具有良好的形成页岩气的物质基础。有机质类型以Ⅱ型干酪根为主,处于过成熟晚期阶段。现场解析法测得富有机质页岩含气质量体积为0.741~3.703m3/t,平均为2.714m3/t。页岩吸附气含量与有机碳含量、孔隙度均呈正相关关系,与石英含量和有机成熟度均呈弱的正相关性。建始地区大隆组页岩具有较好的页岩气生烃和储集条件,具备一定的开采价值。

  • 标签: 页岩 储层特性 有机地球化学 含气性 大隆组
  • 简介:摘要鄂西地区的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下部、下二叠统孤峰组和上二叠统大隆组中发育有薄层硅质岩。五峰组和龙马溪组层状硅质岩属于正常海水中生物化学和化学沉积;孤峰组和大隆组层状硅质岩、茅口组灰岩中燧石结核不属于典型的热水沉积相,但受热水作用的影响,而孤峰组硅质岩受热水作用明显。鄂西五峰组和龙马溪组硅质岩的沉积环境是四周被古陆或台地环绕的半封闭深水相滞流盆地。鄂西孤峰组和大隆组硅质岩的沉积环境是由裂陷作用形成的碳酸盐台地内部的盆地滞流还原环境。

  • 标签: 硅质岩 地球化学特征 沉积环境
  • 简介:深山剿匪鄂西南战役结束后,我师奉命改为恩施军分区,由李人林任政委兼地委书记,我任司令员,江贤玉任副司令员,张难任副政委,熊光武任参谋长。遵照中南局、中南军区以农村工作为重点的指示,军分区边战斗、边分散占领城镇,并组织武装工作队迅速分赴农村,发动群众,肃清匪患,建立基层政权,准备土改。恩施地区,北起巴东,南至来(凤)咸(丰),西起利川,东至鹤峰,上通巴蜀,下临潇湘,境内群山起伏,逶迤连绵,山势险要,地形复杂,历史上就是草莽出没、群寇称王的地方。当时鄂西土匪多是由国民党加委的“军、警、特、宪”的组合产物。据不完全统计,在巴东、房县有李殿臣;利J!I有王冠南、曾照品;建始、鹤峰有钱甫堂;宣恩

  • 标签: 军分区 土家族 来凤县 土匪 部队 恩施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