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自 2015年,湖北质监局、发改委为了落实湖北“十二五”发展规划,实施质量兴战略,促进全省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湖北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标准化工作的意见》、《关于促进服务业跨越式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积极推动服务业标准体系建设,确定了一批养老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旨在建立本单位科学适用的服务标准体系,建立推进标准实施的制度机制,让标准真正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制度基础和技术支撑,以标准化科学手段规范和引领建设发展,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创立服务品牌,保障养老服务业发展健康有序,提质增效。本文主要探讨了湖北养老服务业的现状,湖北养老服务业标准体系建设的方向,以及养老服务业标准体系建设的意义。以供广大读者和学者朋友参考。

  • 标签: 养老服务业 标准化 建设 探讨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新冠疫情的暴发暴露了我省现有公共卫生体系的一些不足,特别是流行病学调查人员数量与能力的不足,全面开展培训、建设一支注重实战、技术过硬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队伍已是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分析我省现场流行病学人才队伍现状、培训工作模式,结合现有培训的经验,在授课内容、师资力量、结业标准、结业方式等方面不断探索湖北现场流行病学培训的新模式,为推进我省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工作提出新思路。

  • 标签: 现场流行病学,培训,新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湖北荆门地区的泌尿系结石成分特征,为临床治疗和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沙洋县人民医院、钟祥市人民医院和京山县人民医院四院泌尿外科于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收治的患者资料,将符合标准的2 000例患者纳入研究,使用红外光谱法检测其结石成分,并结合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泌尿系结石患者中50~65岁人群患病率最高,为46.60%(932/2000);男性患者1297例(64.85%),为女性患者的1.85倍;其中≤12岁和>75岁患者中的男女比例比值最大,为3∶1。结石主要位于肾脏和输尿管,膀胱占比较少,尿道不常见。结石成分主要草酸钙,其次为碳酸磷灰石和尿酸类,胱氨酸和磷酸铵镁结石不常见;仅在女性患者中发现羟基磷灰石和磷酸氢钙结石(占0.5%~0.7%),同时女性磷酸铵镁成分明显比男性常见(P<0.001)。首发和复发患者结石成分占比大体相似,草酸钙结石占大部分,碳酸磷灰石结石常见,尿酸类和磷酸铵镁结石出现率不高,胱氨酸、羟基磷灰石和磷酸氢钙结石不常见。结论湖北荆门地区泌尿系结石草酸钙成分和肾脏发病最为常见,男女结石部分成分存在差异,可为该地区临床针对性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尿路结石 湖北 主成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超声质控指标探讨湖北超声质控工作中面临的基本问题。方法依据2019年全国医疗质量数据抽样调查结果,分析湖北12家省部级医院、61家地市级医院和151家县区级医院质控数据,通过比较各级医院超声医师基本情况、结构质量指标(平均每日门诊、急诊、体检、住院超声检查人次;超声科医患比;超声科医师数与诊断仪器数比)、过程质量指标(平均住院超声检查预约时间、危急值通报例数)、结果质量指标(超声报告阳性率和超声诊断符合率)来反映湖北224家不同隶属关系医院的超声质控现状。不同级别(省部级、地市级和县区级)医院上述超声质控指标比较,采用χ2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后再行两两间比较。结果本次抽样调查的2556名超声医师在各级医疗机构中的平均数量、年龄、职称、学历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9.218,χ2=44.830、17.039、1208.716,P均<0.05);超声结构质量指标平均每日门诊、急诊、体检、住院超声检查人次,超声科医患比在各级医院中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5.990、40.390、21.877、54.520和5.740,P均<0.05);而超声科医师数与诊断仪器数比在各级医院中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超声过程质量指标平均住院超声检查预约时间、危急值通报例数在各级医院中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超声结果质量指标超声报告阳性率在地市级医院和县区级医院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21,P<0.05),而超声诊断符合率在各级医院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湖北不同隶属关系医院在超声结构质量指标中存在一定差异,尤其是超声医师学历和年龄构成比,积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重视超声过程和结果质量指标,建立完善的质控体系将对提高我省超声诊断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质量控制 指标 管理 超声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湖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疫情输出风险及其他各省从湖北输入疫情的风险。方法获取截至2020年2月14日我国各省报告病例数(不含临床诊断病例;不含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数据)和百度迁徙指数,对各省累计报告病例数和湖北迁出指数进行相关分析,评估湖北疫情输出风险和其他疫情输入风险。结果全国累计报告确诊病例49 970例,其中湖北37 884例。湖北平均每天迁出至其他的指数为312.09,武汉和湖北其他市分别为117.95和194.16。各省累计报告病例数与湖北、武汉及湖北其他市迁出至各省的人口迁徙指数均成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4、0.84和0.81;湖北、武汉及湖北其他市人口迁出分别可解释线性模型71.2%、70.1%和66.3%的变异。湖北高输出风险时间集中在1月27日前,其中1月23日前的疫情输出风险主要来源于武汉,之后主要来源于湖北其他市。疫情输入风险排前3位的是湖南、河南和广东,累计风险指数分别为58.61,54.75和49.62。结论我国各省疫情主要由湖北输入引起,湖北限制人口流出、各省加强对湖北迁入人员的检疫,可以较大程度降低各省(除湖北)疫情持续传播风险。

  • 标签: 危险性评估 人口迁徙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认知我国COVID-19疫情发展规律,分全国、湖北、中国其他地区(以下简称"湖北域外地区")三类疫情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方法使用传染病动力学中的分块房室模型对现有数据进行拟合并估计参数,用定参后的模型对未来疫情发展进行模拟。结果湖北湖北域外地区模型拟合参数及在不同人群中的转移模式具有一定地理差异性,湖北域外地区显示出更好的态势。预测湖北湖北域外地区现有确诊病例降至0人的时间分别为2020年5月和2020年4月。结论预测疫情可于2020年5月下旬结束,充足的医疗资源投入和对疑似人群进行更加全面和准确的排查,对控制疫情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疫情预测 疫情分析
  • 简介:摘要 : 国家先后出台了关于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发展的总体要求、设立条件、申报程序、建设任务、职责分工等,为各省临空经济示范区发展指明了方向。文章着重以湖北武汉临空经济区、三峡临空经济区建设为核心开展研究, 从 临空经济区建设的现状与问题,从中分析出适合湖北临空经济区建设的政策与措施。

  • 标签: 临空经济区 趋势特征 对策措施。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 要:2015年以来,全国金融机构存款保持7%以上同比增速,湖北在存款总量持续增长的同时,对于地域分布及不同类别存款新增情况却鲜有人关注。本文首先分析2015年-2019年湖北存款总量及结构变动情况,并区分武汉市及其他地市进一步展开分析,最终为商业银行存款快速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 标签: 商业银行 存款 发展定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学龄期儿童近视患病率与近视的影响因素,为儿童近视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观察性研究。于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湖北孝感市一年级小学生675人,对其进行视力、屈光状态检查以及一般情况与用眼行为问卷调查,完成每年1次数据收集,共随访3年。采用秩和检验、卡方检验与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年期间小学生近视患病率逐年增高,分别为14.1%、25.6%、3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25,P<0.001)。2年期间小学生等效球镜度(SE)逐年向负值方向增大,分别为0.25(-0.25,0.50)D、0.00(-0.50,0.25)D、-0.50(-1.75,0.0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4.82,P<0.001)。近视每年新发病率为16.0%~22.7%,近视年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23,P<0.001)。早产(P=0.014)、父母近视情况(P=0.029)、每天户外活动时间(P=0.024)、每天放学后近距离学习时间(P=0.006)、家长平时是否督促孩子保护眼睛(P=0.004)、每天使用电子产品时间(P=0.013)等变量均是近视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学龄期儿童屈光状态逐年向近视方向发展,近视患病率逐年增加。早产、父母近视、长时间近距离学习以及使用电子产品是近视发生的危险因素,户外活动与家长督促孩子保护眼睛是近视发生的保护因素。

  • 标签: 视力 近视患病率 小学生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将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指标引入医院效率评价,分析DRG对效率值的调整效果,并对比分析数据包络分析(DEA)效率值与DRG效率指标的异同。方法利用湖北三级医院2017年和2018年的DRG试点数据及其他报表的相关数据,分别采用实际开放床位数、在职员工数、实际占用总床日和医疗收入为投入指标,采用总诊疗人次、出院人次、DRG权重和DRG组数为产出指标,组合不同指标建立7个模型,以Bootstrap-DEA效率评价方法计算医院效率。结果以传统方法计算的效率值存在医院级别越高效率越低的现象,县属医院、市属医院、省属医院的效率值分别为0.83、0.74、0.71(P<0.01)。将DRG权重和组数作为产出指标进行DEA分析,县属医院、市属医院、省属医院的效率值分别为0.95、0.94、0.96(P=0.20)。县属医院、市属医院、省属医院的DRG效率指数分别为1.42、1.11、1.00(P<0.01),级别越高效率越低,而采用DEA计算的效率值则分别为0.84、0.82、0.86(P=0.58)。结论以传统方法计算的效率值存在系统性偏差,会出现医院级别越高效率越低的现象。将DRG权重和组数作为产出指标进行DEA分析,可以有效校正这一偏差。研究结果为开展DRG管理下的医院效率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

  • 标签: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数据包络分析 医院效率 风险调整 效率指数
  • 简介:摘 要:2015年以来,全国金融机构存款保持7%以上同比增速,湖北在存款总量持续增长的同时,对于地域分布及不同类别存款新增情况却鲜有人关注。本文首先分析2015年-2019年湖北存款总量及结构变动情况,并区分武汉市及其他地市进一步展开分析,最终为商业银行存款快速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 标签: 商业银行 存款 发展定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4-2018年湖北襄阳市燃煤污染型砷中毒(简称燃煤型砷中毒)监测结果。方法2014-2018年,按照《湖北燃煤污染型地方性砷中毒监测方案》,每年选取襄阳市内5个村作为监测点。每年每个监测点,采用多点选样混匀后四分法采集8户家庭煤样,检测煤砷含量;采集10名成人(男女各半)尿样,检测尿砷含量;普查居民燃煤型砷中毒病情。结果2014-2018年,煤砷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572,P < 0.05),其中2018年煤砷含量显著低于其余各年份(P均< 0.05);成人尿砷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47,P > 0.05)。5年间共检出燃煤型砷中毒可疑病例266例、轻度736例、中度633例、重度18例,各年份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94,P > 0.05)。结论2014-2018年襄阳市燃煤型砷中毒检出率较为稳定,高砷煤管理初见成效,还需进一步加强病情监测、能源多元化改造以及居民健康教育工作,以进一步完善燃煤型砷中毒的预防管理机制。

  • 标签: 砷中毒 监测 防治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湖北孝感市125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日至2月13日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隔离病房收治的125例COVID-19确诊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肺部影像学检查和治疗方案等。根据临床分型分组,非重症组105例,重症组2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125例COVID-19确诊患者中,年龄为(47.5±11.3)岁,男57例(45.6%),重症率为16.0%(20/125)。患者起病时发热117例(93.6%),干咳96例(76.8%),乏力66例(52.8%)。与非重症组相比,重症组患者年龄[(52.9±12.3)岁比(46.5±10.8)岁]较大,有基础疾病者的比例更多[50.0%(10/20)比13.3%(14/105)],更容易出现呼吸困难[45.0%(9/20)比22.9%(24/1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43, χ2=14.559, χ2=4.239;均P<0.05)。重症组患者的淋巴细胞计数为(0.8±0.4)×109/L ,白蛋白为(37.3±2.9) g/L,分别低于非重症组的(1.1±0.4)×109/L和(39.4±3.9) g/L,而中性粒细胞计数[(4.6±2.7)×109/L比(3.0±1.8)×109/L]、肌酐[(91.7±50.2) μmol/L比(69.7±17.8)μmol/L]、乳酸脱氢酶[(319.2±90.8) U/L比(232.9±65.4) U/L]、超敏C反应蛋白[36.2(18.3, 59.8)ng/L比13.3(4.8, 29.2) ng/L]均高于非重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48、2.243、-3.357、-3.526、-4.051,Z=-2.896;均P<0.05)。114例(91.2%)患者早期胸部计算机断层成像检查显示单发磨玻璃影或多发外周带磨玻璃影改变。所有患者均接受抗病毒治疗,111例(88.8%)患者接受抗菌治疗,58例(46.4%)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在4例危重型患者中,1例予无创通气,2例予有创通气,1例予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截至2020年2月13日,2例(1.6%)患者死亡,均为危重型。结论湖北孝感市收治的COVID-19重症病例以老年患者居多,且多合并基础疾病,更易出现淋巴细胞计数减少和炎症指标的升高。疑似病例应早发现、早就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最大限度地避免部分普通型患者向重型和危重型发展。

  • 标签: 冠状病毒感染 肺炎 2019新型冠状病毒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湖北2009—2018年猩红热流行病学特征。2009—2018年湖北猩红热报告病例数共计7 329例,呈上升趋势,年平均发病率1.25/10万,2018年达到最高峰,发病数为1 758例,发病率为2.98/10万,占10年总发病数的24.0%;男女发病例数分别为4 473和2 856例,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0~60岁均有发病,以<15岁人群为主(98.4%,7 214例);冬春季为发病高峰;各地市州均有发病,其中,武汉市(2 105例)、宜昌市(1 390例)、荆州市(954例)和恩施州(1 090例)报告病例数较多。因此,需要警惕猩红热的暴发,并且需要加强<15岁年龄组人群的监测,尤其是武汉市、宜昌市、荆州市和恩施州。

  • 标签: 猩红热 发病率 流行病学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湖北一起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的流行因素,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调查,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病例对照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本次暴发共涉及病例181例,首例病例于4月10日16时发病,发病高峰集中在4月11日12时至24时(92例,占全部病例的51.00%),食用园区小卖部售卖的冰淇淋是本次暴发的危险因素(OR=5.03,95%CI:2.62~9.51)。结论该事件为1起由园区自来水管网铺设不规范、小卖部从业人员卫生安全意识薄弱导致的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应加强对公共场所水网的监管以及对公共场所服务人员的健康宣教工作。

  • 标签: 诺如病毒 感染性腹泻 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