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监测2019年12月至2020年11月收集的淋球菌耐药性,为淋病防治提供策略。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2019年12月至2020年11月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门诊临床分离培养的100株淋球菌,测定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大观霉素、阿奇霉素、头孢曲松、头孢克肟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分析淋球菌耐药性,判定质粒介导的高度耐四环素淋球菌(highly tetracycline resistant Neisseria gonorrhoeae,TRNG),同时用纸片碘量法检测β-内酰胺酶,筛查产青霉素酶淋球菌(penicillinase producing Neisseria gonorrhoeae,PPNG)。结果PPNG阳性率为46%(46/100),TRNG阳性率为35%(35/100)。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和阿奇霉素耐药率分别是95%(95/100)、88%(88/100)、97%(97/100)、16%(16/100);头孢克肟和头孢曲松未见耐药菌株,低敏率分别为11%(11/100)和4%(4/100);大观霉素未发现耐药菌株和低敏菌株。结论广州市淋球菌临床分离株普遍对青霉素、环丙沙星、四环素耐药,治疗淋病的首选药仍是大观霉素、头孢曲松和头孢克肟,淋球菌耐药监测应定期进行。

  • 标签: 淋球菌 最低抑菌浓度 抗生素耐药性 PPNG TRNG
  • 简介:摘要:当下法医最为常用的物证检验鉴定方式便是DNA鉴定技术,这一技术也是当下生物基因研究领域准确率最高、最先进的技术。在社会发展速度逐渐加快的背景之下,该项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司法领域之中,解决了一系列的司法问题。但在使用过程中,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伦理、法律、社会以及家庭等多个方面。基于此,就需要从现代社会伦理的角度探析亲子鉴定这一技术,将DNA鉴定技术的优势放至最大,这也是确保其严格遵循社会道德的关键依据。

  • 标签: DNA 亲子鉴定 伦理 道德 分析
  • 简介:摘要探讨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检测对不同免疫功能状态的肺隐球菌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收集51例肺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同时分析对不同免疫功能状态诊断敏感度的差异。51例肺隐球菌病患者,其中阳性42例,阴性9例,敏感度82.4%,特异性100.0%。诊断的敏感度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而与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有一定的相关性。

  • 标签: 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 肺隐球菌病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儿童链球菌感染后预防链球菌感染对反应性关节炎的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21年1月收集的链球菌感染后反应性关节炎患者112例作为客观研究对象,临床使用双盲法,划分研究组患者(n=56例)与对照组患者(n=56例),研究组患者进行长效青霉素预防治疗两年,对照组未进行长效青霉素预防治疗,对两组患者随访两年,对比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并不明显,组间差不存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预防 链球菌感染 儿童 反应性关节炎
  • 简介:摘要面对各种因素导致的DNA损伤,细胞有一套应答修复机制。其中细胞周期阻滞在DNA损伤应答修复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为修复受损DNA创造了条件。关于细胞周期调控的研究集中于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CDK)与细胞周期检查点等方面。在DNA损伤修复过程中,损伤位点募集的磷脂酰肌醇-3-激酶样激酶(PIKKs)可引起细胞周期检查点相关蛋白的激活,导致细胞周期阻滞。在碱基切除修复、核苷酸切除修复、错配修复、DNA双链断裂修复等常见的DNA损伤修复途径中,招募的损伤修复相关蛋白在细胞周期调控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因此综述了主要DNA损伤修复形式与细胞周期阻滞之间的关系及研究进展。

  • 标签: DNA损伤 DNA修复 DNA断裂,双链 细胞周期阻滞 G1/S/G2检查点
  • 简介:摘要DNMT1不仅是一种重要的DNA甲基转移酶,维持子代与亲代甲基修饰的统一,它的N端还含有特异性序列,使其在DNA损伤应答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DNA损伤应答反应是细胞对DNA损伤反应的统称,包括对DNA损伤信号的识别和放大、招募DNA修复因子启动修复通路和协调周期调控、诱发细胞凋亡。本文对DNMT1的作用、DNA损伤应答反应过程以及DNMT1通过参与损伤信号的感知和传导,调控DNA修复、周期检查点停滞和细胞凋亡参与DNA损伤应答反应过程加以综述。

  • 标签: DNMT1 DNA损伤应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科学技术支撑下的法医学发展道路上,DNA检测技术的应用可谓是一场技术性革命。在法医物证期间,通过分析和检验DNA长度多态性和序列多态性,能够比较准确的实现亲权坚定,完成个体识别。在当前法医物证坚定工作中,DNA检验技术是比较具有技术性的检验手段,本文基于当前我国法医物证DNA检测技术发展现状,探究DNA检验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应对措施。

  • 标签: 法医物证 DNA检验 问题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ALF隐球菌涂片、培养联合BALF隐球菌抗原(CrAg)检测对肺隐球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宁海县第一医院收治的疑诊为肺隐球菌病的非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59例,其中16例最终诊断为肺隐球菌病,男8例,女8例,年龄18~76(52±14)岁,最终诊断为其他疾病43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血清CrAg检测,及BALF联合方法(BALF隐球菌涂片、培养及BALF-CrAg)检测。评价BALF联合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并同血清CrAg检测进行比较。结果16例肺隐球菌病中,血清CrAg阳性11例,阴性5例;BALF检出隐球菌14例,2例阴性;BALF-CrAg阳性10例,弱阳性2例,阴性4例;BALF联合方法14例阳性,2例阴性。诊断其他疾病的患者中仅1例血清CrAg弱阳性,余检测均为阴性。对于诊断肺隐球菌病,血清CrAg敏感度为68.8%(11/16),特异度97.7%(42/43),阳性预测值91.7%(11/12),阴性预测值89.3%(42/47);BALF联合方法敏感度87.5%(14/16),特异度100.0%(43/43),阳性预测值100.0%(14/14),阴性预测值95.6%(43/45)。血清CrAg检测与BALF联合方法的敏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5例血清CrAg阴性的确诊患者,4例通过BALF联合方法确诊,1例经肺穿刺活检确诊。结论对肺隐球菌病的诊断,BALF联合方法的诊断价值不亚于血清CrAg,二者可以互补。对血清CrAg阴性的患者,BALF联合方法更具有诊断意义。

  • 标签: 隐球菌病 抗原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隐球菌脑膜炎(隐脑)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2018年收治的56例隐脑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表现、治疗方案及预后。结果56例隐脑患者,有基础疾病者39例(69.6%),有鸽子等流行病学接触史者2例(3.6%);误诊率为66.1%(37/56),最常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46.4%,26/56)。头痛为最常见临床症状(89.3%,50/56),颅内压>330 mmH2O者占25%(14/56),墨汁染色发现隐球菌39例(69.6%),脑脊液培养阳性患者31例(55.4%)。17例患者接受脑脊液隐球菌抗原检测,其中12例(12/17)阳性。治疗方案分8种,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氟康唑联合治疗方案最优。56例患者治愈12例,好转28例,死亡16例。结论隐脑误诊率和死亡率高,脑脊液墨汁染色和脑脊液隐球菌抗原检测是隐脑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氟康唑联合治疗是治疗隐脑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脑膜炎,隐球菌性 药物疗法,联合 药敏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隐球菌脑膜炎(隐脑)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2018年收治的56例隐脑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表现、治疗方案及预后。结果56例隐脑患者,有基础疾病者39例(69.6%),有鸽子等流行病学接触史者2例(3.6%);误诊率为66.1%(37/56),最常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46.4%,26/56)。头痛为最常见临床症状(89.3%,50/56),颅内压>330 mmH2O者占25%(14/56),墨汁染色发现隐球菌39例(69.6%),脑脊液培养阳性患者31例(55.4%)。17例患者接受脑脊液隐球菌抗原检测,其中12例(12/17)阳性。治疗方案分8种,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氟康唑联合治疗方案最优。56例患者治愈12例,好转28例,死亡16例。结论隐脑误诊率和死亡率高,脑脊液墨汁染色和脑脊液隐球菌抗原检测是隐脑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氟康唑联合治疗是治疗隐脑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脑膜炎,隐球菌性 药物疗法,联合 药敏试验
  • 简介:摘要循环肿瘤DNA(ctDNA)在肿瘤药物疗效预测、耐药监测、高危人群筛查、鉴别诊断、微小残余病变监测和预后判断等方面都展现出潜的在应用价值。其中基于ctDNA特定基因突变的标志物已写入部分肿瘤的临床诊疗指南,用于预测肿瘤药物疗效和监测耐药,国内外也有少量批准的伴随诊断试剂用于临床实验室检测。但是,大部分ctDNA相关标志物的临床有效性仍然处于医学研究阶段。实验室自建方法(LDT)的建立和性能确认,也是目前ctDNA临床应用亟需解决的问题。目前的ctDNA临床应用,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的。

  • 标签: 循环肿瘤DNA 标志物 高通量测序 性能确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群链球菌(GAS)抗原快速检测法在儿童GAS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深圳市儿童医院门诊和住院部就诊的疑为GAS感染的患儿44 733例。采集所有患儿的咽拭子标本,用BinaxNOW Strep A Test试剂进行GAS抗原快速检测,其中有346例患儿的咽拭子先接种血培养基进行传统的细菌培养,再行GAS抗原快速检测,比较2种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并根据GAS抗原快速检测结果,分析其年龄、性别及季节变化趋势。应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46例同时用2种方法检测的患儿中,以细菌培养法结果作为参考方法,GAS抗原快速检测法敏感度为89.41%(152/170例),特异度为94.32%(166/176例)。共检测GAS抗原44 733例,其中阳性10 024例,阳性检出率为22.41%。GAS抗原快速检测法阳性率5年的曲线趋势一致,均以3~8岁阳性率较高,其中4~6岁阳性率最高。2个季节性高峰明显,分别出现于每年的4-6月,11月-次年1月。男女检出率比例为1.74∶1,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93,P<0.000 1)。GAS抗原快速检测在不同病区阳性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皮肤科门诊(52.34%)、急诊科门诊(47.74%)、内科门诊(37.36%)、感染病区(19.71%)、五官科病区(10.27%)、内科病区(8.63%)、外科病区(7.34%)、新生儿病区(0)。结论GAS抗原快速检测法和细菌培养法结果符合率高,且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可在儿童GAS感染性疾病诊断中推广使用。GAS检出率在急诊科门诊和皮肤科就诊患儿较高。GAS抗原阳性检出率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和人群(年龄和性别)差异,未发现新生儿感染者。

  • 标签: A群链球菌 A群链球菌抗原快速检测 儿童 猩红热
  • 简介:摘要:羊肺炎链球菌病是一种常见的羊养殖疾病,是由溶血链球菌感染导致的,其特征在于易于传播、危害性大和致死率高等。针对肺炎链球菌病的这些特征,应从致病机理和致病原入手,选择更具有针对性的防御和控制措施进行预防和管控。

  • 标签: 羊肺炎链球菌 症 状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猪链球菌病是由于朱氏感染了多种不同种群的链球菌,导致出现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分为脑膜炎型和急性败血症型等分类,同时还会引发慢性疾病的出现。本文主要分析了猪链球菌病的有效防治措施。

  • 标签: 猪链球菌病 防治 措施
  • 简介:1.病历摘要:患者,男,37岁,主因“胸痛、咳嗽2周,加重伴发热3天”入院,患者于当地医院就诊,行胸部CT见图(1) ,当地医院考虑肺结核,给予HRZE方案治疗1周,但患者症状未见明显改善,复查胸部CT提见图(2),建议转入上级医院治疗,故转入我院感染科。既往8年前有肺结核病史,行“HRZE”方案治疗8个月后医师指导下停药,糖尿病史6+年,未规律治疗。无吸烟、饮酒史,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否认结核接触病史。入院查体:体温38℃,脉搏128次/分,呼吸23次/分,血压:132/82mmHg,轮椅推入病房,神志清楚、精神差。全身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咽部充血,扁桃体无脓性分泌物,颈软,口唇轻度紫绀,气管居中,胸廓对称无畸形,右肺呼吸音减弱,叩诊浊音,呼吸音降低,双肺可闻及少量干湿啰音。心腹查体未见特殊,双下肢无水肿。入院后查血常规:白细胞1.11*109.L,中心粒细胞百分比:86%,血红蛋白:130g*l-,血小板:317*109L,血沉82mm/h.肝肾功及电解质未见明显异常。肿瘤指标未见异常,PPD试验及结核抗体阴性,由于患者无痰,胸水抽液送检查抗酸杆菌涂片及胸水培养三次均为阴性。行彩超定位后行胸腔穿刺引流术(穿刺前胸水量范围约7.0cm*4.4cm(上下径*左右径)),胸水呈咖啡牛奶样浑浊(见图4),并散发恶臭味,并抽取共计500ml气体,胸水送检可见胸水有核细胞数884417*106,多核细胞为主92%,胸水LDH196u/l,葡萄糖1.23mmol/l(正常范围:3.6-5.5mmol/l).两次胸水涂片送检均发现大量革兰氏阳性球菌。胸水培养分离出星座链球菌,药敏结果鉴定对青霉素、第一代头孢、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呼吸喹诺酮类、氯霉素、四环素敏感。故考虑右侧星座链球菌脓气胸,给予哌拉西林舒巴坦钠5g q8h+莫西沙星 0.4 qd ivgtt治疗一周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改用头孢唑林2g q8h+莫西沙星0.4qd ivgtt抗感染治疗15天后继续口服莫西沙星 0.4qd 口服。同时每天以生理盐水进行胸腔冲洗以及间断使用尿激酶清除胸膜粘连。复查CT见图(3)以及胸部彩超提示:查见约1.3cm的液性暗区反射,发现病灶明显减少,胸水量也明显减少,本方案治疗有效。

  • 标签:
  • 简介:摘要DNA是一种含有遗传信息的重要生物分子。现代铀矿开采、放射医疗以及核电站等行业环境中存在电离辐射,人体防护不当会引起多种类型的DNA损伤,导致基因组拼接不稳定,引发与癌症和衰老等相关的多种生物学疾病。DNA辐射损伤检测技术的发展有助于研究人员对生物辐射损伤的程度进行评估,对核辐射患者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综述了国内外DNA辐射损伤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阐述了相关检测方法的原理、功能及优缺点,并对其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 标签: 辐射,电离 DNA损伤 检测方法
  • 简介:摘要脓毒症是宿主对感染反应失调引起的严重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性疾病,是重症监护病房常见的死亡原因。焦亡是由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介导的一种坏死和炎性程序性细胞死亡,其机制分为典型炎性小体激活和非典型炎性小体激活,caspase-1/11及消皮素D是焦亡发挥作用的关键底物。线粒体DNA作为一种损伤相关分子模式介导细胞焦亡,与脓毒症严重程度相关。本文就线粒体DNA介导的细胞焦亡与脓毒症的关系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线粒体DNA 细胞焦亡 脓毒症 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 消皮素D
  • 简介:摘要脓毒症是宿主对感染反应失调引起的严重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性疾病,是重症监护病房常见的死亡原因。焦亡是由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介导的一种坏死和炎性程序性细胞死亡,其机制分为典型炎性小体激活和非典型炎性小体激活,caspase-1/11及消皮素D是焦亡发挥作用的关键底物。线粒体DNA作为一种损伤相关分子模式介导细胞焦亡,与脓毒症严重程度相关。本文就线粒体DNA介导的细胞焦亡与脓毒症的关系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线粒体DNA 细胞焦亡 脓毒症 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 消皮素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