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由《中华消化杂志》编辑委员会主办,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全军肝胆外科研究所、《中华消化杂志》编辑部承办的“第八届中国消化学术会议”将于2015年11月26-29日在重庆召开。“中国消化学术会议”是《中华消化杂志》编辑委员会每两年主办一次的学术盛会,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现已成为国内外消化界集学术争鸣、前沿探索、增进友谊和继续教育为一体的重要平台,每次会议吸引近千名代表参会。本次会议以“规范创新、医领未来”为主题,展示消化领域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学术动态。通过大师讲坛、专家论坛、手术实况转播、精品手术录像展播等形式融合百家学术经典,引领消化前沿。本次会议将邀请国内外著名消化领域的专家参会,届时还将举行《中华消化杂志》第三届编辑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欢迎全国外科同仁踊跃投稿参会。

  • 标签: 消化外科 外科学术 会议 征文通知 中国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数字化外学在颅颌面外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娄底市中心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8例颅颌面畸形患者,采用数字化外学技术进行修护治疗,于术后定期随访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在数字化外学技术进行颅颌面修复治疗后,于术后随访半年至一年,所有患者均取得较好的修复效果。结论采用计算机辅助数字化外学技术对颅颌面畸形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提高颅颌面外科手术的精确度,可见数字化外学在颅颌面外科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数字化外科学 手术模拟 颅颌面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2人。对照组患者采用胃大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则执行单纯修补术治疗。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66.9±4.2min,术中平均出血量83.6±10.5m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25%;对照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74.1±7.6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19.3±13.7m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88%。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外科治疗消化性溃疡时,单纯修补术治疗无论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还是术后并发症发面都要优于胃大部分切除术,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外科治疗 胃大部分切除术 单纯修补术
  • 简介:化外交是国家总体外交战略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主权国家以自身的文化资源为载体,通过政府支持传播或者民间渠道开展的外交活动。而高校的对外文化交流是当前高校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面对国内重点高校和国际高校的双重竞争,高校国际对外文化交流不仅可以提升高校自身影响力,也是国家文化外交的长足发展的需要。

  • 标签: 文化外交 高校 对外文化交流
  • 简介:对CNKI期刊的文献检索发现,关于中华文化外译读者接受问题的研究文章数量少、研究范围狭窄,且思辨多、实证少。提高认识、加大投入能使该领域突破瓶颈,丰富其研究内容和方法、构建多学科研究的理论体系是手段,减少语用失误、跨域文化障碍等是重点,增强外译的针对性和传播效果是弘扬中华文化的有效途径。

  • 标签: 读者接受 外译 中华文化 语用失误
  • 简介:目的:进一步探究肠道血管畸形致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收集了2010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30例肠道血管畸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患者接受胃肠道钡餐、内镜、肠系膜动脉造影、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12例患者接受小肠部分切除治疗,16例患者接受右半结肠切除治疗,1例患者接受右半结肠并回肠部分切除治疗,1例患者接受降结肠部分切除治疗。结果:手术后上述患者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均为肠道血管畸形。手术治疗后,患者血红蛋白均值(13.5±1.9g/dl)与治疗前水平相比(8.1±3.7g/dl)显著上升,便潜血人数、便血人数较治疗前相比显著下降,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进行科学检查、明确诊断、针对性选择手术方式,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关键。

  • 标签: 肠道血管畸形 下消化道出血 诊断 外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术后患者诱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便于临床的有效防治。方法抽选本院神经外科750例手术治疗病例,根据自制调查表分析术后引起消化道出血的不同因素。结果本组共有44例消化道出血患者(5.87%);而男性高于女性;50岁以上的较≤50岁病人更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颅脑病变部位上,消化道出血率从高到底依次为第四脑室、脑干、大脑半球以及鞍区下丘脑,占比8.38%、7.34%、5.94%和1.81%;术后并发症和消化道出血率呈正相关。结论男性、年龄50岁以上、第四脑室及其脑干、术后并发症,均为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引起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子,应予以科学防范。

  • 标签: 颅脑手术 消化道出血 高危因素
  • 简介:跨文化教育的"第三空间"理论强调外语学习者通过学习另一种语言和文化,重新审视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主动建构自己的文化系统,从而超越原有世界观,最终形成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人格。在缺乏文化接触的语境下,跨文化教育的"第三空间"可通过网络交互工具来实现。

  • 标签: 跨文化教育 “第三空间”理论 网络交互工具 外语教学
  • 简介:网络多媒体环境是符合二语习得规律的习得环境。在该环境下进行的外语教学,可以通过整合学习资源,突破传统教学分工的界限,建构起立体化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不仅可以进行语言综合训练,而且能将课堂教学与自主学习有效地整合起来,实现语言习得与文化习得的合理互动。

  • 标签: 网络多媒体环境 立体化 自主学习 语言习得 文化习得
  • 简介: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ast-tracksurgery,FTS)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患者上消化道穿孔围手术期处理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14年8月本院收治的上消化道穿孔并行单纯修补术患者52例,按传统围术期处理(传统组)28例和快速康复理念联合中西医结合治疗24例(FTS组),观察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腹胀情况、肺部感染等临床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等。结果FTS组与传统组比较,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提前,住院时间缩短,两组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TS组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再穿孔、深静脉血栓或死亡病例。结论快速康复理念联合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急诊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围术期的应用是安全、可行、有效的。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上消化道穿孔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10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应激性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循证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止血成功率、心理改善效果以及临床满意程度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干预不但可良好提升止血成功率,还可有效缓解负性情绪,提升护理满意程度。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应激性消化道出血 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消化酶制剂治疗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1年12月-2012年11月本院收治的64例消化不良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患者采用消化酶制剂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吗丁啉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6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酶制剂在治疗消化不良疾病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较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消化酶制剂 消化不良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对于消化酶的系统评价一直都是消化酶制剂治疗消化不良疾病的重要问题,可以深刻的了解到消化酶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主要就是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检索对照和资料库进行试验方法,可以收集消化酶制剂重要不良试验,按照文献和资料进行方法质量评价机制,可以很好的分析出各种消化酶的制剂的作用和不良反映问题,更重要的是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可以非常严谨和从根本上治疗各种消化问题。同时对于消化酶制剂可以进行有效的原因分析和研究。

  • 标签: 消化酶制剂 消化不良 系统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2月到2013年2月收治的9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患者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口服止血药予以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消化内镜下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92%)明显高于对照组(79.59%),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可以有效缩短出血时间,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消化内镜 临床效果 上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相关内容的分析和研究得出相应的结论并且找出临床治疗的方法,这样再对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方法进行推广和应用。主要方法通过对患者的观察分析治疗来找出存在的差异,从而找出具体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胃肠镜 消化内科 上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复方消化酶胶囊治疗消化不良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2014年11月诊治的200例消化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药物治疗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莫沙必利片治疗,研究组基于此加用服用复方消化酶胶囊治疗,治疗一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0%,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差异明显(P<0.05);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症状改善所需时间短且症状改善评分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消化不良临床中采用复方消化酶胶囊予以治疗,便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可提高治疗效果,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临床 消化不良 症状 复方消化酶胶囊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消化酶制剂治疗消化不良的疗效相对比较。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消化不良患者120例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消化酶制剂组)和对照组(吗丁啉组)两组,其中观察组又分为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组、复方消化酶胶囊组和复方胃蛋白酶颗粒组。四组患者每组30例,治疗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中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组、复方消化酶胶囊组和复方胃蛋白酶颗粒组治疗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消化不良方面,消化酶制剂比吗丁啉的效果更为确切,不同种类的消化酶制剂治疗效果相近,患者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择。

  • 标签: 消化酶制剂 消化不良 疗效 相对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