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7 个结果
  • 简介:清末民初,俄币作为一种侵华的媒介,大量进入新疆地区。俄币在新疆的流通与使用有深刻的历史原因,极大地冲击了新疆原有的货币金融体系,对新疆各族人民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标签: 清末民初 新疆 俄币
  • 简介:1968年,我走出校门进厂门,被分配到武汉市粮食部门工作,直到2001年退休.30多年从“粮”至终,其间我有幸亲历武汉粮食流通改革,是这段难忘历程的经历者、参与者与奉献者.我国的粮食体制改革,始终紧紧围绕国家粮食安全有序展开.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953年,国家对粮食实施统一计划管理.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吹响了粮食改革的号角.从1979年计划管理下的限量议购议销.

  • 标签: 粮食流通改革 武汉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国家粮食安全 计划管理 1968年
  • 简介:<正>明代南直隶扬州、淮安府境内,大小湖泊星罗棋布,淮河、大运河以及数十条运盐河纵横若织,水路运输条件得天独厚。在淮、杨二府濒临黄海地带,亭池、卤地遍布,盐业资源十分丰富。淮南地区以煎熬法、淮北地区以摊晒法生产食盐,两淮地区构成了明代最大的海盐产区。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朱元璋刚刚建立了以应天为中心的根据地,便设置两淮盐官,

  • 标签: 淮盐 两淮地区 盐引 盐法 盐区 灶户
  • 简介:随着需求的增长和其他品牌相继加入,日本越野车在西部占主导地位的格局已开始发生变化,市场正酝酿着一次新的调整。由于进入较早,以丰田和三菱为主的日本越野车一直在西部占据主导地位。但近两年来,随着三菱帕杰罗刹车管事件的发生以及丰田越野车暴露出一些安全隐患,消费者对日本车的信心开始出现动摇。业内有人认为,日本越野车与欧美车相比,在安全系数、用料、坚固耐用程度及车辆残值方面都稍逊一筹。

  • 标签: 越野车 市场格局 丰田公司 三菱公司 西藏市场
  • 简介:晚清以降,两湖地区(湖北、湖南)的交通运输业出现了结构性变动,新式交通工具(轮船、铁路、汽车)成为近代工商实业能否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也成为社会变迁的重要标志。不可忽视的是,传统的交通工具(如木船)并未退出历史舞台,而是伴随新生事物一同前行,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与轮船等新式交通相楔合,形成多层次、多功能的交通格局

  • 标签: 近代 两湖地区 交通运输 地理格局
  • 简介:在“东亚”成为流行语汇的历史研究中,“朝贡体制”常被用作一个统摄性的概念使用。然而“朝贡体制”在清代,主要体现中国与朝鲜、琉球、安南等国的关系,其中尤以中朝关系最为密切,并不覆盖“东亚”。本文通过梳理清代史料,呈现清代中国与朝鲜封贡关系的特点,其中包括敕封、给印、颁历、参与常态礼仪活动、日月食救护、赈济灾伤、常态互市,朝鲜人参与八旗等等,不仅凸显中朝关系近于中国与其他封贡国、无藩封关系的其他朝贡国之间的关系,更反衬出中朝关系与地处“东亚”而与清无邦交的日本之间关系的差别。由于中、朝、日在“东亚”区域的国际关系中皆具有重要性,前述考察提示,17至19世纪中叶的“东亚”国际秩序并非笼罩在任何单一制度化体制之下,“朝贡体制”或“朝贡贸易体制”不能涵盖该时代“东亚”地区国际关系和秩序格局,对相关的研究方法也需要反思。

  • 标签: 清代 中朝关系 中日关系 朝贡体制 东亚
  • 简介:在中古西方修史机制的问题上,国内学术界存在的一种观点认为,中古西方修史活动受教会控制;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古西方修史活动仍为私人史家所为。本文认为,这两种学术观点均与加洛林时代实际修史状况有所出入。在加洛林时代,尽管教士和修士占史家多数,但教会并非修史活动唯一组织者,加洛林王/皇室也曾组织过官方色彩的修史活动并对私人修史活动提供赞助。当时存在的是一种王/皇室、私人、修道院、主教区皆得参与的多元化修史格局

  • 标签: 多元化 加洛林时代 史书修撰
  • 简介:新媒体在逐渐改变着人们生活空间和新闻传播方式,本文主要阐述传媒新格局下的民族新闻教育,分析了民族地区传媒的新格局,并对新形势下民族新闻教育工作的策略进行了探讨,民族新闻教育一定要强化和民族新闻事业之间的联系,通过定向培养等教育策略,使民族新闻教育能够真正为地方民族新闻事业提供高素质的新闻人才。

  • 标签: 传媒 民族 新闻
  • 简介:衙门,是封建王朝地方行政办事机构的处所。历经沧桑,衙门建筑已经不多见了,但在南阳,仍较为完整地保存着两处官衙,弥足珍贵。这就是清代的内乡县衙和南阳府衙。这两处建筑分别在1996年11月和2001年6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阳府衙坐北面南,南北长240米.东西宽150米。占地3.6公顷。现存古代单体建筑三十馀座、一百三十馀间,中轴线上自前至后有照壁、大门、仪门、右列六科房、大堂及东耳配房、寅恭门及其东西耳房陪房、二堂及其东西厢房、内宅门、三堂、三堂左列厢房及三堂东西耳房配房等,在中轴线的东侧还保存有军粮厅、宾兴馆,西侧还保存有二堂西花厅及其厢房、倒座等建筑.是我国现存最为完整的一处封建社会府一级官署衙门建筑群。南阳府衙设立于元至元八年(1271)。明洪武三年(1370),程本初依朝廷定制营建了府大堂及属官衙署。明正统五年(1440)同知汪重、明成化年间知府陈镒,对府衙先后进行了大规模的重修。清代先后有辛炳翰等近十位知府参与府衙的重修、扩修。民国时期,府衙为河南省第六行政区专员公署。新中国成立后,府衙成为南阳地区专员公署所在地。南阳内乡县衙始建于元朝大德八年(1304)。现存建筑多为清代建筑,由章炳焘于光绪二十年(1894)主持营修,占地两万多平方米,现有房舍二百六十馀间。建筑格局由外及里为:照壁、宣化坊、大门、寅宾馆、膳馆、双祠院、三班院、监狱、仪门、六房、吏房、户房、礼房、兵房、刑房、典史衙、戒石坊、大堂、门子房、屏门、二堂、县丞衙、主簿衙、夫子院、东账房、西账房、三堂、东花厅、西花厅、后花园。有关章炳焘营建内乡县衙有个小典故,传说光绪十八年(1892)章炳焘宴请县内豪绅富贾.席间挥写�

  • 标签: 体制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化大革命”期间 南阳地区 州县 明清
  • 简介:20世纪90年代初的中国学术界,生态美学、生态文艺学以及广义的生态批评在寂静、冷清的氛围中出场,十年来经过一些人持续不断的努力,竞也渐渐铺下一片日渐蓊郁的绿荫.在青岛,这次"人与自然: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美学与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的成功召开就是一个证明.与会的100多位中外学者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就"生态美学"、"生态文艺学"的学科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这就足以证明人们对这一学术领域的关注,正在与日俱增.

  • 标签: 学术精神 生态时代 20世纪90年代初 国际学术研讨会 生态文艺学 中西
  • 简介:货币是中国古代王朝实现财政调拨的重要工具,也是民众完成日常交易的重要媒介。研究货币史,对认识当时的财政格局、市场流通乃至经济结构都意义非凡。

  • 标签: 国家财政 市场流通 制度 述评 纸币 南宋
  • 简介:中国历史上的“华夷”格局主要由于受到汉族和诸少数民族力量对比的影响而呈现出动态变化的过程。以“安史之乱”唐朝走向衰弱和周边多民族兴起为标志,传统的“华夷”格局受到破坏,儒家“华夷”观念和正统观念受到巨大冲击,这折射出中国多民族国家历史的曲折进程和儒家民族关系学说的嬗变轨迹。

  • 标签: 唐朝中叶 “华夷”格局 “华夷”观念 历史
  • 简介:明清易代之际,战乱频仍,各种势力进行着激烈的绞杀。做为明军主要战略方向之一的辽东战场,由于涉及到方方面面,其矛盾更显尖锐、复杂,而以皮岛为中心的东江军镇又恰处于各方矛盾聚焦之处,其虽处于辽东战场的侧翼,但其重要性毫不逊色,并曾引起各方的反复博弈。

  • 标签: 东江 后金 朝鲜 毛文龙
  • 简介:冷战在欧洲开始后,美国对华政策的倾向是支持亲美的国民党政权,希望后者能在中国内战中获胜。从而使中国成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重要盟友。但国民党军队的迅速失败令美国政府不得不从1949年初开始调整其对华政策,其着重点在于尽力离间中苏.阻止中国加入社会主义阵营。而在这一努力失败后,美国立即调整其亚太战略布局,一方面遏制中苏、限制共产主义在亚洲的进一步扩张,一方面扶植日本、保护韩国和中国台湾,以在远东建立新的同盟关系。在远东地区中、美、苏三角关系的互动中,中苏结盟这一问题不仅左右了中美关系的走向,也成为美国开始其亚洲冷战战略时的基本战略考量。

  • 标签: 冷战格局 中国内战 对日和约 国民党军队 社会主义阵营 中苏同盟
  • 简介:美国借口1866年的“舍门将军(GeneralSherman)号事件”,于1871年5月派军队武装入侵朝鲜,要求朝鲜政府打开国门。朝鲜政府严词拒绝,朝鲜军队也顽强抵抗,美国最后不得已撤兵。美国认为朝鲜与中国的宗藩关系,是朝鲜闭关的要因,遂改变亚洲策略,积极与日本勾结,利用日本破解以中国为中心的“朝贡体制”,使日本一步步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 标签: 美国 武装侵略朝鲜 影响
  • 简介:湖南米谷向外省输出与省内的流通在清末民国时期持续发展,其水平要高于清朝全盛时期。杂粮也日益成为重要的商品粮。与过去湖南是“地主市场”看法不同,本文认为此一时期的米谷市场是“农民市场”。洋货包括洋米在内,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湖南农村并不占多少比重,本文对中国农村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至少是时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效果表示了怀疑。

  • 标签: 清末民国 湖南 米谷市场 商品流通
  • 简介:文章在探讨清前期的货币体系及经济货币化进程的基础上,对1651—1860年间的货币流通量进行了粗略估算。进而依据清前期的货币流通趋势,主要从宏观层面考察了清代前期二百年间的经济增长与波动。认为18世纪是中国传统经济发展的鼎盛时期,白银的货币化和供给量的大量增加,以及由此推动的长途贩运和地域大商帮的兴盛,工农业生产的提高共同反映了这一时期经济的增长。与此同时,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和货币化进程的加快,货币供给量和政府的财政行为对于经济的影响日益凸显。由于经济中货币供给量的不足,分别在清代初期、嘉庆和道光时期出现了三次比较大的经济萧条,对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该文的研究表明,学术界关于清代经济发展中的“停滞论”和“增长论”或许仅仅是基于不同时段和不同侧面的考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得到协调。

  • 标签: 清代前期 货币体系 货币流通量 经济增长 经济萧条
  • 简介:“钱赈”指灾赈中以小额通货为中心的资源调配与赈济机制,其思想源远流长,理应在中国荒政思想中占据重要一席,但一直为相关研究所忽略。清代“钱赈”经历了一个由临时举措到固定惯例,再到成熟制度的演变过程,成熟标志为同治九年“畿南钱赈案”中制定的《会拟办贷章程》。通过考察灾赈中赈款的调拨、运输、兑换、散放、消费、回流、沉淀的各个阶段,可以发现银钱兑换是灾赈中货币流通的核心环节,而钱赈则是该链条的主线。结合先前研究可知,灾荒对清代城乡货币流通具有双重性影响,一方面灾荒会引发灾区严重的钱荒危机;另一方面大规模的灾赈活动会推动外部赈钱输入灾区。实现小额通货从城镇向农村的流动与沉淀,从而引发城乡金融资源的重新分配。

  • 标签: 钱赈 灾赈 清代 货币流通 小额通货
  • 简介:在《待兔轩文存·读史卷》的'自序'中,李零先生这样写道:'早晨,到清华散步,站在王国维的纪念碑前,我常常想,陈寅恪说的‘自由’到底是什么意思——‘自由’不是白来的(Thefreedomisnotfree)。我请人刻过一方印,印文是‘小字白劳’。‘零’的意识就是‘白劳’。‘白劳’就是代价。'随后先生谈到自己在学术界'白劳'的几回经历,俞伟超先生知道其经历,说他的时间并没有白费,所得胜于所失。先生说:'真是这样吗?破涕为笑吧。'在

  • 标签: 上有格局 思想上有 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