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对流感病毒H7N9裂解疫苗进行动物局部安全性评价.方法家兔肌肉刺激试验:家兔后肢股四头肌im0.5mL流感病毒H7N9裂解疫苗,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2d,末次给药后48h和第25天对注射部位进行肉眼和病理组织学检查.豚鼠全身主动过敏试验:豚鼠后肢隔日im0.5mL流感病毒H7N9裂解疫苗,连续注射3次,于末次致敏后第14天iv给予1.0mL的流感病毒H7N9裂解疫苗进行激发,观察豚鼠30min内是否出现过敏反应.急性毒性试验:小鼠后肢im0.2mL流感病毒H7N9裂解疫苗,给药1次后观察小鼠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流感病毒H7N9裂解疫苗可导致注射部位肌肉出现局灶性炎细胞浸润,肌间质细胞增生,条索状化脓灶,停药25d后,上述病变消失.流感病毒H7N9裂解疫苗豚鼠过敏反应发生率为67%,25min内恢复正常,过敏反应评价为弱阳性到阳性;小鼠急性毒性试验未见异常.结论流感病毒H7N9裂解疫苗安全性良好,不影响其临床使用.

  • 标签: 流感病毒H7N9型裂解疫苗 肌肉刺激 过敏 急性毒性 安全性评价
  • 简介:摘要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是一种可引起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人畜共患病毒。自2013年我国出现了全球首例人感染H7N9AIV病例以来,人们对该病毒产生了担忧与恐慌。AIV在全球广泛传播,人感染不同型别AIV事件也持续发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尚无针对该病的特异性治疗措施与药物,疫苗成为最有可能预防控制病毒传播的手段。现有针对H7N9AIV的兽用与人用疫苗种类繁多,其中,4类人用H7N9AIV疫苗已经率先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主要包括了病毒样颗粒疫苗、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及DNA疫苗,并显示出了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因为暂无上市的人用AIV疫苗,所以其真实效力不得而知。此外,现有的流感疫苗在人群中虽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但对H7N9AIV并无交叉抗体反应。本文回顾AIV的病原学、流行病学、职业暴露人群调查与防控策略、H7N9AIV疫苗H7N9AIV全人源单克隆抗体研究进展,讨论尚存的问题和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加深对疾病的了解以及控制AIV在全球的蔓延提供防控策略与方针。

  • 标签: 流感病毒 禽流感病毒 H7N9型 单克隆抗体 疫苗 临床试验
  • 简介:摘要H7N9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于2013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H7N9流感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尚未纳入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报告系统。对于新型的H7N9流感病毒以及流感病毒的特性相比较,怎样实施有效的防治措施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分析新型H7N9流感病毒与普通流感病毒的分类、特征展开分析,就如何有效的采取防控措施,提高全民身体素质提出几点意见。

  • 标签: 新型H7N9 禽流感病毒 流感病毒 防控措施
  • 简介:摘要总结16例老年患者感染H7N9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使用机械通气、体外膜肺氧合、血液净化、持续肾脏替代治疗的护理。重点是做好各脏器功能支持的护理,做好容量管理、生命体征的监护,使老年重症病人尽早脱离危险期。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控制院内感染。

  • 标签: H7N9禽流感病毒 脏器支持 老年患者 护理
  • 简介:近期,在江苏、上海、安徽、浙江等地出现H7N9流感,引起了全国高度关注。近日不断有H7N9流感病毒的爆炸新闻传出,江苏、甘肃等地卫生厅发布H7N9流感防治中医方案,提出喝板蓝根冲剂、按摩迎香穴可预防禽流感等。消息一出,板蓝根颗粒再次引起抢购风暴。那么作为板蓝根颗粒的原材料板蓝根最近行情如何呢?

  • 标签: 禽流感病毒 板蓝根冲剂 板蓝根颗粒 卫生厅 迎香穴 原材料
  • 简介:摘要人感染甲H7N9流感病毒(human-infecting H7N9 avian influenza A virus,hH7N9 AIAV)已跨越禽类与人类之间的宿主屏障而感染人类。2013年至今,hH7N9 AIAV已在中国引起5次大的流行。虽然到目前为止仅存在有限的hH7N9 AIAV感染人际传播病例,但hH7N9 AIAV的高突变率特征似存在引发大流行的可能。此文就hH7N9 AIAV的来源、致病性和抗原分子基础,以及人感染H7N9流感的临床特征进行综述,以为hH7N9 AIAV防控提供参考。

  • 标签: 正黏病毒科 禽流感 抗原变异 疾病特性
  • 简介:摘要H7N9属于新型禽流感病毒,主要并发于禽类之间,但是对人类存在一定程度的感染机率,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因此,疾控中心加强对H7N9病毒的特性研究,继而针对性的制定预防措施,可以为人们构建良好的生活环境。本文主要对HN病毒的发病史、H7N9病毒特性、禽流感病毒特性和预防措施进行探讨,以期人们可以对禽流感进行科学的预防,进而可以减少禽流感的发病机率。

  • 标签: 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 病毒特性 防控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冬春季是H7N9及其他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去年入冬以来,由于受气候异常等多种因素影响,全球动物禽流感疫情呈高发态势,波及亚洲、欧洲、中东的近40个国家和地区。

  • 标签: 病毒 预防 呼吸道传染病 禽流感疫情 冬春季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环境中甲H7N9流感病毒的消毒措施及效果。方法对2011年10月~2017年2月406份活禽流通外环境标本采用RT-PCR法检测甲H7N9流感病毒,对其进行严格消毒处理,研究其消毒效果。结果406份外环境标本进行检测之后,发现有50份标本呈现为阳性,阳性率为12.32%;各种类型外环境标本之间的甲H7N9流感病毒核酸检出阳性率对比,P>0.05;对禽舍地面、禽笼两个点位进行终末消毒处理,并且对处置方式进行改进之后,评估大肠菌群杀灭率,发现消毒均合格,有效性高。结论加强外环境中甲H7N9流感病毒消毒的效果显著,可推广。

  • 标签: 外环境 甲型H7N9流感病毒 消毒措施 效果
  • 简介:流感危害如果禽流感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将可能引发流感大流行,重者致人死亡。自我防护1.避免直接接触活禽类、鸟类或其粪便,尤其是病(死)禽。2.不要购买活禽自行宰杀,不接触、不食用病(死)禽、畜肉,不购买无检疫证明的鲜、活、冻禽畜及其产品。3.生禽、畜肉和鸡蛋等一定要烧熟煮透。

  • 标签: H7N9 畜肉 检疫证明 自我防护
  • 简介:目前我国正在接种的甲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是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甲H1N1流感病毒株接种鸡胚,经病毒培养、收获病毒液、浓缩、纯化、裂解、灭活病毒后制成。本品主要成分为甲H1N1流感病毒血凝素抗原,辅料为氯化钠、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含硫柳汞防腐剂。

  • 标签: 中医传染病学 甲型H1N1 疫苗 注意事项 中西医结合预防学
  • 简介:目的建立能快速准确检测发热病人咽拭子样本中2013新型H7N9流感病毒的四重RT—PCR方法。方法针对甲流感病毒的M基因设计通用引物,针对2013新型H7N9流感病毒的HA和NA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选择人源看家基因beta—aetin设计质控引物,通过优化实验条件建立一步法四重RT—PCR反应体系。与商品化实时荧光RT—PCR试剂盒进行方法比对。结果成功建立四重一步法RT—PCR筛查2013新型H7N9流感病毒的检测技术。结论该方法简便、实用、成本低廉,适用于2013新型H7N9流感病毒的快速检测。

  • 标签: 多重RT—PCR 甲型(H7N9)禽流感病毒 甲型流感病毒
  • 简介:2013年5月24日消息:人感染H7N9流感病例发生以来,全国各级兽医部门按照农业部动物H7N9流感紧急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方案要求积极开展监测工作,目前监测采样和实验室检测工作已基本完成。监测结果显示,各地没有从家禽养殖场分离到H7N9流感病毒,也未发现猪感染该病毒。据农业部23日发布的数据,截至22日全国各级兽医实验室共检测完成899758份样品,其中血清学样品702369份,

  • 标签: 禽流感病毒 农业部 养殖场 实验室检测 监测工作 流行病学
  • 简介:新华网布鲁塞尔10月27日电(记者尚绪谦)欧盟委员会27日宣布,由欧盟机构赞助的一个禽流感科研项目获得突破,多个欧洲国家的专家研制出了H7N1流感病毒疫苗,该疫苗将在明年春天进行临床试验。

  • 标签: 欧洲 禽流感 病毒 疫苗 临床试验
  • 简介:目的:分析甲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下称"甲流疫苗")接种后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方法:采用Excel2003版软件,将2009年9月15—25日接种"甲流疫苗"的1173例各类人员的一般情况,ADR发生时间、持续时间,发生率与转归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73例"甲流疫苗"接种者中62例出现ADR,发生率为5.28%,其中局部反应发生率为3.67%,全身反应发生率为1.62%。所有报告病例均为非严重性,全部病例均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无严重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甲流疫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反应轻微,安全性较高,可用于人群的大规模预防接种及疫情应急接种。

  • 标签: 甲型H1N1 流感 裂解疫苗 药物不良反应 不良事件
  • 简介:自2013年2月以来,全球共报告1160例H7N9病例。我国内地已发生5次季节性流行。第5次疫情病例数明显增加。自2016年11月至2017年2月20日,我国内地已报告422例H7N9病例。

  • 标签: “禽流感” 病例 季节性 国内 疫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3—2020年人感染H7N9流感密码子使用偏好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NCBI数据库获得病毒全基因组序列,使用CodonW、EMBOSS、R、Origin 9.0、SPSS 20.0等软件分析病毒的碱基构成、密码子偏好性参数等。结果H7N9病毒全基因组AU含量高于GC,且AU多出现在密码子末位。2013—2020年AU含量逐渐升高,而GC含量逐渐降低。病毒有效密码子数在48.71~56.17之间,提示病毒密码子使用偏性总体较弱。有效密码子数绘图和密码子适应指数分析显示病毒密码子使用偏好受自然选择和突变压力双重影响,自然选择因素更为明显。结论人感染H7N9流感病毒密码子使用偏好仍处在不断适应人类宿主的演化过程中,第五波疫情及后续毒株与既往毒株相比存在更加适应宿主的变化。

  • 标签: 禽流感 流感病毒 密码子偏爱性 聚类分析
  • 简介:2013年3月底,在中国上海、安徽发现了一种新型人感染禽流感——H7N9流感H7N9avianinflu-enza)。人感染H7N9流感是由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截至2013年4月17日,全国共报告77例确诊病例,其中死亡16人。

  • 标签: 禽流感病毒 感染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确诊 死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芜湖市2014年首例人感染A(H7N9)禽流感病毒基因组特征。方法患者标本经Real-time RT-PCR检测A(H7N9)核酸阳性后送检中国国家流感中心分离毒株并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序列提交GenBank并Blast。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DNAStar Lasergene 7.1和MEGA7.0对该病毒基因组进行同源性、关键氨基酸位点突变及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毒株命名为A/Wuhu/1/2014(H7N9),血凝素(hemagglutinin,HA)系统进化树分析属于W2-4分支,HA裂解位点为PEIPKGR↓G,对比高致病性疫苗株A/Guangdong/17SF003/2016(H7N9)缺失4个氨基酸KRTA插入序列。HA受体结合位点发生T160A、G186V和Q226L突变。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茎区69~73位缺失5个氨基酸QISNT。PB2出现L89V、M535L及E627K突变。PB1 I368V,PA V100A、K356R和S409N,NS1 P42S和N205S,NS2 T48A,M1 N30D和T215A均发生了位点突变。NA未发生E119V、R152K、H274Y和R292K突变,但M2出现了S31N突变。结论A/Wuhu/1/2014(H7N9)毒株来源为禽类,起源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对人类受体有亲和力、不耐NA抑制剂、耐M2离子通道抑制剂以及对哺乳动物毒力和人类的适应性增强,属于低致病性A(H7N9)禽流感病毒

  • 标签: 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A(H7N9) 基因组 系统进化分析 氨基酸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