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摘要】:国际法律本质一直备受争议。由于拘束力来源缺乏,导致强制力不足,使得国际处于一个十分尴尬地位,甚至被视为“软”。本文从法理学角度出发,探察国际在法律本质方面的尴尬处境,探讨如何强化国际法律本质。   【关键词】:国际 法律本质   正文:   一、国际法律本质争议    1 、法律本质定义   关于法律本质,较为有代表性学说包括以下三种:   第一,法律命令说。法律命令说。即,法律是一种主权者命令。奥斯丁《法理学范围》奠定了该学说基础。他认为,法律本质是主权者命令,这种“命令”包含做某事要求和违背需要承受“恶果”。   第二,人民公意说。该学说代表学者为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他认为主权无非是对“人民公意”一种运用,而法律对象永远是普遍,“法律是公意行为”。   第三,社會控制说。该学说代表学者为美国社会学法学家庞德。他认为,法律是一种发达政治产生社会控制形式,通过对社会强制力量系统适用,对整个社会进行有效控制。   我国关于法律本质最权威解释是:“是调整社会关系、由国家制定或认可、规定权利和义务、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行为规范。”    2 、国际强制力争议   国内与我国关于法律本质解释能够相对应。但是如果将国际与之相对照,就产生了问题。首先,国际是调整社会关系行为规范。只是说这里社会关系主体不再仅限于人与人之间,而是加入了国家以及国际组织。其次,国际法律渊源主要包括国际公约与国际惯例,以及少数其他形式。其中,国际公约是由多个国家经过共同磋商制定,国际惯例也是被大多数国家认可。因此,“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行为规范”这一性质也能够吻合。再次,国际是规定权利和义务行为规范,无需赘述。最后,这是国际备受质疑争议点所在:国际是否有强制力?   在一国之内,国内是受到国家强制力保障。任何人违反了国内,都会受到相应处置。然而国际上却很难找到与国内强制力相似的强制力。一些国家公然违反国际后却能仍然不会受到任何处置,即使说国家可以对对违反国际国家采取报复措施,这一报复行为能够称作强制力表现形式,也不得不承认国际强制力是很脆弱。我国著名国际法学家赵理海也指出,在二战之后,很多人认为国际就是不切实际东西,对国际十分质疑。   当然这仅仅是基于一个特定法律本质解释分析发现问题。国际表现出来局限性远不止强制性缺乏。实际上,在实践过程中,国际立法、执法过程暴露出来“软”现象也使其法律本质备受质疑。   杰克 · 戈德史密斯和埃里克 · 波斯纳指出,国际长期以来受到不是法律质疑。这一论断主要基于下列事实:国际没有成体系立法、执法以及司法系统;国际偏袒强国而忽视弱国;国际通常仅为现存国际行为写照;违反国际行为有时却不受惩罚。 更有甚者, 19 世纪英国奥斯汀否定了国际法律性质,他认为只能由一个固定机构制定,并且以实际制裁来实施规范。他断言国际“不是实在而是实在道德一个部门”,也就是我们所知国际道义。   国内强制力是基于国家主权。 由于国家主权存在,使得一国之内所有人必须遵守一国法律, 并且能够形成一个固定立法机关、一个具有强制管辖权法院以及一个强有力执行法律警察,倘若违反法律会有相应法律后果。 因为这个权力存在赋予了国内强制力。然而目前为止没有一个权力能够凌驾于国家主权之上。这也造成了国际没有绝对强制力,是否受约束、是否承担义务由国家自行选择。在一个国家违反国际时候,其他国家也只能通过有限手段实现国际强制力。也存在某些国家公然撕毁条约但没有承担任何法律后果情况。因此,有人认为国际不属于法律。但就算有国家会违反,也不能否认国际有一定强制力。正如国内虽然拥有强制力,却仍会发生违法犯罪。不能以违法事实存在否认法律具备强制力。虽然现在国际没有绝对强制力,但是我们不能否认一些相对强制力已经存在,更不能忽视未来国际发展趋势:由于各国联系逐渐紧密,一次失信会带来巨大损失,因此大部分国家会遵守自己加入国际条约或者其他国际,违反者是极少数。   二、关于国际法律本质现状建议   为解决国际局限性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将国家主权“上移”。国际组织发展越来越不容小觑,欧盟、联合国等组织出现更能让人看到一种国家主权之上权力雏形。“主权是最终和最高政治权威,……这些法则运作,是绝对性。” 这个观点在现在来说存在明显缺陷。曾经绝对主权观念已经逐渐开始弱化,如今国家主权相对性在慢慢凸显。拉梅乐在《世界合众国》一书中指出:只有具备两个条件,才能争取合理世界组织:一是限制主权;二是建立国际主权。也就是说,为了共同利益与更好发展,每一个国家应该让渡出部分国家主权,然后将这些权力集中,形成一个凌驾于所有国家之上权力,也就是拉梅乐提及“国际主权”。国家主权是公民为了共同利益让渡出部分权利集合,这种国际主权与国家关系,就如同国家主权与公民关系。而之所以提出“国际主权”,目的也就是让国际与国内一样,有一个拘束力及强制力权力根基,摆脱“软现状。保罗 · 泰勒在分析联合国职能在冷战前后变化时认为,自从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国际社会存在着两种对立主权观念,一是认为主权是一个私人世界,国际权威微乎其微;二是得到许多国家集体授权国际性许可,联合国可以像独立政府一样运作。他在深入研究后总结说,国际社会关于主权理解逐渐偏向于第二种。戴维 · 阿姆斯特朗在“全球化与社会国家”一文中,运用构建主义方法,提出了“社会国家”概念,将国家比做社会行动者。很多学者已经认识到,世界不再像以前那样孤立封闭,国家主权也不再绝对,开始慢慢相对化。相信这会让国际有越来越坚实基础,不再陷入“软”这一尴尬境地。   【参考文献】:   【 1 】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 1980 年版。   【 2 】赵理海:《国际基本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0 年第一版。   【 3 】杰克 · 戈德史密斯、埃里克 · 波斯纳:《国际局限性》,法律出版社 2010 年版。   【 4 】奥斯汀:《法理学讲义》, 1885 年第五版,第 I 卷。   【 5 】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回归本质简单数学,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里,让学生进行学习,提高课堂有效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发展。

  • 标签: 学习兴趣 自主学习 有效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数学符号是数学语言,在数学发展与应用上起着重要作用。符号意识也是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有效方式。通过理清关系、数形结合,构建学科体系,还原、看清数学知识本质

  • 标签: 符号意识 数学知识 本质
  • 简介:【摘要】: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今天,数学概念艰涩难懂,具有抽象性,可它是数学领域中一缕“魂魄”、一块“奠基石”。核心素养数学概念,则让我们学生从数学本质出发,经历数学概念生成,体验数学,理解数学,最终形成概念。因此,我们要经历概念生成,我们要关注每一个概念生成情境,在愉悦氛围中去关注我们每一个学生思维发展,努力地用我们学生所思、所想、所做去填充文本里“空白”,凸显了数学本质属性”。

  • 标签: 小学数学 数学概念 本质属性
  • 简介:摘要:小学数学位于数学教育早期阶段, 教学内容包括数认识,四则运算,图形和长度计算公式,单位转换一系列知识,需要起到为学生日常生活以及进一步学习打下数学基础作用。计算是小学数学学习中精髓,教育教学工作者需要对数学中计算问题进行精准定位,让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将抽象计算关系转化为学生生活中熟悉事例,以学生为核心,将计算贴近生活,将计算融入学生素质培养中,最大程度地启迪学生数学学习思维,激发学生潜力。

  • 标签: 精准 定位 计算 本质
  • 简介:【内容摘要】中考命题往往是初中教学导向,中考试题中适当命一些内含科学史试题,挖掘科学史内涵,特别是科学史中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科学精神。有利于提高一线教师在平时教学中重视程度,从而提高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 标签: 科学史 科学方法 科学思维 科学精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数学课程标准(20011年版)》中明确地提出了“数学教育”概念,指出“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化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作用。”“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数学思考,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数学是思维体操,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要启迪学生智慧,激发学生思想、完善他们的人格,关注学生生命存在及其整体发展,要精心构思、巧妙实施,以深度教学成就深度学习。

  • 标签: 小学数学 深度学习 教学策略
  • 简介:摘要:公路工程施工中一旦出现问题,造成公路本质安全隐患,不仅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还会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对国家经济发展造成一定阻碍。为能够有效推进公路工程平稳运作,增强施工中安全管理和风险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公路工程 施工 安全管理
  • 简介:2. 山东省齐河县第四实验小学 山东省德州市 251108 摘要:在当前教育当中,要回归教育本质,教师就需要确立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明确对学生道德培养重要性。党十八大也确立了立德树人在教育教学中位置及作用。在当前教育当中,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传授,还需要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让他们能够成为适应社会发展优质人才。因此,深化立德树人理念,回归教育本质,进行立德树人探索和实践是非常有必要

  • 标签: 教育本质 立德树人 优质人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借助互联网手段发展教育在当前信息化社会发展大背景下具有一定可行性。疫情爆发期间,线上教育凸显了其无可比拟巨大优势,缓解了教育界燃眉之急。但是,我们应该正视线上教育暴露出一些问题,回归教育教学初衷。让未来教育发展不仅立足当下、还能面向长远,使中国教育在深度与广度上再次实现跨越。

  • 标签: 信息化教学 教育本质 启示
  • 作者: 肖红玲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
  • 创建时间:2020-09-28
  • 出处:《教育学文摘》 2020年第16期
  • 机构:襄阳市襄州区黄龙镇中心幼儿园 湖北省襄阳市 441109 (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要求以兴趣爱好动力,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课标》还指出兴趣是街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 ,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的确,“趣 "乃做事成功 之源,“有趣 "才有了牛顿的万有引力,“有趣 "才有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古人云 :“教之无趣,不如不教。”有效的激趣法是帮助学生学习音乐的捷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安全生产是电厂生产和发展重要基础。但是由于电厂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环节以及因素较多,一旦某个环节出现安全问题,就会影响电厂整体生产线可靠性运行。因此,为了进一步减少生产安全隐患,需要逐步构建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对电厂生产过程实施全方位安全管理,把安全隐患发生几率降到最低。本文主要讲述了电厂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策略,旨在进一步强化电厂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确保电厂生产安全性和稳定性。

  • 标签: 电厂 本质安全 管理体系 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