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春耕备耕时节,各地农民正忙于购买化肥、农药、种子等农资产品、目前,农资市场一方面是市场繁荣,销售的化肥品种多,新型肥料层出不穷:另一方面是一些不法分子乘机而入,出售假劣肥料、为此,这里将春耕备肥的种类与使用技术简介如下,供农民朋友参考:

  • 标签: 春耕备耕 种类 施用 化肥品种 农资产品 市场繁荣
  • 简介:在新疆汉语方言中,“把”字句的泛用是一大特点,在这方面也有很多相关的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在新疆汉语方言中,“把”字结构谓语动词之后带“过”的特点,因为在现代汉语中动词带“过”的主一动一宾式很常见,但是能够将其转化为带“过”的“把”结构的却很少见,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也很低,然而这种结构在新疆汉语方言中的使用频率却很高,其主要原因是受到维吾尔语的影响。

  • 标签: 新疆 汉语方言 “把”字句 维吾尔语
  • 简介:主题化、左偏置话题结构都属于主语前有其他前置成分的句子,在英、汉语中都存在。本文是对汉语主题化、左偏置话题结构英译策略的实证性研究,旨在考察汉英翻译中的词序转换问题。研究发现:(1)汉语主题化、左偏置话题结构不用英语主题化、左偏置话题结构对译;(2)当原文词序体现特殊的篇章(discoursal)、信息(informational)或文体(stylistic)意义(meaning)时,译者没有将主题化或左偏置话题放回句中,而用反成表达、被动语态、拆译等手段保留这种词序;当不能保留这种词序时,则采用补救措施再现原文词序体现的特殊意义。

  • 标签: 话题结构 词序 篇章 信息 文体
  • 简介: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清晰展现了元末至清末五百余年间北方话口语中能性表达方式不断演化发展的历史过程。元末出现了句末附加语助词“有”的能性述补结构,但这种结构很快消亡了。元明时期使用频率较高的“V得/不得(O)”式结构到了清代前期逐渐衰退,而“V得/不C(O)”式结构则在竞争中逐渐发展起来。此外,清代以来,汉语教科书中还出现了能性述补结构与能性助动词叠加使用的语言创新形式。而除了以上历时特征之外,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中还存在着明显的共时差异。

  • 标签: 朝鲜时代 汉语教科书 能性述补结构 汉语历史语法
  • 简介:根据汉语句法语义,“话题”可以分为“主题”和“引题”两种类型。其中引题的主要功能是衔接语境、规定对主题进行陈述的范围等。

  • 标签: 汉语 话题 主题 引题
  • 简介:一种语言结构的形成和选择常常与语体密切相关,近年来汉语口语新兴“海了去了”这一说法,由此探讨了汉语“x了去了”结构的产生、发展和使用情况。“x了去了”结构中的“去了”具有强大的动态夸张功能,使表达简洁传神、生动诙谐,富有表现力。

  • 标签: 海了去了 X了去了 趋离 放射
  • 简介: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的教学原则是现阶段对外汉语教学遵循的总原则,其中对于“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应该是以功能为纲、兼顾结构.“结构”是指语言的语法,“功能”是指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学习者学习汉语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汉语的交际功能,因此“功能”才是汉语学习中最根本的部分,“结构”应该是为“功能”而服务的.

  • 标签: 功能 结构 文化 对外汉语
  • 简介:本文运用会话分析理论,对4部汉语中高级口语教材对答结构的类型进行了全面详细的考察分析,并对其在教材中的共现情况进行了考察,指出了目前口语教材在对答结构表现上所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反思了目前汉语口语教材会话编写中的缺陷与不足,指出了丰富的场景和人物关系对会话多样性的重要性,进而对对答结构在教材中的表现形式提出了具体建议,并筛选出教材编写中应该重点加以表现的30类对答类型。以期为汉语中高级口语教材编写提供参考。

  • 标签: 会话分析 对答结构 教材编写 对外汉语教学
  • 简介:摘要水库养鱼使用传统有机肥与化肥养鱼。这两种肥料来源广泛,易于获得。在利用自然资源、增收节支等方面曾为传统渔业做出过很大贡献。随着“两高一优”(高产、高效、优质)现代渔业的发展,其局限性与缺陷逐渐亦显而易见污染水环境、病害流行、利用率低、鱼类品质差等问题。以高效氮磷源、微量元素、发酵有机物、水质改良剂、有益微生物等为主要成分的生物渔肥,是一种新的生物技术产品。其中部分发酵有机物、生物小肽、氨基酸可以直接被鱼类利用;其它营养成分可培育鱼类喜食的饵料生物;有益微生物大量繁殖形成的有益微生物菌团直接作为鱼类的饵料,生物鱼肥能调节水质、改良底质、提高饲料转化率、提高鱼体免疫力、防止病害发生、避免泛塘。生产实践表明施用生物鱼肥以后,水体的浮游生物量显著增多,鱼类增产、水面增效十分显著。

  • 标签: 水库 施肥 生物鱼肥 功用 评价
  • 简介:本研究以HSK[高等]考试的实测数据为研究材料,使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高级水平学习者语言理解能力结构进行探讨,并对听力理解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结构关系进行了讨论。通过实验研究发现:第一。听力理解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结构是相似的,它们都包含两个或者三个子能力。听力理解能力包含三个子能力,即“概括总结能力”、“细节捕捉能力”和“推理判断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包含两个子能力,即“理解显性信息的能力”和“理解隐性信息的能力”。第二,听力理解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在理解过程方面是相似的,但在解码过程中却是不同的,具体表现在呈现模式上,即听觉渠道和视觉渠道。第三,第二语言理解能力的可分性会受到被试语言能力和测验任务特征的影响。

  • 标签: 语言理解能力 结构方程模型 高级水平汉语学习者
  • 简介:我国现行土地制度下,石油天然气设施用地征用方式与流程比较复杂。土地有偿使用后,提高石油天然气设施用地配置效率和效益是土地制度改革的必然要求。本文探讨了“流转制”、“年租制”和“入股制”三种土地有偿使用方式,并分析了政府、石油天然气企业和农地使用权人在土地有偿使用模式下的权责利,将明确的土地产权、简单的交易方式和有针对性的用地体制确定为探讨石油天然气设施用地有偿使用的基本要素。

  • 标签: 石油天然气 设施用地 有偿使用 方式 流程
  • 简介:为了探寻保水剂在内蒙古河套灌区番茄生产中的适宜施用量,以不施BJ2101一L保水剂为对照,在番茄定植前沟施不同用量(30.0、37.5、45.0和52.5kg/hm^2)的保水剂,测定番茄不同生长期保水剂对土壤水分及番茄光合速率、生长状况、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保水剂提高了番茄缓苗期、开花期、幼果期的耕层土壤水分,提高了开花期及幼果期的光合速率及蒸腾速率,且其效果均随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施用保水剂促进了番茄根系及茎秆、叶片的生长发育,且随施用量的增加,保水剂用量30.0、37.5、45.0和52.5kg/hm^2水平较对照分别增产了3.48%、7.83%、11.01%和10.29%,生物量增加了24.9%、56.7%、94.0%和82.7%,水分产出率提高了-0.2%、3.9%、6.2%和5.2%,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19.1%、50.4%、81.5%和69.2%。试验结果表明,施用保水剂可促进番茄生长,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其中施用量为45kg/hm^2的效果最佳。

  • 标签: 保水剂 番茄 施用量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 简介:认知视角下的语法研究发现汉语存在句有“目的物一参照物”和“参照物一目的物”两种反映人们感知世界图景的组合方式。西班牙语用“Estar”和“Hay”充任述语的句法结构来表示汉语存在句所表示的语义。像汉语存在句一样,表示存在范畴的西语句法结构的句法成分也有两种排列方式,但汉西两种语言在存在句小类上略有差别。通过用“self-pacedreading”实验设计测试以西班牙语为母语背景的墨西哥汉语习得者识别“是”、“有”等6个汉语句法结构来考察墨西哥汉语习得者的母语迁移、汉语存在句的认知模型以及正误汉语存在句识别模型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墨西哥初级汉语习得者在识别汉语的存在句时:一、西语的负迁移影响到被试对“是”字存在句宾语和述语的识别;二、被试理解汉语存在句的“目的物一参照物”,“参照物一目的物”排列序列未显示出显著差异;三、被试在理解正确的存在句和错误的存在句时.理解策略有别。

  • 标签: 存在句 目的物 参照物 语法语义 母语迁移
  • 简介:前报纸记者巴布·克里希纳·马哈尔詹现在的工作是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给中国游客当导游。他说,他可以一面当导游挣更多的钱,一面继续做自由作家。马哈尔詹解释说:“如果你懂汉语,就可以做口译或老师。水电工程等大项目全都包给了中国公司,因此需要口译。”德新社7月10日报道指出,马哈尔詹学说普通话的地方是比斯瓦语言学校,该校称汉语是最受学生欢迎的选择。

  • 标签: 高校 高等教育 留学生教育 华文教育
  • 简介:<正>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情报研究院院长张树华认为,重视和学习英语只是一种手段,是基于我们改革发展的需要,一些教育部门和机构却本末倒置,将它当做了唯一的目的。在以中文为母语的国家,英语居然成了我们在社会生存的资格和门槛,这显然是不正常的。当我们的学生在为学英语耗

  • 标签: 现行教育 教育质量 信息情报 社会生存 政协委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
  • 简介:教老外中文,着实不容易对外汉语专业究竟是干什么的?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教老外中文。这听起来似乎简单又有趣,但事实并非如此。在介绍这个专业之前,我得先澄清三个对该专业的常见误解:一、教老外中文很容易;二、对外汉语专业的对口工作既洋气薪水又高;三、学对外汉语专业就能出国。

  • 标签: 中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 简介:语块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的关注。本研究使用限制性语境下的自由作答任务,考察高级汉语学习者的汉语口语语块提取运用情况。研究结果显示,两种水平的高级汉语学习者在学过语块占全部语块的比例以及学过语块的正确提取使用率两个指标上都有显著差异,也显著差于汉语母语者的测验表现。这些结果暗示着高级水平的汉语学习者学过的汉语口语语块数量有限,难以合理得体正确使用。作者进一步讨论了汉语口语语块提取运用的影响因素及加大语块教学的必要性。

  • 标签: 汉语口语语块 语块提取 语块运用
  • 简介:为掌握辣椒在河西地区土壤条件下的氮肥施用量,在甘肃省武威市黄羊镇进行辣椒氮肥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氮肥用量在26kg/667m2时达到最高产量,适量增施氮肥可以增加辣椒产量。

  • 标签: 辣椒 氮肥用量 产量
  • 简介:摘要学前教育是学生学习的启蒙教育阶段,汉语拼音基础知识教育和汉语口语强化训练尤为重要。我通过课堂摸索实践,总结了几点方法,比如拼音教学多利用多媒体结合自制图片进行教学;通过编儿歌,编顺口溜,编故事等方法。汉语口语训练,我利用每天一节课,训练学生口语及听力水平、根据学生的年龄段,心理特点,我在课堂上采用情景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教学,学儿歌,学唱儿童汉语歌曲,做游戏,学说顺口溜.结合各种挂图等多种方法,使学生在玩与学中轻松掌握知识。

  • 标签: 汉语 训练 体会
  • 简介:以某一端事物的特征为内涵提出一个概念,再以此概念去称呼另一端的事物,通常是历史语法学在进行历史演变研究时所采用的做法,但是这一做法有可能会使研究面临“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困境。以汉语双宾语结构的历史演变研究来说,古代汉语双宾语结构的界定就面临了此种尴尬。面对这个问题,将研究对象从以往单纯的句法范畴升级为句法一语义范畴是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法。采用此方法带来的另一个有重要意义的改变是使历史演变研究的上限提前至未形之时。

  • 标签: 历史语法 悖论 古代汉语 双宾语 句法一语义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