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就丹参水溶性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进行综述及丹参及其制剂药理作用的最新进展做一介绍。

  • 标签: 丹参 水溶性成分 综述
  • 简介:曙红Y是一种有机染料,难降解。采用UV/Fenton法降解水溶性染料曙红Y,研究了光源、pH值、Fe2+及H2O2的浓度对曙红Y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太阳光能有效促进曙红Y的降解;随着Fe2+的浓度增加降解率加快;pH值为3.5时,降解率最高,加入0.15%的H2O21mL降解速度最快。

  • 标签: 光辅助 降解 染料 曙红Y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麻黄汤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水溶性及醇溶性浸出物的差异性。方法采用波层色谱法分别鉴定麻黄汤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的水溶性以及醇溶性浸出物定量,并作对比分析。结果超微饮片的水溶性浸出物平均值为0.2295g,明显优于传统饮片的0.1512g,两者之比为1.52,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微饮片的醇溶性浸出物平均值为0.0497g,明显优于传统饮片的0.039g,两者之比为1.27,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对中药饮片进行粉碎处理,不仅不会降低药材的药性,反而可以提高饮片的水溶性以及醇溶性浸出物的定量,比创痛饮片的药效更显著,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麻黄汤超微饮片 传统饮片 水溶性 醇溶性浸出物 药效
  • 简介:研究了城市森林生态系统PM2.5及其组分的垂直分布,在北京市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内的监测塔上,分别于冬季(树木无叶期)和春季(幼叶期)开展观测,观测了Na+、NH4+、K+、Mg2+、Ca2+、Cl-、NO-3和SO2-4的质量浓度。结果表明,SO2-4和NO3-为PM2.5水溶性无机离子的主要成分,其质量浓度之和占总PM2.5水溶性无机离子质量浓度的50%以上。冬季ρ(NO-3)/ρ(SO2-4)为0.525,春季为0.611,表明移动源的影响明显小于固定源。水溶性无机离子质量浓度在一天内出现两个高峰值,分别在6:00—10:00和18:00—22:00,总的趋势是白天质量浓度高于夜晚,这与周围生活环境和气象等因素有密切关系。无叶期时,8种离子质量浓度随高度增加没有明显变化特征;幼叶期时,PM2.5水溶性离子质量浓度随垂直高度增加而增加,在不同垂直高度上有明显的质量浓度梯度变化。

  • 标签: 环境学 PM2.5 水溶性无机离子 森林生态系统 垂直分布
  • 简介:分别采用水溶性酚醛树脂法、浸浆缠绕法和贴胶缠绕法3种工艺制备了汽车用离合器面片,研究了3种工艺对离合器面片的摩擦磨损性能、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水溶性酚醛树脂工艺制备的离合器面片耐热性好,摩擦系数大小适中、热稳定性好,磨损率低,硬度、孔隙率适中,而且剪切强度和断裂应变最大,综合性能最为优异。

  • 标签: 摩擦材料 水溶性酚醛树脂 摩擦磨损性能
  • 简介:以1,8-萘二甲酸酐、二乙烯三胺(DETA)、N-甲基哌嗪及丙烯基氯为原料,通过酰胺化、季胺化、SN2亲核取代以及丙烯酰胺共聚合等反应,合成了水溶性1,8-萘酰亚胺高分子荧光探针。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等手段研究它们在水、四氢呋喃和乙醇溶液中光物理化学性质,同时考察浓度和溶剂极性及取代基对荧光性能影响及对金属离子的识别作用。结果表明,此高分子荧光探针的光稳定性及荧光量子产率明显提高,随着溶剂极性增大,荧光量子产率增大,波长红移;当浓度超过8×10^-4g/mL时出现荧光浓度自猝灭;该探针在水中能对Cu^2+在392nm处进行高选择性识别。

  • 标签: 1 8-萘酰亚胺 高分子 荧光探针 高选择性识别
  • 简介:近年来,探求高吸收效率的肥料与更安全的农药成为行业发展的大趋势。通过优马公司的专家研究和技术攻关,碳酶技术应运而生。所谓碳酶技术,即用BHN公司独有的微碳技术和促生技术,以极小分子有机酸片段为高效营养运输和活化载体。结合生物酶的酶促反应。促进肥料效率的提高。改善植物吸收养分的环境。

  • 标签: 酶技术 肥料 尿素 有机酸 生物酶
  • 简介:本文介绍了一种油溶性有机钨的摩擦学性能及其在SL汽油机油中的性能应用,实验中采用PDSC和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以及SRV考察了其在基础油及成品油中的抗氧化性能和抗磨/减摩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二烷基二硫代磷酸氧钨添加剂(WDDP)的极压性能与抗磨性能均优于对比样,而抗氧化性能和减摩性能则劣于对比样。

  • 标签: 有机钼 节能减摩 抗氧化性能
  • 简介:摘要在土壤肥料实验教学过程中,通过综合性实验教学与验证性实验教学的比较,分析了验证性实验教学存在的不足,而综合性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并对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实践性的探讨.

  • 标签: 综合性实验 验证性实验 土壤肥料
  • 简介:通过实施辣椒“2+x”田间试验,掌握辣椒最佳施肥量,构建辣椒优质适产施肥技术体系,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设计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辣椒对氮素依赖性较大,辣椒施用氮肥具有很好的增产效果;优化氮区(N:P:K=18:8:12)辣椒产量高于常规施肥区(N:P:K=20:8:5)产量;以优化氮区为基础,辣椒产量与施氮水平(无氮区、70%优化氮区、优化氮区、130%优化氮区)呈正相关。

  • 标签: 芒市 辣椒 +x 肥料效应 田间试验
  • 简介:以研究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产品的组成结构出发,采用液质联用仪分析了溶解性存在差异的两个样品。寻找到了影响有机钼在润滑油中溶解性的两个主要原因:一是溶解性优异的样品中存在链长更长的碳十三有机钼,并通过液相色谱获得了不同链长有机钼的组成;二是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中的硫桥被氧桥所取代,导致了分子的极性增大,油溶性变差。

  • 标签: 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 油溶性 液质联用
  • 简介:渭南市临渭区下吉镇周边是陕西省优质葡萄种植集中地区,也是陕西省重点发展的红地球葡萄产业带,规划发展红地球20万亩,目前已发展红地球近16万亩(李中晓,2009)。由于产业发展迅速,有些果农对红地球的管理技术没有很好的掌握,一味地追求效益、产量,在农资产品的选择上看重价格,

  • 标签: 红地球葡萄 果实品质 葡萄病害 肥料 水溶 葡萄种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癌血清B7-H4的变化和意义。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确诊的80例肺癌患者血清B7-H4浓度变化。结果肺癌患者中鳞癌、腺癌血清B7-H4水平为(46.15±4.58)μg/L、(44.26±3.71)μg/L,与肺良性疾病患者血清B7-H4水平(29.72±4.85)μ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5.18、12.09,均P<0.01);Ⅲ~Ⅳ期肺癌患者血清B7-H4水平(46.42±4.27)μg/L,显著高于Ⅰ~Ⅱ期患者(41.55±5.01)μg/L(t=4.14,P<0.01)。结论血清B7-H4检测结果对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价值大,对肺癌的分期和严重程度有关.

  • 标签: 肺肿瘤 B7-H4
  • 简介:干湿交替对湿地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有重要影响。以若尔盖泥炭土为研究对象,设置湿处理(100%田间持水量)、干处理f60%田间持水量)和干湿交替处理3种土壤水分条件,研究泥炭土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对3种处理以及凋落物添加的响应。结果表明,相对于干处理,干湿交替处理增加了泥炭土可溶性有机碳含量,而在持续的水分饱和条件下,泥炭土的可溶性有机碳含量最高。凋落物添加对泥炭土可溶性有机碳含量有激发效应,导致泥炭土的可溶性有机碳含量显著增加,达到峰值后缓慢下降。湿处理条件下,泥炭土的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对凋落物添加的响应更为迅速,增加率最大,最高可达到350.5%;干湿交替处理次之,泥炭土的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增加率最高可达156%;干处理条件下,泥炭土的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对凋落物添加的响应强度最小,只有18%~57%。土壤水分、凋落物添加和培养时间及其交互作用都对泥炭土的可溶性有机碳含量有显著影响。

  • 标签: 泥炭土 可溶性有机碳(DOC) 凋落物 干湿交替 若尔盖高原
  • 简介:应用γ-PGA制剂(固体含γ-PGA8%,液体含γ-PGA3.5%),以圆盘造粒、掺混包裹两种结合方式生产不同γ-PGA浓度的复混肥,在肥料生产当日及存放30天,90天,180天分别测定肥料中γ-PGA含量及其物理性质,探讨复混肥中γ-PGA的稳定性及γ-PGA对肥料物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时段复混肥中γ-PGA含量相对稳定,但因不同加工工艺过程导致γ-PGA的检出率存在较大差异,其中,采用包裹肥料方式,检出率明显较高。γ-PGA对复混肥物理性状也有一定影响,采用造粒方式含γ-PGA复混肥无粉尘、无结块等现象,采用包裹方式含γ-PGA复混肥虽存在少量粉尘、结块等问题,但不至于影响肥料中γ-PGA含量,说明生产含γ-PGA复混肥以包裹方式相对较好。

  • 标签: 聚谷氨酸(γ-PGA) 高效液相色谱 复混肥
  • 简介:通过在亚热带杉木林内设置不同隔离降雨强度试验:完全隔离降雨、隔离60%降雨、隔离20%降雨和对照(自然降雨),研究隔离降雨对0~20cm土层可溶性有机碳(DOC)和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0~10cm和10~20cm土层,除完全隔离降雨处理土壤DOC峰值出现在春季外,其他处理均出现在秋季。0~10cm土层中完全隔离降雨和隔离60%降雨处理的土壤MBC峰值出现在春季,而隔离20%降雨和对照的则出现在夏季,10~20cm土层各处理对应的MBC最大值分别出现在春季、夏季、夏季和秋季。随着土层加深,4种处理土壤DOC、MBC含量均显著降低。0~10cm土层,完全隔离降雨处理的土壤DOC、隔离60%降雨土壤MBC均与土壤含水量显著正相关,杉木林土壤DOC和MBC对降水变化响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 标签: 隔离降雨 土壤可溶性有机碳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 杉木林
  • 简介:目的通过检测不同糖耐量冠心病(CHD)患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SVCAM-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观察其相关性,探讨合并糖代谢异常的CHD患者是否存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和炎症状态.方法96例CHD患者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分成糖代谢正常(NG)组、糖耐量受损(IGT)组和2型糖尿病(T2DM)组,分别检测其与对照组30例患者血清SVCAM-1、SICAM-1和hs-CRP浓度,比较各组间的差异及其相关性.结果IGT组和T2DM组血清SVCAM-1、SICAM-1、hs-CRP浓度高于其他组,SVCAM-1、SICAM-1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r=0.39,0.51,P<0.01)、hs-CRP(r=0.32,0.56,P<0.01)均显示出较好的相关性.结论冠心病患者的血清SVCAM-1、SICAM-1和hs-CRP浓度根据糖耐量水平的分组逐步升高,提示内皮受损、炎症状态可能是CHD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的重要病理生理因素.

  • 标签: 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冠状动脉疾病 糖耐量
  • 简介:目的探讨可溶性CXC趋化因子配体16(solubleCXCL16,sol-CXCL16)在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治疗围术期中的表达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将96例成功施行PCI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强化他汀治疗组,分别于PCI治疗前、PCI治疗后1d、术后2周以及术后4周测定血清sol-CXCL16和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C-reactiveprotein,hs-CRP)的浓度.结果所有患者PCI治疗后1d血清hs-CRP浓度和sol-CXCL16浓度均较PCI治疗前有明显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治疗后1d常规治疗组中血清sol-CXCL16浓度升高较强化他汀治疗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强化他汀治疗组血清sol-CXCL16浓度较常规治疗组及PCI治疗后1d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强化他汀治疗组血清sol-CXCL16及hs-CRP浓度均较常规治疗组及PCI治疗后1d有明显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他汀治疗组PCI治疗后4周内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ol-CXCL16浓度可能与冠状动脉炎症程度相关,并可能对评估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治疗后短期预后有一定的作用.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sol-CXCL16 高敏C-反应蛋白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