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某高硅低品位氧化矿石铁品位为25%左右。该铁矿石筛分成粉矿、块矿后进行预选抛尾。粉矿预选精矿磨矿后进行强磁选,精矿铁品位可达41.20%以上,SiO_2含量16.22%以下。块矿预选精矿经阶段磨矿阶段弱磁选-反浮选,精矿铁品位可达61.20%以上,SiO_2低至8.82%以下。

  • 标签: 高硅 低品位 氧化矿 选矿
  • 简介:广州市正盟化工有限公司位于河北省赵县的年产2万吨氧化红新生产线,于2016年3月份正式投产,并在6月份调试成功。氧化红也称为锈红,是红色氧化粉末,具有耐光、耐高温等性能。在建材工业、涂料着色、塑料着色中均得到广泛使用。

  • 标签: 氧化铁红 生产线 调试 投产 化工 塑料着色
  • 简介: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1.1指导思想为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以培养学生完美人格和终身学习能力为宗旨.在学习中要求学生不仅能够接纳大量的事实信息,还要学会如何检索和评价,以提升学生的化学信息素养.在对实验事实评价的基础上,形成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在实验方案的设计、交流和评价中,

  • 标签: 教学背景 化学信息素 实验事实 事实信息 终身学习能力 指导思想
  • 简介:针对目前导学案使用的不合理情况进行深入思考袁以“氧化物”一课为例,对导学案进行优化设计。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核心,也是激发学生学习思维的有效途径。以“收集问题、解决问题、深化问题”为主线,提出以问题为引领的教学模式。同时注重问题的宽度、深度和强度,帮助学生调整学习方式、方法,提高学习水平,促进教师备课方式的改变。

  • 标签: 问题 导学案 教学案例 硫的氧化物
  • 简介: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是初中化学启蒙阶段的重点实验,但是存在明显的污染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笔者设计了一套装置简单、操作简便、现象明显、用时较少、密封良好、利用废弃物的改进装置。一、实验改进的目的初中是化学学习的启蒙阶段,也是化学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培养的关键期,所以实验教学尤为重要。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2'氧气'中'的燃烧实验',在课堂演示时,往往现象对比不明显且污染较大,甚至有的教师因为担心环境污染

  • 标签: 实验改进 燃烧实验 硫燃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咪唑和丙氧嘧啶治疗甲亢的不良反应与临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5年收治的90例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甲咪唑组(MMI组)与丙氧嘧啶组(PTU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临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MMI组红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皮疹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PTU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甲亢时,甲咪唑易引起血细胞减少及皮疹,丙氧嘧啶易引起肝功能损伤,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择药物。

  • 标签: 甲硫咪唑 丙硫氧嘧啶 甲亢 不良反应
  • 简介:采用高密度二氧化碳(DPCD)在8~16MPa范围,以2MPa的梯度逐步加压,每梯度压强下胁迫驯化8~10轮,筛选到1株残存率提高5.83个数量级的耐DPCD大肠杆菌突变菌株M8_5。采用气相色谱分析突变菌株与原始菌株细胞中脂肪酸的差异,发现突变菌株的棕榈一烯酸(C16:1)、十七烷酸(C17:0)、油酸(C18:1)和亚麻酸(C18:3)含量显著增加,其总脂肪酸含量也显著升高。通过双向电泳比较发现,突变菌株蛋白质组中含量差异3.5倍以上的蛋白质点有6个,其中DNA结合蛋白H-NS、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外膜蛋白F(OmpF)、30S核糖体蛋白S2、琥珀酰辅酶A合成酶含量上调,延胡索酸还原酶铁-蛋白簇含量下调。突变菌株十七烷酸含量增加与其DPCD耐受性提高有关,H-NS,MnSOD和OmpF蛋白含量上调有利于突变菌株DPCD耐受性的提高。

  • 标签: 高密度二氧化碳 大肠杆菌 脂肪酸 蛋白质组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普罗宁钠的有关物质并进行方法学验证。方法采用Alltima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0.05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磷酸调pH值至4.0)—乙腈(95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nm;流速为0.8ml?min-1。结果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主峰与各杂质峰均能良好的分离。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可准确测定普罗宁钠中的有关物质,为质量标准的修订及完善提供了依据。

  • 标签: 硫普罗宁钠 有关物质 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8-0203-02
  • 简介:氧化镁和氧化锌在橡胶中主要是起到流动性和抗氧能力,增加橡胶的拉伸强度和抗冲击力:其次是:在硫化过程中氧化锌作为活性剂与有机促进剂、硬脂酸、硫黄等的反应发生在氧化锌粒子的表面。由于氧化锌对电子的亲合能大,吸附促进剂的能力强,在硬脂酸的作用下生成可溶于胶料的促进剂锌盐,从而提高其溶解度,并与胺或脂肪酸形成一种锌的络合物,使促进剂更加活泼。

  • 标签: 氧化锌 氧化镁 橡胶 有机促进剂 硫化过程 抗冲击力
  • 简介:初步研究了土壤中丙菌唑及代谢物酮菌唑的残留分析方法及其在北京和安徽两地土壤中的消解情况。样品经乙腈超声提取,盐析后取上清液,经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HPLC-UVD)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05、0.3和1mg/kg3个添加水平下,丙菌唑和酮菌唑的平均回收率在75%-9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0%-7.8%之间,定量限(LOQ)均为0.05mg/kg,丙菌唑在土壤提取液及前处理过程中会部分转化成代谢产物酮菌唑。北京和安徽两地喷施到土壤中的丙菌唑会迅速转化为代谢物酮菌唑,且酮菌唑的残留浓度随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 标签: 丙硫菌唑 代谢物 硫酮菌唑 土壤 残留 消解
  • 简介:摘要日趋升高的结核病患病率,以及耐药菌株的增多和扩散,使结核病成为危害全球民众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结核杆菌可以侵害人体各个器官,主要损害肺脏,引起肺结核病。在单一传染病导致人类死亡的名单中,结核病致死率排名第二。近年来,结核病在大多数国家中出现流行回升的趋势,每年约有900万例新发患者和200万例死亡患者。为了给该病临床诊断治疗提供理论参考,本文概述了结核分枝杆菌的最新检测方法及其耐药机制。

  • 标签: 结核病 分枝杆菌 耐药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对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0月间诊治的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序贯疗法治疗,对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三联疗法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97.50%,对照组患者的根除率为80.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患者为12.50%,对照组患者为22.5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仅可以使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得以改善,而且还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前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常出现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误与乙醇制品配伍造成双流仑样反应。现收集我院2013年6月~2014年12月使用头孢类药物致双仑样反应15例患者的诊治经历与读者分享。

  • 标签: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双硫仑样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普罗宁有关物质。方法采用Alltima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0.05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磷酸调pH值至4.0)—乙腈(95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nm;流速为0.8ml·min-1。结果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普罗宁二硫化物与主峰均能良好的分离,校正因子为0.718。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可准确测定普罗宁中的有关物质,为质量标准的修订及完善提供了依据。

  • 标签: 硫普罗宁 有关物质 高效液相色谱法 校正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