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与反应物、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有关,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放热;若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吸热。应用反应的大小可判断金属、非金属的活泼性,物质的稳定性,化学键的键能,反应程度及反应物的用量等。

  • 标签: 解题应用 反应热 能量变化 反应物 生成物 化学反应
  • 简介:一、单一物质反应的计算或比较反应与热值不同,若比较反应应包含符号,若比较热值,则是绝对值.

  • 标签: 反应热 考点归纳 绝对值 热值
  • 简介:随着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反应已成为近几年课标卷的必考内容。一般不单独命题,而是作为非选择题的某个设问,试题整体难度虽然较大,但涉及本专题的内容都比较容易。近几年对本专题的考查仍将维持较高的热度。现就反应计算的几个热点总结如下,仅供参考。一、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解题指导:适当加减已知的热化学方程式,得出待求的热化学方程式,反应也要进行相应的加减运算,从而得出待求热化学方程式的反应

  • 标签: 反应热 热化学方程式 能源问题 单独命题 非选择题 解题指导
  • 简介:反应是近年高考新增的内容之一,现已成为热点内容.对反应的考查,从题型来看,已经从单一的选择题开始转向填空题及计算题;从物质的燃烧程度来看,已经从完全燃烧的题型开始转向不完全燃烧的题型,在试题中还与其他知识结合在一起进行考查,这就是高考命题在稳中求变的发展趋势.为了使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好反应这一知识点,本文作专题分析如下,供参考。

  • 标签: 高考命题 反应热 走向分析 不完全燃烧 考点 发展趋势
  • 简介:反应是新课标下高中化学的重点和难点,同时是近年来新课标下高考的热点,高考试题是个最好的答案.为使大家更好了解2012年各地关于“反应”考点的情况及把握2013年高考复习中该知识点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下面针对高考试卷中相关反应的考点作一分析.

  • 标签: 高考复习 反应热 解读 高中化学 高考试题 高考试卷
  • 简介:化学反应的计算是高中化学的基本技能之一,也是每年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该部分主要涉及热化学方程式的加减乘除、盖斯定律的应用、反应的计算表达式或结果等知识,下面根据课标、教科书和高考考纲的要求,对该部分的重难点问题进行剖析。

  • 标签: 高中化学 反应热 热化学方程式 基本技能 表达式 教科书
  • 简介:化学反应过程中,不仅有物质的变化,还有能量的变化,这种变化常以热能、电能、光能等形式表现出来。当能量以热能表现出来时,化学反应就表现为吸热或放热。化学反应释放或吸收的热量,都可以热量(或换算成相应的热量)来表述,称为反应。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就会发现反应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考点。

  • 标签: 反应热 盖斯定律 燃烧热 中和热
  • 简介:化学反应(△H)的计算是高中化学计算技能之一,也是近年高考必考内容之一。下面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和高考考试大纲及其说明的要求精选试题,对化学反应(△H)计算时易错题进行分类分析。

  • 标签: 高中化学 反应热 易错题 计算技能 课程标准 考试大纲
  • 简介:化学反应的计算是高中化学新增内容,属于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中化学反应与能量中的反应部分。新课标要求学生知道盖斯定律的含义,会进行化学反应的计算。这一基本要求在2007、2008年课改地区的高考中都进行了考查。笔者现结合2008年高考进行化学反应的计算“零距离”。

  • 标签: 高中化学 “零距离” 反应热 化学反应原理 选修模块 新课标
  • 简介:能够准确计算化学反应是高中化学基本教学任务,同时也是每年高考中必考的知识内容.本文主要通过对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盖斯定律的运用、反应的计算表达式以及中和(燃烧热)的概念含义这四个方面的重难点问题的剖析,进而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高考化学反应中有关反应的知识内容.

  • 标签: 化学反应 反应热 高考 热化学方程式 教学任务 高中化学
  • 简介:摘要:简述了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发展趋势、结构特征,并对其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中的应用和效果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对比了不同高效方式对机组的贡献。

  • 标签:     溴化锂 吸收式制冷机 高效 蒸汽消耗率
  • 简介:影响反应大小的因素有反应的性质、反应物的用量、反应的程度及物质的聚集状态等.近几年高考题利用影响反应大小的因素,构造旨在考查考生知识运用能力的试题,本文介绍如下:

  • 标签: 反应热 高考题 应用 宠儿 知识运用能力 反应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以Ti,Si3N4,石墨和SiC粉体为原料,用反应压法合成了TiN-SiC复合陶瓷材料,并对其显-微结构及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的维氏硬度和断裂韧性分别为13.6GPa和6.89MPa·m1/2,其增韧机制主要为裂纹偏转和裂纹分叉机制.

  • 标签: TIN SIC 制备 复合陶瓷
  • 简介:摘要:目前针对异丁烷反向异构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催化剂开发方面。例如,美国专利US4191845报道了一种负载Pt金属的氯化氧化铝催化剂,用于异丁烷反向异构化为正丁烷,在反应温度232℃、反应压力2.06MPa、重时空速为300h-1的条件下,正丁烷收率能达到31.71%。在Ni/Cu原子比为1的Ni-Cu/WO3-ZrO2催化剂上进行了异丁烷临氢反向异构化反应研究,在反应温度450℃、反应压力2.5MPa、氢/油摩尔比4/1、液时体积空速为1h-1的条件下,正丁烷收率达到38.86%。上述研究均未对异构烷烃反向异构化的反应规律、反应机理进行研究。

  • 标签: 异丁烷 反向异构化 正丁烷 热力学 反应规律
  • 简介: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的一种重要类型,无论是有机物或无机物的氧化还原反应都是十分重要的,在生产上有着广泛的用途。但由于无机物和有机物的本性有所差异,因而二者的氧化还原反应在某些方面也有一定的差别。一、有机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由于有机物多为共价化合物,主要元素反应前后化合价并无变化,因此不能用化合价的

  • 标签: 还原反应 氧化数 共价化合物 氧化反应 前后化 半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