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支气管结核患者的临床特征和临床诊断。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5月至2015年8月间收治入院的支气管结核患者3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患者入院后先后对患者进行X线检查、CT检查、痰培养、纤维镜刷检以及支气管镜活检,后分析总结本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对其诊断方法进行探讨。结果本组患者通过支气管镜刷检确诊的有26例,通过支气管镜活检确诊的有8例,纤维支气管镜对本病的确诊率为100%。结论研究表明,对于支气管结核的患者不能通过X线检查、CT检查完全确诊,其存在一定的误差和漏诊,临床中对于本病最佳的诊断方法为纤维支气管镜活检或刷检。

  • 标签: 支气管内膜结核 支气管镜检查 临床特征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镜检查对支气管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8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确诊为支气管结核病例的临床资料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支气管结核多见于20-45岁,男女=11.16,主要症状有咳嗽、咳痰、低热、胸闷、气喘、咯血。支气管镜下表现为粘膜充血、水肿、干酪样坏死、管腔狭窄、溃疡、肉芽形成等。肺泡灌洗液和刷检、活检的诊断阳性率分别为91.3%和34.29%。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支气管结核诊断具有诊断价值。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 支气管内膜结核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支气管结核(EBTB)症状表现及X线检查特异性差,临床有极高的漏诊率及误诊率,本文对我院近两年收治的20例误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支气管结核误诊原因详细分析,总结经验,并据此提出降低支气管结核误诊率的规避措施。

  • 标签: 支气管内膜结核 误诊 支气管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对支气管结核患者采用雾化吸入与纤维支气管镜局部注药联合治疗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本组收集我院接诊的患支气管结核的8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通过随机分组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n=40例)和对照组(n=40例)。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研究组40例患者则给予雾化吸入与维支气管镜局部注药联合治疗,并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经积极的治疗及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对支气管结核患者采用雾化吸入与纤维支气管镜局部注药联合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医护人员需做好患者的整体护理工作,以确保治疗效果。

  • 标签: 支气管内膜结核 雾化吸入 纤维支气管镜局部注药 护理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经纤维支气管镜进行支气管局部灌注和注药治疗支气管病变伴感染患者150例。作者以为,完善的术前检查和准备是保证患者顺利治疗的前提;严密地术中观察及配合,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对支气管扩张性病变伴感染患者在进行常规内科治疗的同时,积极配合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进行支气管局部冲洗和药物灌注治疗,既可迅速地清除病变局部的大量脓性分泌物,可有效地控制感染,同时术后做好体位排痰引流,又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支气管结核行氧气雾化吸入治疗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护理干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雾化吸入,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提高患者和家长对雾化吸入治疗技巧的掌握、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肺功能的改善状况等。结果预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其临床症状消失或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雾化吸入治疗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和家属的依从性,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支气管内膜结核 护理干预 雾化吸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分析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气管支气管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4月到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0例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患者,对照组给予正规抗结核化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利用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对比2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1%,观察组的痰菌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气管支气管结核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支气管镜 介入治疗 气管支气管结核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支气管冲洗治疗支气管扩张并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到2014年12月到我院就诊的86例支气管扩张并感染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传统治疗)和研究组(传统治疗+支气管冲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①研究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90.70%)(P<0.05);②研究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经休息、暂停治疗后均恢复,未影响后期治疗。结论在支气管扩张并感染患者的传统治疗中应用支气管冲洗治疗,可以提升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支气管扩张 感染 冲洗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纤维支气管镜治疗支气管结核病的综合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经诊断确诊为支气管结核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30例)和观察组(n=30例),对照组行非纤维支气管镜治疗,观察组行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有效率为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结核采取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并在术前、术中、术后实施相关的护理措施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 标签: 支气管内膜结核 纤维支气管镜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支气管肺泡灌洗并局部注药治疗支气管扩张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82例反复发作支气管扩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法分为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联合局部注药治疗,每组41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8.05%,显著低于实验组97.56%,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5.16±6.01)d,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0.68±3.64)d,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结论对支气管扩张患者实施支气管肺泡灌洗并局部注药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能够有效缩短,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并应用。

  • 标签: 支气管肺泡灌洗 局部注药 支气管扩张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介入治疗支气管扩张咳血的疗效,得出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54例因支气管扩张咳血并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患者,术后详细记录栓塞血管支、栓塞材料、造影血管支等数据,术后对患者采取全程无缝隙护理,评估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54例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6%。对54例患者采用全程无缝隙护理过程,1次栓塞成功率为96.3(52/54),二次栓塞成功避免两次咳血。患者总体满意度为94.4%(51/54)。结论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能够有效避免因支气管扩张而引起的咳血,对患者实行术前、术中、术后三个阶段的全程无缝隙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1次栓塞成功率,加快患者康复进度。

  • 标签: 支气管扩张咳血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3月-2015年3月间收治的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10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吸痰治疗和体位引流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纤维支气管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60%,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7.65±3.21d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14.21±5.62d,差异均为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对其实施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 支气管扩张 合并感染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不同支气管镜介入方法在治疗支气管结核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05年11月-2011年5月于湘雅医院及本院就诊的50例支气管结核气道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介入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电凝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进行电凝治疗后改为球囊扩张以及冷冻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经对比,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经对比,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电凝治疗相比,球囊扩张以及冷冻治疗具有更为理想的临床效果,且再狭窄率明显降低,故对于急性期气道狭窄患者而言,球囊扩张以及冷冻治疗是更为治疗的治疗方式。

  • 标签: 支气管镜 支气管结核 介入方法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