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物理概念是构建物理体系的一个重要因素,而物理体系是否稳定,取决于学生的物理概念理解是否透彻,科学方法对物理概念、规律得来具有指导意义,因此溯源物理概念得出背后的科学方法比仅仅习得一个物理概念更为重要。

  • 标签: 比值定义法,初中物理,分类与特点,图像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TNMⅠ至Ⅲ期胃癌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1年5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45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应用卡方检验分析PLR、NLR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比较患者的总体生存期,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胃癌患者的预后,ROC曲线比较NLR与PLR对胃癌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PLR和NLR的截断值分别为141.50和1.94。PLR与胃癌患者的性别、手术切除程度、肿瘤最大径、是否化学治疗、T分期、N分期、TNM分期、肿瘤部位、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白蛋白和是否全胃切除均有关(χ2=9.224、10.577、28.825、6.831、29.059、28.637、30.748、18.023、24.320、77.274、9.021、10.745,P均<0.05);NLR与胃癌患者的手术切除程度、肿瘤最大径、T分期、N分期、TNM分期、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白蛋白均有关(χ2=14.563、12.092、22.697、44.735、34.151、7.949、9.611、7.498,P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手术切除程度、是否化学治疗、T分期、N分期、PLR和是否全胃切除均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χ2=23.653、22.023、16.697、24.038、4.110、22.364,P均<0.05)。PLR<141.50的患者5年累积生存率高于PLR≥141.50的患者(55.4%比3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968,P<0.01)。PLR预测胃癌的AUC值为0.629,高于NLR的0.596(P<0.01)。结论PLR对胃癌患者生存结果的评估价值优于NLR。

  • 标签: 胃肿瘤 预后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 简介:摘 要 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为实现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目标,在炼化企业的硫磺回收装置中使用硫比值分析仪,可以大幅提高硫的回收率,有效降低二氧化硫( SO2 )排放量,既能实现经济效益的增加,又能更好地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本文结合硫磺回收装置的工艺原理,介绍分析硫比值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探讨比值分析仪在工艺流程中的控制技术,阐述其在硫磺回收装置中应用的重要意义和广阔前景。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CD4/CD8比值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2月至2017年4月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4例MM患者资料,选取31名体检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探讨CD4/CD8比值与MM患者相关临床指标的关系。按NLR中位值将MM患者分为高NLR组和低NLR组,分析NLR与相关临床指标、染色体核型、总生存(OS)、无进展生存(PFS)的关系。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MM患者CD4+细胞比例[(35.28±6.58)%比(31.85±6.76)%,t=-2.067,P=0.043]、NK细胞绝对值[0.22×109/L(0.13×109/L~0.59×109/L)比0.17×109/L(0.00×109/L~0.42×109/L),Z=-2.614,P=0.009]和CD4/CD8比值[0.97(0.50~2.69)比0.81(0.30~1.28),Z=-2.253,P=0.024]降低,CD8+细胞比例升高[(36.93±7.38)%比(40.50±6.50)%,t=2.074,P=0.042]。MM患者CD4/CD8比值≥0.94组血红蛋白水平高于CD4/CD8比值<0.94组[(98.89±21.35)g/L比(80.60±23.23)g/L,t=-2.066,P=0.047]。与健康对照组相比,MM患者NLR增高[1.54(1.10~3.23)比1.95(0.29~12.70),Z=-2.384,P=0.017]。MM患者中,与低NLR(<1.95)组比较,高NLR(≥1.95)组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升高[4.56 mg/L(1.63~12.60 mg/L)比6.17 mg/L(1.58~67.50 mg/L),Z=-2.586,P=0.010]、血清肌酐升高[84.5 μmol/L(43.0~376.5 μmol/L)比113.0 μmol/L(46.5~754.0 μmol/L),Z=-3.866,P<0.01];高NLR组男性、β2微球蛋白>5.5 mg/L、血清肌酐>177 μmol/L、国际分期系统(ISS)Ⅲ期患者比例均高于低NLR组(均P<0.05);两组染色体核型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NLR组中位OS时间较高NLR组长[30个月(20~40个月)比17个月(7~27个月),χ2=4.519,P=0.034];两组P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校正血钙、血清肌酐、乳酸脱氢酶是MM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而NLR不是MM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P=0.513)。结论MM患者CD4/CD8比值降低提示存在免疫功能失调。高NLR的MM患者OS时间缩短。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T淋巴细胞亚群 CD4/CD8比值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辅助治疗前后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及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变化在直肠癌新辅助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至2015年1月山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86例接受新辅助治疗的直肠癌患者资料,分析新辅助治疗前后NLR、PLR变化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疗效的关系。结果86例患者治疗后NLR、PLR升高均为43例。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治疗前后的NLR及PLR变化与患者年龄、性别、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癌结节数量、肿瘤长径均无关(均P>0.05),肿瘤与肛门距离<6 cm者治疗后NLR、PLR升高者比例均高于≥6 cm者[60.00%(30/50)比36.11%(13/36),χ2=4.778, P=0.029;64.00%(32/50)比30.56%(11/36),χ2=9.364,P=0.002];体质量指数≥28 kg/m2者治疗后NLR、PLR升高者比例均高于<28 kg/m2者[81.82%(9/11)比45.33%(34/75),χ2=5.108,P=0.024;90.91%(10/11)比44.00%(33/75),χ2=8.444,P=0.004]。治疗后NLR降低组患者的缓解率高于NLR升高组[72.09%(31/43)比51.16 %(31/43),χ2=3.983,P=0.046],而治疗前后PLR变化与患者新辅助治疗效果无关(P>0.05)。结论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治疗前后NLR变化与其疗效相关。

  • 标签: 直肠肿瘤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新辅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在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患者预后分析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08年7月至2018年8月,四川省肿瘤医院研究所诊治的121例PTCL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为92例,女性为29例,中位年龄为55岁(15~83岁)。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初诊时血常规检查结果中,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单核细胞绝对计数计算NLR、LMR。LMR与NLR的最佳截断值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获得,并且根据截断值将患者分为低、高NLR组和低、高LMR组。组间不同临床特征患者构成比的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低、高LMR组和低、高NLR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PFS)、总体生存(OS)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对PTCL患者PFS、OS率进行单因素分析,纳入分析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Ann Arbor分期、病理类型,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PTCL预后指数(PIT)评分、B症状、乳酸脱氢酶(LDH)水平、血小板计数、贫血、Ki67指数、NLR、LMR。将单因素分析结果中有统计学意义及有临床指导意义的影响因素,纳入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版《世界医学会赫尔辛基宣言》的要求。结果①通过NLR的ROC曲线获得NLR最佳截断值为3.822,敏感度为0.577,特异度为0.623,曲线下面积(AUC)为0.591(95%CI:0.488~0.694)。通过LMR的ROC曲线获得LMR最佳截断值为2.715,敏感度为0.519,特异度为0.710,AUC为0.614(95%CI:0.512~0.716)。②按照NLR最佳截断值,57例患者纳入低NLR组(NLR<3.822),64例患者纳入高NLR组(NLR≥3.822)。这2组患者临床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LMR最佳截断值,75例患者纳入低LMR组(LMR<2.715),46例纳入高LMR组(LMR≥2.715)。低LMR组年龄>60岁者为38例,年龄≤60岁者为37例,高LMR组年龄>60岁者为13例,年龄≤60岁者为33例;低LMR组Ann Arbor分期系Ⅰ~Ⅱ期者为13例,Ⅲ~Ⅳ期者为62例;高LMR组Ⅰ~Ⅱ期者为16例,Ⅲ~Ⅳ期者为30例;低LMR组PTCL非特指型(PTCL-NOS)者为24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瘤(AITL)者为37例,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间变大细胞淋巴瘤(ALCL)者为14例,高LMR组PTCL-NOS者为25例,AITL者为11例,ALK-ALCL者为10例。这2组患者的年龄、Ann Arbor分期、病理类型构成比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870、4.764、8.297,P=0.015、0.029、0.016);2组患者其他临床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患者中位随访期为32个月(5~101个月)。低、高NLR组患者中位PFS期分别为16、11个月,低NLR组患者3年PFS率显著高于高NLR组(28.8%比10.2%; χ2=5.537,P=0.019)。低、高NLR组患者中位OS期分别为56、19个月,低NLR组患者3年OS率亦显著高于高NLR组(61.1%比27.8%; χ2=9.341,P=0.002)。低、高LMR组患者中位PFS期分别为10、16个月,低LMR组患者3年PFS率显著低于高LMR组(11.9%比31.7%; χ2=5.391,P=0.020);低、高LMR组患者中位OS期分别为17、56个月,低LMR组患者3年OS率亦显著低于高LMR组(28.5%比62.5%; χ2=8.999,P=0.003)。④PTCL患者预后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nn Arbor分期为Ⅲ~Ⅳ期(HR=0.544,95%CI:0.314~0.944,P=0.030),ECOG评分>1分(HR=0.349,95%CI:0.221~0.551,P<0.001),Ki67指数≥80%(HR=0.421,95%CI:0.253~0.699,P=0.001)及NLR≥3.822(HR=0.615,95%CI:0.400~0.944,P=0.026)是影响PTCL患者PFS的独立危险因素。Ann Arbor分期为Ⅲ~Ⅳ期(HR=3.632,95%CI:1.726~7.642,P=0.001),ECOG评分>1分(HR=4.311,95%CI:2.530~7.347,P<0.001),Ki67指数≥80%(HR=2.691,95%CI:1.500~4.828,P=0.001)及LMR<2.715 (HR=0.450,95%CI:0.265~0.764,P=0.003)是影响PTCL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NLR、LMR可作为PTCL患者的预后预测指标。但是,由于本研究仅为回顾性分析,尚需大样本、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对此结论进一步研究、验证。

  • 标签: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 外周T细胞淋巴瘤 预后
  • 简介:摘要:本文以阿美特克公司880-NSL型比值分析仪为例,重点探讨在采用克劳斯反应炉的硫磺回收装置使用中常见故障的原因分析、判断与排除,并针对这些故障进行了归纳分析。 

  • 标签: 中国硫磺回收 比值分析仪 长周期运行 
  • 简介:【摘要】目的:对载脂蛋白比值( apoAl/apoB)、 BMI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以 2017年 1月~ 2018年 12月在我院进行冠脉造影术检查的 83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对照组( 80例)与观察组( 753例)。对比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 apoAI/apoB及 BMI。结果:观察组年龄高于对照组,男性、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家族史、吸烟史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 P<0.05)。轻度病变组的 LDL显著高于对照组, apoAl/apoB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中度病变组 apoAl/apoB、 apoAl及 HDL显著低于轻度病变组及对照组( P<0.05);重度病变组 HCY、 BMI、 Lp(a)及 LDL显著高于中度病变组, apoAl/apoB、 apoAl及 HDL显著低于轻度病变组、对照组( P<0.05)。结论:高 BMI、低 apoAI/apoB为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可以反映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预测冠心病风险。

  • 标签: 载脂蛋白比值 BMI 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
  • 简介:摘要在脓毒性休克患者早期诊治中,常规血流动力学参数及氧供参数并不能准确判断组织缺氧的存在,而与这些参数相比,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动-静脉氧含量差比值(Pv-aCO2/Ca-vO2)能够迅速地反映机体无氧代谢的状态,且与乳酸及乳酸清除率有较强的相关性。因此,在脓毒性休克患者早期复苏阶段,Pv-aCO2/Ca-vO2比值可以作为一个较好的生物标志物来评估液体反应性及预测不良预后。

  • 标签: 休克,脓毒性 乳酸 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动-静脉氧含量差比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适合中国人的鼻尖突度与鼻长度比值,为减少鼻成形不满意度提供美学资料。方法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整形外科纳入鼻成形美容就医者347例,按形态满意、鼻尖过高、移植物轮廓外显及鼻尖突度不足分成3组。分别计算各组鼻尖突度、鼻长度及二者比值均数、最大值、最小值、鼻尖突度/鼻长中位数,再将美容就医者满意的相关参数结合美容就医者期望值,用于以后手术美容就医者。通过比较美容就医者不满意度,验证所得到的相关参数。结果在满意病例中,初次鼻成形术后平均鼻尖突度/鼻长比0.63(0.56~0.69),中位数0.64。再次鼻成形术后平均鼻尖突度/鼻长0.63(0.52~0.75),中位数0.64。鼻尖突度不足病例中,平均鼻尖突度与鼻长比值0.60,中位数0.58。鼻尖移植物轮廓外显病例中,平均鼻尖突度与鼻长比值0.64,中位数0.65。将此数据应用到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病例,不满意度仅2.2 %;较之前3年8%不满意度明显好转。结论中国人鼻尖突度与鼻长度比值0.63~0.64。将鼻尖突度调整至2.5~2.8 cm,满意概率较大。

  • 标签: 外科 美容 鼻尖突度 测量 美学
  • 简介:摘要脓毒症是成人重症监护病房住院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观察发现当患者病情进展为脓毒症时,耗费大量医疗资源的同时病死率也明显升高。因此,对脓毒症患者进行早期诊断、病情评估、预测预后显得至关重要。目前临床上有较多生物标志物或评分标准,因其各自不同的缺陷,使临床应用受到限制。近年来,国内外许多研究者发现了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作为一种简便有效的指标与脓毒症患者的病情进展存在着相关性。本综述总结了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在脓毒症中的研究进展,旨在指导临床医师对脓毒症患者病情有更好的认识,帮助临床医师及时完善诊疗方案,从而降低脓毒症患者的病死率,改善其预后。

  • 标签: 脓毒症 死亡率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CKMB 总CK比值在急性和慢性心脑血管疾病诊断中价值。方法:将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因急性心梗进行治疗的患者50例,作为实验组,并采取同时期健康成人50例,观察血清肌钙蛋白I、CK-MB、CK及CK-MB/CK比值。结果;两组患者在血清肌钙蛋白I、CK-MB、CK及CK-MB/CK均差异显著膂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肌钙蛋白I CK-MB CK-MB/CK比值 急性和慢性心脑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甲状腺平面静态显像感兴区(甲状腺、本底)平均计数比值法对诊断界定"甲状腺核素摄取过高"的效能,简化以往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影像表现上的半定量界定方法。方法由两名有经验的副主任医师对大连市中心医院2017年4月至2018年1月就诊的109例患者的甲状腺静态显像结果进行感兴区(甲状腺、本底)勾画及测定其单位面积平均计数的比值,以临床诊断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为金标准做参照,利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并计算最佳诊断临界值。以此临界值计算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并分析两名医师诊断的一致性。结果利用两名医师测量结果绘制ROC曲线获得最佳诊断临界点为6.94,并将大于此值作为界定甲状腺摄取锝过高的标准。医师1根据诊断临界点鉴别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得到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6.0%(37/43)、100.0%(66/66)、95.5%(103/109);医师2分别为88.4%(38/43)、100.0%(66/66)、95.4%(104/109)。两名医师比值法诊断一致率为96.6%(86/89),组内相关系数(ICC)值为0.98。结论甲状腺静态显像平均计数比值法为甲状腺锝摄取过高的鉴别诊断提供了比较可靠的半定量界定值,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不同医师独立完成平均计数比值法半定量分析甲状腺锝摄取程度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并且实际应用上比以往的介入校正比的甲状腺/本底比值法要简单易行。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单光子 放射性核素显像 半定量分析 诊断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IgA/C3比值在IgA肾病诊断和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抽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5月在山西白求恩医院就诊的60例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IgA肾病32例,非IgA肾病28例。IgA肾病32例中Ⅰ、Ⅱ级(轻度)4例,Ⅲ级(中度)18例,Ⅳ、Ⅴ级(重度)10例;行透析治疗7例,非透析治疗25例。分析IgA肾病和非IgA肾病、IgA肾病不同病理分级及透析前后患者血清IgA/C3值变化。结果IgA肾病患者血清IgA/C3比值(2.83±1.02)高于非IgA肾病患者(2.10±0.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分级IgA肾病患者血清IgA/C3比值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与透析前比较,IgA肾病患者透析后血清IgA值上升、血清C3值下降,透析后血清IgA/C3比值(3.02±1.53)高于透析前(2.51±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IgA/C3比值在IgA肾病患者体内明显升高,此可与非IgA肾病相鉴别,血清IgA/C3比值可用于透析后疗效的监测。

  • 标签: IgA肾病 IgA/C3比值 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血小板计数(BPC)对成年大面积烧伤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2012年1月—2018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符合入选标准的99例成年大面积烧伤患者[男76例、女23例,年龄18~75(43±13)岁]。根据预后,将患者分为存活组79例和死亡组20例,以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统计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烧伤总面积、合并吸入性损伤和行机械通气情况,及伤后第1、3、7天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BPC,并计算NLR、PLR、伤后第3天与伤后第1天BPC的差值ΔBPC3、伤后第3天与伤后第1天NLR的差值ΔNLR3、伤后第3天与伤后第1天PLR的差值ΔPLR3、伤后第7天与伤后第1天BPC的差值ΔBPC7、伤后第7天与伤后第1天NLR的差值ΔNLR7、伤后第7天与伤后第1天PLR的差值ΔPLR7。对数据行Mann-Whitney U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筛选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通过二分类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绘制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成年大面积烧伤患者预后预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及最佳阈值与最佳阈值下的敏感度、特异度。结果(1)2组患者烧伤总面积、行机械通气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15、χ2=7.282,P<0.01)。(2)伤后第1天,2组患者NL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14,P<0.05)。伤后第3天,2组患者BPC、ΔNLR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048、-2.780,P<0.05或P<0.01)。伤后第7天,2组患者淋巴细胞计数、BPC、NLR、ΔNLR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248、-2.231、-2.641、-3.669,P<0.05或P<0.01)。(3)二分类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烧伤总面积、机械通气、伤后第7天BPC和NLR、ΔNLR7与患者死亡相关(比值比=1.038、0.193、0.990、1.086、1.105,95%置信区间=1.010~1.067、0.062~0.598、0.982~0.998、1.012~1.165、1.037~1.178,P<0.05或P<0.01);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ΔNLR7是成年大面积烧伤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1.090,95%置信区间=1.008~1.178,P<0.05)。(4)ΔNLR7对97例成年大面积烧伤患者预后死亡预测的ROC曲线最佳阈值为-0.073 4,最佳阈值下的敏感度为65.0%、特异度为78.5%,ROC曲线下面积为0.776(95%置信区间=0.650~0.882,P<0.01)。结论动态监测NLR、BPC对协助判断成年大面积烧伤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ΔNLR7是成年大面积烧伤患者死亡事件的独立预测指标,而PLR不能很好地预测成年大面积烧伤患者的预后。

  • 标签: 烧伤 血小板计数 预后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髓/囊比值对儿童复杂脊髓脂肪瘤手术后远期再拴系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6月深圳市儿童医院神经外科采用手术治疗的复杂脊髓脂肪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共56例。采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显微手术切除脂肪瘤+重塑神经基板+硬膜囊成型的方法。术后应用MRI评估髓/囊比值,分析髓/囊比值对术后远期脊髓再拴系的影响。结果56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MRI显示髓/囊比值<30%者10例,30%~50%者31例,>50%者15例。患儿均未发生术后严重并发症。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8.9年(5.0~10.5年),失访4例。6例(11.5%,6/52)发生脊髓再拴系需要再次行手术治疗(再拴系组),其中术后髓/囊比值为30%~50%者2例,>50%者4例。无再拴系组的46例患儿髓/囊比值<30%10例,30%~50%27例,>50%9例。两组髓/囊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结论髓/囊比值是影响儿童复杂脊髓脂肪瘤术后再拴系的重要因素,髓/囊比值越小,再拴系的概率越小。

  • 标签: 脊髓 脂肪瘤 儿童 神经外科手术 髓/囊比值 再拴系
  • 简介:摘要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可以反映机体的系统炎症状态。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NLR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具有一定的预后价值。在肝癌的治疗中,基于NLR构建的预后模型较常规分期系统显示出更大的预后效能。由于肝癌的异质性,在不同的研究中NLR的预后效能差别不一,而且单纯使用基线NLR评估预后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了解NLR的临床实用价值,笔者对NLR在肝癌预后中的临床应用现状综述如下。

  • 标签: 癌,肝细胞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NLR)与前列腺增生(BPH)的相关性,并探讨NLR对BPH患者临床病程进展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在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收治的BPH患者274例的临床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NLR与前列腺体积(PV)、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Qmax)、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之间的相关性。按照患者的年龄、PV、IPSS、Qmax、PSA将BPH患者分为高危组和低危组,从而比较高危组和低危组之间临床进展的差异性;并运用ROC曲线分析NLR对高危组的诊断效能。继而根据术后病理是否含有炎性细胞浸润,分为无浸润组和浸润组,并在浸润组之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NLR与PV、IPSS均呈正相关(r=0.126,P=0.038;r=0.139,P=0.021),与Qmax呈负相关(r=-0.169,P=0.005),而与PSA无相关性(P>0.05)。根据PV及Qmax分组,高危组的NLR值高于低危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38,P=0.020;t=2.763,P=0.006);而根据年龄、IPSS及PSA分组,NLR在高危组与低危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表明,NLR作为BPH临床进展的影响因素预测PV高危组的最佳临界值为1.71,其灵敏度为71.0%,特异度为49.1%;预测Qmax高危组的最佳临界值为1.49,其灵敏度为79.4%,特异度为30.3%。浸润组的NLR值高于无浸润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6,P=0.032),且浸润组组间的比较也是有统计学意义(F=9.959,P<0.001)。结论NLR与BPH患者临床病程进展呈正相关性,是BPH临床进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可以提供患者的严重信息,并可作为患者随访的指标之一。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前列腺特异抗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血小板与白蛋白比值(PAR)对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患者总生存期(OS)和肿瘤特异性生存期(CSS)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3年12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收治的169例UTUC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07例(63.3%),女62例(36.7%)。平均年龄65(36~87)岁,其中<65岁73例(43.2%),≥65岁96例(56.8%)。38例(22.5%)有吸烟史。15例(8.9%)有膀胱癌病史。肿瘤单发159例(94.1%),多发10例(5.9%)。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体力评分0分159例(94.1%),≥1分10例(5.9%)。血小板计数217.0(68.0~772.0)×109/L,血清白蛋白42.0(27.3~52.7)g/L,PAR为5.40(0~17.31)×109。手术方式: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147例(87.0%),节段性输尿管切除术22例(13.0%)。术后辅助放化疗155例(91.7%)。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AR最佳截断值,根据最佳截断值将患者分为低PAR组和高PAR组。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Cox风险比例模型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术前PAR与UTUC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ROC曲线显示PAR最佳截断值为6.67×109,将患者分为低PAR组(<6.67×109)133例(78.7%)和高PAR组(≥6.67×109)36例(21.3%)。高PAR组和低PAR组的3年总生存率为50.0%和77.6%,5年总生存率为46.2%和66.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分级(G1~2或G3)、病理T分期(pTa/T1或pT2~4)和术前PAR与OS和CSS呈显著相关性。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AR与OS(HR=1.850,95%CI 1.095~3.127,P=0.022)和CSS(HR=2.154,95%CI 1.242~3.736,P=0.006)均呈显著相关性,PAR是预测UTU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PAR对于UTUC患者的OS和CSS均具有预测作用,可作为独立预后因素,对高危患者的预后判断具有意义。

  • 标签: 泌尿系肿瘤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 血小板与白蛋白比值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洗脱前醛固酮/肾素浓度比值(ADRR)筛查中国人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的切点值,降低PA筛查中洗脱药物带来的风险。方法入选2017年1月到2019年10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高血压病房住院的高血压患者。参照美国2016年PA诊断指南及我国2016年PA诊断共识进行PA诊断。测定药物洗脱前后的血醛固酮浓度(PAC)、肾素浓度(DRC)及ADRR。绘制ADRR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以Youden指数最大时,确定最佳切点值。结果入选高血压患者542例,其中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EHT)患者467例(男297例,女170例),确诊为PA患者75例(男51例,女24例)。PA患者洗脱前后的PAC、ADRR均高于EHT患者[150.0(130.0,210.0)比120.0(80.0,170.0)ng/L,170.0(120.0,260.0)比130.0(90.0,180.0)ng/L;28.9(15.9,63.5)比4.3(1.9,11.8)(ng/L)/(mU/L), 55.6(39.0,109.0)比9.8(4.5,21.3)(ng/L)/(mU/L),P ≤0.001],而洗脱前后的DRC均低于EHT[4.0(2.0,10.0)比27.0(10.0,64.0)mU/L, 3.0(2.0,4.0)比12.2(5.0,27.0)mU/L,P<0.001]。EHT及PA组洗脱后均为PAC升高(P=0.001,P<0.001),DRC降低(均P<0.001),ADRR升高(均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洗脱前ADRR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8(95%CI:0.836~0.895)。洗脱前ADRR以7.8 (ng/L)/(mU/L)为切点值筛查PA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4.7%、66.8%,此时Youden指数最大(0.615)。结论洗脱前ADRR>7.8 (ng/L)/(mU/L)可作为切点,在不能进行药物洗脱条件下作为筛查PA的替代指标。

  • 标签: 醛固酮 肾素 醛固酮增多症 化学发光测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