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监察制度是一个比较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在我国政治民主生活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南京国民政府以孙中山先生五权宪政理论为基础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监察制度,并积极付诸实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政府官员的违法失职行为。但是,在国民党一党专政体制下,立法的设计与司法的现实相去甚远,监察制度不可能彻底遏制政府官员的腐败。但其所设立的监察制度的独立性、广泛性、权威性等特点,于今天还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监察制度 南京政府 监察院
  • 简介: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初,对发展蒙藏教育极为重视,在教育部内特设蒙藏教育司,与蒙藏委员会共同负责筹划蒙藏地区教育发展和行政管理。它们在国民政府初期,共同制定了《蒙藏教育实施方案要目》等纲领性文件,并且调查了蒙藏地区教育现状、督促蒙古地区兴办教育。蒙藏委员会整顿了蒙藏学校,并筹备建设南京、康定等几所蒙藏专门学校,还保送了大量的蒙藏籍学生入大中院校就读。可以说,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蒙藏地区教育的发展。

  • 标签: 蒙藏教育 南京国民政府 蒙藏委员会 蒙藏教育司
  • 简介:南京国民政府从建立至1937年,空军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初步构建了空军发展的体系。但是南京国民政府空军建设在淞沪会战中暴露出了很多的问题,如国防意识严重滞后,缺乏对日作战周密的计划和部署,这都制约了空军建设与作战的效能。空军建设中的倾轧、腐败极大地阻碍了空军的发展。南京国民政府的航空工业体系的不健全直接影响了空军作战的战斗持续力,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的经验教训和启示。

  • 标签: 国民政府 空军 教训 启示
  • 简介:国民政府时期边疆教育政策的推行使得边疆地区仅有世俗文化传承而基本没有现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历史走向终结,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的开拓性意义。国民政府时期的边疆教育政策是为贯彻国民政府的边疆政策和教育政策而由国民政府所创制并被逐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一系列特殊性和优惠性的少数民族教育法令措施。三民主义的教育宗旨和三民主义的边疆政策从国家政策层面为边疆地区教育事业的推行提供了政策制定上的合法性依据。新式教育普及政策则从教育政策层面为边疆教育政策的确立和完善提供了又一个合法性来源。

  • 标签: 国民政府时期 教育政策 边疆政策 边疆教育政策
  • 简介:为发展西藏的近代教育,国民政府制定了许多相关政策,并为此进行了诸多努力。但由于西藏地方与中央关系的不正常状态,这些政策很难在西藏推行下去,大部成为一纸空文。然而在政策的实践上,国民政府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设立了许多教育设施,对于挽救在藏汉人的民族意识、推动汉藏文化交流、抵制英国的文化渗透等方面发挥了较为积极的重要作用。但总体上看,以同化为主旨、构建民族国家为归宿的教育政策注定是难以收到预期效果的。

  • 标签: 国民政府 西藏 教育 政策
  • 简介:分析了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的原因,以及这种不抵抗政策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的深重影响。认为国民政府的不抵抗致使东三省国土大量沦丧,使风起云涌的抗日义勇军走向衰败,助长了日本侵华的野心。

  • 标签: 九一八事变 国民政府 不抵抗
  • 简介: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始于19世纪末,虽步履艰难,但也取得了一定成绩。据统计,至20世纪20年代中期,高等教育无论学校数、学生数还是毕业生数都快速增长。从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看,确实可以说,这一时期“成为五十年来的高原期。”导致这一时期高等教育“大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民初以来高等教育相关法令政策的变更。1917年9月《修正大学令》的颁布“颠覆”了民国初期《大学令》的规定,1922年制定的《壬戌学制》则进一步延续了《修正大学令》的相关内容。《修正大学令》规定,高等学校“设二科以上者,得称为大学;其但设一科,称为某科大学。”由此可见,《修正大学令》为各专门学校升格为大学提供了法律基础,放宽了大学设立的条件,为大学之滥设埋下了种子。1922年后,公私立大学数大为增加,此后,大学数量则一直攀升,这与各专门学校纷纷升格为大学和大批新学校创办紧密相关。

  • 标签: 现代高等教育 1937年 国民政府 中国高等教育 私立大学 高等学校
  • 简介:国民政府时期,体育发展在思想观念、体育竞赛、管理制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是"体育改革"的快速发展时期,民国时期学校体育制度的变化和举办的几届全运会充分地体现了国民政府促进体育发展的主动性。民国时期体育发展是仁人志士基于对"体育"改变国家命运、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性认识基础上推进其逐渐转型的,在"体育救国"思想的影响下促进了体育的全面改革,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从历史视角来看,国民政府的体育发展措施不仅符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激发了国民爱国的热情,鼓舞了全民抵御外侵的士气,而且其普及体育、增强民族体质的策略对于今天"全民健身"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

  • 标签: 国民政府 体育发展 启示
  • 作者: 王倩杨娟李运仓
  • 学科:
  • 创建时间:2012-05-15
  • 出处:《学术研究》 2012年第5期
  • 机构:摘要:在民国历史上,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存在时间最长,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影响也最大。通过考察这两个时期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演变,我们可以认识到社会管理工作发展的曲折、延续以及不断的进步。
  • 简介:金融“资金之用于农业者,即谓之农业金融”。农业金融制度对于农业经济之发展至关重要,正如孙中山所言,中国“东南是收获,不见其丰,西北之荒芜,一如其故,此无他,无特别金融机关以为之融通资本故耳。”近代农业金融制度发迹于西方,我国从清末开始仿行西制,历经北京政府,在南京政府时期出现了较大的发展。

  • 标签: 农业金融制度 南京国民政府 制度文本 地权 史论 宪政
  • 简介: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加强了湘西陆路基础设施的建设,又整治了湘西水道,加速了湘西交通的现代化;同时,国民政府在湘西兴办了现代邮政和现代电讯。湘西交通邮电业的发展是湘西工业化进程中的重大事件,也为湘西经济现代化打下了基础。

  • 标签: 民政府 交通 邮电
  • 简介:抗战时期,因时局所需而赶修国防工程,国民政府为此征用大量民工。为配合战局而及时完成工程,政府强化、规范了对修筑工程劳动力的管理机制,表现为:改进管理机构,加强官员考核,严密民工管理细则。国民政府管理民工的机制从历史微观的层面展示了政府与民众的互动关系。机制的运作在大局上取得了时效:稳定了战时急用的劳动力供给,保障了国防工程的修筑,从而在取得民族自卫战争的胜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明显的现实问题。

  • 标签: 管理民工 四川国防工程 国民政府 抗战时期
  • 简介:20世纪30年代,鲁豫皖手工卷烟业迅速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繁荣了地方经济,满足了社会需求,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但其对机制卷烟业也造成极大冲击,并严重影响国家税收。出于维护机制卷烟业正常发展和国家税收考虑,国民政府着手对三省手工卷烟业进行“整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收效不甚明显;便又采取了取缔手工卷烟的措施。由于手工卷烟户的抗拒,地方政府的不配合,地方税务机关查禁无力,取缔工作难以展开。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打断了国民政府对手工卷烟业的“整理”。

  • 标签: 20世纪30年代 国民政府 鲁豫皖手工卷烟业 “整理”
  • 简介:20世纪20、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以法律形式将乡村自治确定为国家政治制度。由于国民政府以“行政控制”为实践路径,严重背离了地方自治的制度精神,导致政府与农村社会之间缺乏良性互动与有效合作。农村社会的排拒使“乡村自治”制度最终在多数地方流于形式。

  • 标签: 国家政权建设 地方自治 南京国民政府 乡村自治
  • 简介:被誉为"新中国雏形"的华北人民政,始于1948年9月,止于1949年10月,仅仅存在了13个月,便完成了历史使命。60多年来,那些散居在平山县王子、东冶及诸多村庄,沾满了青苔的青砖瓦房及剥落了泥皮的土坯墙四合院,仍在默默地感染着世人,讲述着那段不寻常的历史。1947年11月,我华北野战军攻克石门后,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已连成一片。我党不失时机地组织筹建,于1948年8月7日至19日,

  • 标签: 人民政府 华北 1948年 1949年 新中国 平山县
  • 简介:《山东省人民政公报》是山东省人民政办公厅编辑出版、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政府出版物,是省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定载体。《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规定,地方政府规章签署公布后,应及时在本级人民政公报上刊登,在地方人民政公报上刊登的规章文本为标准文本。《山东省人民政公报》主要全面、系统、准确地刊载:省政府、省政府办公厅文件,省政府部门文件。在《山东省人民政公报》上刊登的各类规范性文件为标准文本。根据《山东省行

  • 标签: 公报简介 山东省人民政府公报
  • 简介:在广东省博物馆,珍藏着一九四九年刻就的铜质“瑷崖省人民政印”。这枚“璃崖省人民政印”,铜铸,通高十一点二厘米,把纽圆柱形,长九厘米。印厚二点二厘米,边长七厘米见方。印面周边,宽六毫米,内刻:“理崖省人民政印”八个宋体字,朱文,阳刻,分两行直排。

  • 标签: 人民政府 省博物馆 圆柱形 宋体字 铜质
  • 简介:河南省人民政令第148号《河南省人民政关于废止和修订部分省政府规章的决定》已经2012年3月30日省政府第101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省长郭庚茂二○一二年五月二十一日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保证各级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省政府对现行有效的省政府规章进行了全面清理。经过清理,省政府决定:对其中的2件予以废止,24件予以修订。附件:1.省政府决定废止的省政府规章2.省政府决定修订的省政府规章

  • 标签: 河南省 政府规章 省政府 人民政府 滞纳金 修订
  • 简介:《地方组织法》与相关法律法规对于乡镇人民政环境保护职权的规定不一致,其效力位阶可以根据《立法法》得以确定。从宪法体系解释的角度看,在我国现行宪法有关乡镇人民政的职权规定中,环境保护事项应在该宪法规范的射程之内。有关立法事实也为乡镇人民政环境保护职权的正当性提供了依据。因此,在现行法体系中,乡镇人民政应该具有环境保护职权。乡镇人民政环境保护职权的有效行使,还面临很多体制障碍,需要构建和完善相应的配套制度。

  • 标签: 乡镇人民政府 职权 法规范 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