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复方樟脑软膏中樟脑的含量。方法:采用色谱柱Diamonsil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乙腈-水(15∶45∶40);检测波长:289nm;柱温:35℃;流速:1.0mL·min-1;进样量:10μL。结果:樟脑与其他杂质峰分离良好,樟脑在250.00-2000.00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0),平均回收率为99.68%,RSD为1.21%(n=9)。结论:本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可作为复方樟脑软膏中樟脑的质量控制方法。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复方樟脑软膏 樟脑 含量测定
  • 简介:樟脑丸也叫“臭球儿”,具有刺鼻的气味,是防虫蛀的好东西。大人用臭球儿防虫蛀,孩子们却用来戏谑蚂蚁。我上小学时,经常向母亲要个臭球儿装到口袋里,看到在地上爬行的蚂蚁,就掏出臭球儿在它周围画一个圆圈,把它圈在里面。可怜的蚂蚁突然嗅到臭球的强烈气味,一下子慌了,仓惶地往东边跑,结果被东边的气味熏回去;它又往西边冲,结果又被西边的气味熏回来。蚂蚁不断地寻找突破口,又不断退回去,进进退退,反反复复,怎么也逃不出“铁壁合围”,直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

  • 标签: 樟脑 气味 蚂蚁 虫蛀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瑞芬大尼复合丙泊与芬太尼复合丙泊用于短时腹腔镜手术麻醉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122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61列;A组予瑞芬大尼复合丙泊用于短时腹腔镜手术麻醉,B组予芬大尼复合丙泊用于短时腹腔镜手术麻醉;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在t2、t3时的HR、SBP、DBP显著低于t1时(P均<0.05),A组患者在t4时的SBP、DB显著低于t1时(P均<0.05),B组的患者在t4时的HR、SBP、DBP显著高于t1时(P均<0.05),A组患者在t3、t4时的HR、SBP、DBP显著低于B组(P均<0.05),A组患者在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阅、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方面显著优于B组(P均<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用于短时腹腔镜手术麻醉时的血流动力学、麻醉恢复时间更稳、更快,总体来看,是一种适合于LC的麻醉方法。

  • 标签: 瑞芬太尼 丙泊酚 芬太尼 腹腔镜手术 麻醉
  • 简介:酚醛泡沫是一种良好的绝热材料,因其隔热阻燃等优良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外保温行业。但是,酚醛泡沫同时存在酸性强等不足。针对强酸性问题做了研究工作,通过加入间苯二解决了强酸性问题。采用间苯二提高可发性酚醛树脂活性,加快酚醛树脂的固化速度,以减少酸固化剂用量,从而使得酚醛泡沫实现低酸性。实验结果表明:间苯二可以明显地提高树脂活性,大量减少酸固化剂用量,制得的酚醛泡沫pH值大于5。

  • 标签: 酚醛泡沫 低酸性 间苯二酚 酸固化剂
  • 简介:目的建立UPLC测定人血浆中丙泊含量的方法。方法以麝香草为内标,用环己烷提取血浆中的丙泊,用UPLC测定丙泊含量。色谱柱为ZorbaxSB-C18柱(2.1mm×100mm,1.8μm),流动相为乙腈-0.05%三氟乙酸水溶液(65∶35),流速0.3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73nm。结果丙泊与血浆中其他组分分离良好,线性范围为0.1~10.0μg·ml-1,丙泊平均提取回收率为72.32%~81.59%,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2.77%~103.16%,日内和日间精密度的RSD均小于10%。结论该方法快速、灵敏、准确,可用于临床丙泊血药浓度的检测和药动学研究。

  • 标签: 丙泊酚 UPLC 血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已烯雌在鼻中隔穿孔上皮修复中的疗效。方法选择穿孔直径<1.0cm的鼻中隔穿孔患者3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穿孔双侧缘周作1-2mm创口,用浸润已烯雌注射液的棉片贴敷,隔日1次,连续7~14d,观察局部黏膜修复情况;对照组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棉片贴敷,方法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15例患者全部愈合,穿孔症状随创面渐渐愈合而消失,2例鼻干燥主诉存在。随访6个月,未发现再穿孔者,无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对照组15例患者有3例穿孔愈合,治愈率与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已烯雌注射液在治疗穿孔<1.0cm的鼻中隔穿孔中,疗效确切,无明显手术创伤,操作及观察容易,价格低廉,无不良反应,作为一种非手术治疗鼻中隔穿孔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已烯雌酚 鼻中隔穿孔
  • 简介:迷迭香(RosmarinusofficinalisL.)系唇形科迷迭香属多年草本植物,研究表明迷迭香中主要的二萜类成分鼠尾草酸(carnosicacid)除了具有抗氧化作用,还具有抗癌、神经保护、抗炎、减肥、抑菌等多种药理活性,表现出较高的药用价值,并且可以广泛应用于药品、保健品、化妆品、食品添加剂及食用油等行业,为了促进鼠尾草酸的新药研究和开发利用,本文对其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迷迭香 鼠尾草酸 药理活性
  • 简介:目的以丹皮为模型药物,微乳法制备纳米结构脂质载体(NLC)。方法采用伪三元相图法对构建纳米脂质载体的初乳液进行筛选,经体外透皮试验确定处方。结果硬脂酸为固态脂质(占初乳处方的1%),油酸乙酯为液态脂质(占初乳处方的1%),LabrasoL为乳化剂,TranscutoLP为助乳化剂,Km:2:1,含水量50%,采用注射器滴入法分散于0℃冷水中,可以快速制得载药量10%的丹皮纳米脂质载体。结论微乳法制备的丹皮纳米脂质载体制备.f-艺简单、操作方便,不需使用有机溶剂(如二氯甲烷、氯仿等)和复杂设备,适合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研究和小规模制备。

  • 标签: 丹皮酚 纳米脂质载体 微乳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泊静脉麻醉治疗痉挛性斜颈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选择因头颈不自主后仰收缩6h入院的1例患者作研究对象,为我科2012年6月收治,确诊为痉挛性斜颈,采用丙泊静脉麻醉治疗。结果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约30分钟后患者苏醒,头颈不自主后仰收缩症状完全消失,观察3日未见复发出院,随访1年半未再复发。结论基于疾病的一般发展规律,早诊断、早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所报道病例尚处于发病初期,经予丙泊静脉麻醉治疗一次即愈,而丙泊本身并不具肌松作用,临床鲜见发病早期即予该疗法的报道,故值得研究,以期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尽早解决患者的身心痛苦及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丙泊酚 静脉麻醉 痉挛性斜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泊与芬太尼在无痛人流中的麻醉效果评价。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8例无生产计划的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4例,观察组术中麻醉采用丙泊与芬太尼联合麻醉,参考组采用盐酸利多卡因宫颈麻醉,对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术中及术后反应、子宫出血量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术后反应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参考组(P<0.05);两组患者子宫出血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无痛人流中采用丙泊与芬太尼镇痛效果良好,安全性高,可推广使用。

  • 标签: 丙泊酚 芬太尼 无痛人流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用GC法测定丁香罗勒油中丁香的含量。方法OV-1弹性石英毛细管色谱柱(30m×0.32mm×0.25μm)为固定相,FID检测器,进样口温度230℃,检测器温度250℃,采用程序升温,柱温100℃,保持1min,然后以15℃/min的速率升至220℃保持8min;载气为氮气,以正十八烷为内标,按内标法计算丁香含量。结果丁香进样量在0.5~4.5mg/ml范围内其峰面积与进样量呈良好线性关系。y=0.1311x-0.054,(r=0.9994);加样回收率为100.96%,RSD为0.74%(n=9)。结论该方法灵敏、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作为控制丁香罗勒油质量的方法。

  • 标签: GC 丁香罗勒油 丁香酚
  • 简介:研究环境内分泌干扰物4-硝基(4-nitrophenol,PNP)对大鼠肝脏功能的毒性作用及其对核因子相关因子-2(Nrf2)通路的影响。2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4个组,分别为对照组、1、10和100mg·kg-1体重PNP处理组,连续皮下注射28d,检测肝脏的结构变化、氧化损伤和Nrf2及其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00mg·kg^-1PNP处理组大鼠的血清肝功能主要指标ALT、AST、AKP活性和TBIL含量显著性升高(p〈0.05),100mg·kg^-1组肝脏GSH-PX、CAT和SOD活性显著性降低(p〈0.05),大鼠肝脏中Nrf2及其下游基因NQO1和HO-1mRNA表达水平在1mg·kg^-1组显著升高(p〈0.05),10、100mg·kg^-1组有升高趋势,100mg·kg^-1组肝脏显微和超微结构都发现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结果提示,皮下注射1mg·kg-1PNP引起了大鼠肝脏氧化损伤,机体可能通过提高Nrf2及其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来抵抗PNP引起的肝脏损伤,皮下注射100mg·kg^-1PNP改变了肝脏的正常生理功能,造成肝细胞超微结构病理损伤,引起肝脏毒性。

  • 标签: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4-硝基酚 肝脏 氧化损伤 大鼠
  • 简介:以凡纳滨对虾为研究对象,让其暴露在含0,5,15,45,135μg/L辛基(OP)的养殖水体中,暴露24,48,72,96,120h后取样,分析测定凡纳滨对虾壳膜与内脏NAGase比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水体OP对对虾壳膜NAGase比活力基本起激活作用.暴露72h内,壳膜NAGase比活力无显著性变化;暴露96h时,5,15,135μg/LOP均对虾壳膜NAGase比活力起极显著激活作用(P<0.01),45μg/LOP对虾壳膜NAGase比活力起显著激活(P<0.05);暴露120h时,15,135μg/LOP对虾壳膜NAGase比活力仍表现为显著性激活作用(P<0.05),但5,45μg/LOP对壳膜NAGase的比活力影响无显著性.而水体OP对虾内脏NAGase比活力基本起抑制作用.在15μg/LOP体系下暴露24h,内脏NAGase极显著下降(P<0.01),其他OP浓度下无显著性变化;不同浓度下暴露48h,对虾内脏NAGase比活力均出现极显著下降(P<0.01);5μg/LOP体系下暴露72h,对虾内脏NAGase比活力无显著性下降,其他OP浓度下的对虾内脏NAGase比活力均出现极显著下降(P<0.01);15,135μg/LOP体系下暴露96h,内脏NAGase比活力也分别出现极显著(P<0.01)及显著性(P<0.05)下降.可见,OP暴露对对虾生长发育会产生影响.

  • 标签: 凡纳滨对虾 辛基酚 酶活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苯三在治疗急性胃肠痉挛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到2013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胃肠痉挛患者520例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0例。对照组给予山莨菪碱注射,观察组进行间苯三的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91.9%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6.2%,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9%(P<0.05)。结论间苯三注射液能有效改善急性胃肠痉挛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值得推广。

  • 标签: 间苯三酚 山莨菪碱 急性胃肠痉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间苯三应用于产程中的作用及护理方法。方法将220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10例,观察组采用间苯三进行助产并配合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分娩。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宫口全开时间为(2.32±0.4)h,总产程为(6.32±0.6)h,平均出血量为(226.4±11.14)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结论在产妇分娩的过程中使用间苯三并配合采取专业的护理方法进行助产,可以有效缩短产程时间,加速产程进展,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 标签: 间苯三酚 产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泊单独或复合其他药物用于无痛人流术的麻醉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早孕妇60例,随机分为3组。A组(单独丙泊组),B组(丙泊+芬太尼组),C组(丙泊+布托啡诺组),行静脉全麻。记录患者麻醉前、注药后及苏醒时的血压、心率、呼吸,麻醉起效时间,低SPO2(85%≤SPO2<90%)持续时间,镇痛效果,宫颈口扩张松弛度,丙泊用量,苏醒时间和术后3小时下腹痛及术后不良反应等。结果B、C组丙泊用量明显少于A组(P<0.05),B、C组镇痛效果和宫颈口扩张松弛度明显优于A组(P<0.05),B、C组苏醒时间显著短于A组(P<0.05),术中肌痉挛及呼吸抑制、术毕恶心呕吐率B组高于A、C组(P<0.05),苏醒时躁动发生率B、C组低于A组(P<0.05),B、C组术后3小时下腹痛程度明显比A组轻(P<0.05)。结论丙泊复合布托啡诺用药量小,镇痛效果好,宫颈口扩张松弛度满意,呼吸循环抑制和恶心呕吐率低,术后下腹痛发生率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终止早期妊娠负压吸宫术术前静脉注射间苯三40mg对宫颈扩张作用,观察手术时间及宫颈软化及扩张情况、疼痛程度和人工流产综合征。方法将停经6-11周,要求手术终止妊娠100例妇女根据意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实验组术前半小时静脉注射间苯三80mg;对照组不服用任何药物直接行负压吸宫术,记录观察对象的宫颈扩张程度、人工流产综合征、手术时间及疼痛程度。结果宫颈扩张程度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别(P<0.05);手术时间及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和缩短(P<0.05);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工流产负压吸宫术术前静脉注射间苯三40mg,缩短手术时间,减轻病人痛苦,安全、有效,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性。

  • 标签: 间苯三酚 人工流产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泊和芬太尼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的效果。方法选择早期妊娠患者636例,施行丙泊+芬太尼静脉全身麻醉。结果临床症状总有效率100%。结论丙泊+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门诊无痛人工流产术是一种较为合理、安全可行的麻醉方法

  • 标签:
  • 简介:目的:评价丹参多酸盐对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为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效率和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诊治的心绞痛患者78例,将其随机平均分成治疗组(n=39)和对照组(n=39);对照组患者给予葛根素0.4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中,治疗组患者予丹参多酸盐200m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中,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tPA,PAI,SICAM-1和CRP水平值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31%,治疗后tPA值为2.96U/mL,PAI值为7.93U/mL,SICAM-1值为172.41ng/L,CRP值为5.47mg/L,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多酸盐能改善纤溶活性可提高患者临床疗效。

  • 标签: 丹参多酚酸盐 心绞痛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