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对尼日利亚几个地区的传统革样进行了分析,以评价其物化性能并与国际认可的标准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某些品种的革质量可以达到国际认可标准.本文还对在生产过程中如何提高皮革质量提出了改进意见.

  • 标签: 理化分析 皮革 常规鞣法 植鞣 尼日利亚
  • 简介:本文通过用多因素分析方法对植物鞣剂,合成鞣剂在酸性条件下起皱猪皮粒面,再用铬盐固定进行了研究。得到最佳起皱条件为pH=2.0,温度30℃,起皱剂总量为20%(以碱皮重计),皱纹固定在起皱30分钟后用铬盐完成。

  • 标签: 植物鞣剂 合成鞣剂 皮革 鞣制工艺 猪皮 起皱
  • 简介:利用不浸酸铬鞣剂对软化裸皮进行预鞣制后,经酸液处理,再用常规铬粉进行鞣制。通过DSC-TG,SEM-EDS等检测方法,分析两步法铬革样的热分解性能、纤维分散状态、铬元素分布等指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浸酸铬鞣剂在鞣制10min后,渗透深度为皮面下200um处,4h时后,可渗透至皮块断面中心,但坯革身骨较扁薄。再经常规铬粉鞣制30min后,皮块断面铬元素分布密度显著提高且更加均匀,蓝湿革的厚度与Ts显著增加、热分解温度提高、革纤维编织紧实。整个鞣制过程免去了工业用盐,大大降低了盐污染。

  • 标签: 不浸酸铬鞣剂 两步法鞣制 无盐浸酸 清洁生产
  • 简介:全球对于有关污染问题的关注增强,在一定程度上说服所有的加工行业接受更加清洁化的生产技术以及工艺。所以,皮革工业在压力之下势必寻求替代铬的有效鞣剂,天然产物即植物单宁重新得到重视。然而,由于采用植物鞣剂材料在排放物中含有较高的有机物含量使得它的使用受限,排放物中的有机物较难被降解,会导致高浓度的化学需氧量(COD)。同时,传统的工艺需要部分浸酸,使用氯化钠抑制渗透膨胀,最后会使得废水中的总溶解固体(TDS)含量非常高。本研究主要试图采用环境友好性的工艺结合不浸酸鞣制以及应用水解蛋白酶改进植物单宁的消耗。这种实验工艺的单宁消耗达到95%以上,与传统的工艺相比增加了10%的消耗。鞣制成革的湿热稳定性能有些许改进;试验皮革的物理以及触觉评价都要明显优于传统鞣制皮革。表面着色评估表明在对照样和实验样之间的着色和遮光性能差异可以忽略;试验皮革显示了较好的纤维打开程度,裂口紧缩的纤维结构被很好的覆盖,说明酶助制革工艺并没有对皮革的纤维结构产生较大的破坏。优化体系亦在工厂里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酶助鞣制工艺对改善皮革质量是有效的,同时降低了排放物中的总固体(TS)、氯化物以及COD含量。试验采用的酶助鞣制体系将会成为传统体系解决污染问题的有效可行选择。

  • 标签: 水解蛋白酶 鞣制工艺 植鞣工艺 环境友好性 污染问题 制革工艺
  • 简介:采用GaBi4模拟传统铬工艺和改性戊二醛工艺,利用生命周期评价(LCA)法对其结果进行评价,并结合荷兰莱顿大学环境科学中心(CML)开发的CML2001分析工具,找出革工艺中影响最大的方面及每个工序对各环境类别所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就革工艺、电力、热能及废水处理而言,两种革工艺对9个环境类别的贡献都较为显著,传统铬工艺的贡献高于改性戊二醛工艺,表明改性戊二醛工艺较传统铬工艺对环境更为友好。两种工艺的鞣制工序对环境的危害最大。在研究开发或实施清洁化革工艺时,应重点关注鞣制工序,这是减轻革工艺对环境污染最主要也是最直接的方法。

  • 标签: GaBi4 生命周期评价(LCA) 传统铬鞣工艺 改性戊二醛鞣工艺 CML2001
  • 简介:用氨基化合物,乙醛酸和双氰胺树脂等分别处理浸酸裸皮的软化裸皮后进行少铭鞣制。与未处理的比较,蓝革收缩温度升高,废液中铭含量降低,其中以双氰胺树脂最为有较。

  • 标签: 氨基化合物 乙醛酸 双氰胺树脂 铬鞣 制革 吸收率
  • 简介:从原料皮变成毛皮制品需要经过前准备、鞣制、染整三个阶段。从组织学观点来看,毛皮是利用原料皮中的毛被、表皮和真皮;从化学组成来看是利用胶原和角蛋白部分。

  • 标签: 毛皮 原料皮 鞣制 染整 毛被 化学组成
  • 简介:按下植物凋落的暂停键,寻找植物的最美一刻。施一点儿咒语,将“最美”留在手边。

  • 标签: 暂停键 植物 图片 时间
  • 简介:研究了高pH值铬、无浸酸(助剂)铬、常规浸酸铬及无盐浸酸铬4组前准备条件不同情况下的铬。结果发现无盐浸酸铬后革结合铬(Cr2O3)量最大,最小的最高pH铬。无盐浸酸铬的革有合格的物理性能。

  • 标签: 浸酸 铬鞣 助剂 无盐浸酸铬鞣 铬结合 制革
  • 简介:研制了不浸酸铬鞣剂C-2000,皮在软化后直接用其进行鞣制,成革粒面紧实,但柔软度稍差.为使该鞣剂适用于轻革生产中,对不浸酸铬工艺平衡进行了探讨.采用加强复灰的方法,平衡浸酸工序对胶原纤维的作用,并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加强复灰5~6h后,用C-2000进行鞣制,成革柔软性、面积变化与常规鞣制相当,抗张强度和撕裂强度比常规鞣制略高.

  • 标签: 不浸酸铬鞣 工艺平衡 皮革 鞣制 加强复灰法
  • 简介:用碱性艳红以及碱性玫瑰精对植相机套革的染色进行了研究。通过改变染色的条件,如pH、温度、时间、浓度以及加碱量,测定染料对植革的上染率和渗透度,以及染色革颜色的均匀性和色调,确定染色最佳条件。结果表明:染色初期,pH3.3-3.8左右,染色50-60min,再逐渐加碱至pH4.50左右进行固色30-40min,用量2%,处理时间60min,温度40℃,液比2,中和后换液染色,成革染色性能较好。

  • 标签: 碱性艳红 碱性玫瑰精 植鞣相机套革 染色 染色效果
  • 简介:利用自制超声波转鼓,研究了在铬初期或铬末期施加超声波(23.7KHz)对铬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对铬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超声波对铬初期的促进作用,即铬初期施加超声波可以促进铬鞣剂的渗透和与皮胶原的结合,使革内铬含量高,革的Ts升高.鞣制末期施加超声波对铬几乎无影响.从整个铬过程来看,超声波对铬的影响程度不大.用阳离子色谱法分析铬溶液的电荷组分的变化情况表明,超声波(20KHz)作用于不同碱度的硫酸铬溶液后,铬液电荷组分的种类和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并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因此超声波在铬过程中并未改变铬鞣剂的分子结构,也未改变铬鞣剂与裸皮的结合方式,从而对铬的结果影响不大.

  • 标签: 铬鞣 超声波 阳离子色谱法
  • 简介:本文介绍了我们对碱式硫酸铬溶液及碱式硫酸铬和碱式硫酸铝的混合溶液的研究情况,我们利用离予交换色谱(IEC)和凝胶过滤色谱(GFC)进行分离.配合光学检测量和电导检测等进行检测,将分离出的馏分加以收集,然后测定各馏分中的SO24-、Cr3+,A13+的含量.并探索各馏分的光学特性。通过以上工作.摸索出了一整套铬液.铬——铝液组成研究的分离和分析方法,同时也揭示出了铬——铝液中各络合物组成的电荷分布及分子尽寸分布的情况.

  • 标签: 铬-铝鞣液 组成 分析方法 鞣剂
  • 简介:某局毛局长,虽年仅四十,然因在官场混迹多年,操劳过度,毛发日渐稀疏,几近秃顶。一日,市长到该局视察工作,招待酒宴上,酒酣耳热之时,市长打趣道:“如任其发展,会成光头司令!”

  • 标签: 《植发》 汤礼春 当代文学作品 微型小说
  • 简介:按结构将国产与进口的合成鞣剂分为3组进行复对比实验。通过不同浓度的合成鞣制作用蓝坯,考查作用后坯革干燥过程的脱水、厚度变化及作用前后的Ts变化,发现了每一组内有相似的变化结果,明显的差别是在Ts值上,复及加脂前后Ts与鞣剂类型及使用合成鞣剂浓度有直接关系。

  • 标签: 合成鞣剂 复鞣 含水量 厚度 TS 后坯革
  • 简介:胶原蛋白是细胞外基质的结构蛋白,鞣制作用可赋予各种皮类一定的强度。铬鞣剂是全世界最重要的鞣剂。尽管经过几个世纪,生产皮革的技术不断演变,而作为一项艺术工程,内含的科学却不被人们所理解。目前的工作主要是致力于研究铬对皮蛋白的机械作用。首先,研究机械性能可说明Cr对于皮蛋白的影响。然后,通过水平衰减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对皮蛋白和铬革进行光谱表征。结果表明,铬可以吸附胶原的活性位点。分子建模证实了铬可以与氨基以及羧酸盐基团反应。列出的四个方案用于描述铬与皮蛋白的相互作用。

  • 标签: 去酸皮 铬鞣革 水平衰减全反射(HATR)FT—IR 分子光谱
  • 简介:用橡椀,落叶松,杨梅,对苯二酚,间苯二酚5种多酚化合物与FeSO4结合,考察这几种鞣制体系是否可以改善铁缺陷。结果发现,间苯二酚与FeSO4结合,成革收缩温度可达91.5℃,成革色白,鞣制完成后浴液澄清,老化前成革厚度1.012mm,抗张强度8.231MPa,撕裂强度22.123N/mm,断裂伸长率48.128%,崩裂强度20.397N/mm,老化后各物性基本无变化,满足行业标准。

  • 标签: 橡椀 落叶松 杨梅 对苯二酚 间苯二酚 FESO4
  • 简介:采用传统的浸酸、铬工艺进行革,对比微波辐照前后铬革的物化性能,并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原子力显微镜等仪器来研究微波对皮胶原纤维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的辐照可以使皮革的收缩温度平均提高2.5℃,pH值为2.7~3.9之间时,皮革撕裂强度值平均可增加7.5N/mm,从显微观察的结果也可以看出,在此pH值范围内,微波的作用可以使皮胶原纤维更加分散和有序。这些结果表明微波辐照可以使铬革性质发生改变。

  • 标签: 微波 铬鞣化学 对比研究
  • 简介:本文用凝胶色谱法,离子交换色谱法研究了静置三月后的糖还原铬铝液的组份以及醋酸钠作掩蔽剂对它们的影响.凝胶色谱法分离出五个组份.各组份中铬的分布比较均匀,但以分子大小为中等的组份中含量较多.铝则集中于分子大小为中等的组份中.含有醋酸钠的同样液分离出三个组份。铬和铝都大部份存在于分子大小为中等的组份中.但大分子组分和小分子组分中的铬含量较铝多.醋酸钠有使组份简并.使络合物分子大小均匀化的作用.醋酸钠对铬络合物的影响较大.离子交换色谱法分离出七个组份.它们所带的电荷由负一价到正六价。高电荷效组份的分子较大可能是多核络合物.各组份中铬的分布比较均匀.铝则集中于电荷效为中等的组份中。加有醋酸钠的液也分离出类似的七个组份,低电荷数组份中的铬置增多,中等电荷数的组份中铬量增加最多,离电荷数组份中的铬量明显减少,铝的分布也有类似的倾向,但变化不明显,与凝胶色谱法所得结果相似,醋酸钠有使络合物电荷数均匀化的作用,这种作用对铬络合物较明显,对铝络合物则不大.

  • 标签: 原铬铝 液组份 糖原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