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主要探讨性病门诊患者梅毒和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情况。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性病门诊中接收共210例患者展开研究,给予患者问卷调查表发放,统计患者梅毒和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情况。结果:经过问卷调查统计显示,患者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梅毒知识知晓率,P

  • 标签: 性病门诊 梅毒 艾滋病 预防知识
  • 简介:摘 要:目的 研究预防梅毒母婴传播的有效方法及效果。方法 研究起止时间为2018年的8月至2020年的8月,研究对象为梅毒患者40例,对患者及新生儿进行干预治疗,综合分析干预效果。结果 统计数据显示,所有梅毒患者均足月分娩,经有效的干预治疗,32例新生儿的检查结果为阴性,其余8例新生儿检查结果为阳性,但经有效治疗顺利转为阴性。结论 梅毒母婴传播预防的有效方法是早期筛查和干预治疗,对于降低新生儿阳性率、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梅毒 母婴传播 预防措施 影响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梅毒和艾滋病等传染病预防控制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于我院进行血液检测无梅毒和艾滋病的30例体检者进行随机分组,对比常规组(常规管理)与健康组(常规管理中添加健康宣教)的疾病发生率与控制满意度。结果:健康组的梅毒和艾滋病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常规组的33.33%(P

  • 标签: 梅毒 艾滋病 传染病 预防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非医学专业本科生艾滋病和梅毒预防知识知晓率及健康教育方式或途径的需求,为高效开展校内艾滋病及梅毒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选取广东医科大学2020年9月入学的非医学专业大一新生及在读的二年级本科生各500名,男生492人,女生508人,年龄(19±0.8)岁。对其开展艾滋病、梅毒预防知识知晓率及健康教育需求问卷调查,回收1 000份问卷,有效问卷1 000份,统计分析问卷。结果调查的1 000名学生中,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人数803人,知晓率80.30%,梅毒预防知识知晓人数675人,知晓率67.50%。男、女生艾滋病、梅毒预防知识知晓率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大一新生艾滋病、梅毒预防知识的知晓率远远低于大二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艾滋病核心知识知晓率最高的是“输入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会得艾滋病吗”,知晓人数994人(99.40%);814名学生正确回答“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预防梅毒的传播吗”这一问题,知晓人数最多,知晓率为81.40%。调查对象对健康教育方式或途径需求不同,其中需求量最大的是“微信公众号推送”[93.50%(935/1 000)]。结论非医学专业在读二年级本科生对于艾滋病、梅毒预防知识知晓情况好于非医学专业大一新生,但两者对艾滋病、梅毒预防知识认识不全面,尤其是大一新生的梅毒预防知识知晓率较低。结合艾滋病、梅毒预防知识知晓情况,充分利用广受欢迎的健康教育方式或途径,加大健康宣传教育,提高艾滋病、梅毒知晓水平,遏制其在大学生群体中传播。

  • 标签: 非医学专业本科生 艾滋病 梅毒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我国自2011年起全面启动预防梅毒宫内传播策略,本研究旨在评估2012年至2019年江苏省南通市预防梅毒宫内传播的效果。方法纳入2012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江苏省南通市所有具有活产分娩结局的455 561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梅毒筛查率和感染率、孕妇梅毒治疗情况,以及其宫内感染率和结局。采用趋势χ2检验、校正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等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455 561例孕妇中,除3例外,另455 558例(100.0%)筛查梅毒抗体,其中产前筛查率96.4%(439 125/455 561),分娩时筛查3.6%(16 433/455 561)。(2)796例(0.17%)确诊孕期梅毒梅毒感染率由2012年的0.13%(85/64 229)升至2019年的0.24%(110/45 517)(χ2趋势=48.985,P<0.001);分娩时筛查孕妇梅毒感染率(0.50%,82/16 433)高于产前筛查者(0.16%,714/439 125)(χ2=102.769,P<0.001)。(3)796例孕期梅毒孕妇中,716例(89.9%)进行了驱梅治疗(青霉素类695例,头孢曲松16例,红霉素或阿奇霉素5例),80例(10.1%)未治疗。共发生梅毒宫内传播14例(1.8%,14/796),在活产儿中先天梅毒感染率为0.03‰(14/460 552)。(4)孕期治疗者宫内传播率明显低于未治疗者[0.4%(3/716)与13.8%(11/80),χ2=66.498,P<0.001]。随着未治疗孕妇非特异性抗体滴度增加,宫内传播率增加(χ2趋势=5.338,P=0.021)。3例孕期治疗后发生宫内传播者母儿无明显不良结局,11例孕期未治疗者发生宫内传播者中4例足月分娩、7例早产,11例新生儿中2例死亡。结论自实施预防梅毒宫内传播的措施以来,南通市先天梅毒报告发病率为3/10万活产,达到了国家制订的<15/10万的防控目标。孕早期筛查和治疗是预防梅毒宫内传播的关键。提高产前梅毒筛查率,有助于今后进一步减少梅毒宫内传播。

  • 标签: 梅毒,先天性 妊娠并发症,感染性 传染性疾病传播,垂直 普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普通人员采取管理措施与健康教育等预防控制措施,对梅毒与艾滋病等疾病的预防效果分析。方法:研究在2020年1月-2021年1月开展,研究对象主要是到院开展咨询检测的无梅毒与艾滋病的人员,共90例,运用抽签法来对人员进行分组,抽到联合组的人员接受常规管理措施联合健康教育,抽到对比组的人员接受常规管理措施,观察两组梅毒与艾滋病发生率。结果:联合组人员的梅毒与艾滋病发生率均低于对比组,p

  • 标签: 梅毒 艾滋病 预防控制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梅毒和艾滋病等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本次实验的对象是2019年6月-2020年3月我院经血液检测后未发现艾滋病与梅毒的140例健康体检人员,根据单双数法将以上人员完成观察与参照组的划分,每组各70例。参照组运用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满意度以及传染病发生情况,分析梅毒和艾滋病等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结果:比较研究发现,观察组组满意度高于参照组,且传染病发生率低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差异(P

  • 标签: 梅毒 艾滋病 传染病 预防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临床上检测梅毒螺旋体时,分别使用不同梅毒检验方法进行检测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此次探究实验的研究对象随机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在我中心接受治疗的患者共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梅毒患者血清梅毒螺旋体(TP)IgM抗体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于2020年7月-2021年6月开展梅毒患者血清梅毒螺旋体IgM抗体检测的研究,将70例梅毒患者纳入研究,采取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进行TP-DNA检测,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进行TP-IgM检测。分析不同梅毒分期患者检出结果。结果 TP IgM与TP DNA对梅毒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7.1%及84.3%。TP DNA及TP IgM检测在不同梅毒病理分期中阳性检出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TP IgM与TP DNA进行TP IgM抗体检测,能够获得较好的临床检出率,可对不同病理分期的疾病有效检出,利于提升临床诊疗的准确性。

  • 标签: 梅毒 TP IgM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