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吻合血管的腓骨小头移植重建腕关节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期间接收的20例桡骨巨细胞瘤以及挠骨外伤性缺损患者,随机性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10例患者采用常规的保守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吻合血管的腓骨小头移植重建腕关节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没有肿瘤复发,同时腕关节活动功能明显改善。腕关节活动度较差,在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存在差异。结论对于先天性桡骨远端缺损患者,采用吻合血管的腓骨小头移植重建腕关节效果显著。

  • 标签: 吻合血管 腓骨小头移植 重建桡腕关节 临床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通过腕关节侧切口植入双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及手术方法。方法自2013年2月至2015年5月对21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男8例,女13例;年龄26~71岁,平均47.2岁。按AO骨折分型,C1型4例,C2型10例,C3型7例。所有患者均通过腕关节侧入路行骨折复位,于桡骨远端掌侧植入两块2.4mm支撑钢板固定。结果21例患者均在术后3个月复查X线片获得骨性愈合影像学表现,未出现局部感染,桡动脉损伤,正中神经损伤等重大并发症。末次随访时Gartland-Werley评分平均3.2分(1~14分),优12例,良8例,中1例,优良率95.2%。结论腕关节侧入路双钢板技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较好,软组织损伤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桡侧入路 双钢板 桡骨远端骨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通过MRI技术探讨腕关节在不同运动模式下的在体运动特点和规律。方法健康志愿者12名,行右腕投掷平面(背伸25°、50°,掌尺屈10°、20°)、屈伸平面(屈曲0°、25°、50°、75°,背伸20°、40°、60°)和尺偏(偏10°、20°,尺偏20°、40°)平面运动模式下共15个体位的MRI检查。MRI图像数据输入自行研发的腕关节运动学测量平台软件,分析舟骨、月骨和三角骨分别相对于桡骨在横断面、矢状面和冠状面的运动规律。结果在投掷平面运动模式中,当腕关节从背伸偏位向掌屈尺偏位运动时,舟骨、月骨、三角骨相对于桡骨的旋后分别为11°、11°、19°,掌屈21°、-2°、6°,偏3°、3°、11°。在屈伸平面运动模式中,当腕关节从背伸位向掌屈位运动时,舟骨、月骨、三角骨相对于桡骨的旋后分别为9°、7°、9°,掌屈44°、-4°、11°,偏7°、22°、25°。在尺偏平面运动模式中,当腕关节偏向尺偏运动时,舟骨、月骨、三角骨相对于桡骨的旋后分别为8°、15°、20°,掌屈-9°、6°、2°,尺偏8°、14°、6°。结论腕关节的运动是在空间中的三维复合运动,以矢状面的运动最为显著。舟骨在矢状面上运动幅度明显大于月骨和三角骨,近排腕骨间存在显著的适应性运动。

  • 标签: 腕关节 磁共振成像 成像 三维 关节 运动
  • 简介:背景:桡骨远端关节面掌侧缘骨折合并腕关节掌侧半脱位(Barton骨折)已普遍被人们所认识,且有大量的资料指导其治疗。而桡骨远端关节面背侧缘骨折合并腕关节背侧半脱位(有时称其为背侧或反Barton骨折)很少被提及,且指导其治疗的资料非常少。方法:评估20例桡骨远端关节面背侧缘骨折合并腕关节背侧半脱位的患者,其中2例伴掌侧韧带撕裂;10例伴掌侧缘唇部骨折,有移位及旋转;6例伴关节面掌侧部分嵌插;2例无掌侧损伤。20例中14例关节面中央有碎骨片嵌入。18例患者采用不同的手术入路行背侧支撑钢板重建关节面。在随访时利用X线检查、改良的Mayo腕评分以及臂、肩及手伤残(DASH)问卷评估结果。结果:在术后平均30个月时,19例骨折愈合且没有明显的对线不良,1例患者在取出钢板后再度出现背侧半脱位。腕和前臂最后的平均活动度为:掌曲59°,背伸56°,旋前87°旋后85°。平均握力为健侧的85%。根据Garfland和Werley的评定方法,最终的功能结果为:优、良18例,可2例。改良Mayo腕评分为平均75分,DASH评分为平均15分。结论:桡骨远端关节面背侧缘骨折合并腕关节背侧半脱位伴系列掌侧损伤,包括韧带损伤、撕脱骨折和关节面嵌插。虽然这些损伤比较复杂,但手术治疗可使大多数患者获得满意的腕关节功能。可信水平:治疗性研究,Ⅳ级。进一步可信度参见作者介绍。

  • 标签: 桡腕关节背侧半脱位 BARTON骨折 桡骨远端关节面 掌侧损伤 手术治疗 支撑钢板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腕关节外固定支架在腕关节骨折治疗以及患者腕关节恢复中的疗效进行分析,探究改善方向。方法:分析结果在对比上具备有效性,本次参与研究的患者人数为82位,这82位患者就诊时间在2018.01月~2020.12月之间,分为对照组(切开复位后内固定)以及观察组(腕关节外固定支架)。对患者的Dienst评分以及骨折恢复时间进行分析,探究腕关节外固定支架的应用价值。结果:对比分析整理后发现,观察组患者腕关节会效果较为优异,需要手术时间较短,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从统计学角度上来看,具有实际对比价值。结论:腕关节外固定支架在腕关节骨折治疗中,患者的腕关节功能明显得到改善,治疗效果明显。

  • 标签: 腕关节外固定支架 腕关节骨折 疗效观察 患者腕关节功能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段切除自体腓骨头游离移植重建腕关节功能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5年6月11例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予肿瘤切除术并取自体腓骨头移植重建腕关节,观察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在腕关节掌屈、背伸、尺偏、偏上较治疗前明显提高,握力是健侧百分比也有明显提高,治疗前后在掌屈、背伸、尺偏、偏、握力是健侧百分比比较差异显著(P<0.05);总疗效上,优良率60.87%,总有效率为86.96%;治疗后在肢体疼痛上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在功能活动、腕关节活动度、手精细操作、抬举能力和自我感受则较治疗前明显提高,治疗前后在肢体功能评估6方面比较差异显著(p均<0.05);治疗后供区关节活动度平均增加(10.2±1.6)°,肌力增加Ⅰ级以上4例,Ⅱ级5例,Ⅲ级及以上2例.皮肤感觉上有8例恢复良好.结论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切除自体腓骨头移植重建腕关节疗效显著.关键词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腓骨头移植;重建腕关节Efficacyofdistalradiusbonegiantcelltumorresectionwithautologousfibularheadgraftreconstructionwristjoint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efficacyofdistalradiusbonegiantcelltumorresectionwithautologousfibularheadgraftreconstructionwristjoint.MethGods23patientsofgiantcelltumorofdistalradiusfromJune2010-June2015wereselected.theyweretreatedwithtumorresection,andtheywerereconstrucGtionofwristjointbyautologousfibularheadgraft.andchangesrelatedindicatorsofpatientbeforeandaftertreatmentwereanalysised.ResultsAftertreatment,thewristflexion,dorsiflexion,ulnardeviation,radialdeviationonthanbeforetreatmentsignificantlyimprovedgripstrengthiscontralateralpercentagehassignifGicantlyimprovedaftertreatmentinflexion,dorsiflexion,ulnardeviation,radialdeviation,gripstrengthcontralateralpercentageis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thetotaleffect,goodrateof60.87%,totaleffectiveratewas86.96%;decreasedsignificantlyaftertreatmentcomparedwithbeforetreatmentonlimbpain,andinthefunctionalactivities,wristactivityhandfineoperation,liftingabilityandself-perceptionisbeforetreatmentsignificantlyimprovedaftertreatmenttoassessthesixthaspect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inthelimbfunction;aftertreatmentofmotionforthedistrictaverageincrease(10.2±1.6)°,musclestrengthincreasedmorethan4casesofgradeⅠ,Ⅱgrade5cases,gradeⅢandabove2cases.Thereare8casesofrecoveryfeelgoodontheskin.Conclusionthedistalradiusbonegiantcelltumorresectionofthefibularheadgraftreconstructiontakeradialanatomicalrelationshipsignificanteffect.Keywordsthedistalradiusbonegiantcelltumor;fibularheadgraft;reconstructionradialanatomicalrelationship中图分类号R738.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532-01

  • 标签:
  • 简介:目的评价头骨、月骨、三角骨及钩骨四关节融合治疗退行性腕关节炎的效果.方法1997年7月~2002年12月应用腕关节部分融合术创伤性腕关节炎治疗20例,术后随访15个月,随访检查包括术后腕关节疼痛程度、腕关节活动度、握力以及患侧X线检查.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疼痛程度.腕关节总体功能评价采用Krimmer腕关节评分表.结果腕疼痛值静息时为2.1,用力后为5.3;屈伸活动度为64°(对侧126°);尺偏为30°(对侧57°);平均握力为24kg(对侧40kg).Krimmer腕关节评分值为67.X线检查头、月、三角及钩骨均融合.结论腕关节部分融合后能保存腕关节部分功能,是治疗退行性腕关节炎有效的方法.

  • 标签: 关节 部分融合术
  • 简介:摘要腕关节撞击综合征是引起腕关节尺侧疼痛的常见原因之一。腕关节撞击综合征包括尺骨撞击综合征、尺骨挤压综合征、尺骨茎突撞击综合征、继发于尺骨茎突不连的尺腕部撞击综合征和钩月撞击综合征。了解各种腕关节撞击综合征的临床及相应的影像表现,对患者的早期诊断、精准治疗以及功能康复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腕关节 撞击 磁共振成像 X线
  • 简介:摘要腕关节周围炎主要是指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所引起的由腕关节周围至手指的运动,感觉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一系列症候群。又称为腕管综合征、腕管狭窄症、正中神经挤压症和腕管狭窄性腱鞘炎等。好发于中老年女性,男女之比为12~5。腕管在腕部掌侧,由8块腕骨的掌侧凹面与腕横韧带共同形成的骨纤维管,在腕管内有正中神经及拇长屈肌腱与4个手指的指浅、深屈肌腱。正中神经位于浅层,在肌腱和腕横韧带间。其肌支支配着除拇内收肌之外的大鱼际肌及第一、二蚓状肌,浅支支配掌心和大鱼际肌,侧三个半指掌面和末节的背侧的皮。

  • 标签: 关节周围炎 病因 中医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舟状骨骨折和腕关节扭伤。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与病史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如果有腕关节严重损伤史及临床体征怀疑舟状骨骨折,应行腕关节及拇指严格的固定并密切随访。

  • 标签: 舟状骨骨折 腕关节扭伤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下尺关节损伤的机制、诊断及治疗进行综述性阐释。方法通过临床26例本诊断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于急性下尺关节损伤患者采取手法复位、关节镜检查修补等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论早期诊断、正确的医疗干预,直接影响本病预后恢复,降低关节不稳定的机率。

  • 标签: 下尺桡关节 急性损伤 诊断治疗
  • 简介:摘要腕关节周围炎主要是指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所引起的由腕关节周围至手指的运动,感觉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一系列症候群。又称为腕管综合征、腕管狭窄症、正中神经挤压症和腕管狭窄性腱鞘炎等。本文旨在探讨腕关节周围炎中医辩证施治。

  • 标签: 腕关节周围炎 中医 辩证施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腕关节镜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康复护理展开分析。方法:抽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腕关节镜治疗的80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腕关节镜术后康复护理,随访24个月,不同阶段指导患者进行不同的康复训练并进行并发症干预。使用Cooney评分法比较患者腕关节康复情况;比较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随访24个月时患者Cooney评分明显比12个月时提高,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腕关节镜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术后实施康复护理,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腕部功能恢复,护理效果较好。

  • 标签:
  • 简介:摘要我们选取了2010年8月~2011年3月间,共计17例腕关节外伤后远端尺关节脱位(DRUJ)病例,通过临床后期随访,与X线的摄片复查,测量腕关节活动度及X线远端尺关节间的数据关系,评价数据尺关节脱位的X线测量标准。

  • 标签: 腕关节远端尺桡关节测量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