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进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中桡动脉闭塞的护理体会。方法抽取80例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病人进行分析,平均分组,参考组开展一般护理干预,实验组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对比效果。结果经过分析,实验组远远强于参考组,差异较大,具有临床对比价值。结论针对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病人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减低桡动脉闭塞率,增强护理满意度,促进身体康复,具有良好的临床运用价值。

  • 标签: 介入治疗手术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 护理干预穿刺
  • 简介:摘要: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是当前临床治疗冠心病的常用手段,与传统的股动脉入路方法比较,具有明显优势,但是在具体操作中,由于桡动脉的内径相对较小,极易发生桡动脉痉挛,桡动脉痉挛是引发手术操作时间延长、桡动脉闭塞、动脉内膜损伤、患肢疼痛、穿刺失败的主要危险因素。本文主要从桡动脉痉挛的临床特征、发病原因、影响因素、治疗措施、预防措施等多方面展开研究。

  • 标签: 桡动脉冠脉介入 桡动脉痉挛 预防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经股动脉桡动脉采集血气分析的方法对比情况。方法我院2016年1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68例需采集血气分析标本的危重患儿,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股动脉采血法,观察组采用桡动脉采血法,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采血时间、疼痛反应(VAS评分)、按压时间、采血成功率、误入静脉率和血肿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在采血成功率(对照组88.24%;观察组94.12%)和误入静脉率(对照组14.71%;观察组8.82%)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采血时间(2.52±0.65)、VAS评分(4.17±1.21)、按压时间(6.24±1.19)和血肿发生率(2.94%)均低于对照组(3.17±0.59),(5.84±1.46),(9.73±2.42),(23.5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桡动脉采血法具有取血快速、创伤小、安全性高的优势,且在采血过程中疼痛感相对较轻,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经股动脉 桡动脉 血气分析 误入静脉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8年5月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56例作为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8)和观察组(n=28)。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5d护理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前6min步行距离、LVE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5d6min步行距离、LVE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5d治疗、按时用药、定期复查、饮食及遵医锻炼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护理干预用于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中有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水平,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 老年冠心病 心功能水平 护理依从性
  • 简介:摘要阐述了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并发症的护理,旨在提高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患者的舒适度及减少并发症,降低患者的手术风险。

  • 标签: 冠状动脉 介入治疗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冠状动脉造影术是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金标准。目前,经皮穿刺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最为常用,相对于传统的经股动脉穿刺,桡动脉表浅,周围无重要器官及关节,易于穿刺及压迫止血,且患者术后无体位限制,可以减少长时间平卧引起的腰背疼痛,避免了排尿困难及下肢深静脉栓塞。通过对30例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进行护理,认为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的恰当对成功完成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避免并发症至关重要。

  • 标签: 桡动脉 冠状动脉造影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桡动脉性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护理要点和措施。方法对66例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间接受经桡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其中33例为实验甲组(采用综合、全面护理干预措施护理),另外33例为实验乙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结束后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甲组患者不满意的患者例数仅为1例,总满意度为96.97%,实验乙组患者不满意的例数为6例,护理满意度为81.82%,实验甲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实验乙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采用经桡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给予综合全面的护理干预,可以更好地为治疗提供辅助,从而确保患者治疗过程的顺利,提高其满意度。

  • 标签: 冠心病 介入治疗 护理干预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股动脉桡动脉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5月期间在我院治疗急性心梗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成分成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其中实验组进行桡动脉冠脉介入治疗,而对照组进行经股动脉介入治疗,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病率、手术时间、穿刺点压迫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手术有效率为98%高于对照组的手术有效率86%,组间没有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梗患者采用桡动脉冠脉介入治疗,可获取良好的治疗效果,缩减治疗时间,提升治疗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桡动脉冠脉 经股动脉 治疗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经桡动脉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术的护理。方法选取我院自2017年10月—2018年4月收治的行经桡动脉冠脉造影、介入治疗术的患者300例,均实施细心的护理,总结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结果本组经桡动脉冠脉造影、介入治疗术的患者300例,均顺利出院,其中行支架植入术患者93例,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患者4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并发症发生率0.00%。结论冠状动脉造影以及介入术需精心的临床护理配合,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经桡动脉冠脉造影 介入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总结497例经桡动脉采取小儿血气分析标本的方法,用改良的定位和操作方法,明显地提高了一次穿刺成功率。

  • 标签: 桡动脉 小儿血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桡动脉压迫首次解压时间及总时长压迫时间对冠状动脉造影术后血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行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391例,按照术后桡动脉压迫器首次减压时间及压迫总时长不同分为四组。首次减压时间分别设为1h和2h,压迫总时长定为4h和6h,每次减压时间定为1h进行对比。结果四组患者穿刺部位并发症比较,一组出血,血肿,水泡与二三四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一二组肿胀发生率、疼痛程度均小于三、四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1h开始减压,压迫时长4小时,患者肿胀疼痛程度较轻,是合适的首次减压时间和压迫时长。

  • 标签: 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 桡动脉压迫器(Radid Arlery compressor) 血管并发症(Complication)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桡动脉入路全脑血管造影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连续登记2014年1-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桡动脉入路全脑血管造影患者293例,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血管危险因素、主动脉弓及变异、成攀技术方式、手术操作时间及并发症。依据手术操作时间分为手术困难组和对照组,通过两组间差异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手术难度的相关因素。结果293例患者中,男212例,女81例,平均年龄(63.3±9.8)岁。手术困难组和对照组比较发现,年龄、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史、Ⅲ型主动脉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Ⅲ型主动脉弓(比值比9.93,95%可信区间6.63~14.86,P〈0.01)是影响桡动脉入路全脑血管造影手术难度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主动脉弓形态是影响经桡动脉全脑血管造影的重要因素,Ⅲ型主动脉弓使造影难度增加、并发症增多。

  • 标签: 全脑血管造影 桡动脉 Simmons造影导管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采取经桡动脉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有效性。 方法: 本次所选 88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在我院接受治疗,将所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研究组采取 经桡动脉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参照组 采取经股动脉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 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 TIMI3 级、 TMP2 级均优于参照组患者( P<0.05 );研究组患者的 CK-MB 、 cTnI 较参照组患者的明显低( P<0.05 )。 结论: 采取经桡动脉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能够改善患者临床指标,值得应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桡动脉 冠状动脉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纳入86例因患冠心病,于2015年01月—2018年05月入住本院的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为标准分组治疗组43例予以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疗法治疗,对照组43例予以单纯药物治疗,同时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展开不同疗法后,43例治疗组有效率为95.35%,43例对照组为79.07%,差异明显(P<0.05);对照组治疗后8例发生并发症,而治疗组仅1例发生,有差异性(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患者,予以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疗法方案的临床疗效显著,有利于患者康复。

  • 标签: 经皮桡动脉穿刺 介入治疗 冠心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桡动脉穿刺冠脉介入术后发生上肢血肿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55例经桡动脉穿刺冠脉介入术后发生上肢血肿的原因和护理经验。结果55例发生上肢血肿的患者经治疗后,32例的局部青紫、肿、痛在5天内基本恢复正常;16例在7天后恢复正常;7例15d恢复正常。术后无1例出现骨筋膜室综合征或假性动脉瘤。结论抬高患肢、局部压迫、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和加强病情观察对预防和治疗经桡动脉穿刺冠脉介入术后发生上肢血肿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冠心病 桡动脉 介入治疗 上肢血肿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