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情分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有效的学情分是合理确定教学起点,有效促进学生学习的基础。在小班化精致教学实践中,学情分被看作是重要的环节,是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起点确定的基本依据。通过细化学情分的内容,探索多样化的学情分方式,以保证在教学设计前对学生知识、能力、生活经验、学习方法等情况形成充分了解。

  • 标签: 学情分析 小班化 学习方法 立体多维 作业分析 动静结合
  • 简介:摘要渗流问题是岩土工程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它广泛存在于边坡、堤坝、基坑及隧道等工程设施的建造与使用过程当中。地下水渗流会引起土体渗流变形,若不加以防治则会演变成渗流破坏。常见的渗流破坏形式有流土、管涌、接触冲刷以及接触流失等。本文以某埋暗挖隧道施工过程中发生的险情迹象。通通过监控量测数据反馈现场处治措施的实施效果,提出预防含砂土层渗流破坏的关键是控制地下水在砂层中的渗流条件。

  • 标签: 富水含砂 隧道施工 险情 处理措施
  • 简介:摘要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机体后所引起的疾病。乙型病毒性肝炎分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乙型肝炎在成年人中90%可自愈,而慢性乙型肝炎表现不一,分为慢性乙肝携带者、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等。本文就2014年吉林省榆树村乙肝病情,进行分析。乙肝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危害人民健康和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应继续加强乙肝疫苗计划免疫,以流动人口为重点,加强疫情及抗体监测,建立有效的人群免疫屏障。

  • 标签: 榆树市 2014年 乙肝疫情
  • 简介:摘要在防洪工程中,河道堤防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发挥着的防洪减灾的重要功能。但由于长期运行、缺少维护等原因,堤防易受渗流穿透、水流冲刷,出现不同程度的险情,对国家财产和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本文结合河道堤防的险情给出了相应的抢护措施,对河道防洪堤的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标签: 河道防洪 险情 抢护措施
  • 简介:目的分析南京市螺情变化趋势,为控制钉螺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2014年间南京市钉螺面积、分布、密度及感染率资料,观察其变化趋势,并分析影响螺情变化的相关因素。结果2010~2014年全市有螺面积分别为2366hm~2、2416hm~2、2372hm~2、2243hm~2和1787hm~2。对查出的活螺全部解剖,均没有发现感染性钉螺,阳性钉螺面积均为0。2013年、2014年复现面积109.7hm2、21.81hm2,2011年和2013年新发现钉螺面积1.25hm~2、2.3hm~2。江滩型钉螺依然是全市有螺环境的主要类型。2014年平均活螺密度较2010年下降了66.7%。结论全市钉螺密度已降到很低水平,连续6年未发现阳性钉螺,但有螺面积基数仍然较大,且下降缓慢,局部螺情仍有反弹。应积极探索新的灭螺方法,进一步压缩现有有螺面积。

  • 标签: 南京市 钉螺 螺情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华宁县艾滋病流行特征,为制定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华宁县艾滋病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999~2007年共发现HIV/AIDS感染者65例,男女之比为2.251,农民占95.39%,年龄在2岁~57岁之间,传播途径以静脉注射吸毒为主,性传播次之。结论艾滋病在华宁县流行处于中度流行阶段,全县四镇一乡均有疫情发生,并由城镇向农村播散,但近两年有快速增长趋势,且性传播途径逐渐成为主要传播途径。

  • 标签: 艾滋病 疫情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襄阳市丙型肝炎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襄阳市2005~2014年丙型肝炎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十年间襄阳市丙型肝炎发病率为2.54~5.69/10万,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季节性不明显,各县区发病不均。年龄以青壮年为主,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上升,男性为主。职业以农民、离退人员、家务及待业为主。结论该市丙型肝炎疫情形势不容乐观,应采取综合措施控制其传播流行。

  • 标签: 丙型肝炎 疫情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盘锦市2011年风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风疹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对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风疹发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盘锦市2011年风疹病例与2010年、2009年相比均明显上升,发病率为3年来最高,无暴发疫情报告。结论2011年盘锦市风疹病例发病数较2010年显著升高,15岁以下儿童为主要发患者群。

  • 标签: 风疹 流行病学特征
  • 作者: 张志刚1魏秋霞2王小梅2魏巧妙2杨致霈2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15-01-11
  • 出处:《系统医学》 2015年第1期
  • 机构:张志刚1魏秋霞2王小梅2魏巧妙2杨致霈21陕西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陕西咸阳7120462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管理科陕西咸阳712000【摘要】目的分析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4年法定传染病报告情况,为其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传播途径对我院2014年传染病统计资料进行分类并作描述性分析。结果2014年我院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5种872例,其中乙类、丙类以及其他法定管理和重点监测传染病分别占75.69%、22.71%和1.61%;报告病例顺位前3位分别是病毒性肝炎、手足口病和梅毒共占86.24%;报告法定传染病3~10月份较多。结论病毒性肝炎(乙肝)、手足口病和梅毒是我院的重要传染病,应加强其预防和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儿童手足口病的疫情与预防措施。方法收集2012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手足口病例1704例,将其易发生年龄、易发生时间与预防措施等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1~4岁年龄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4~9月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月份,居家和门诊隔离治疗病例明显高于住院治疗。结论采取科学控制与预防措施,能够有效控制手足口病蔓延与传播,对保护儿童健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手足口病 疫情分析 控制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贵州省2007—2013年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特征,探讨其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2007—2013年贵州省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学生肺结核疫情资料,分析学生肺结核发病情况及流行趋势。结果2007—2013年贵州省共报告学生肺结核患者26587例,年均报告发病数为3799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3.60/10万,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从38.00/10万下降到26.17/10万;学生肺结核发病以男性为主,男女比为1.711;15~19岁年龄组发病最高;全年均有病例数报告,均以4、5月病例数较高,1、2月病例数较少。结论贵州省学生肺结核疫情态势尚存在,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仍任重道远。

  • 标签: 肺结核 流行病学 学生 贵州省
  • 简介: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跨越地理纬度大,由南向北气温逐渐降低,由气候温和区走向气候严寒区,沿程流量逐渐减少,流速降低,水深减小,沿岸多交叉建筑物,遇寒冷天气,不可避免地产生冰危害问题。在大量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渠道冰期输水可能出现的冰情及其产生条件,并提出了运行过程中的冰害防治措施。

  • 标签: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冰盖 冰塞 冰坝 预防冰危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3年大新县艾滋病疫情情况,为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大新县2013年报告的艾滋病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大新县2013年共报告HIV/AIDS病例99例,其中HIV54例,AIDS45例,其中男性68例,占68.69%,女性31例,占31.71%;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结论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宣传普及艾滋病预防知识,加强疫情监测,严格控制传染源,是控制艾滋病传播的重要措施。

  • 标签: 性传播疾病 艾滋病 疫情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3年大新县艾滋病疫情情况,为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大新县2013年报告的艾滋病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大新县2013年共报告HIV/AIDS病例99例,其中HIV54例,AIDS45例,其中男性68例,占68.69%,女性31例,占31.71%;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结论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宣传普及艾滋病预防知识,加强疫情监测,严格控制传染源,是控制艾滋病传播的重要措施。

  • 标签: 性传播疾病 艾滋病 疫情 对策
  • 简介:【背景】蚧虫是半翅目胸喙亚目蚧总科下的一类昆虫的总称。蚧虫个体小、食性广,极易随货物扩散传播。【方法】分别从疫情概况、截获种类、产地、截获载体、截获年份等方面对10年来我国各口岸截获蚧虫的信息数据进行了比对和统计,并对之前容易被忽视的非检疫性蚧虫疫情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2005年以来,我国从进口植物和植物产品中截获蚧虫共计171978批次,其中,检疫性蚧虫12种共7071批次;南洋臀纹粉蚧截获量最大,达2848批次,大洋臀纹粉蚧次之,为2442批次,第3是新菠萝灰粉蚧,为1714批次。东南亚是蚧虫的主要来源地,截获量居前3位的蚧类几乎都来自该地区;水果是截获蚧虫的主要载体,占所有植物及植物产品总截获量的99.0%;总体来看,蚧虫截获量从2006年开始逐年下降,到2010年后又呈暴发性上升趋势。比较3种截获量较大的蚧虫发现,2005~2008年,截获主要以南洋臀纹粉蚧为主;自2009年起,大洋臀纹粉蚧截获量逐年上升,成为截获量最多的蚧虫;2011年以来,新菠萝灰粉蚧截获量激增。2005年至今,我国口岸共截获其他非检疫性蚧类68797批次,鉴定到种的有46个属105种共68712批次,其中,在我国内陆地区尚未报道的有23个种,入侵风险高,需要引起重视。【结论与意义】了解我国口岸蚧类害虫截获情况,有利于针对性地开展疫情检疫与监测,有效防范蚧类害虫的传入与扩散。

  • 标签: 蚧虫 检疫 截获 疫情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林口县2011年传染病谱及流行态势,为预测控制传染病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传染病疫情资料来源于林口县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数据处理使用中国CDC提供的“国家疾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和EXCEL表格。结果2011年林口县报告法定传染病20种3582例,年均发病率285.63/10万,发病居前三位的是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手足口病;发病人数构成比例最大的是0~10岁组,职业分布以农民发病率居多。结论及时发现疫情,采取有效措施,教育群众注意个人卫生,是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降低发病率的主要措施。

  • 标签: 传染病 疫情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0-2014年元宝山区梅毒的发病情况及其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0-2014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元宝山区梅毒发病数据,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2014年我区累计报告梅毒341例.病例分期以隐性梅毒为主,占47.51%;发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年龄分布以20~49岁人群为主,占62.46%;男女性别比为0.921;职业分布以家务待业和农民为主,占65.69%;地区分布以城区和城乡结合部为主,共272例,占79.76%。结论应根据梅毒在我区的流行特征,加强梅毒防治知识宣传及高危人群的行为干预,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控制梅毒在我区的发生与流行。

  • 标签: 梅毒 流行病学 疫情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顺庆区2015年1-3月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探究麻疹防控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5年1-3月顺庆区报告麻疹病例80例,报告发病率10.10/10万,散居儿童发病为主,男女性别比1.221,病例主要集中在≤1岁人群和≥15岁人群。结论顺庆区应加强麻疹疫苗常规接种及查漏补种工作,积极开展麻疹防治知识宣传,综合防控,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

  • 标签: 麻疹 流行病学特征 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