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酮对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肾病临床疗效。方法:两组均进行严格饮食控制,ACEI口服。酮组给予30mg,1次/日口服;胰岛素组给予混合重组人胰岛素30R,每天早、晚餐前30分钟,皮下注射。与治疗�

  • 标签: 列酮 吡列 早期糖尿病
  • 简介:目的评估多沙唑控释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排石疗效。方法收集输尿管下段结石病例共121例,所有结石均经B超、CT或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确诊,结石大小4~10mm,病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9例,采用多沙唑控释+肾石通治疗:对照组62例,单独采用肾石通治疗,比较两组在结石排出时间、结石排出率、肾绞痛发作次数上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对照组结石完全排出28例,排石率为45.16%;治疗组结石完全排出45例,排石率为76.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23,P〈0.05)。对照组平均排出结石时间为(15.78±3.08)d,治疗组为(12.59±2.83)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8,P〈0.05);对照组肾绞痛发生率为17.74%,治疗组肾绞痛发生率为6.7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34,P〈0.05)。结论多沙唑控释能明显促进下段输尿管结石的排出,减少肾绞痛的发生。

  • 标签: 多沙唑嗪 Α1受体阻滞剂 下段输尿管 结石
  • 简介:摘要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主要常见并发症之一,酮是一种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激动剂,改善糖代谢、减轻胰岛素抵抗、调节血脂、控制血压、改善肾脏血管细胞的活性和功能、降低尿白蛋白排泄和抗炎等作用,从而在糖尿病肾病发展过程中发挥一定保护作用,本文就酮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做一简要综述。

  • 标签: 吡格列酮 糖尿病肾病
  • 简介:以阿司匹林为模型药物制备脉冲,并考察各处方因素对脉冲释放度的影响.以主药和崩解剂为芯,乙基纤维素(EC)为包衣材料,聚乙二醇6000(PEG6000)为致孔剂,羟丙甲基纤维素(HPMC)为增塑剂,采用压制包衣法制备含阿司匹林50mg的脉冲控释.各辅料的比例及包衣层厚度对阿司匹林的脉冲释放均有影响.通过对处方的优化,得最终处方为主药50mg、崩解剂30mg,EC180mg,PEG600060mg,HPMC30mg的阿司匹林脉冲控释.通过选择芯中的崩解剂、调整包衣层组成和厚度,可以用压制包衣的方法得到不同时间脉冲释药的阿司匹林片剂.

  • 标签: 阿司匹林 脉冲片剂 压制包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托联合拉莫三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52例难治性癫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拉莫三治疗,仅观察组加用托;分析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治疗有效率及控制率,并分析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P<0.05)和控制率(P<0.01)均高于对照组,且“无效”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共有5例不良反应,占19.23%,观察组有3例不良反应,占11.54%,两组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托联合拉莫三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提高有效率和控制率,不良反应低,患者的耐受较好。

  • 标签: 托吡酯片 拉莫三嗪 难治性癫痫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复合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10年6月~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单双号随机将患者分为三组,I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II组给予治疗,III组给予二甲双胍复合制剂治疗,观察患者疗效。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前各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III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I组与II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使用二甲双胍复合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是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较好的效果。

  • 标签: 二甲双胍格列吡嗪复合制剂2型糖尿病二甲双胍格列吡嗪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贝那普利与酮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153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8例,给予贝那普利与酮联合应用,对照组75例给予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总体疗效,FPG(空腹血糖),TC(血清总胆固醇),TG(血清甘油三酯),2hPG(餐后两小时血糖),UPE(24h尿蛋白定量)变化。结果治疗组总体疗效为92.3%,对照组总体疗效为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较,FPG,TC,TG,2hPG,UPE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FPG,TC,2hPG,UPE四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贝那普利和酮联用能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有效,延缓DN进展,具有有协同作用。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吡格列酮 贝那普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爱普特联合阿夫唑缓释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与非那雄胺联合阿夫唑缓释的对照组相比较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各40例。结果40例实验组有5例无效(12.5%),40例对照组有6例无效(15%)。结论联用爱普和阿夫唑缓释能明显改善老年男性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下尿路症状、降低IPSS评分及前列腺重量,并且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

  • 标签: 良性前列腺增生 爱普列特片 阿夫唑嗪缓释片
  • 简介:目的探讨胰岛素增敏剂酮(P10)对胰岛素抵抗(IR)模型大鼠皮质Tau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选择Wistar大鼠46只,随机选20只分为对照组和P10组,每组10只;另26只通过果糖喂养建立IR大鼠模型后,分为IR组和1R+P10组,每组13只,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皮质Tau蛋白磷酸化、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1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KB)、糖原合成激酶-3β(GSK-3B)及GSK-3G位点中Ser9的磷酸化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R组大鼠皮质Tall蛋白磷酸化水平明显增高;磷酸化P13K、磷酸化PKB和磷酸化GSK-3B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而P10能显著抑制Tau蛋白磷酸化水平,上调磷酸化P13K、磷酸化PKB和磷酸化GSK-3p的水平(P〈0.05,P〈0.01);各组GSK-3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R通过抑制P13K-丝/苏氨酸蛋白激酶通路激活,促进GSK-3β活性上调,可能是引起大鼠海马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的重要原因;P10可能通过降低GSK-3β活性进而抑制Tall蛋白的过度磷酸化。

  • 标签: 胰岛素 TAU蛋白质类 蛋白激酶类 阿尔茨海默病 神经原纤维缠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比2型糖尿病病人服用二甲双胍和酮的降糖效果和不适反应。方法将刚被确诊(2010年4月—2011年9)的107例2型糖尿病病人分为不同的服药组,可遵医嘱入组或自愿选择,双胍组仅服用二甲双胍,有57例病例;酮组仅服用酮,有50例病例。对比两组的降糖效果和病例出现的不适反应情况。结果双胍组服药30天后血糖值明显降低,酮组服药60天后血糖值明显降低,双胍组有40.4%的病例出现不适反应,酮组有26.0%的病例出现不适反应。结论二甲双胍和酮的降糖效果都比较明显,只是起效时间不同,相较之下酮不适反应百分比更小。

  • 标签: 二甲双胍吡格列酮 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控释治疗中、重度癌痛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及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31例中、重度疼痛患者给予盐酸羟考酮控释镇痛治疗,根据疼痛的缓解程度来调整剂量。每位患者至少治疗15天,同时进行疼痛强度、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观察。结果总的疼痛缓解率为93.5%,其中完全缓解为45.2%明显缓解为41.9%,中度缓解为6.5%,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不良反应少且轻微。结论盐酸羟考酮控释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能显著改善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肿瘤 疼痛 奥施康定
  • 简介:摘要目的硝苯地平是目前临床使用较多的抗高血压药物,也是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一线用药,控释为长效制剂,观察其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随机入选老年高血压100例,应用硝苯地平控释(拜新同)1/次,1次/d连续4周,用水银柱血压计测量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治疗前后监测血压变化。结果治疗老年高血压临床有效率93.45%,不良反应少。结论硝苯地平控释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疗效显著。

  • 标签: 硝苯地平控释片 老年高血压 血管动脉硬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临床资料男,57岁,因“反复发作性胸痛3年余,PCI术后出现端坐呼吸2d”,于2012年4月27日至北京空军总医院就诊。患者3年前出现胸痛,有左肩背部放射痛及大量出汗,外院诊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予以溶栓治疗后胸痛好转,长期口服拜阿司匹林100mg,1/d。2012年3月7日患者因再次出现胸痛,

  • 标签: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血小板减少
  • 简介: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严重影响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发生率约为60%~80%,其中1,3的患者为重度疼痛。药物治疗是控制癌症疼痛(以下简称癌痛)的主要方法,阿片类止痛药是治疗晚期癌痛的主要药物。本研究分析了我院2009年3月至2012年2月使用羟考酮控释(奥施康定)治疗晚期癌痛患者82例,旨在分析其治疗晚期癌痛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明确该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 标签: 盐酸羟考酮控释片 晚期癌症疼痛 药物治疗 临床效果 疗效分析 晚期癌症患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美脲(万苏平)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2011年2月收治入院的T2DM患者140例临床资料,并将14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观察组采用美脲治疗,对照组采用苯脲进行治疗,观察美脲和苯脲治疗糖尿病患者后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C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美脲和苯脲的降糖效果相似,但美脲治疗后餐后C肽无升高,两种药物对体重、血压、血脂影响不大,不良反应也轻微。结论美脲可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备选降糖药物。

  • 标签: 格列美脲 2型糖尿病 降血糖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氯雷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雷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25,P<0.05);两组治疗前后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雷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氯吡格雷 不稳定型心绞痛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