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显微技术在复杂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回顾分析两年来临床治疗中搜集的217个,包括C形、钙化、弯曲管及细小等类型,采用显微技术进行治疗。结果采用显微技术治疗复杂,可放大,全面了解系统,减少遗漏等情况的发生,能够更好取得治疗的效果。217个共有174个疏通成功,总成功率达到了80%。结论显微技术在牙体牙髓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应广泛推广。

  • 标签: 根管显微镜技术 C形钙化根管 遗漏根管及根管钙化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将研究牙科手术中治疗中牙科手术显微镜的运用价值。方法选取181个因钙化、管内充填物、管内器械折断、遗漏管壁侧穿导致的困难为研究对象,采用牙科手术显微镜联合超声器械进行治疗,评价治疗效果。结果181个困难中,治疗成功率为78.49%,其中钙化、管内充填物、管内器械折断、遗漏管壁侧穿成功率分别为74.03%、84.48%、72.73%、80.00%和85.71%。各类型困难的治疗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科手术显微镜联合超声器械治疗各种类型困难均可取得满意效果,治疗成功率均较高。

  • 标签: 牙科手术显微镜 超声器械 根管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在显微超声技术治疗阻塞中应用四手操作护理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进入本院接受显微超声技术治疗的阻塞患者共44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四手操作护理干预者设定为实验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者设定为对照组,每组22例患者。结果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病情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干预相比,在显微超声技术治疗阻塞中应用四手操作护理的效果更显著,可明显改善病情,故方案推广意义大。

  • 标签: 显微超声技术治疗阻塞根管 四手操作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显微技术联合超声技术在牙髓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牙髓病患者为试验对象,现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将病患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显微治疗联合超声技术,分析具体结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8.00%,观察组为94.00%,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更好,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时间较多,VAS疼痛分数较低(P<0.05)。结论对于牙髓病变者,使用显微治疗联合超声技术,能取得显著成效,虽治疗时间延长,但能表现出更为理想的临床疗效,在最大程度上缓解病患痛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根管显微镜技术 超声技术 牙髓病
  • 作者: 黄鹏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18-02-12
  • 出处:《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年第2期
  • 机构:【摘要】目的:观察牙体牙髓患者行根管显微镜技术与超声技术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8月期间诊治的牙体牙髓病患者120例,依据奇偶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均分成60例观察组和60例参照组。其中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行根管显微镜技术与超声技术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方法的治疗有效率。结果:本次研究中,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发现,参照组(40.2±5.5)分;观察组为(66.2±7.1)分,组间数据对比,观察组治疗时间较长,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其并发症相比较,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7%,明显高于观察组6.7%,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经调查研究发现,两组患者使用不同方法进行治疗后的效果差异明显,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7%,显著高于参照组的58.3%,两组数据相比较具有差异性,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牙体牙髓患者应用根管显微镜技术与超声技术联合治疗,其治愈率较高,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适用于临床推广。
  • 简介:目的:观察口腔手术显微镜探查与疏通下颌磨牙近中中央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门诊收治的牙体牙髓患者50例纳入研究,采用常规肉眼与口腔手术显微镜两种不同方式对下颌磨牙近中中央进行探查与疏通操作,对比两组患者的疏通成功率。结果:相比于肉眼疏通率,口腔手术显微镜的疏通成功率提高12.48%,在下颌第一磨牙中疏通成功提高14.28%,下颌第二颗磨牙提高了10.35%;下颌第一颗磨牙与下颌第二颗磨牙的探查成功率提高了15.07%。结论:采用口腔手术显微镜进行辅助,可使下颌磨牙近中中央的探查与疏通成功率显著提高。

  • 标签: 口腔手术显微镜 探查 疏通 下颌磨牙 近中中央根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接受显微镜下断针取出处理的患者中,接受四手操作护理的相应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8月-2017年10月收治的56例出现管内断针的患者进行分析,所有患者接受显微镜下取针,按照单双号均匀分组方式将所有患者均分成常规组与改良组,常规组患者接受临床常规护理干预,改良组患者则接受四手操作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以及断针成功取出率。结果改良组患者的断针成功取出率明显高于常规组,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断针患者的处理中,让患者接受四手操作护理的效果较好,该护理方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断针 根管显微镜 四手操作 成功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冲洗液对粪肠球菌感染的体外作用。方法选取感染粪肠球菌的100颗离体牙的管标本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五组,每组各20颗,即对照组、A组、B组、C组、D组。对照组生理盐水冲洗,A组次氯酸钠冲洗,B组乙二胺四乙酸(EDTA)冲洗、C组次氯酸钠+EDTA混合液冲洗,D组洁尔阴+EDTA混合液冲洗。记录分析各组的冲洗效果。结果冲洗后,A组、B组、C组、D组菌落数均(3.28±0.40)CFU/mL、(3.16±0.36)CFU/mL、(2.40±0.32)CFU/mL、(2.39±0.31)CFU/mL较对照组菌落数(5.02±0.30)CFU/mL明显降低;C组、D组菌落数均较A组、B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冲洗后,C组的菌落数与D组的相比,无显著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粪肠球菌感染,次氯酸钠+EDTA混合液、洁尔阴+EDTA混合液的冲洗效果最强,其次是次氯酸钠、EDTA,最次是生理盐水。

  • 标签: 根管冲洗液 粪肠球菌感染 根管体外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感染一次性治疗的短期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4月-2016年4月90例感染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予以二次治疗,观察组则予以一次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牙齿咀嚼功能以及C反应蛋白;远期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牙齿咀嚼功能以及C反应蛋白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牙齿咀嚼功能以及C反应蛋白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远期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次治疗感染的疗效确切,可缩短疼痛持续时间,提高治疗效果,更好控制炎症和改善咀嚼功能,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感染根管 一次性根管治疗 短期疗效
  • 简介:摘要管内感染是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通过实施再治疗术,在严格控制管内感染之后,严密充填阻止再感染,有望保存患牙。对于治疗后疾病治疗方案的选择主要取决于既往治疗后疾病的情况和充填的质量、再治疗医生的技术、设备条件以及术前评估等等。

  • 标签: 根管治疗 根管再治疗 根管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咽显微外科治疗效果。方法2012年9月至2017年9月之间在贵州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且病理结果证实为颅咽瘤的36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25例,女11例;平均年龄31.0岁(范围6~62岁);入院时高颅压表现29例,视力下降、视野缺损24例,下丘脑-垂体功能障碍12例;瘤体平均直径3.0cm(范围1.0~6.0cm);肿瘤主体位置,鞍内3例、鞍上33例。36例初诊我院,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3例,经翼点入路12例、前纵裂入路8例,冠状切口经额下入路7例,胼胝体-穹窿间入路6例。结果肿瘤全切24例,次全切除6例,大部切除6例;术后电解质紊乱31例,其中高钠血症21例,低钠血症6例,高钠、低钠血症交替出现4例;尿崩症21例,出院后仍需药物治疗7例;垂体功能低下26例;癫痫发作7例;脑脊液鼻漏并颅内感染1例。围手术期死亡3例,死亡原因与下丘脑-垂体功能受损、术后再出血、癫痫发作有关。随访5~60月,平均30.5月,随访期间肿瘤复发6例、复发原因与术中肿瘤残留密切相关。结论合理的选择手术方案,加强围手术期管理是提高患者生存率、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

  • 标签: 显微外科手术 颅咽管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牙髓根尖周病进行治疗,观察一次性与分次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从2016年11月到2017年11月我院收录治疗的80例牙髓根尖周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及乙组各40例,甲组患者采用一次性治疗,乙组患者采用分次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甲组患者治疗成功率92.50%,对照组90.00%,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炎症消退时间、疼痛消退时间、总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费用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在牙髓根尖周病治疗中,一次性和分次治疗均能实现不错的治疗效果,但一次性可明显缓解患者疼痛,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加快患者康复速度,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一次性根管与分次根管 牙髓根尖周病 临床治疗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口腔治疗在牙体缺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后牙体缺损患者90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4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口腔治疗,分析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4%(2/45),发生牙龈炎1例、裂缝1例;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7.8%(8/45),发生牙龈炎4例、裂缝4例,组间对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x2=4.050。对照组患者对修整效果的总体满意率为77.78%,观察组为95.56%,其中,观察组十分满意为35例(77.78%),基本满意8例(17.78%),不满意2例(4.44%)。结论微创口腔治疗后牙体缺损的临

  • 标签: 微创口腔根管治疗 牙体缺损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次法与多次法治疗对急性牙髓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66例急性牙髓炎患者,就诊时间为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随机分为对照组(n=33,采取多次治疗)与观察组(n=33,采取一次性治疗),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术后1天疼痛率较对照组明显要高(P<0.05);术后1周,两组疼痛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治疗后1年,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略高,但差异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急性牙髓炎采取一次性治疗,疗效显著,但早期疼痛发生率较高,需要予以重视。

  • 标签: 急性牙髓炎 多次根管治疗 一次性根管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次与一次性治疗牙髓根尖周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们医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98例牙髓根尖周病患者,按照双色球随机分组的方法将这9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一次性治疗,对照组采用分次治疗。结果一次性治疗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分次的治疗方式。结论一次性治疗的疗效明显,用时短且患者的经济负担小,加快了患者康复的速度,具有很大的临床研究价值。

  • 标签: 分次根管 一次性根管 牙髓根尖周病 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