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公园城市概念的提出是生态文明发展观、以人民为中心价值观在城市建设领域的具体体现,同时也反映出新时期城市绿地规划建设的新理念、新思路。以庐江绿地系统规划为例,分析了绿地规划建设的现状问题,提出了构建全域生态网络、打造全域游憩系统、塑造城绿融合格局、强化主题特色策划的规划应对策略,以期为其他同类型地区的实践探索提供有益经验。

  • 标签: 公园城市 绿地系统
  • 简介:简述城市绿地系统基本概念,探讨现行绿地系统规划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总结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工作方法。关键词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在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生活空间、便利的服务设施和良好的信息沟通的同时,也使人类越来越远离孕育了人类本身的自然环境。因此,如何将自然环境引入城市、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成为全人类共同面对的课题。城市绿地系统是在自然生态系统之上建立的人工生态系统,具有净化空气、降温减噪、美化环境的功能,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绿地建设应当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同创造的结果,是通过规划设计而营造出的比自然绿地系统质量更高的绿色空间。目前,不少城市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设列入议事日程,提出了创建森林城市、园林城市的目标,全面加快了城乡绿地一体化建设的步伐。面对这种形势,我们必须弄清概念、找出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努力推进城乡绿地系统规划建设。1、绿地系统的基本概念1.1城市绿地系统城市绿地系统是指城市中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各类绿化及其用地,相互联系并具有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整体。1.2城市绿地系统的分布方式一般要求均匀布置,结合各个城市的自然地形特点,采取点(指均匀分布的小块绿地)、线(指道路绿地城市组团之间、城市之间和城乡之间的绿带等)、面(指公园、风景区绿地)相结合的方式把绿地连接起来,形成整体。1.3城市绿地系统的内容和职能城市绿地系统包括各种类型和规模的城市绿化用地,其整体应当是一个结构完整的系统,并承担城市的以下职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满足居民休闲娱乐要求、组织城市景观、美化环境和防灾避灾等。现在的绿地系统往往与城市开放空间(openspace)的概念相结合,将城市的绿化用地、广场、道路系统、文物古迹、娱乐设施、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等因素统一考虑。1.4从“田园城市”理论到“大地园林化”理论1898年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理论,其基本构思立足于建设城乡结合,环境优美的新型城市,“把积极的城市生活的一切优点同乡村的美丽和一切福利结合在一起”。1958年8月,毛泽东在北戴河提出“要使我们祖国的山河全部绿化起来,要达到园林化,到处都很美丽,自然面貌要改变过来”。大地园林化是要在全国范围内根据全面规划,在一切必要和可能的城乡土地上,因地制宜地植树造林、栽花种草,并结合其他措施如修建文化娱乐设施,经营风景旅游事业,结合山川名胜增辟景点,修筑亭、台、楼、阁及其他游憩建筑等,大力而有步骤地改造荒山、荒地,治理沙漠、戈壁,从而减免天灾、调节气候、美化环境、提高居住质量、维持生态平衡。从“田园城市”到“大地园林化”,这就是近百年来有关人类聚居环境绿色空间规划思想发展的基本轨迹,与之相应,世界各国规划师的工作领域,也逐渐从较小尺度的城乡物质环境建设规划,走向了宏观尺度的区域性,“社会—经济—生态”综合发展规划。2、绿地系统规划中存在的一些问题2.1总规层面的规划不到位对现有大多数城市来说,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总是在城市总体规划做完的基础上进行的,而不是与总体规划同时进行,更谈不上先做环境与绿化规划。因此,这些城市绿地总是那些城市建设用地难以利用或者不好利用的土地,绿地系统规划实际上就是给城市用地的边“角余料”进行“填空”。2.2规划建设盲目攀比每个城市都有它的建设特点、气候特征、植物种类分布特征、城市的历史文化特征等,还有其经济发展的阶段和基础都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城市绿地的建设只能从本地的实际出发,不能盲目照抄照搬,以免劳民伤财,得不偿失。2.3重视数量指标、轻视布局合理性绿地分布格局导致城市区域生态环境的差异性需要相对直观的指标来反映。合理增加城市绿量是提高城市绿化生态效益的重要出路,而城市绿地分布的均匀度对于城市总体的绿化生态效益也极为重要,不能只重数量而忽略了布局的和理性。2.4整体的合理性缺失许多城市绿地规划只注重围绕城市中心做文章,市内绿化、公园绿化局部成为刻意求作的对象,而忽视了郊区、干道和河道绿化,未能按“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构建完整的城市生态绿地系统,造成绿化的范围和区域较为单一,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和合理性。2.5法规不健全、执法不严在土地的租赁、旧区改造及单位建设项目的审批中,法定的绿地规划控制指标没有经绿化主管部门审核,项目完成没有严格科学的验收制度,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往往造成该建绿地的少建、缓建,甚至停建,建好的绿地又常以各种借口而任意破坏。3、域市绿地系统规翘与设计3.1结合实际确定城市绿地定额指标结合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城市性质、城市化水平、城市功能,依据生态学要求和人类住、行要求与精神需求,确定不同城市绿地定额指标包括公共绿地指标、城市绿地定额指标、城市绿化覆盖率指标等。3.2城市绿地系统应采用“斑块一廊道一基质”相结合的环网式布局景观生态学指出,环网结构的绿地生态系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能够使绿地景观具有相对的连续性和良好的可达性。因此,把自然景观资源作为城市大环境绿化的基质,结合实际,加强对森林公园、城郊农业用地、自然风景林、郊野山林、苗圃、果园等的改造和利用,使城市内外的绿地斑块、基质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连续的绿色景观生态休闲走廊。3.3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城市绿地系统是以人工生态系统为主,人工和自然相结合的生态系统城市的自然地形地貌是丰富景观的要素,保留场地的起伏或适当挖低补高,积水成池,堆土成山,可形成异质性的绿色空间景观,体现“天人合一”的新型自然景观。3.4以城市中异质性的生境为基础进行植物造景,并体现绿色文化生境异质性是生物物种多样性的基础,植物造景不但要从功能和艺术效果上考虑色相、季相、形体、姿态、声觉等多方面要求,还要根据不同地理纬度与海拔高度,所决定的植物地理分布,以及生境与小生境的具体情况等多方面来考虑。3.5保持城市绿色景观在空间、时间和功能上的异质性和连续性异质性是指城市各功能区的绿化规划要求各不相同,绿化风格各有其特点,植物配置要体现出不同空间环境与不同绿色景观的特色。连续性是指水平生态过程的连续性和垂直生态过程的连续性3.6增强生态意识并进一步完善法律制度结束语世纪之初,中国现代城市建设正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时期,国家把城市化列入了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为了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必须同步进行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参考文献1刘威,陈明辉。《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功能及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国环境管理。2002.4(2).2姜允芳。《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与方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83李敏。《现代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54福建林学院。《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若干问题研究》,《林业资源管理》。2005.55中国建设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刚要》(试行)。2002.10

  • 标签:
  • 简介:摘要绿地系统是生态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进行绿地系统规划,一方面能够净化空气、缓解“热岛效应”,发挥城市绿地的生态价值,另一方面又可以为市民创造休憩、娱乐的空间,体现城市绿地的社会效益。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向纵深推进的背景下,做好城市绿地规划,即具有必要性,又具有紧迫性。

  • 标签: 城市绿地系统 类型 作用 规划方法
  • 简介:【摘 要】城市公园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维护居民身心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城市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更 关注公园绿地的可使用性,可达性为衡量城市公园绿地系统规划提供了解决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为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城市建设需以生态绿地系统规划及维护为重点,对传统生态绿地存在问题进行深入研讨,制定出更具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的绿色系统规划方案。本文就基于此,对城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要点进行相关概述,旨在将生态绿地城市自然经济有机融合在一起,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帮助。

  • 标签: 城市生态绿地 系统规划
  • 简介:摘要:城市绿地是改善生态环境、优化景观格局、提升生活品质和促进居民健康的重要载体。优化城市绿地分布格局 ,提高绿地质量和效益 ,以及使居民更加便捷地亲近绿地 ,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重点工作。本文对城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进行研究分析。

  • 标签: 生态绿地 规划 设计
  • 简介:摘要引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及布局概念,分析影响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的因素,并根据实例说明了南新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布局特色,最后说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布局的总目标。

  • 标签: 城市绿地系统 规划布局 相关因素 景观特色
  • 简介:摘要:城市公园绿地在协调城市空间、改善城市生态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公园绿地的服务状况,已经成为评价一个城市宜居性和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标准之一。随着公园绿地服务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公园绿地可达性能够对城市发展水平进行客观衡量,其能真实反映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对公园绿地可达性中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于维护自然环境、促进城市现代化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可达性目标 城市公园绿地系统 规划
  • 简介: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镇化率在不断攀升,城市生态系统面临着空气污染、极端天气频发、土壤硬化贫瘠、生物多样性丧失、噪音污染等问题。绿地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极具恢复力、弹性、自净能力的自然生态系统,对维持城市环境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增加周边居民的健康福祉。合理的城市绿地系统营建是应对城市问题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也是全球城市均在采取的一种环境友好型措施。基于此,本文章对城市规划绿地系统规划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 标签: 城市规划区 绿地系统 规划策略
  • 简介:摘要:绿色低碳理念在城市规划设计是一种比较宏大的空间规划理念,它更加的是系统化的维度上进行空间的考量以及设计,充分考虑人在空间之中的行为活动以及所处功能模块之间的结合。并且低碳化的城市规划设计是体现出城市中空间韧性以及活力,也充分营造出绿色生态化的城市空间,彰显出城市规划中重要的低碳化以及生态化的理念。基于此,以下对城市规划绿地系统规划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 标签: 城市规划区 绿地系统规划 研究
  • 简介:摘要:绿色低碳理念在城市规划设计是一种比较宏大的空间规划理念,它更加的是系统化的维度上进行空间的考量以及设计,充分考虑人在空间之中的行为活动以及所处功能模块之间的结合。并且低碳化的城市规划设计是体现出城市中空间韧性以及活力,也充分营造出绿色生态化的城市空间,彰显出城市规划中重要的低碳化以及生态化的理念。基于此,以下对城市规划绿地系统规划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 标签: 城市规划区 绿地系统规划 研究
  • 简介:摘要:绿地系统规划已被纳入“五级三类”的专项规划,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此,要转变思维理念,创新工作模式,以绿色发展为导向,重新审视空间规划体系,明确规划关系、夯实理论基础、凸显地区特色,让系统规划工作达到理想成效,助推城市的持续发展及经济建设。将绿地系统规划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作用发挥到最大,秉持“绿色发展”理念,构建美丽城乡环境,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本文主要分析城市规划绿地系统规划

  • 标签: 城市规划 绿地系统 生态文明 城乡规划
  • 简介: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水平平稳提升,人民生活日益得到改善,由于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环境标准也应随之提升,但是实际情况不容乐观,“雾霾”事件频繁发生。民众更加坚定不移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城市绿地系统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对绿地系统规划展开调查研究,做出详细的论述。本文大致介绍绿地系统,研究规划中存在弊端及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科学合理的方针政策,希望对绿地系统规划工作有所推动作用。

  • 标签: 城市规划 绿地系统规划 方针措施
  • 简介:摘要城市规划绿地系统规划就是为了更好的营造城市的良好居住环境而进行的。因此,对于城市规划绿地系统规划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是从城市规划绿地系统规划的整体思路方面,对绿地系统规划进行了分析研究。

  • 标签: 城市规划区 绿地系统 规划探讨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和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本文将从城市规划绿地系统规划的概述角度出发,对城市规划区的层次、城市规划绿地系统规划基本原则进行介绍,进而分析其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规划建议,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 标签: 城市 规划区 绿地系统规划
  • 简介:摘要:在当前社会逐渐重视到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城市规划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并且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快速发展,对于城市绿地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规划要求,进一步协调城市规划中的绿地建设,达到更加节能环保的效果,基于绿地规划在充分了解城市居民诉求的基础上实现更加良好的未来发展展望,进而达到长效发展需求。

  • 标签: 城市规划区 绿地系统 规划
  • 简介:摘要:公园城市这一理念的提出以及我国新版绿地分类标准的颁布,城市绿地资源成为城市健康发展和生态空间协同发展的耦合剂。本文以公园城市背景下的绿地系统规划为主题,以以南宁市西乡塘区中心街区绿地系统规划为例展开讨论。

  • 标签: 公园城市 绿地系统规划 南宁市西乡塘区中心街区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对于城市绿地系统的建设备受关注。进行绿地系统规划也是我国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城市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对城市绿地系统进行规划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因此,具有一定的难度。绿地系统本身具有一定的生态服务功能,而这种功能在短期内效果又不是十分明显,因而会被相关工作人员忽视。因此,本文通过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相关方面进行深入论述,希望能够给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 标签: 城市绿地 规划 思考
  • 简介:摘要: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生态保护是当今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本论文探讨了如何有效规划和管理城市绿地系统,以促进城市生态保护和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首先,我们分析了城市绿地的重要性,强调了它们在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空气质量、减轻城市热岛效应等方面的作用。其次,我们探讨了城市绿地规划的原则和方法,包括土地利用规划、植被覆盖、水资源管理等。最后,我们提出了一些策略和建议,以加强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保护功能,包括多样性的植被配置、绿地的可持续管理和社区参与等。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实现城市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共存,提高城市的可持续性。

  • 标签: 城市绿地 规划 生态保护 可持续发展 土地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