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4 个结果
  • 简介:采用1961-2010年松花60个气象站逐日资料,基于平流-干旱模型(AA模型)计算并分析了流域实际蒸散发时空变化特征,采用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了影响实际蒸散发变化的主要气象要素.结果表明,1961-2010年,松花年均实际蒸散发为420.8mm,总体呈现增加趋势,增加速率为4.9mm/10a,呈“减-增-减-增”年代际波动变化.季节上,春、冬两季实际蒸散发增加趋势较明显,夏、秋两季则呈现与年实际蒸散发类似的年代际波动.春、夏、秋三季和年实际蒸散发的空间分布特征基本一致,高值主要出现在流域南部,低值区主要分布在流域西部.冬季绝大部分区域的实际蒸散发呈现微弱上升趋势.1961-2010年,松花年和四季的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都呈上升趋势,其中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上升显著,日照时数和风速大都呈现显著下降趋势.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松花实际蒸散发的时空变化是各气象要素共同影响的结果,而且各气象要素在不同时期对实际蒸散发的影响是有差异的.总体上看,松花实际蒸散发的增加主要是由平均气温,特别是最低气温的增加引起,特别在春、冬季体现得较为明显.夏、秋季节,影响实际蒸散发的要素包括气温日较差、实际水汽压、平均风速及降水量等气象要素,但夏、秋季节这些要素的多年变化趋势不明显,导致夏、秋实际蒸散发的总体变化趋势并不明显.

  • 标签: 实际蒸散发 平流-干旱模型(AA模型) 松花江流域 影响要素
  • 简介:8月23日,吉林省长春市政府在广州举办“中国好大米-长春松花大米”推介会。会上,长春市粮食行业协会与广州市粮食行业协会签署了产销合作协议据介绍,长春市位于松辽平原腹地,地处世界i大黑土区之一,是生产优质水稻的最好土壤。

  • 标签: 长春市政府 广州市 松花江 大米 粮食行业协会 合作协议
  • 简介:城市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对所在流域防洪提出更高要求,但流域内防洪系统是一个复杂且目标较多的庞大系统工程,其存在较多无法确定或定量因素.本文以分水江流为例通过研究流域内水库群的防洪特点、现状防洪能力及典型洪水调度等,通过制定流域防洪联合调度方案,提高流域的防洪能力,从而为保障流域及下游城市的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

  • 标签: 分水江 洪水调节 洪水预报 洪水对策
  • 简介:因元明清等朝土司制度的规约,乌江流历代土司因军事征调而组建土兵武装,装备刀剑炮铳等冷热兵器,兵器独特而具有强悍战力。乌江流土兵通过血缘亲情、严明纪律、有序组织、严格训练等被加以管控,对元明清等朝在西南地区乃至全国的统治有较大影响。乌江流土司时期土兵现象包含维护国家统一、维持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开发、巩固民族团结等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具有不可忽视的研究价值。

  • 标签: 土司 军事征调 土兵 乌江流域
  • 简介:清代涪江流共有182所铺递,铺司兵505名,再加上涪江流多为丘陵、山地,走递公文就显得尤为重要。铺递一般设在本县境内以县为中心向四周辐射。铺递的密集度与便利的交通及驿路有一定的关系。铺司兵除正常的征役外,亦有从它县内抽调铺兵,铺司、铺兵工食银无差别。但由于道远兵少、文不敷递等弊端逐渐凸显,铺递制度最终被邮驿体系所取代。

  • 标签: 清代 涪江流域 铺递
  • 简介:近年来漓江水资源短缺问题给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严重阻碍,对生态需水量的研究有利于该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选择了月保证率法计算生态需水量,但由于漓江流降雨量季节性分布不均匀,径流量的年内和年际变化都比较大,因此对月保证率法进行了改进,最终得到50%保证率下需水等级为“好”时的生态需水量为适宜生态需水量,结果为18.45亿m3,最小生态需水量为5.88亿m3.最后用Tennant法对结果进行检验,并分析了产生误差的原因.

  • 标签: 漓江流域 生态需水量 月保证率法 TENNANT法
  • 简介:湖北汉江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炎帝文化、三国文化、唐代文化、道教文化在这里熠熠生辉。选准培植以上文化在汉江这一空间的闪光点,理顺串连这些闪光点内在发展的主要脉络,拓宽架构这些主要脉络所辐射的网目,富集汉江经济带文化旅游资源,做活做强湖北汉江流文化旅游。

  • 标签: 汉江流域 湖北 文化 旅游
  • 简介:以汉江流为例,盘点了跨流域水资源环境保护体制机制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健全汉江流水资源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创新研究的思路.讨论指出,汉江流水资源环境保护体制机制的创新研究重点是加强汉江流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建立和完善水资源环境保护的协商机制、生态补偿机制、投融资机制、法律保障机制、公众参与机制及公共监督机制等.

  • 标签: 汉江流域 水资源 环境保护 体制机制创新
  • 简介:江流对于沿江居民生活生产至关重要,然而其污染状况堪忧。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湘江治理可以大致分为治理萌芽时期、治理推进时期、实质治理时期。由于协同治理的缺失,治理进程缓慢,治理效果不容乐观。协同治理困境的成因可以从公共资源、治理主体、管理体制、治理政策四个方面展开分析。为推进湘江流协同治理,建议各利益相关者提高认识,协调统一;成立湘江流管理机构,纳入多元主体;提高政策制定科学性,完善政策内容。

  • 标签: 湘江流域 利益相关者 协同治理
  • 简介:本文以研究黑龙江少数民族濒危建筑文化传承与保护为主要目标,通过从嫩江流少数民族居住文化的精神内涵、现代住宅设计中的风格化现象为出发点,针对现代住宅设计风格化进程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了风格化的原则与方法,探索了把风格化作为对嫩江流少数民族居住文化进行有效传承与保护的策略之一。

  • 标签: 嫩江流域 少数民族 濒危建筑文化 现代住宅设计 风格化
  • 简介:青藏高原东缘是一个特殊的自然地理单元,典型山地效应加上高山峡谷地貌造成该区域降水丰沛并呈自东而西、自南而北逐渐递减的特征。降水在重力势能和动能作用下,不仅给长江上游地区带来滑坡、泥石流与洪涝灾害,也因汇合后的叠加效应给长江中下游地区造成严重影响。由于青藏高原东缘立体型生态对降水具有吸收和贮存作用,使得该地区成了调节长江流水资源配置的天然"阀门"。青藏高原东缘地区的生态,对长江流的水源调节与水灾防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青藏高原东缘 生态调节 长江流域 水灾防治
  • 简介:目的:分析安徽省长江流螺情变化趋势,为钉螺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1992-2012年间安徽省长江流活螺和感染性钉螺密度及钉螺感染率资料,观察其变化趋势,并分析影响螺情变化的相关因素。结果山丘活螺密度总体上最高,并于1993、1996、2001年出现高峰期;1992-1998年江滩活螺密度高于洲滩,1998年之后洲滩高于江滩,江滩活螺密度于1996、1998年出现高峰期,洲滩于2003年出现高峰期。洲滩感染性钉螺密度及钉螺感染率高于江滩、山丘,并于2004年出现高峰期,山丘于1993、1997年出现高峰期。结论长江流螺情变化受自然和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在加强传染源控制的同时应重视螺情控制。

  • 标签: 安徽省 长江流域 钉螺
  • 简介:新安江流既是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也是重要的饮用水源保护区,在区域生态安全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和作用。以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为理论依据,根据《生态功能区划技术暂行规程》,探讨降雨、土壤、地形、植被等因子对安徽新安江流土壤侵蚀敏感性的影响,基于GIS空间分析功能进行因子叠加运算,综合分析评价区域土壤侵蚀敏感性及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安徽新安江流土壤侵蚀敏感性分为不敏感、轻度敏感、中度敏感、高度敏感和极敏感5个等级,其中,轻度敏感面积最大,占流域总面积的47.77%,中度敏感面积次之,占流域总面积的32.92%,高度及以上敏感面积较小,仅占流域总面积的5.39%;2)空间分布上,土壤侵蚀敏感性由中部平原区向周边中低山区逐渐增强,其中,敏感性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徽州区北部、休宁县西南部、歙县东部及西北部、绩溪县东部的大起伏丘陵和中低山区;3)土壤侵蚀敏感性与土壤侵蚀现状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土壤侵蚀多发生在土壤侵蚀敏感性较高的地区,但歙县东部、休宁县南部的山丘区等区域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

  • 标签: 通用土壤流失方程 土壤侵蚀 敏感性评价 安徽新安江流域
  • 简介:广西左江流具有独具风格的民族文化、时代特征和地域特点,有必要对不可移动的旅游资源中具有历史和艺术价值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数字化档案和资源数据库,向科研、教育和文化保护相关部门提供文化维护和修复技术支撑,为游客移动终端开放提供旅游文化共享服务,提升左江流特色旅游品牌效应。

  • 标签: 左江流域 民族文化遗产 资源数据库
  • 简介:<正>冼力求,人如其名,凡事力求做好,创优,争先。这位在水利基层部门从事专职档案工作已15个春秋的广东省北江流管理局办公室档案组组长,"建立一流档案,创造一流业绩,提供一流服务,树立一流形象"是她工作的一贯目标,因为有着这样的目标,有着这样的"力求",她带领档案组捧回了"金册奖",获授了"巾帼文明岗"。百年工程百年档案广东境内有一条被称为"崩不起的堤围"——北江大堤,全长63公里,担负着捍卫广州、佛山、清远3市14

  • 标签: 档案信息化管理 北江大堤 金册 巾帼文明岗 人如其名 一流服务
  • 简介:《百蛮遵道》石刻分别位于昭平县城西北6.5公里的桂江铜盆峡西岸和与之相距70公里的钟山县英家镇思勤江故道旁,同属西江流的桂江水系。通过对"百蛮遵道"石刻历史背景的梳理,指出桂江流各民族间不断迁徙、交往交流、互相影响、共生共长的历史轨迹,认为它们是明代中央朝廷与瑶、壮等少数民族关系以及各民族交往融合发展的历史见证,其文化内涵丰富,是研究南岭民族走廊民族关系的重要历史资料,也是明代少数民族反抗朝廷统治斗争史的珍贵资料。

  • 标签: 《百蛮遵道》 桂江流域 社会环境 民族关系
  • 简介:流域为自然地理区域类型之一,历史流域问题以特定流域空间为范围,具有时间和空间所构成的立体维度。历史流域问题各种各样,但具有一些基本属性,即具有系统性、特殊性和差异性等。历史流域学是以历史流域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区域地理学与历史地理学之下的区域历史地理的分支学科,其形成发展具有一定的必然性,目前作为独立分支学科已初具雏形。基于历史流域问题的本质属性,历史流域学研究应吸收借鉴先进的理论方法,秉持科学的学术研究观念。历史流域学研究应以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的分析为核心,秉持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观念、整体研究与综合研究的观念以及多学科与跨学科研究的观念。

  • 标签: 历史流域学 区域历史地理 系统论 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