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条纹鲈MoroneSaxatilis(Walbaum)又称美洲条纹狼鮨、条纹石鮨,属鲈形目Perciformes、鲈科Percidae、条纹鲈属Morone。它具有适应性广、生长快、人工繁殖技术简便、肉质细嫩鲜美,可与我国鳜鱼、花鲈相媲美,经济价值很高等特点,成为海淡水增养殖和游钓的主要对象,盛誉美洲。条纹鲈原产美国东部沿岸的38°58′N~25°00′N水域,分布于劳伦斯河沿路易斯安娜州至整个墨西哥湾沿岸,是美国、加拿大的重要经济鱼类,美国已建有18个孵化场,年培养1500万尾幼鱼,年捕捞量为8000吨。

  • 标签: 杂交种 浮游动物 养殖技术 条纹鲈 放养密度 幼鱼
  • 简介:烟草花叶病毒(TMV)及烟草花叶病毒的普通株系(TMV—COMMON)可以造成韩国烤烟严重的产量和质量损失。对于防治TMV大发生,栽培措施和化学药物都受到一定的制约。因而,最好的防治途径是培育抗病品种。

  • 标签: TMV 烤烟 培育 杂交种 株系 大发生
  • 简介:以豫椒系列品种父母本和杂交为材料,采用液氮-SDS法提取辣椒基因组DNA,使用Bio-RAD-Mycycler型PCR仪和Bio-RAD1000凝胶扫描仪,研究PCR反应的主要影响因子,建立适合辣椒RAPD分析的PCR反应体系,从40个10bp的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个能鉴定豫椒968杂种纯度的引物S149.

  • 标签: 辣椒 杂交种 纯度鉴定 RAPD 杂种纯度 父母本
  • 简介:目的通过剑尾鱼属内鱼类的杂交,观察黑色素瘤在其杂交后代的形成情况.方法白体剑尾鱼(♀)与黑体剑尾鱼(♂)杂交,子一代(F1)和子二代(F2)分别自交,观察其后代外部特征变化和黑色素瘤形成的情况;对黑色素瘤进行组织病理观察.结果剑尾鱼杂交的F2代开始出现性状分离,F3中有较高的黑色素瘤发生率,为20.5%.HE染色和Lillie黑色素染色证实增生组织为黑色素瘤.结论通过不同剑尾鱼的杂交和自交,后代有黑色素瘤形成,可望进行黑色素瘤模型的构建.

  • 标签: 剑尾鱼 杂交种 黑色素瘤 组织病理学 形成 动物模型
  • 简介:鲷鱼人工杂交育种开始于1964年4月,那时是采用天然亲鱼的卵进行人工受精。鲷鱼不同种间并不容易进行人工杂交,那时人工培育真鲷种苗技术也未被开发。1955年9月,把在明石市沿岸捕获的天然稚鱼,运送到和歌山县白滨的近畿大学养殖场养殖。9年后初次采卵,一部分采用养成的黑鲷精液进行杂交

  • 标签: 鲷鱼 人工杂交 选育 品种 采卵 真鲷
  • 简介:本研究从组配的多对桑树杂交组合中,选育出C6×C5组合,该组合的一代杂交苗木,经过连续多年的观察和比较试验,杂交优势稳定。主要生物学性状和经济性状超过对照沙2×伦109,并克服了沙2×伦109一代杂交苗木在重庆地区易受冻害的弱点。该组合是适合四川和重庆蚕桑生产使用的一对强优势桑树杂交组合。

  • 标签: 桑树 杂交优势 C6×C5组合 选育
  • 简介:一、选育经过1992年,我们对已搜集的50余份红菜薹材料进行观察鉴定,从中选出熟性(从播种至开始采收商品薹)在40~60天之间的早熟材料5份,综合性状优良、熟性在60~90天的材料16份,1993年获得不育株系2个.

  • 标签: 杂交红菜薹 “鄂红2号” 选育方法 熟性 商品性 品质
  • 简介:I特优3381是福建省龙岩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不育系I龙特甫A作母本。新恢复系龙恢3381作父本杂交配组育成的杂交晚籼新组合。谊组合具有米质较优,高产,稳产,生育期适中,适应性广等特点。2003—2004年经福建省晚稻新品种区域试验,2a平均产量471.89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6.03%。达到显著水平。奎生育期129d。2006年1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技术要求。

  • 标签: 杂交水稻 晚籼组合 I特优3381 选育
  • 简介:本文采用电泳方法对德国镜鲤,选育镜鲤及杂交的肝组织Pod、Mdh、Est三同工酶进行分析,三鲤的Pod同工酶谱只有一表型,Mdh酶谱中选育镜鲤在MDH-2出现杂交。Est酶谱中选育镜鲤Est-6有基因多态现象,德国镜鲤Est-1和Est-5有多态现象,两个亲本在生化遗传上比较接近。

  • 标签: 同工酶 基因多态现象 德国镜锂 选育镜锂 杂交后代 生长优势
  • 简介:本文记述了11个引进马铃薯品种的试验结果。试验中对各试验马铃薯的植物学特性进行了观测,对经济性状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一些品种的预期效果。结果表明,编号为BS4的品种在腾冲表现为抗病、高产,亩产达4.02吨(是当地亩产的2—5倍);编号为BS11的品种产量高,品质佳,深受薯农欢迎,产量达到每亩3.53吨,并有可能进一步大幅度提高单产。

  • 标签: 马铃薯晚疫病 品种 植物学特性 经济性状
  • 简介:袁隆平是世界著名的杂交水稻专家,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为我国和世界粮食生产和农业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 标签: 杂交水稻 袁隆平 高中 生物 备课参考
  • 简介:1904年,世界上第一只小狮虎兽诞生了。随后,我国上海、南京、长沙等地动物园,也有过繁殖“狮虎兽”和“虎狮兽”的经历。南京红山动物园诞生的狮虎兽,创出存活113天的记录。今年5月2日在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又降生了雄性双胞胎狮虎兽“平平”和“安安”。据了解目前世界上仅有狮虎兽8至10只。

  • 标签: “狮虎兽与杂交水稻” 初中 科学课 备课参考
  • 简介:基于5年沙棘子代全面观测,对俄罗斯沙棘品种与中国沙棘优良类型间的地理远缘杂交F1代的表现性状进行了总体分析,认为杂交实验十分成功,亚种间杂交在中国沙棘育种方面有巨大潜力.

  • 标签: 沙棘 地理远缘杂交 F1代 物候期 生长 果实性状
  • 简介:一、稻螟的发生概况稻螟是水稻主要害虫之一。建国以来,各地在改制过程及其以后,长江流域和华南稻区,三化螟的比例均占绝对优势,七十年代中期以来,杂交水稻的普遍推广,除华南部分稻区仍以三化螟为主以外,长江中下游的广大稻区,二化螟明显上升,三化螟则在

  • 标签: 杂交晚稻 室内饲养 虫口密度 黄熟期 长江流域 卵粒
  • 简介:MAUI12-BayHybridizationSystem微阵列杂交系统可用来适应高通量微阵列实验室的需求。这个系统可以在它独有的MAUIMixer杂交格仓中同时加工12个微阵列芯片,使用超低的样本量10-46微升就可以增加灵敏度达到3-10倍,通过在恒定的培养温度下与超微的杂交试剂的有效混合。

  • 标签: 微阵列芯片 杂交系统 System MIXER 同时加工 培养温度
  • 简介:以林可霉素产生菌82-7#为出发菌株,采用氯化锂、紫外线(uV)、甲基磺酸乙酯(EMS)三重复合诱变处理、筛选耐自身产物的高产菌种,从中获得65-12#菌株.其摇瓶效价较出发菌株提高25%,发酵培养基优化组合后,其摇瓶效价提高28%,应用于30吨发酵罐生产,其发酵指数较出发菌株提高16.8%.

  • 标签: 林可霉素 复合诱变处理 优化组合 菌种选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