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挤奶日记联合针筒收集初乳法对母婴分离产妇早期泌乳的作用和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11月产科病区住院的母婴分离产妇80例作为研究对象,2018年2—6月作为对照组,2018年7—11月作为试验组,每组40例,2组产妇均给予常规泌乳指导,试验组产妇在常规泌乳指导的基础上,指导记录挤奶日记并提供针筒收集初乳。比较2组产妇产后3 d的挤奶频率及挤奶量、泌乳启动时间、泌乳Ⅱ期时间、乳房胀痛情况及42 d纯母乳喂养率。结果试验组产妇产后0~24 h、25~48 h、49~72 h的挤奶次数分别为(7.25 ± 1.53)、(7.40 ± 1.26)、(8.50 ± 0.82)次,高于对照组的(4.18 ± 2.62)、(6.35 ± 1.73)、(7.35 ± 1.72)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6.408、-3.102、-3.824,P值均<0.01);试验组49~72 h挤奶量中位数50.30 ml,高于对照组的30.70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3.773,P<0.01);试验组泌乳启动时间、泌乳Ⅱ期时间较对照组显著提前,分别提前了(9.82 ± 3.62)h及(15.83 ± 0.78)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480、4.871,P<0.05);试验组72 h内乳房Ⅲ度胀痛情况为5.0%(2/40),低于对照组的25.0%(10/40),42 d纯母乳喂养率达62.5%(25/40),高于对照组的22.5%(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6.772、13.095,P<0.05)。结论挤奶日记联合针筒收集初乳法可有效提高产妇的挤奶次数,增加泌乳量,提前泌乳启动时间及泌乳Ⅱ期时间,从而促进纯母乳喂养率及母乳喂养持续时间的提高,并且能有效减轻乳房胀痛的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挤奶日记 针筒收集初乳 母婴 分离产妇 早期泌乳
  •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机器人技术有了很大进展。机器人系统重要的控制手段是视觉伺服控制。视觉伺服控制技术由于其良好的性能以及应用的广泛性和方便性,成为了机电一体化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阐述了视觉系统中视觉反馈与噪声处理问题,展望了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它有望成为机器人在动态可变环境下应用的重要支撑技术。

  • 标签: 工业机器人 视觉伺服 图像处理
  • 简介:摘要Troca采用"W型"5孔法布局。探查完毕后,辅助臂提起横结肠系膜,助手于对侧牵拉横结肠,超声刀沿横结肠切断大网膜,分离横结肠系膜前叶,清扫N0.4淋巴结。接着剥离胰腺前背膜,游离部分脾静脉,根部切断胃网膜左动、静脉及两支胃短血管。解剖胃结肠静脉干及胃网膜右血管,根部切断胃网膜右动、静脉,清扫N0.6淋巴结。沿肝脏侧切开肝胃韧带,幽门上方清扫N0.5淋巴结。辅助臂提起胃,清扫N0.8,9淋巴结,根部结扎并切断胃左动脉、静脉,清扫N0.7淋巴结。向上切除肝胃韧带并游离至贲门部,清扫N0.1,3淋巴结,左侧切断脾胃韧带。幽门下2cm处用切割闭合器横断十二指肠。

  • 标签: 胃肿瘤 机器人 胃切除术
  • 简介:摘要:随着各种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使得机器人的研究领域越来越火热。机器人拥有十分复杂的逻辑设计,在具体控制的过程中,需要综合多个方面因素来进行考虑。其中涉及到电路知识、机械知识、通信知识等众多方面,必须要能够根据实际应用情况来进行合理设计,这样才能够发挥出更好的控制效果。本文将对机器人的控制原理进行研究。

  • 标签: 机器人 控制原理 研究
  • 简介:摘要患者在静吸复合麻醉下机器人胃癌根治术(全胃D2淋巴结清扫,Roux-en-Y吻合),淋巴结清扫与消化道重建均在镜下完成,手术时间:205 min,术中出血量:65 ml。术后病理:胃体小弯中-低分化腺癌,侵润至胃壁全层,见神经侵犯,上下切缘及大网膜未见癌组织累及,胃小弯淋巴结(8/26)见癌组织累及,胃大弯侧淋巴结(4/11)见癌组织转移。患者术后第4天出院,围手术期处理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进行。

  • 标签: 胃肿瘤 机器人 胃切除术 淋巴结切除术
  • 简介:摘要: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机器人的应用领域日益广泛,如汽车、飞机、发电机等零部件的焊接、磨抛、装配等。在这些任务中,机器人的运动精度对提高产品质量至关重要。然而,机器人强耦合、非线性、性能依赖位形,且实际运动过程中存在摩擦、扰动等多种不确性复杂因素,因此对机器人运动控制方法进行分析整理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对现有主流机器人(主要针对机械臂)运动控制算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这些算法的特点以及存在的不足,最后给出了机器人运动控制研究展望。该工作可以为机器人运动控制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 标签: 机器人,运动控制,综述
  • 简介:摘要:当前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超半成且持续增加,用眼健康的任务迫在眉睫,为了适应国家需求,我们设计了这样一套基于机器视觉的智能灯光调控平台,该平台依托人工智能技术,结合物联网设备以及自研智能座位算法实现校园,智能灯光,物联网平台三位一体,综合服务智慧校园灯光调控,提升光照质量,降低用眼疲劳,提升学生视力。同时该灯光调节具备自动调节功能设置,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环保节能。

  • 标签: 人脸识别,智能座位,智能灯光,智慧校园,环保节能
  • 简介:摘要:对国内外现有的翻书结构设计方案进行考究,确定试验平台。在微机上进行了智能机器人的仿真,通过建立数学仿真模型、二次建模以及程序设计具体展开仿真,之后对仿真系统进行测试、修改及拓展。

  • 标签: Arduino仿真 智能机器人 控制系统
  • 简介:摘要:针对以机器视觉为基础的产品检测技术,在简述机器视觉优势特点和以其为基础的检测系统基本工作模式的基础上,对这项技术的特性及未来发展进行深入分析,旨在为这项技术在各专业领域的实际应用和技术本身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依据,使其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和功能。

  • 标签: 机器视觉 图像处理 产品检测
  • 简介:摘要:机器人技术的飞速发展是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的,到现在已经有大约五十年的历史,虽然发展的时间不长,但其应用领域十分广阔。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机器人在某种程度上反而比人类更加聪明。任何新生事物的出现都有两面性,尤其是当机器人借助于 “人工智能”可以产生创造性的效果后,它也许可以发展到具有自我意识,具有自我决策能力,这样机器人甚至会谋求与人类同等的地位。

  • 标签: 机器人 伦理 人工智能。
  • 简介:摘要术中自肠系膜下动脉下方切开乙状结肠系膜,游离Toldts间隙,暴露并保护左侧输尿管及生殖血管。切断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清扫253组淋巴结。切开乙状结肠侧腹膜,游离乙状结肠下段。提起肠系膜下动脉血管蒂(已切断),沿Toldts层面分离直肠系膜与骶前间隙,环形完整游离直肠系膜,于肿瘤标记处远端约5cm处以直线切割闭合期切断直肠肠管。肠管断端提出体外,距离肿瘤近端约10cm,切断乙状结肠肠管,并包埋吻合器钉座。行乙状结肠-直肠端端吻合(Dixon手术)。

  • 标签: 直肠肿瘤 机器人
  • 简介:摘要人工智能在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取得巨大成就。但公众对人工智能的认知仍存在一定误区,笔者就人工智能的当前定义、主要思想及方法做了简要回顾;对当前主流的人工智能技术——机器学习及不足做简要介绍。介绍当前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相信随着技术的进步,在可见的未来,人工智能将作为医师的强有力的助手,减轻医师负担,减少误诊、误治,提高医疗救治水平。

  • 标签: 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 医学
  • 简介:摘要: 并联机构是由两条以上的支链连接动平台和定平台组成,机构的多链和多环的特点导致机构输入输出之间的耦合性,虽然耦合性使机构提高了刚度和承载能力,但耦合性给并联机构的应用也带来了局限性。目前,在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机器人已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工业生产、海空探索、康复和军事领域。完全解耦并联机构具体适用于医疗卫生事业的微操作机器人,也可用于喷涂、显微注射等领域。对于微操作机器人的研发设计来说,良好的机构设计是机器人性能优良的保证,同时合理的机构设计对于控制系统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

  • 标签: 并联 机器人 机构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一种利用机器人配合激光视觉的鱼雷罐自动插拔系统,通过激光视觉来检测鱼雷罐插头,可精准确定插头的位置坐标,再配合专用的插拔机构和机器人的高柔性,可实现鱼雷罐插头的自动插拔。应用效果表明,该系统可满足当前钢厂鱼雷罐插拔取电的需要,系统稳定可靠。

  • 标签: 鱼雷罐 机器人 插拔机构 自动插拔系统 激光视觉
  • 简介:摘要:肺部切片具有数据样本大、切片多、肺结节在图像在位置不同,形态各异的特点。传统医生诊疗使得肺结节检测冗杂,且以人工的方法看图更显得效率低下。而传统分割方法局限性强,人工操作需求大,不满足全自动化的要求。而深度学习可以自动提取特征,减少了人为操作,减少错误判断。本文主要探讨如何使用机器学习进行肺图像的分割与精准的肺结节检测并比较几种深度学习诊断方法。

  • 标签: 肺结节检测 深度学习 分块式叠加微调策略 渐进式微调策略 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
  • 作者: 张玲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0-12-21
  • 出处:《科学与技术》2020年26期
  • 机构:福建省闽北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省南平市 353000
  • 简介:摘要: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科学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在工业生产领域,工业机器人也不断投入使用,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原有工作展开的效率、质量与安全,并在同时也减少了传统工业生产的成本,提高了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从某种意义来说,工业机器人下的数控加工发展,是工业企业发展的主要体现,也是我国工业产业发展的主要体现。相对于传统的技术使用,工业机器人下数控加工能够满足更多元化的加工要求,打造企业工业生产链,实现集约化管理。对此,本文也将从多个角度出发,分析具体的可行性方法。

  • 标签: 工业机器人 数控加工 应用
  • 简介:摘要达芬奇机器人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微创外科手术系统,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疼痛轻、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本期讲座中,姜军教授概述了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的技术优势,介绍了达芬奇机器人在乳腺切除术、保留皮肤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乳房部分切除+大网膜移植乳房重建术、内乳淋巴结清扫术和背阔肌瓣转移乳房重建术中的应用及其技术特点,并分享了典型病例的资料。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