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790年,法国人西夫拉克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脚踏。这辆木制的脚踏构造非常简单,像安了两个轮子的木马玩具,骑车时需要双脚用力蹬地,小车才能慢慢前进。由于车上没有刹车装置,只有双脚踩地才能停下来。所以这辆脚踏不但骑起来麻烦,而且速度比步行快不了多少。

  • 标签: 刹车装置 法国人 速度比 才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卧位脚踏运动对ICU患者下肢功能的效果。方法 将2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和床上活动,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卧位脚踏运动,每周3日,每日2次,每次20~30 min,踏的阻力根据患者自身下肢肌力和耐力逐渐增加。结果 组内结果比较显示:卧位脚踏运动训练明显提升了试验组患者的2MWT评估结果(t=1.627,P=0.031);组间结果比较显示:试验组患者下肢肌力及2分钟步行试验的变化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t=1.492,P=0.024;t=2.182,P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床上踩脚踏活动对结直肠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实验组于术后当天麻醉清醒后2h开始踩脚踏活动,活动强度和时间由医生风险评估后实施;对照组行常规的术后活动。分别记录两组患首次出现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术后首次进食情况。结果踩脚踏活动可缩短术后禁食时间,促进肠道蠕动,缩短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加速病人康复。结论踩脚踏活动能明显加快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肠蠕动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脚踏车 肠癌 快速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重症患者下肢早期康复运动护理中运用多功能脚踏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20年4月-2022年6月期间我科收治的重症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行人工下肢被动运动为对照组,采用多功能脚踏则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康复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的各项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FAC和Fugl-Meye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下肢康复 多功能脚踏车 重症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中应用卧位脚踏运动护理对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方法   在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选出6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根据奇偶法分成2组。其对照组给予常规透析护理,而观察组给予卧位脚踏运动护理,然后对比两组病人透析充分性。结果  透析充分率,观察组(68.75%)高于对照组(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中应用卧位脚踏运动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透析充分性,值得应用。

  • 标签: 透析充分性 维持性血液透析 卧位脚踏车运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坐位脚踏运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相关低血压发生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3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七道湾院区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透析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最终共完成研究73例,观察组36例,对照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每次透析的前2 h进行坐位脚踏运动。共干预16周。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透析相关低血压发生率。干预前后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调查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并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低血压发生率9.57%(170/1 776),对照组7.41%(128/1 7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SF-36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理机能、精力、精神健康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维度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坐位脚踏运动能够降低血液透析患者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透析 透析相关低血压 坐位脚踏车运动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病患接受脚踏运动护理对低血压的干预效果。方法:列入2019年2月-2020年12月于我院MHD治疗并护理的病患56例,通过全盲抽签方式将其分为常例干预、运动协同两组,组均28例。常例干预组病患接受常规方案护理;运动协同组增加脚踏运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病患的低血压风险事件发生率及干预认可度。结果:运动协同组病患的低血压风险事件发生率(7.14%)显著低于常例干预组(28.57%);运动协同组病患对干预的认可度(96.42%)显著高于常例干预组(78.57%),数据的差异性具备统计适用意义(P<0.05)。结论:MHD治疗的病患在常规透析护理中接受脚踏运动干预,病患的低血压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病患对干预的认可度更高,推荐使用。

  • 标签: 脚踏车运动 维持性血液透析 低血压 认可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床上康复脚踏对胸腰椎手术后期康复起到的作用进行评估。方法:研究时间为2021年10月至2022年6月,将在这八个月内进入我院行胸腰椎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目标,共采集数据80例,利用统计方法进行分组,n=40。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研究组。对照组应用常态化康复管理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应用床上康复训练脚踏指导下的康复方案。观察患者护理顺应性及围术期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及护理顺应性相较对照组有较大幅度提高,同时该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相较前组患者有较大幅度改善,以上数据组间均呈现出显著差距(P

  • 标签: 胸腰椎手术 早期康复 静脉血栓栓塞
  • 作者: 江秀明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4-01-26
  • 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安徽,合肥 230022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床上康复训练脚踏训练方式针对心脏术后患者康复产生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挑选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进入医院接受心脏术后选择床上康复训练脚踏的患者共计102例,将其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时期并未进行床上脚踏项目的102例患者将其作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相关数据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其下床的活动时间和对照组相比要高出一些(P<0.0001),血浆脑钠肽以及左室射血分数则要超出对照组(P<0.0001),患者所获得的焦虑抑郁评分和对照组相比要低出一些(P<0.0001)。结论:心脏术之后初期进行床上康复脚踏运动的方式能够让患者自身的心功能得到快速恢复,除此之外还能够让患者下床的时间提前,使得患者自身产生的焦虑及抑郁等状态得到缓解,让患者能够尽早恢复康复。

  • 标签: []床上康复 训练 脚踏车 心脏手术 脑钠肽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早期床上脚踏运动在ICU重症胰腺炎机械通气患者中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收集我院2022-2023年期间的ICU重症胰腺炎机械通气患者2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早期床上脚踏运动。结果:观察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床上脚踏运动在ICU重症胰腺炎机械通气患者中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床上脚踏车 胰腺炎 机械通气 ICU
  • 简介:摘要 目的:探析透析中脚踏运动对尿毒症患者不安腿综合征的防治效果观察。方法:本研究随机选取了2018年7月-2020年6月间于我院进行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66例,对照组的33名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干预模式,观察组的33名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脚踏运动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不安腿综合征评分以及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33名患者的不安腿综合征评分为(14.27±2.17)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19.28±3.28)分。观察组总的护理服务满意率为93.9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76%。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脚踏运动训练,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不安腿综合征评分,促进患者的康复,同时提高患者对于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因此推荐作为尿毒症透析患者的首选护理干预方式推广使用。

  • 标签: 透析 脚踏车运动 尿毒症 不安腿综合征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半卧位联合床上脚踏运动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的氧合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以2020年2月-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ARDS随机分组,对照组(常规康复指导)及观察组(以常规康复指导为基础联合半卧位联合床上脚踏运动)均为50例。结果:观察组氧合指数各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组间血流动力学无明显数据差异(p>0.05)。讨论:半卧位联合床上脚踏运动干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半卧位 床上脚踏车运动 ARDS 氧合 血流动力学
  • 简介:通行能力计算方法总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依据饱和流率计算通行能力的方法。另一类是计算每次绿灯时间内通过交叉口车辆数的方法。用冲突点法计算交叉口通行能力时,并未考虑非机动机动混行时的影响。且应用范围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国内外应用比较广泛方法仍是饱和流率法。本文通过对交叉口非机动机动运行规律分析,应用饱和流方法进一步完善了混合交通条件下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模型。提出了信号交叉口交通管理与控制方案,并对交叉口整体交通容量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得出不同非机动交通量情况下,交叉口综合治理最佳方案。

  • 标签: 信号交叉口 非机动车 机动车 交通容量 通行能力 交通管理
  • 简介:摘要:本项目公开了非机动占用机动车车道识别方法,包括:拍摄所在区域的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的视频图像,并传输给视频分析系统;采用基于深度神经网络学习电动自行车的特征,并建立电动自行车的外形训练模型和车牌训练模型;对视频图像进行图像分割,以区分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提取机动车道内的视频图像,并将所述视频图像输入外形训练模型以标记机动车道内的电动自行车;将所述标记机动车道内的电动自行车的视频图像输入车牌训练模型,检测输出电动自行车的车牌号码。通过上述方案,本项目具有识别准确、降低计算工作量等优点,在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 标签: 非机动车,占用车道,机动车,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