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临床骨科手术后患者易感染的问题,分析感染及影响感染的因素,进而实现控制骨科术后感染的目的。方法回顾性的分析了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收治的3500例骨科手术患者的病例资料,将其分作两组,分别是感染组以及非感染组,应用数理统计软件SPSS22.0,分析其术后感染的表现、发生,进而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3500例患者中,术后感染41例,感染为1.17%。结果发现年龄≥60岁,手术时间≥2h、Ⅲ类切口、抗菌药物>2种和低蛋白血症是骨科手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层流手术室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影响骨科术后感染的因素较多,因此,在临床中需要利用现有技术,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干扰,降低骨科术后感染

  • 标签: 骨科手术 感染发生率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外科手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的感染,并根据相关的因素总结降低感染的应对的策略。方法:回归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接受手术治疗的1200例患者,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感染,特定的感染部位分布和主要病原菌的分布。结果1200例的患者中,有71例感染感染为5.9%;前三个感染的部位是泌尿系统,下呼吸道和上呼吸道。总共检测到96种病原体。其中,革兰氏阳性菌占34.4%,33株;革兰氏阴性菌占64.6%,62个;真菌占1.0%,1个;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年龄≥60岁,BMI≥24kg/ m2,合并急诊的手术,基础的疾病,切口长度≥10cm,手术时间≥3h,有创手术和住院≥10d可显着的影响术后感染发生( P

  • 标签: 普外科 术后感染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儿科术后感染应用优质护理以降低感染的效果,以提升儿科护理效果和水平。方法:将我院收治120例患儿展开研究分析,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根据实验标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方式。在护理完成后,对比两组护理效果,以得出最终的结论。结果:观察组在护理结束后,院内感染要低于对照组,且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各项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差异(P<0.05)。结论:在儿科术后护理中,感染是比较容易发生的,所以在医疗领域内探讨应用优质护理方式,降低感染发生,有效的提升护理满意度,还能改善护患关系,使得医疗环境变得和谐、融洽,患者能够积极的恢复,护理人员工作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对医疗领域发展存在直接的影响。

  • 标签: [] 儿科术后 院内感染 发生率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衰竭患者口腔霉菌感染 。方法: 选择2020年第四季度的23例肝衰竭患者进行预防感染护理,观察口腔霉菌感染发生。 结果: 共发生4例口腔霉菌感染,口腔霉菌感染为17.4℅,与上季度持平,达到了肝衰竭患者口腔霉菌感染﹤20℅的目标值。结论 :认真细致的口腔护理能有效控制口腔霉菌感染,提高治愈

  • 标签: 肝衰竭 霉菌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颅脑术后颅内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这一阶段我院收治的60例颅脑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均为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GCS评分为(12.65±2.04)分,痊愈为90.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脑脊液漏为16.67%,颅内感染为23.3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颅脑术后有针对性地给予护理干预不仅可以降低患者颅内感染发生几率,也可以加快患者苏醒,增加痊愈

  • 标签: 护理干预 颅脑手术 术后 颅内感染发生率 GCS评分 手术时间 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概率以及切口感染的因素,为预防和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对我院行剖宫产的1476例产妇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在1476例产妇中切口感染的概率为2.64%。其中手术时间超过1h、胎膜早破、试产后急诊剖宫产以及肥胖、伴有糖尿病的产妇在剖宫产术后切口发生感染的概率明显高于其他产妇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产妇剖宫产术后切口发生感染的概率和患者年龄、高血压没有关系p>0.05,差异不明显,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妇剖宫产术后发生切口感染和患者的手术时间超过1h、胎膜早破、试产后急诊剖宫产以及肥胖、糖尿病有关。在采取相应的预防性护理措施后,可以明显降低产妇在剖宫产术后切口发生感染的概率。

  • 标签: 剖宫产 切口感染 预防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措施对降低儿科患者手术后发现院内感染的效果,从而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数据。方法 随机选择我科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需要进行外科手术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格法分为两组:严格实施优质护理措施方法的50例患者为观察组,进行常规护理的50例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病历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最后通过多因素分析优降低儿科术后院内感染高危因素。结果 两组护理后的感染有明显差异,观察组术后感染10%(5/50),术后切口感染2例,术后并发症3例;对照组术后感染为36%(8/50),切口感染12例,并发症6例,统计学分析结果P

  • 标签: 医院感染 优质护理 儿科 院内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感染开展手术室护理的作用。方法筛选出本科室的100例剖宫产产妇,根据临床护理模式的不同把他们分成护理组A和护理组B,两组产妇都是50例,护理组A实施一般护理,护理组B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比其护理结果。结果护理组A的术后感染是12.0%,护理组B是4.0%,护理组B比护理组A低,对比差异大(P<0.05);护理组B的切口甲级愈合比护理组A高,且乙级愈合和丙级愈合都比护理组A低,对比差异大(P<0.05)。护理组A的患者满意度是86.0%,护理组B是98.0%,护理组B比护理组A高,对比差异大(P<0.05)。结论剖宫产产妇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的作用显著,有助于降低术后感染,促进切口快速愈合,且可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推荐。

  • 标签: 剖宫产 术后感染 发生率 手术室护理干预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感染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护理的剖宫产产妇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给予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术后感染。结果观察组剖宫产产妇术后感染6.45%显著低于对照组25.81%,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可显降低剖宫产产妇术后感染,提升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剖宫产 术后感染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降低颅脑术后颅内感染的作用研究。方法选取特定时间段(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我院神经外科接收的88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护理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神经系统损害程度和感染后不良反应发生。结果在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患者神经系统损害程度和感染后不良反应发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的护理中实施护理干预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神经系统损害程度,还能提升护理结局、降低感染后不良反应发生,值得医护人员在临床中推广并使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颅脑术 颅内感染发生率 作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0例进行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临床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有效的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术后肺部感染发生为8.00%(2/25),对照组肺部感染发生为24.00%(6/25),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00%,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能有效的降低术后肺部感染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肺部感染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在手术室护理干预下对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采用手术治疗的患者11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为55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为55例,采用手术室护理干预,观察一定的时间后,统计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手术后肺部感染情况等各项临床指标。结果对照比较,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6.36%)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9.09%),且实验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都优于对照组的各项临床指标,两组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者手术时采用手术室护理干预,可有效的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降低患者术后肺部感染情况,具有一定的临床护理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手术干预护理来降低剖宫产术后感染,降低剖宫产对产妇带来的伤害。方法:从2019年5月-2021年5月期间选择110例剖宫产产妇进行研究,通过对比手段来分析两种不同的手术室护理干预情况,总结手术室护理干预的作用。主要观察产妇的切口疼痛、愈合、感染情况,做好相关数据的记录与评分。结果:通过全面手术室护理干预的剖产产妇各方面指标都比常规手术护理干预好,其切口愈合、感染、疼痛情况都比对照组好。结论:全面开展手术室护理干预可以有效促进切口愈合,控制术后感染,缩短疼痛的持续性,让产妇具备良好的恢复状态。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护理干预 剖宫产 术后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对降低剖宫产术后感染的作用,提升剖宫产手术安全性。方法:选取88例到院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通过随机数字分组法分成两组,每组4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室护理措施,实验组实施剖宫产全面护理,对比两组的术后感染、切口疼痛发生情况,以及术后切口愈合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术后感染和切口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切口愈合优良及护理满意度均高出对照组(P<0.05)。结论:在剖宫产手术中针对患者和手术特征,实施手术室全面护理措施,有助于防控术后感染发生,对于患者术后切口愈合及身体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剖宫产 手术室护理 术后感染 应用效果
  • 简介:随着医院现代化的发展,加大了医院感染的管理难度。由于大部分清洁工来自农村,还有一部分下岗工人和外地民工,他们普遍文化低,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缺乏卫生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是导致医院交叉感染的高危人群。因此,强化清洁工管理,是各级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

  • 标签: 清洁工 管理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强化医院感染管理对降低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在2021年7月~2022年7月期间选取150例入院就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常规管理(对照组)和强化医院感染管理(研究组),比较患者临床指标。结果:研究组遵医行为更高;研究组医院感染更低;研究组经管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0.05)。结论:强化医院感染管理可以有效促进医院感染的降低,其对于患者就医工作的顺利开展与身心健康的优化很有帮助。

  • 标签: 强化医院感染管理 遵医行为率 医院感染发生率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医院感染的认识不足、日常操作不规范和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是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1]。探究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与医院感染的关系。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我院2016与 2017年医院感染发现,在其他因素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医院感染与医院感染培训内容、次数、方式、培训后测试有关,由于2016年我院院感科由护理部兼职管理,护理部因工作繁忙,未进行医院感染专业知识的培训,医院感染医院感染为6%;2017年医院感染管理单独成科,由专职人员管理,进行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医院感染为3%。结论:有效持续开展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能降低医院感染

  • 标签: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医院感染发生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