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女性压力尿失禁术后排尿困难的护理,以及观察护理以后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在2010年1月至2012年4月之间来我院治疗女性压力尿失禁的患者100例,主要依据两种不同的治疗方式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患者的年龄在40-68岁之间,且患者的病程均在2年-5年之间,为患者做好手术前的护理以及评估,进行心理护理与指导,手术中的观察护理还有手术以后的护理,进行并发症观察与护理以及对预防患者病情复发做有效的护理,并针对患者的病情为患者做出院指导,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比较相应治疗与护理以后的效果。结果女性压力尿失禁术后排尿困难症状的患者来我院经过护理人员的分析,给予针对的治疗方法,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以后,将两组治疗方式的手术时间以及手术以后留置导尿管的时间进行比较,还有对患者手术以偶排尿困难比率进行分析,差异显著。结论经过我们的实验发现该疾病与手术方式有关,不同的手术方式可以导致患者的并发症产生率不同,对于女性压力尿失禁术后排尿困难的患者进行针对的治疗与护理,可以促进患者病情好转,远离并发症早日康复,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的痛苦,从而提高患者对医院治疗与护理的满意度1。

  • 标签: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尿失禁手术后排尿困难 护理应对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患颅内损伤后,实行开颅手术之后非手术区延迟颅内血肿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实行颅脑损伤清除血肿手术的120例患者,并从中随机选择70例病患的临床资料作为分析对象。结果通过对病患进行头部的CT复查,并进行血肿清除手术,较好地使病患恢复身体的健康。结论实行颅内手术的减压之后,应该对远隔部位的颅内血肿出现的现象进行预防,并做好早期的诊断以及二次手术的准备,有效地改善DTCH并发症的出现。

  • 标签: 颅内损伤术 非手术区 延迟性颅内血肿 分析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综合康复治疗效果。方法223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同时,术后即采用综合康复治疗(包括高压氧、心理康复、肢体功能锻炼、针灸、理疗)。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残疾分级量表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定疗效。结果治疗30天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减小,日常生活能力(ADL)明显提高,康复组改变尤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P<0.01)。结论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综合康复治疗能明显降低颅脑损伤致残、有效地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

  • 标签: 颅脑损伤 术后综合康复治疗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乳腺癌术后压力与临床护理的对策。方法对给予常规护理和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有针对护理干预的两组患者术后心理障碍、回归正常生活及恢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护理干预组患者心理障碍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其回归正常生活率、患者恢复情况较常规护理组显著改善,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可缓解患者术后的抑郁情绪。

  • 标签: 乳腺癌 术后压力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泪道损伤修复成形术后泪道引流功能情况。方法前瞻统计我院2010年10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行泪道损伤修复成形术的患者,详细记录术前泪道功能情况,采用手术方式及术后护理等情况,对该类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泪小管断裂吻合术21例患者中治愈16例(3例术后未来门诊复查,电话随访无溢泪症状),好转4例,无效1例,治愈率76.1%。爆裂眼眶骨折11例患者中6例患者术后一周复查均诉轻度溢泪症状,给予泪道冲洗均有轻度狭窄,其中4例冲洗一次后溢泪症状消失,另外2例给予2次泪道冲洗后均消失。鼻腔泪囊吻合术6例患者溢泪症状全部消失,治愈率达到100%。结论泪小管断裂特别是下泪小管应尽早急诊一期行泪小管断裂吻合术,术后1周常规给予泪道冲洗,了解泪道通畅情况,进行2至3次冲洗,半年后拔管。爆裂眼眶骨折最好在10天内行骨折修复术,术中除分离嵌顿软组织外应保护泪前脊、泪后脊将泪囊达到解剖复位。鼻腔泪囊吻合术关键应将骨孔造的足够大,术后保持鼻腔通畅(呋嘛滴鼻液滴鼻),1周后给予泪道冲洗,根据复查情况决定拔管时间,3到6月不等。

  • 标签: 泪小管断裂 爆裂性眼眶骨折 鼻腔泪囊吻合术 泪道冲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护理手段减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及伤残率。方法自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对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功能锻炼、高压氧治疗时的护理、营养支持时护理。结论护士对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变化要有预见性,抓住护理要点尽可能减少病残率,降低死亡率。

  • 标签: 重型 颅脑损伤 术后 护理
  • 简介:摘要药物静脉输注是临床上广泛用于防治疾病及抢救危重病人的迅速有效的给药途径。但在治疗过程中常会发生静脉药物或静脉液体渗漏现象,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引起渗漏部位红肿、疼痛、周围组织坏死以及神经、肌腱和关节损害,甚至造成功能障碍,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耽误了治疗时机,给患者经济与精神上造成很大影响,又延长了住院时间,有可引发医疗纠纷。特别是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规定,局部注射造成组织坏死,成人大于体表面积2%,儿童大于体表面积5%即可定为四级医疗事故,更是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压力和责任。因此,掌握静脉渗漏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防治知识至关重要.。为寻求防治方法,避免和解除静脉渗漏给患者造成痛苦,总结如下渗透损伤的因素,药物因素。

  • 标签: 静脉输液 药物治疗 渗漏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保持呼吸道通畅,使病人尽早脱离危险。方法经吸痰、雾化吸入、局部用抗生素、特殊护理结果由于病情差异,大部分病人康复,少数病人效果不佳死亡。结论气管切开术是颅脑损伤病人护理必不可少的护理措施。

  • 标签: 气管切开 呼吸道 湿化 拍背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分析骨盆骨折合并尿道损伤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7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50例骨盆骨折合并尿道损伤患者,采用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严格进行病情观察,进行系统功能训练。结果经过护理后,50例患者全部康复,未出现尿道狭窄等并发症。结论针对骨盆骨折合并尿道损伤患者,采用有效的护理措施,加强功能康复训练,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与康复能力,具有十分重要临床护理意义。

  • 标签: 骨盆骨折 尿道损伤 护理 体会
  • 简介:目的探讨创伤后去骨瓣减压的类型及是否二次手术对脑积水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387例中、重型颅脑损伤手术病人。结果去骨瓣减压病人脑积水发生率为27.0%,保留骨瓣的病人脑积水发生率为3.8%,双侧开颅、二次手术增大脑积水的发生率,骨瓣距中线距离越近越容易发生脑积水结论去骨瓣减压手术和创伤后脑积水有明确的相关关系,骨瓣相对较大、二次手术及骨瓣距离中线近和脑积水的形成有关。

  • 标签: 去骨瓣减压手术 脑积水 骨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损伤合并十二指肠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手术方式。方法回顾分析1997~2009年术前诊断和术中探查证实的闭合损伤合并十二指肠损伤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入院后经常规检查及B超、腹部平片、CT扫描确诊13例,口服造影剂诊断6例,纤维胃镜检查诊断4例,剖腹探查诊断12例,术前诊断率65.7%。结论掌握腹部闭合损伤合并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是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的关键。手术方式应根据十二指肠损伤程度的分级、伤后时间的长短、腹腔污染程度以及合并伤等情况而决定。

  • 标签: 十二指肠 损伤 早期诊断 手术
  • 简介:摘要腹部闭合损伤多见于生活交通及生产事故,是外科临床工作中比较常见的病症,因其多伴有其他外伤而掩盖了病史和体征,容易导致诊断的延误,尤其腹部闭合损伤处于休克状态患者多属于危重病患,属于外科急诊重症,不及时抢救,死亡率较高。我们回顾分析我院从2005年1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腹部闭合损伤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总结腹部闭合损伤患者的临床特征、诊疗原则及经验。

  • 标签: 腹部闭合性损伤 剖腹探查 腹膜后血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措施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分析33例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好转26例,植物人生存状态2例,死亡5例。结论护理人员认真、科学、严谨的护理措施,密切、细致的观察病情变化,做到有备无患。掌握气管切开术后护理的特殊,是防止气管切开术后发生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减少致残率的保障。

  • 标签: 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部闭合损伤患者的临床救治,减少漏诊,提高抢救率。方法总结我院2001-2011年共收治69例腹部闭合损伤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及时救治,其中采用手术55例,非手术治疗11例,急诊手术包括脾脏切除、肝修补、肠道修补、肠造瘘等。结果本组69例腹部外伤患者,平均住院时间20.25天,经积极抢救65例治愈,死亡4例。死亡率达6%。患者死亡原因为ARDS,病情较为严重。结论早期伤情准确判断,动态血流动力学监测,院前及院内伤情的动态评估等均对腹部外伤患者的临床救治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腹部 闭合性损伤 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腹部闭合损伤外科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闭合腹部损伤由于无创口与腹膜腔相通,诊断有时较困难。应结合受伤史和伤员的症状、体征及相关检查,作出正确的诊断。

  • 标签: 腹部闭合性损伤 外科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损伤早期诊断的方法和治疗原则。方法选择本院救治各类腹部闭合损伤病例96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经手术治疗90例,全部治愈84例,其中切口感染8例,肠瘘2例经治疗均治愈。死亡6例。结论医务人员要严密观察,综合分析,强调对不典型病例重复使用特殊检查的必要及有创检查的许多意义,提出不宜把腹腔穿刺阳性作为剖腹探查的绝对指征,以及时准确早期诊断,掌握手术及抗休克治疗时机是抢救生命的关键。

  • 标签: 闭合性损伤 腹腔穿刺 剖腹探查 腹腔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