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由杨昭全、孙玉梅所著的《朝鲜华侨史》一书已问世。作者以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为标准,将朝鲜华侨史分为古代(殷末周初至清中期)、近代(1840年——1949年)和现代(1949年以后)三个时期论述,对华侨移居朝鲜的历史、近代朝鲜华侨社会的形成,现代北南朝鲜华侨的概况,以及日本统治朝鲜时期的排华事件等内容进行了分析,突出了华侨朝鲜人民融洽相处,促进中朝经济、文化交流和促进朝鲜经济文

  • 标签: 华侨史 朝鲜经济 朝鲜华侨 发展变化 三个时期 中国社会经济
  • 简介:<正>公元960年,赵匡胤称帝,建立宋朝,统一中原,史称北宋。这时中国地方部分地区及东北地区为契丹族所建辽所据。这一时期,朝鲜半岛为高丽王朝。高丽与北宋、辽皆保持朝贡关系。侨居高丽的华侨众多,为古代朝鲜华侨高潮时期之一。北宋人多从

  • 标签: 高丽王朝 北宋前期 朝鲜华侨 东北地区 海外贸易 公元
  • 简介:本文是在查阅有关文献和考察访问的基础上撰写而成的。1945年8月日本投降以后,朝鲜华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广大华侨知识分子的努力下,在朝鲜半岛北半部重新恢复和新建了华侨学校。这一时期,由于华侨教育得到了朝鲜政府的支持,朝鲜华侨学校发展很快。朝鲜战争的爆发使华侨教育受到严重破坏,但在中国政府的大力帮助下,大多数华侨学校仍能坚持上课。从1953年7月停战到1966年,由于多方面的有利因素,朝鲜华侨教育进入了鼎盛时期。但其后,朝鲜政府按本国教育体制全面改造了华侨教育。从此,朝鲜华侨教育沿着“朝鲜化”发展。作者认为,当今的朝鲜华侨教育何去何从,到了应该考虑的时候了。

  • 标签: 朝鲜华侨 华侨教育
  • 简介:朝鲜是中国唇齿相依的邻邦,自古以来就和中国有着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联系。朝鲜华侨在朱子学传播中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把朱子学介绍到朝鲜,参与朱子学的研究和运用,使朱子学在朝鲜的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 标签: 朝鲜华侨 朱子学 文化传播
  • 简介:廖道传(1877-1931),宇叔度,广东梅县人,是我国清末民初著名的教育家和诗人。他的高祖廖熙堂曾经商于南洋,以其端直侠义为侨胞所尊重,被选为甲必丹(原意为首领,荷晨东印度各岛任命的华人官吏)。廖道传五岁启蒙,先从外祖父与叔父就读,不须督责,即能捆苦自励,勤奋好学;后由其父廖位三亲自教导,学业大进。十八岁考取秀才,二十三岁考取寡生第一名。二十七岁中举人。

  • 标签: 华侨 史诗 述评 清末民初 教育家
  • 简介:我已经四次去朝鲜了,每次去都会有些莫名的兴奋。朝鲜是个神秘的国度,既熟悉又陌生。站在平壤街头,恍惚间,仿佛穿越一般,感觉时光倒流,回到了上世纪70年代的中国……

  • 标签: 旅游业 旅游经济 旅游市场 旅游景点
  • 简介:<正>研究华侨人口的迁移行为,首先的问题是华侨人口的范畴规定问题。学术界对华侨的定义问题纷争已久,迄今尚无定论。本文试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就教于学术界的前辈和同仁。一、华侨定义问题对于华侨的定义问题,我们可以从纵和横两个方面去考察。所谓纵向考察,指的是历史的认识,从历史的角度去进行动态把握,所谓横向考察,指的是静态的理解,用时空的观点去进行层次的把握。

  • 标签: 华侨 迁移行为 人口学 定义问题 历史阶段 范畴
  • 简介:【社会热点】2013年3月7日,联合国安理会举行公开会议,安理会15个成员国一致通过第2094号决议,加强和扩展了对朝鲜的多项制裁措施,早在联合国安理会达成的新的对朝制裁决议前,3月5日,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部发言人发表声明宣称:《朝鲜停战协定》(以下简称停战协定)“完全无效”,将彻底废弃朝鲜停战协定:全面停止朝鲜在板门店代表处的活动并采取切断板门店朝美军方热线电话的措施。

  • 标签: 朝鲜 热线电话 联合国 成员国 司令部 断板
  • 简介:朝鲜目前是世界上最封闭的国家,她的军事力量向来高深莫测。这些年来,虽然朝鲜持续精确弹道导弹和推展核计划,让美、日两国相当头大,不过其传统军力基本变动不大,甚至因为长期经济不振和粮食欠产,削弱了朝鲜军的整体作战能力。

  • 标签: 作战能力 朝鲜 军事力量 核计划 精确弹道导弹
  • 简介:<正>华侨大学华侨研究所于6月14—18日召开了《华侨与新四军》座谈会。出席这次座谈会的共廿余人,主要是1938年回国参加新四军的“菲律宾华侨抗日义勇队”成员和部分归侨新四军老战士。他们中有:余志坚(原菲华义勇队副队长、现任全国侨联常委、云南省华侨历史学会会长)、王天华(菲华队员、辽宁省侨联顾

  • 标签: 新四军 华侨研究 华侨大学 座谈会 菲律宾华侨 云南省
  • 简介:<正>本书是由厦门大学陈碧笙教授任主编,吴文华,孙晋华、陈毅明执笔的华侨史论著。1989年7月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共分三编14章,共59页。本书叙述了从唐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期的华侨历史概况。在第一编叙述古代

  • 标签: 华侨史 南洋华侨 华侨社会 第二次世界大战 叙述 出版发行
  • 简介:前言本文不是论述当代的华侨、华人问题。为了有助于了解华侨、华人世界,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尤其是从社会史和移民史的角度来论及华侨、华人问题。目前,全世界的华侨人口大约有一千数百万乃至两千数百万人,大半分布于东南亚地区。有的国家华侨人口极多,据说有400万乃至600万人,已经颇具影响。在泰国,华侨人口占总人口的13~15%左右,而日本的华侨则只有七万人左右,仅占总人口的0.05%。因此,仅以日本的情况而言对华侨难于有充分的了解。

  • 标签: 东南亚地区 华人世界 十七世纪 赤阳 十六世纪 西方殖民者
  • 简介:南安华侨中学创办于1956年,是由旅居印尼的爱国华侨黄怡瓶先生首倡,众多爱国华侨共同创建的。学校座落在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南安丰州九日山东南麓。建校四十周年时,李鹏总理题词勉励学校:“南安侨中四十年,造福桑梓育英才”。

  • 标签: 华侨中学 南安 海上丝绸之路 爱国华侨 学校 桑梓
  • 简介:中老两国是山水相依的邻邦,由于地理上的便利条件,两国人民很早就有了密切往来。现代老挝境内的许多民族,如苗族、瑶族等是从中国迁去的。除了这种较大规模的

  • 标签: 南掌 巴色 下寮 热爱祖国 柬埔寨人 中国移民
  • 简介:粤籍华侨是印尼华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二战之前印尼华侨教育发展史上,粤籍华侨创办中华会馆学校、抵制华侨学校改制、积极参与筹建粤籍乡团华校,推动了印尼华侨教育的发展,提高了印尼华侨的文化知识水平。

  • 标签: 粤籍华侨 印尼 华侨教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作为史前石制坟墓被营造的支古墓是世界范围内巨石制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支古墓,糙石柱(立石),集团墓,石圆圈和石阵。在欧洲,巨石建筑物,如支石墓、石圆圈和石阵于法国、英格兰、瑞典南部、葡萄牙、丹麦和荷兰都有发现。欧洲的支石墓过去一直被认为建造于公元前2500--2000年左右。但最近建立在对放谢性碳元素年代重新核算的基础上,英国著名的考古学家ColinRefrew得出这样的结论:支古墓在欧洲的建筑时间可早至公元前五千年(比埃及金字塔早1500年)。英法两国最早的支石墓目前定于公元前4800(Refrew,1973.93—120),并且就欧洲支石墓出现最晚不迟于公元前四千前这一观点在学术界已成这共识。

  • 标签: 朝鲜 支石墓 文化传统 文物考古 历史起源 分布范围
  • 简介:图1从左至右分别是三个人物,代表三个国家,即美国、朝鲜、中国。漫画鲜明表现了三者之间的关系:美国侵略朝鲜朝鲜人民奋起抵抗;美国把战争烧到中国边境,中国人民组织志愿军抗美援朝。

  • 标签: 朝鲜战争 中国人民 抗美援朝 美国 志愿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