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血管定位和血流曲线形态对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24例卵巢恶性肿瘤和42例良性肿瘤,测定肿瘤的血管定位、舒张期切迹、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将PI和RI与术后病理组织学结果对照,以此预测卵巢恶性肿瘤的灵敏性、特异性。结果卵巢恶性肿瘤PI是0.54±0.15,良性为1.48±0.65;恶性肿瘤RI0.40±0.094,良性为0.85±0.099(P<0.001),卵巢恶性100%可见血管,并定位于肿瘤中心(91.7%),92.9%无舒张期切迹;良性肿瘤46.3%可见血管,并定位于肿瘤周边(95%),85%可见舒张期切迹。以0.76为PI界值,其预测卵巢恶性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及阳性和阴性预测率分别为92.9%、95%、96.3%和90.0%;以0.56为RI界值,其敏感性、特异性及阳性和阴性预测率分别为89.3%、95%96.2%和85%。结论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血管定位、博动指数、阴力指数和舒张期切迹是鉴别卵巢良恶性肿瘤有参考价值的方法之一。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血流图 卵巢肿瘤 病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直肠癌骨转移中的显像特点及临床价值。方法对423例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直肠癌患者行99mTc-亚甲基二磷酸盐(MDP)全身骨显像,对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直肠癌的骨转移率14.42%,好发部位腰骶椎以下部位,多合并其他部位转移,且好发于术后1-2年内。结论全身骨显像对直肠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指导价值。

  • 标签: 全身骨显像 直肠癌 骨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术前符合线路18F-FDG显像对肿瘤临床分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经病理证实的宫颈癌患者,术前行符合线路18F-FDG显像并行手术切除肿瘤的患者共37例,比较符合线路18F-FDG显像分期与手术切除病理分期。结果手术切除病理分期低于符合线路18F-FDG显像分期。结论符合线路18F-FDG显像对宫颈癌临床分期价值有限,不推荐宫颈癌患者术前常规行符合线路18F-FDG显像

  • 标签: 宫颈癌 符合线路18F-FDG显像 分期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54-01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探讨消化道出血的核医学检查最佳成像技术及方法,评价消化道出血的单纯SPECT成像与SPECT成像加局部CT断层融合成像两者对临床诊断的意义,判断哪种方法更准确。进而得出结论同一病人的消化道出血者,SPECT动态采集加局部CT断层融合成像技术的诊断率高,假阳性率低,灵敏度高,对临床更有意义,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胃肠道 出血 融合成像技术
  • 简介:目的肾细胞癌(RCC)的诊断主要依赖传统影像学检查,但鉴别诊断仍存在一定困难。有研究指出,11C-乙酸(11C-AC)在RCC的原发病灶中存在高摄取,而另一项类似研究则认为RCC的摄取与正常肾实质相仿。本研究旨在探讨其在肾占位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4例肾脏单发占位者分别行20min11C-ACPET动态采集及18F-脱氧葡萄糖(18F-FDG)、11C-ACPET/CT局部静态显像,勾画肾占位及健侧肾实质感兴趣区(ROI),以靶本(T/B值)比值为指标,定义T/B比值〉1为阳性,≤1为阴性。观察肾占位放射性摄取特征和动态曲线差异,并比较两种示踪剂诊断RCC的阳性率。结果34例肾占位者中,26例手术、8例穿刺。其中26例为RCC,11C-AC和18F-FDGPET/CT诊断RCC的阳性率分别为88.5%和38.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C动态显像的时间-放射性曲线(TAC)显示,RCC与良性病变的放射性计数达峰时间及曲线走势均存在一定差异。结论11C-ACPET/CT显像探测RCC的阳性率明显高于18F-FDG。TAC可能有助于肾占位性质的鉴别。

  • 标签: 18F-脱氧葡萄糖 11C-乙酸 肾占位
  • 简介:目的评价双时相显像在胰腺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4例胰腺癌患者和10例胰腺良性病变患者进行^18F-FDGPET双时相显像(早注射FDG后50-60min行早期显像,注射后120-150min行延迟显像),测定两次显像病灶的标准摄取值(standarduptakevalue,SUV),并计算SUV变化率(ΔSUV)。结果胰腺癌组SUV早期显像=4.63±2.09,SUV延迟显像=5.86±2.74,ΔSUV=(24.76±15.58)%,差异有显著性(t=7.94,P〈0.01)。而胰腺良性病变SUV早期显像=2.48±0.95,SUV延迟显像=2.81±1.18,ΔSUV=(12.66±20.97)%,差异有显著性(t=2.67,P〈0.05),且胰腺癌组SUV延迟显像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t=2.25,P〈0.05)。结论胰腺恶性病变SUV延迟显像升高的幅度高于良性病变,但黏液腺癌SUV延迟显像升高的幅度低于良性病变,总体而言,双时相显像方法简便,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 标签: 胰腺癌 双时相 鉴别诊断 脱氧葡萄糖
  • 简介:目的:比较18F-脱氧葡萄糖(18F-FDG)符合探测显像及99mTc-亚甲基二膦酸盐(99mTc-MDP)骨显像在肿瘤骨转移诊断及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本院行18F-FDG符合探测显像及99mTc-MDP骨显像的骨转移患者42例,平均年龄(53.62±12.48)岁。其中未进行任何治疗患者18例,另11例治疗后多次(2-5次)行18F-FDG符合探测显像及99mTc-MDP全身骨显像。两种检查在1周内完成。比较两种方法在肿瘤骨转移诊断及疗效评价中的价值。结果18F-FDG符合探测显像有36例明确诊断,99mTc-MDP骨显像有32例明确诊断,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5,P=0.320)。18例未行治疗患者中,18F-FDG符合探测显像均明确诊断,99mTc-MDP骨显像有12例明确诊断,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7,P<0.05)。治疗后疗效评价,符合探测显像复查结果与临床疗效评估结果有较强的正相关性(r=0.834,P<0.02)。结论18F-FDG符合探测显像在初诊骨转移患者诊断及患者疗效评价中较99mTc-MDP骨显像有优势。

  • 标签: 18F-脱氧葡萄糖 双探头符合线路断层显像 99mTc-亚甲基二膦酸盐骨显像 骨转移
  • 简介:肛瘘又称肛门直肠瘘,是肛肠外科中的常见病[1],手术后复发率较高,术前明确内口位置、瘘管走向及其与括约肌之间的关系是肛瘘手术的关键,特别是要确定支管走向、数量及其与括约肌之间的关系,术中发生支管遗漏通常是导致肛瘘手术后复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故术前详细的影像学资料是肛瘘手术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超声检查因其操作简单、无痛苦、可重复性、准确率高等独特优点已成为临床首选的肛瘘检查方法。

  • 标签: 肛瘘手术 三维超声 成像技术 超声显像 价值 应用
  • 简介:摘要探讨SPECT心肌灌注显像中患者的护理。认为SPECT心肌灌注显像效果的好坏,诊断灵敏性和特异性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医生的诊断技术,护理也尤为重要。为了提高显像的效果和诊断的符合率,护理配合也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心肌灌注显像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显像对胎盘早剥的诊断。方法对31例经临床及病理证实为胎盘早剥的声像图表现进行分类,用彩色多普勒显像诊断。结果诊断符合率达93.55%,误诊1例,漏诊1例。结论彩色多普勒显像诊断胎盘早剥的重要手段。

  • 标签: 彩色多普勒显像 超声 胎盘早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普勒组织显像对二尖瓣血流频谱假性正常化的鉴别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陈旧性心悸梗塞及扩张型心肌病患者45例为假性正常组,另选取我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除外心脏疾病患者45例为正常对照组,均行脉冲多普勒及多普勒组织彩色显像技术检测,观察两组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参数。结果假性正常组左心室及左心房内径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与血流传播速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E峰减速时间、E/A值及E、A峰值流速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多普勒组织显像能有效鉴别二尖瓣血流频谱假性正常,对左室舒张功能评价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左室舒张功能 二尖瓣血流频谱假性正常 多普勒组织显像
  • 简介:目的:探讨核医学99mTcO-4与99mTc-MIBI联合显像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入选的40例甲状腺结节病例术前行甲状腺99mTcO-4显像、99mTc-MIBI显像,根据结节的99mTc-MIBI与99mTcO-4摄取值,计算99mTc-MIBI/99mTcO-4摄取比值(即M/T值)。根据术后病理,分析M/T值及血清人促甲状腺激素(hTSH)水平与结节良恶性的关系。结果40例中,5例甲状腺结节M/T比值≥2.0,病理结果为恶性结节(乳头状癌、滤泡状癌),与M/T值存在相关性(P〈0.05);其余35例为良性结节(腺瘤、囊腺瘤),M/T值均〈2.0。联合甲状腺99mTcO-4和99mTc-MIBI显像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4.3%,准确率为95%。良性结节与hTSH水平增高有关(P〈0.05)。结论联合甲状腺99mTcO-4和99mTc-MIBI显像可对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进行鉴别诊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99mTcO-4 99MTC-MIBI 显像 甲状腺结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囊性肾癌的CT表现,以提高对囊性肾癌的认识和诊断符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囊性肾癌患者的CT影像学表现特点,16例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6例同时行多平面重建。结果16例囊性肾癌均单发,位于左肾13例,右肾3例;多囊者11例,其内可见粗细不均分隔,单囊者5例;囊液密度不均匀15例;10例囊壁不均伴有壁结节;增强后囊壁和(或)分隔及结节呈不同程度的强化;2例病灶伴有钙化。结论囊性肾癌的CT主要表现为具有厚薄不均的囊壁和(或)粗细不均分隔、伴有囊壁结节及钙化的囊性病变,有一定特征性,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标签: 肾脏肿瘤 囊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HRCT在检出和显示肺内多发小结节微细表现的价值。方法对16例直径≤3cm的孤立性结节行常规CT扫描后,于结节处行HRCT扫描,对不同病变结节的边缘形态和内在特征进行分析。结果HRCT能充分显示孤立性肺结节内的细微结构,16例肺内多发性小结节HRCT扫描显示的征象为分叶6例,毛刺6例,钙化1倒,小泡1例,胸膜凹陷2例。结论HRCT在显示肺内多发小结节内部结构、形态等方面优于常规CT,是区分良恶性肺内多发小结节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肺结节 多发小结节 HRCT
  • 简介:学校成立诊断中心,除了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各领域定期进行诊断外,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是帮助师生进行自我诊断。但是,这个诊断不同于第一项任务,它是在与诊断对象协商并取得同意后才进行的,有些压根儿就是在他们的邀请下进行的,所以,我们将这项工作称之为协商式诊断

  • 标签: 自我诊断 协商 学校教育 教学 师生
  • 简介:摘要放射诊断的出现为医学进展得到空前发展,为临床诊断提供精确的诊断依据,随着医学影像诊断的不断发展,普放诊疗仍是其中最基础、最有用的诊疗手断。

  • 标签: 普通射 诊断 X线
  • 简介: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thyroidcancer,DTC)患者131I治疗后的全身显像(Rx-WBS)中,常能看见肝脏弥漫性生理性摄取,其临床意义争议较多。有些学者认为与残留甲状腺和(或)甲状腺癌转移灶有关,有些学者则认为与其无关,甚至有观点指出,尽管Rx-WBS图像为阴性,只要出现肝脏弥漫性摄取,即提示有潜在病灶,预示甲状腺癌复发的可能。为此,我们进行了大样本分析,探讨肝脏弥漫性摄取的意义。

  • 标签: 分化型甲状腺癌 生理性摄取 131I 全身显像 弥漫性 癌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超声诊断对腹膜后间隙占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共收集63例腹膜后占位患者,全部病例与手术结果及病理检查对照。结果超声检查对腹膜后间隙占位病变的定位符合率达87.3%,对腹膜后间隙占位病变良恶性的诊断符合率达82.8%。结论超声检查对于腹膜后间隙占位病变的发现和定位、定性具有很大的诊断价值;是诊断腹膜后间隙疾病首选的检查方法。

  • 标签: 超声检查 腹膜后间隙占位病变 鉴别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囊性肾癌的MSCT及MRI表现,旨在提高囊性肾癌的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例囊性肾癌患者的CT及MRI表现。结果:囊性肾癌14例,其中多房型9例,单房型5例。有壁结节者6例,无壁结节者8例;壁及分隔厚薄不均匀者12例,囊壁光滑者2例。增强扫描囊壁、分隔及壁结节明显或中度强化。结论:囊性肾癌的CT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在肾囊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肾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