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的有效补救措施,终止早期妊娠的人工流产方法包括手术流产和药物流产。随着医疗技术提高,越来越多新技术被应用于手术流产,如何保证手术流产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高质量的流产服务,成为临床工作者关注的重点。本文汇总了手术终止10周内早期妊娠的技术进展,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手术流产 早期妊娠 10周内 安全性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Perthes病患儿早期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的病程演变,探讨早期手术治疗Perthes病的意义。方法收集自199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67例Perthes病患儿资料,分为手术组(35例)和保守组(32例)。手术组35例,男32例,女3例,年龄(8.3±1.0)岁(范围7.0~11.8岁),左侧21例,右侧14例;保守组32例,男24例,女8例,年龄(8.4±1.4)岁(范围7.1~12.0岁),左侧22例,右侧10例。每3个月摄取骨盆正位及蛙式位X线片,参照改良Waldenström分期评估Perthes病的病程演变,在系列观察未发现改良WaldenströmⅡb期视为跳过碎裂期。在愈合期后的骨盆正位及蛙式位X线片根据Stulburg分级评估结果,并且测量患侧与健侧干骺端宽度比值和股骨头骺高度比值。结果35例手术组进入Ⅲa期所需时间(0.58±0.33)年(范围0.1~1.5年),32例保守组(0.96±0.30)年(范围0.4~1.8年),进入修复期所需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59,P<0.05);手术组病程跳过碎裂期共11例(31%),保守组5例(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626,P<0.05);手术组干骺端患侧与健侧比为108.0%±6.0%(范围101%~123%),保守组115.8%±11.2%(范围101%~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50,P<0.05)。手术组股骨头骺高度患侧与健侧比为82.5%±8.2%(范围61%~96%),保守组74.7%±1.3%(范围33%~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21,P<0.05)。手术组改良Stulberg分级为Ⅰ类髋关节29髋,Ⅱ类髋关节6髋,Ⅲ类髋关节0髋;保守组Ⅰ类髋关节16髋,Ⅱ类髋关节10髋,Ⅲ类髋关节6髋。两者进入Ⅳ期后Stulberg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86,P<0.05)。结论早期手术改变了Perthes病的自然演变,早期手术治疗缩短Perthes病碎裂期病程,使其更早进入修复期,并且有机会跳过碎裂晚期,改变其自然病程,愈合后股骨近端形态改变更接近正常。

  • 标签: 累-卡-佩三氏病 股骨头 儿童 对比研究 X线透视检查
  • 简介:摘要乳房轮廓保留(BCP)是指通过保乳手术(BCS)、乳房切除即刻乳房重建(IBR)的外科策略,保留乳腺癌患者术后乳房的轮廓。随着乳腺外科技术的发展,乳腺癌患者的术后外形和生活质量获得了明显改善,最近的研究报道中,将BCP作为一项新的指标来衡量或评价乳腺癌治疗效果。在早期乳腺癌手术中,需要根据术前对乳腺癌患者全身情况和乳房肿瘤的全面评估以及乳房的形态特点,制定个体化的手术策略,合理提高乳腺癌术后的BCP率,改善患者的术后外形效果。结合我国女性乳房的形态特点,不仅可以通过BCS和IBR保留乳房轮廓,在部分乳腺癌患者中,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乳房切除术也可作为保留乳房轮廓的术式选择,从而减少乳房缺失给患者带来的身心影响。

  • 标签: 乳腺肿瘤 外科手术 保乳手术 乳房重建 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乳房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腹式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组,观察组60例行腹腔镜手术,对照组60例行腹式手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恢复指标、无瘤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尿管留置时间、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无瘤生存率比较,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腹式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生存预后相仿。腹腔镜对患者造成损害小,可促进术后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但延长了手术时间。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腹腔镜手术 腹式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脑外伤患者实施早期颅骨修补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6例脑外伤患者,所有患者均实施颅骨修补术治疗,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于术后3~6个月实施治疗,研究组于术后3个月内实施治疗,治疗完成后,观察两组并发症和预后,并对数据作以分析。结果: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对比研究组更低(P<0.05),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外科手术早期下床活动的护理干预。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20年5月作为研究期,病例为此期间在我院接受腹部外科手术的患者,病例数量为84例,按照抛硬币的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有42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不仅实施常规护理,还要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早期下床活动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发生1例创口感染、1例肺部感染、0例消化道出血,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为4.76%,对照组发生3例创口感染、2例肺部感染、2例消化道出血,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为21.42%,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的概率要明显小于对照组(P

  • 标签: 腹部外科手术 早期下床活动 护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田洪雨 关平 孙永鹏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1-08-04
  • 出处:《健康忠告》杂志 2021年第4期
  • 机构: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061000
  •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全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行手术治疗的早期PTC患者80例,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开放组58例和腔镜组22例。开放组行开放手术治疗。腔镜组用胸乳入路全腔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次日引流量、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目。结果: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放组,但出血量明显少于开放组,腔镜组手术切口长度明显小于开放组。结论:腔镜甲状腺手术具有创伤效,遗留疤痕小,美容效果好等优点,患者易接受。但腔镜甲状腺癌的操作难度较大,同时注意颈淋巴结清扫时防止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损伤。在准确选择适合患者情况下,腔镜甲状腺癌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全腔镜手术 传统手术 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全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行手术治疗的早期PTC患者80例,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开放组58例和腔镜组22例。开放组行开放手术治疗。腔镜组用胸乳入路全腔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次日引流量、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目。结果: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放组,但出血量明显少于开放组,腔镜组手术切口长度明显小于开放组。结论:腔镜甲状腺手术具有创伤效,遗留疤痕小,美容效果好等优点,患者易接受。但腔镜甲状腺癌的操作难度较大,同时注意颈淋巴结清扫时防止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损伤。在准确选择适合患者情况下,腔镜甲状腺癌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全腔镜手术 传统手术 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手术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本院7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8例,对照组实施改良根治术,观察组采取保乳手术,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引流时间方面,观察组更少,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

  • 标签: 早期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 保乳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乳腺癌应用保乳手术和改良根治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2020年1月-2021年8月期间接收的早期乳腺癌患者66例为对象,随机双盲法分组,每组33例,对照组改良根治手术治疗,观察组为保乳手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出现并发症较对照组少,手术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更短,切口长度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效果显著,相对于改良根治手术来说,具备优势,创伤小、安全度高。

  • 标签: 早期乳腺癌 保乳手术 改良根治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甲黑素瘤的手术治疗方案和预后。方法回顾并分析第四军医大学西京皮肤医院2011年7月至2019年12月收集的115例早期甲黑素瘤的手术治疗方案及预后。结果115例早期甲黑素瘤患者按改良的ABCDEF标准并根据如甲板改变、溃疡、结节等临床表现评估后,73例按原位甲黑素瘤扩大切除,22例按Ⅰ、Ⅱ期甲黑素瘤扩大切除,20例按Ⅰ、Ⅱ期甲黑素瘤且有浸润风险方案扩大切除。随访6个月至9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原发灶复发;101例患者淋巴结B超检查未见异常;2例截指患者出现转移,其中1例死亡;失访12例。结论依据患者甲黑素瘤临床表现选择手术扩大切除方案治疗早期甲黑素瘤,可以在确保充分治疗的基础上,最大程度保留肢端正常功能,且不会出现原发灶复发。

  • 标签: 痣和黑素瘤 指(趾)甲疾病 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微创手术对于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间在我院进行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的患者3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36例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比组,每组人数相等各为18人。对比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式;研究组患者:采取早期微创手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平均治疗时间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等相应指标。结果 采用早期微创手术进行治疗的研究组患者,其治疗效果、平均治疗时间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等方面的指标均优于对比组患者,(P

  • 标签: 早期微创手术 重症 急性胰腺炎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保乳手术早期乳腺癌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早期乳腺癌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改良根治术,观察组采取保乳手术,对比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以及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乳腺癌患者通过实施保乳手术治疗可有效改善临床指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保乳手术 并发症 早期乳腺癌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骨盆骨折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骨盆骨折患者81例,依据奇数偶数分组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前组41例,后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早期护理,比较两组骨盆骨折术后功能评价、并发症发生率、合并伤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Majeed骨盆评分(MPS)、奥兰多骨盆评分(IPS)、爱荷华骨盆评分(OPS)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4.39%,P<0.05;观察组合并伤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骨盆骨折手术患者的临床干预中,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骨盆功能,降低并发症,促进术后恢复,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早期护理 骨盆骨折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乳腺癌保留乳腺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及影响性。方法:以本院2019年3月~2021年07月期间本院确诊早期乳腺癌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经分层随机化分组法分组为传统组(n=38)、改良组(n=36),分别实施传统乳腺癌根治术、乳腺癌保留根治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手术预后质量、生活质量及乳房外观。结果:改良组手术时间为(155.31±20.65)min、手术失血量为(268.75±25.55)ml、术后住院时间为(12.35±1.65)d均低于传统组,且改良组术后SF-36评分(81.03±4.85)分、乳房外观满意度(97.22%)均高于传统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术后半年内局部复发率、远端转移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乳腺癌保留乳腺手术治疗效果及治疗预后较传统根治术相当,且可在积极控制患者术中手术损伤同时,维护乳房外观美观度。

  • 标签: 早期乳腺癌 保留乳腺手术 治疗效果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保乳手术和改良根治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随机选取本院于2020年02月-2021年02月纳入的7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并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每组35例。分别展开保乳手术和改良根治手术治疗,比较应用成效。结果 和参照组的各项手术指标相比较,观察组较低;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5.71%、2.86%,差异明显(P

  • 标签: 保乳手术 改良根治手术 早期乳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早期微创手术结合早期介入疗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均选自本院2016年02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共86例,按照就诊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先入院的43例为对照组采用早期微创手术治疗,后入院的43例为观察组结合早期介入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对比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的骨折愈合时间,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对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早期微创手术结合早期介入疗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更为确切,不仅能够加快患者的骨折恢复速度,还可以防止患者出现并发症,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青壮年 股骨颈骨折 早期微创手术 早期介入疗法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在生物瓣衰败患者采用J-Valve瓣膜行二尖瓣瓣中瓣手术的经验和早期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外科采用J-Valve瓣膜行二尖瓣瓣中瓣手术的29例患者临床资料。男16例,女13例,平均年龄(72.0±11.6)岁。既往手术置换HancockⅡ瓣膜17例,Edwards SAV瓣膜7例,Edwards Perimount瓣膜3例,佰仁思瓣膜1例,Mosaic瓣膜1例。瓣膜型号25号8例,27号17例,29号4例。手术于杂交手术室完成,在X线透视和TEE监测下经左侧肋间和心尖,将反向安装的J-Valve瓣膜在导丝的引导下置入二尖瓣生物瓣内。结果1例患者因介入瓣膜移位,紧急转正中开胸,在体外循环心脏停搏下经右心房及房间隔切口复位。28例完成经心尖瓣中瓣手术,死亡1例,手术操作成功率96.6%(28/29)。二尖瓣平均跨瓣压差(7.6±2.2)mmHg(1 mmHg=0.133 kPa),术后随访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J-Valve介入瓣膜在生物瓣衰败损毁的患者中行二尖瓣瓣中瓣手术可获得良好的早期效果,即使患者在前次手术置换的是小号生物瓣,仍可取得满意的血流动力学效果。

  • 标签: 二尖瓣 生物瓣衰败 经心尖二尖瓣瓣中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