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 研究吸吮对新生儿复温的影响。方法 累计在 2017年 8月到 2019年 8月间抽取新生儿 80例,采用随机 分组的方法将选取新生儿平均分组,其中 40例新生儿在结扎脐带后及早与母亲皮肤早接触、吸吮,将其划分为观察组,余下 40例新生儿在接受常规方法处理后再进行早接触、吸吮并划分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新生儿出生后半小时、一小时、两小时的体温。结果 对比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新生儿在出生后各时间段的体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吸吮能够有效稳定新生儿的体温,对于新生儿复温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荐。

  • 标签: 新生儿 早吸吮 复温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剖宫产产后出血治疗中母子早接触、婴儿吸吮母乳结合子宫阴道纱布填塞的作用。方法 将 2019年 1月 -2020年 6月在本院行剖宫产术并发产后出血的 56例产妇为研究对象,以系统抽样法为标准进行分组, 28例对照组产妇进行子宫阴道纱布填塞治疗, 28例研究组产妇与此同时进行母子早接触、婴儿吸吮母乳,比较两组止血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 研究组比对照组术后 30 分钟、 2小时出血量少,不良预后发生率低(分别为 3.57%和 21.43%) ,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母子早接触、婴儿吸吮母乳结合子宫阴道纱布填塞,能有效提升产后出血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有推广应用价值 。

  • 标签: 剖宫产术 母子早接触 吸吮母乳 子宫阴道纱布填塞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新生儿吸吮性水疱是一种少见良性皮损,因胎儿在子宫内用力吸吮局部皮肤导致,多表现为囊性水疱或大疱。本文报道4例新生儿吸吮性水疱,皮损主要在手背、手腕及前臂,单侧或双侧,面积大小不等,生后3~5 d自愈。

  • 标签: 婴儿,新生 吸吮行为 水疱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通过防治结合,我国结直肠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已大幅提高。对照国际先进经验,较低的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率成为限制我国结直肠癌患者预后进一步提高的瓶颈。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治学组就结直肠癌的早期筛查及诊断方案、早期结直肠肿瘤的内镜下/外科处理以及辅助治疗与补救措施等达成一些专家共识,供临床医师参考。

  • 标签: 结直肠癌 早期诊断 早期治疗 规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早产儿是指胎龄小于 37 周的新生儿,出生后体重较轻,身高较短,其身体各器官构建和生理功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不成熟。且很多早产儿出现吞咽障碍、吸吮困难问题,进一步加大喂养难度,导致早产儿出现营养不良,影响正常发育。据临床研究发现,对早产儿实施非营养性吮吸,能有效提升喂养效率,确保新生儿健康成长。本文主要研究非营养性吮吸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现状,为早产儿护理提供参考。

  • 标签: 非营养性吮吸 早产儿 护理 应用 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针对 非营养性吸吮在早产儿护理中的临床价值和未来发展 进行分析研究 ,为早产儿护理提供一定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 60 例早产儿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 30 例,观察组采用非营养性吸吮护理,对照组采用营养性吸吮护理,观察早产儿的生长发育状况和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早产儿生长发育状况和护理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非营养性吸吮能够促进早产儿胃肠道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加快早产儿体重的生长,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非营养性吸吮 早产儿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