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综述了可用于无皂乳液聚合的共单体类型、引发剂类型及无皂乳液聚合机理,展望了无皂乳液作为复鞣剂、无铬鞣剂、涂饰剂和特殊功能的皮革添加剂在皮革工业中的应用前景。

  • 标签: 无皂微乳液 聚合 皮革 应用前景
  • 简介:以芬顿试剂为引发剂,木薯淀粉为主链,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松香、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DM)和N-羟甲基丙烯酰胺(NMA)为单体,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在木薯淀粉分子上接枝苯丙共聚单体,合成出一种苯丙无皂乳液表面施胶剂,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粒径分析仪、静态接触角和扫描电镜对乳液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淀粉用量10%、m(单体总量)∶m(淀粉)=2∶1、H2O2用量5.0%、m(St)∶m(BA)=3∶1、松香用量0.8%、DM用量1.2%、NMA用量0.2%条件下,合成了苯丙无皂乳液表面施胶剂;当其用量为淀粉施胶液的0.4%时,施胶度为46s,纸张环压指数为5.47N·m/g.

  • 标签: 淀粉 无皂乳液聚合 松香 表面施胶剂
  • 简介:以N-羟甲基丙烯酰胺作自交联单体,聚乙烯醇(PVA)为高分子分散稳定剂,采用无皂种子聚合制备了稳定的自交联苯丙乳液。当软硬单体比例n(BA)/n(St)=1.0,w(PVA)=6%,w(ODA)=10%,w(NMA)=6%时,自交联苯丙乳液具有优异的施胶效果,当用质量分数为1%的苯丙乳液进行表面施胶时,纸张施胶度可达43.0s,表面强度达3.2m/s,耐折度88次,环压指数达7.38N.m/g;苯丙乳液与淀粉有良好的适配性,并可取得优异的复合施胶效果。通过动态激光粒径分析(DLLS)、差示扫描量热(DSC)等对乳液粒径及其分布和共聚物热转变性能及相结构进行了表征。

  • 标签: 无皂乳液共聚 苯丙乳液 表面施胶 自交联 表面增强
  • 简介:纳米乳液币口乳液都是由水、油和表面活性剂形成的胶体分散体系。本文从两种胶体分散体系的定义、组分、粒径、制备方法、稳定性以及特性出发,阐述两者的相似性与差异性,提出辨别两者的方法,为乳液以及纳米乳液的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微乳液 纳米乳液 胶体分散体系
  • 简介:简要介绍了乳液的研究现状,重点综述了乳液在洗护用品、纺织工业、纳米材料制备、重金属离子萃取、制革工业、废水处理、化学催化等方面的应用,最后,结合应用研究进展展望了乳液未来的发展。

  • 标签: 微乳液 表面活性剂 洗护用品 应用 发展
  • 简介:乳液自60年前被发现以来,由于其良好的外观、热力学稳定性、高溶解能力和易于制备等优点,它正被广泛应用于包括化妆品在内的多个领域.此外,乳液可以增强其负载物质的皮肤渗透性.乳液可分为3种类型:O/W型,双连续型和W/O型.当体系中油、水和两亲物质的比例适当时,即可自发形成乳液.这些适当的比率可以在相图的乳液区域中找到.在局部应用中,乳液的功效与乳液类型密切相关.乳液的表征通常需要结合几种实验技术获得的数据来完成.为了提高产品的功效和稳定性,许多化妆品以乳液的形式存在,其中包括皮肤护理、秀发护理和个人护理等.并且,为了提高产品功效和降低毒性而开发了一些新材料.应用于化妆品乳液配方中.本文主要介绍了乳液的一些基础知识及其在化妆品配方中的新应用.

  • 标签: 微乳液 制备 表征 化妆品用
  • 简介:据报道,德国正在研究皮肤友好型酶/乳液消毒体系,这种酶/乳液皮肤消毒体系是以源自鱿鱼的二异丙基氟磷酸酯酶(DFPase酶)为消毒活性剂,化妆品中的组分作为油相,糖类表面活性剂作为分散剂,

  • 标签: 皮肤消毒 磷酸酯酶 微乳液 表面活性剂 化妆品 分散剂
  • 简介:摘要:乳液作为一种新型乳液体系,于20世纪50年代被发现,60年代年被称为“MicroEmulsion”。后在20世纪90年代被描述为由水、油和表面活性剂组成的透明稳定液体体系,并且光学表现为各相同性,不需要外界输入能量即可自发形成。乳液由于其组成成分的特性,在油气田开发中最先应用于化学驱油,而近些年来,乳液及其稀释体系在压裂返排助排、除污防垢、修复储层损伤、渗吸置换等方面也开辟了新的道路。国外多企业、多油田均研制出相关体系,如斯伦贝谢、哈里伯顿等;国内相关研究也相继出现,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均颇有成效。随着非常规油气的勘探和开发,乳液在化学驱油以及油田增产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应用前景也将会更加广阔。本文主要分析乳液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

  • 标签: 微乳液 剩余油 相图 助排增产
  • 简介:摘要:乳液作为一种新型乳液体系,于20世纪50年代被发现,60年代年被称为“Micro Emulsion”。后在20世纪90年代被描述为由水、油和表面活性剂组成的透明稳定液体体系,并且光学表现为各相同性,不需要外界输入能量即可自发形成。乳液由于其组成成分的特性,在油气田开发中最先应用于化学驱油,而近些年来,乳液及其稀释体系在压裂返排助排、除污防垢、修复储层损伤、渗吸置换等方面也开辟了新的道路。国外多企业、多油田均研制出相关体系,如斯伦贝谢、哈里伯顿等;国内相关研究也相继出现,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均颇有成效。随着非常规油气的勘探和开发,乳液在化学驱油以及油田增产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应用前景也将会更加广阔。基于此,本篇文章对乳液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微乳液 油气田开发 应用
  • 简介: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正丁醇/环己烷/盐水反相乳液体系制备出了纳米级不同粒径的球形氧化铝粉体,运用TG—DSC、SEM、XRD等手段对氧化铝及其前驱体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通过改变水与表面活性剂的摩尔比(ω),可实现球形纳米氧化铝粉体粒径的可控操作,并且具有分布均匀、分散性好和无团聚的特征。

  • 标签: 微乳液 氧化铝 CTAB
  • 简介:在室温下,以月桂酸为乳化剂,十二醇为助溶剂,制备不同质量比的甲醇-柴油乳液,考察乳化剂及助溶剂对乳液密度和运动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室温下,月桂酸对该体系的增溶效果最好。助溶剂十二醇能提高甲醇-柴油乳液的稳定性。当m(月桂酸)∶m(十二醇)=9∶1时,复合乳化剂的乳化效果最好,甲醇含量不超过35%时,甲醇-柴油乳液在25℃下稳定保存;随着甲醇含量增大,乳液的运动黏度和密度降低,但在考察范围内均符合国家标准。

  • 标签: 甲醇 柴油 微乳液 长链脂肪酸 密度 运动黏度
  • 简介:以可溶性锆盐(ZrOCl2·8H2O)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正丁醇(C4H10O2)-环己烷(C6H12)组成的乳液体系为基础、氨水作沉淀剂,在乳区反应,经过洗涤、焙烧等工序,制备得到粒径10~40nm、形貌可控、分散性良好的ZrO2粉体。通过扫描电镜(SEM)、热分析仪(TGDSC)以及X射线衍射分析对粉体进行表征,得到了晶相随焙烧温度的变化规律,并通过激光粒度仪以及Scherrer公式计算出粉体的粒度,从而得出粉体的粒度随浓度、溶水量以及焙烧温度的变化规律。

  • 标签: 微乳液 氧化锆 粉体
  • 简介:硅溶胶的加入可以大大提高涂膜的耐碱性、提高涂膜的硬度、提高涂膜的高温抗回粘性.但随着硅溶胶的加入,涂膜中无机组分的提高.涂膜亲水组分增多,导致涂膜在浸水后,起泡、泛黄,耐水性下降,因而并非所有的乳液都适合与硅溶胶复合,宜选用疏水的乳液配合适量的硅溶胶,才会得到综合性能较高的涂膜。乳液涂膜过于亲水.不适合与硅溶胶服配用在外墙涂装。

  • 标签: 硅溶胶 涂膜 乳液 复合涂料 耐碱性 涂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