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痛分娩的护理体会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自2007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确诊孕妇136,分为无痛分娩组(观察组)与常规分娩组(对照组)各68例,对比分析两组在护理方法及实施效果。结果两组在产程时间、剖宫产率及患者满意率等方面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药物及心理等全方面的无痛分娩护理能使孕妇消除焦虑、忧愁情绪,顺利渡过分娩期。

  • 标签: 分娩 无痛 护理 孕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中的应用情况,为产科临床工作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必要的参考与借鉴;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10月份至2011年3月份收治的140例足月临产孕妇,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采取对比试验的方法,将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70例。针对观察组,应用无痛分娩技术,在分娩结束后,对比两组的产程长短、镇痛情况、分娩方式、产后出血例数、新生儿窒息等方面的不同;结果经过统计学分析,发现,对照组的平均产程明显长于观察组,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产后出血以及新生儿窒息比例上,两组的比较差异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在分娩方式上,对照组与实验组各有19例与4例接受剖腹产,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镇痛效果上,观察组有效镇痛率为100%,与对照组形成鲜明对比,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产科临床中,应用无痛分娩技术,不会带来明显的不良反应,同时可以有效缩短产程,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对于控制剖腹产的概率也有着显著的意义,适于在临床中得到更多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无痛分娩技术 产科临床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价值及体会。方法自愿接受分娩镇痛及无产科及麻醉科禁忌症的足月初产妇,全部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镇痛(CSEA)和病人自控镇痛(PCEA)的分娩镇痛法。结论无痛分娩配合护理可使产程明显缩短、疼痛程度明显减轻、分娩并发症明显减少、能提高母乳喂养率、并使产后抑郁发生率明显降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无痛分娩 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对200例分娩镇痛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硬膜外麻醉下进行无痛分娩对孕妇产程的影响以及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分娩镇痛的镇痛效果。方法对主动要求进行无痛分娩的孕妇初产、足月、单胎头先露,没有妊娠并发症的初产妇10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等条件并未要求无痛分娩的初产妇10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孕妇在宫口开2.0-3.0cm的时候,右侧卧位进行硬膜外穿刺,穿刺点L2-3。穿刺成功后,置入硬膜外导管,回抽无血、无脑脊,进行硬膜外给药。当宫缩开始时经硬膜外导管注入低浓度的麻醉药(注入0.125%的布比卡因10ml,其中试验量3ml,无全脊髓麻醉的情况下追加7ml)。进入产程活跃期时,宫口开大至3-10cm时,经硬膜外导管注入10ml的麻醉药混合液,其中混合液的配方为(0.75%的布比卡因5ml+芬太尼1ml+生理盐水24ml的混合液),总共为30ml麻醉混合液。其余的药根据产妇的疼痛情况可追加到胎儿娩出。胎儿娩出后通过硬膜外导管追加0.75%的布比卡因5ml。结论硬膜外阻滞分娩第一产程缩短,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未增加,产妇的镇痛效果好,产妇和新生儿无不良影响。

  • 标签: 硬膜外麻醉 无痛分娩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回顾分析无痛分娩的麻醉过程,探讨0.2%罗哌卡因行PCEA用于可行走硬膜外镇痛分娩的可行性,并选择出最适合的输注速度。

  • 标签: 罗哌卡因 无痛 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硬膜外镇痛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效果。选择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间100例分娩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镇痛效果、产程时间以及产后24h出血量等。结果镇痛效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对照组的刨宫产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1;两组产妇第一产程比较,P<0.01具有显著差异;两组产妇产后24h出血量比较,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硬膜外镇痛的无痛分娩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无痛分娩 硬膜外镇痛 应用效果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无损伤性操作镇痛瑞芬太尼静脉无痛分娩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1年12月至2012年4月要求瑞芬太尼静脉无痛分娩产妇5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50例要求自然分娩的5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3名产妇因胎儿胎心减速而转为剖宫产,两组人数均减为47例。观察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产程、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瑞芬太尼行静脉无痛分娩该剂量下安全有效。

  • 标签: 瑞芬太尼 静脉 无痛分娩 可行性
  • 简介:摘要目的减轻初产妇抑郁情绪,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方法将120例无痛分娩初产妇,分别在产前、产后24小时、出院前,有针对地实施心理护理,并填写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自我测评。结果初产妇产前和产后抑郁得分均高于出院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无痛分娩能改善初产妇产后抑郁情绪,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

  • 标签: 无痛分娩 初产妇 产后抑郁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硬麻外麻醉对产妇分娩镇痛效果及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正常初产妇分为自愿接受无痛分娩50例观察组,常规分娩50例对照组,观察两组镇痛效果、产程进展及对新生儿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镇痛效果、产程时间、中转剖宫产率上有显著差异,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出血量无明显差异。讨论硬麻外麻醉用于无痛分娩可有效镇痛,促进产程进展,降低剖宫产率,对母儿无不良影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硬麻外麻醉 分娩 镇痛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全程人性化护理干预在无痛分娩中的效果观察及体会。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产科病房2010年11月至2010年12月入住的孕产妇60例,将所有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30例,对照组患者30例。对照组患者按照护理要求进行一般化常规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一般化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全程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方式下产生的不同效果和影响。结果患者整个无痛分娩的过程中,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的产程时间经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产妇患者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和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孕产妇。且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观察组患者。对照组患者满意10例,基本满意18例,不满意2例。观察组满意16例,基本满意12例,不满意2例。经X2不检验,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全程人性化护理干预在无痛分娩中对于缩短孕产妇产程,提高患者住院期间满意率有明显的作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值得在无痛分娩的护理过程中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无痛分娩 人性化 护理干预 全程化 满意度
  • 简介:十多年前,我曾在国内某医院的产房工作,脑海里印象最深的就是产妇们面色苍白地躺在产床上,双手紧紧抓着床单无助地挣扎,痛苦的叫喊撕心裂肺。打那时候起,我就不假思索地暗自下定决心——自己一定不要经历如此没有尊严的惨状,选择剖官产!然而未曾料想怀孕分娩的时候身在美国,分娩方式要和自己的妇产科医生商量。我给自己准备好了充分的理由:“高龄(34岁)!怕痛!”结果医生很奇怪地看着我:“你身体条件那么好,为什么不自己生呢?我会给你用无痛啊。”无痛?真的可以不痛吗?我带着这样的疑问走出诊所。正好同事的太太刚生完宝宝,我就问他:“你太太还好吗?生孩子是不是很痛啊?”正是他的回答叫我大跌眼镜:“她说很舒服啊……”就为了这“舒服”二字,我开始动摇并最终决定选择自然分娩,仅仅是因为好奇——生孩子如何个“舒服”法?带着这种动摇,我一天一天的准备着迎接那个时刻。

  • 标签: 分娩方式 无痛 妇产科医生 产房工作 面色苍白 自然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娩球、分娩车、分娩交替使用对产程及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6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单胎头位足月临产的初产妇共2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110例。观察组在第一产程由助产士负责指导产妇联合使用分娩球、分娩车、分娩凳直到宫口开全,指导分娩。对照组在第一产程中采用平卧位或左右交替侧卧位,常规指导分娩。观察两组疼痛、总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疼痛缓解效果好、总产程时间短、剖宫产率低、产后出血少、新生儿窒息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娩球、分娩车、分娩凳交替应用能缓解疼痛、缩短总产程、降低剖宫产、减少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 标签: 分娩球 分娩车 分娩凳 产程 分娩结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一个人类的大脑拖着一个巨大的地球般的胃囊,消失在广漠的、深邃的、神秘的、布满云彩的天空,如同小小的蔚蓝色的脆弱的地球消失在浩瀚无垠的宇宙间……1987年我在武大作家班上学时,两年时间,写了两部长篇,一部是《黑雪》,一部是《毒吻》,两部小说先后当时的《北岳风》主编沈豪要了去,连载于北岳文艺出版社的大型刊物《北岳风》并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先后出书。那时的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不少好书,在全国可谓风生水起,很有影响。

  • 标签: 文艺出版社 《北岳风》 《毒吻》 地球 学时 主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分娩的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我院妇产科共接收的88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分娩者的临床记录资料,其中有72例再次进行剖宫产,将其与随机选取的72例同期首次剖宫产进行比较;其余16例进行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将其与随机选取的16例同期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进行比较;将剖宫产术后再次剖宫产的患者与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的患者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同期首次剖宫产和剖宫产术后再次剖宫产的出血量无显著差异(t=1.0525,P>0.05);剖宫产术后进行阴道分娩16例中,成功11例,成功率为68.75%,产时出血量和同期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相比无显著差异(t=0.4083,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剖宫产术后再次进行剖宫产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费用等显著大于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已进行过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再次分娩时并非必须进行剖宫产,可进行阴道试产,具有一定的成功率。

  • 标签: 再次分娩 剖宫产 分娩方式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分娩镇痛对分娩的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将300例分娩的产妇分为三组,A组100例应用全程微量泵进行分娩镇痛组;B组100例间断用药进行分娩镇痛组;C组100例不应用分娩镇痛组,作为对照组。全程观察分娩镇痛对相关第一产程、第二产程、产痛、阴道助产、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羊水污染、新生儿评分及产妇满意情况,对应用分娩镇痛的方法做出分析。结果AB两组在产痛减轻、第二产程、羊水污染及器械助产、产妇满意情况等项与C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A组、B组C组在器械助产项有显著性差异,AB两组在剖宫产率、产后出血、新生儿评分项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分娩镇痛采用间断用药的效果优于持续用药,间断用药分娩镇痛明显减轻了持续用药有第二产程延长趋势,器械助产增多情况。

  • 标签: 分娩镇痛 间断用药 持续用药 分娩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人工流产术是终止计划外妊娠的一种补救手术,在妇产科门诊因各种原因需终止妊娠的人数日益增多,传统的人工流产让患者疼痛难忍、恐惧、焦虑、心理创伤极大。无痛人流术可有效地缓解疼痛及避免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有效解除患者宫颈扩张和吸宫的痛苦,并且减低手术难度。该文对无痛人流术的护理常规作以综述。

  • 标签: 无痛人流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无痛宫腔镜技术的护理。方法配合无痛宫腔镜治疗进行护理。结论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向患者及家属给予耐心细致地讲述此项手术的优缺点,此种术式的可靠性及临床开展情况,详细说明手术过程、时间、麻醉方法等,解除患者的顾虑,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取得患者的信任和主动配合,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 标签: 无痛宫腔镜技术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