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1 个结果
  • 简介:有些疾病无症状,患者不知自己患病,或虽知患病因无症状常不重视,也不采取任何防治措施,因而这种现象比有症状的疾病后果更严重,更要提高警惕。这类疾病常见的有:高脂血症:血脂(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增高时,大量脂类沉积在血管壁上,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主要原因。而动脉粥样硬化则是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肌梗死、脑血栓形成、脑出血等诸多疾病的发病基

  • 标签: 无症状疾病 高脂血症 冠心病 脂肪肝
  • 简介:正常人空腹时血糖浓度一般在80~120mg%之间、若血糖浓度低于55mg%时,就会发生低血糖症。一、征象(一)轻度。患者感到非常饥饿,极度疲乏,头晕,心悸,面色苍白,出冷汗。(二)重度。神志模糊,语言不清,四肢发抖,呼吸短促,烦躁不安或精神错乱。

  • 标签: 慎防低血糖 运动慎防
  • 简介:临床上把具有心肌缺血的证据(经心电图、心脏超声、核素心肌灌注扫描及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核实),而患者并无临床症状(如:胸闷、气短、心绞痛等)的一组综合征称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ilentmyocardialischemia,SMI),它是冠心病临床表现的一种形式.由于以往缺少此方面的临床及基础研究,较少受到心血管专家及患者本人的重视,随着动态心电图(DCG)及心率变异性(HRV)等检查的广泛应用,SMI的检出率逐渐增高,其危险性及对冠心病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我们就其发病机制、发作规律、临床意义、诊断及治疗等方面叙述如下.

  • 标签: 心肌缺血 心肌梗塞 心电描记术
  • 简介:入秋以后,夜长昼短,如果晚饭或晚点不能维持整个夜间所需能量,就容易发生夜间低血糖。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更要警惕。

  • 标签: 低血糖 秋季 糖尿病患者 夜间
  • 简介:无症状脑梗死(SBI)是指无卒中病史,无明确的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由影像学或尸检发现的梗死灶;或虽有脑卒中,但影像学发现了非责任病灶.由于SBI无特异性症状和定位体征,临床上常常被忽视.本文回顾分析本院老年病科近3年SBI患者的临床资料,期加强临床医师对SBI的认识,进一步提高诊治水平.

  • 标签: 老年 临床表现 CT检查 无症状脑梗死 神经系统
  • 简介:无症状脑梗死(SBI)是指临床上缺乏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体征,经头颅CT、MRI或尸体解剖发现有脑梗死灶。临床上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前者多由高血压、动脉粥硬化引起,后者则多为皮质下、丘脑、桥脑区的动静脉畸形或血管瘤以及慢性心房纤颤等所致。国内外许多学者对SBI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重大的进展,现将有关研究资料综述如下:

  • 标签: 无症状脑梗死 慢性心房纤颤 动脉粥硬化 动静脉畸形 症状体征 神经系统
  • 简介:1992年至2002年,本院收治有症状无症状但均有功能的嗜铬细胞瘤6例,均行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6例,男4例,女2例,年龄39~62岁,平均48岁.肿瘤位于肾上腺的5例,位于右腹部腹主动脉旁的1例,均为单发;瘤体最大的为6cm×6cm,最小的为3cm×2.5cm.4例有症状者,其中3例以高血压为主要症状,伴头晕、头痛,长期服用降压药物,但血压仍无规律性升降,难以控制在正常范围,伴血糖增高,挤压试验阳性,24h尿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17-OH、17-KS升高且在术前确诊.

  • 标签: 有症状嗜铬细胞瘤 无症状嗜铬细胞瘤 手术治疗 CT检查 切除术
  • 简介:以新鲜牛乳、无糖豆粉、大豆浓缩蛋白粉和低聚糖为主要原料,研究开发低血糖指数豆乳粉,确定其生产工艺及产品配方,临床测定其血糖指数.试验结果表明,研制开发的低血糖指数豆乳粉的感官指标、理化指标以及卫生指标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经临床验证,血糖指数仅为47.1,属于低血糖指数食品.

  • 标签: 低血糖指数 豆乳粉 血糖指数测定
  • 简介:无症状性脑梗死(silentbraininfarct,SBI)是指无卒中病史,无明确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由影像学或尸检发现的梗死灶。并不排出如头痛、头晕、职能障碍等一般症状。随着CT和MRI的广泛应用,无症状脑梗死的检出率日益增多。由于SBI可以演变为有症状性脑卒中,也可缓慢引起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其临床意义渐受重视。现将我院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诊治的80例SBI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 标签: 无症状性脑梗死 临床分析 无症状脑梗死 临床资料分析 BRAIN 血管性痴呆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无症状脑梗死(SBI)的临床特点及病因.方法:对2000.3~2004.12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324例老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老年无症状脑梗死的发生率占住院老年脑梗死的26.54%,且SBI患者中有高血压68例,占79.06%;高血脂52例,占60.49%;糖尿病40例,占48.84%;心脏病33例,占38.37%.结论:老年无症状脑梗死的发生率与老年常见病密切相关,应及早防治常见危险因素.

  • 标签: 老年 无症状脑梗死 病因
  • 简介:颈内动脉狭窄(ICAS)是约30%的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在50-79岁人群中,约有4%~8%存在〉50%的颈内动脉狭窄。自然史研究和临床试验均已证实,患者的卒中风险随ICAS严重程度的增加而略微升高,尤其是当颈动脉直径减小超过80%时。多中心前瞻性随机试验已经发现,在治疗近期有症状的严重ICAS患者方面,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比内科治疗更有效。然而,在无症状患者中进行CEA治疗的几项随机对照试验并不支持对大多数无症状患者实施CEA;同时,无创性筛查在这些患者中的作用仍然不清楚而且存在争论。此外,在避免非致残性卒中方面的益处是否在统计学上超过手术操作的总体成本和风险还不确定。临床医生一直致力于研究无症状ICAS患者的治疗决策。只有那些狭窄程度≥80%、病情稳定且预期存活至少5年的无症状ICAS患者才应该考虑进行CEA治疗,而且只能在具备已经证实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很低(〈3%)的外科医师的医疗中心实施手术。本文对ICAS的患病率和自然史、CEA治疗无症状ICAS患者的证据、对ICAS进行筛查和监测的作用、评价ICAS的方法以及对执业医师的建议进行概述。

  • 标签: 症状 动脉 评价 随机对照试验 执业医师 CEA
  • 简介:目的:为探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的动态EKG变化特点。方法:对100例冠心病患者采用24h动态EKG检测。结果:86例有缺血性EKG变化,总计428次发作中78.1%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SMI多发于50岁以上高龄者(80%),其ST段压低幅度明显小于有症状组(P<0.05),一般不超过2mm,白天的发作频度为39.1%,明显多于夜间的14.2%(P<0.01),而日常活动(48.2%)与休息时(51.8%)无显著差异(P>0.05),SMI心率增快低于有症状组,而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二者相近。SMI与心率变异呈反比关系。结论:SMI多发于50岁以上高龄,临床表现隐匿,白天多于夜间,休息与活动时无差异,可致心率增快和心律失常,甚至导致严重的心梗,在诊治上应予高度重视

  • 标签: 冠心病 无症状心肌缺血 动态心电图
  • 简介:低血糖症是多种病因引起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过低而使脑组织能量缺乏及机体代偿性调节反应所致症状群,因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故易漏诊.及时识别并纠正低血糖可避免患者发生严重和不可逆的脑细胞损害.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本科1996~2002年收治的64例低血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

  • 标签: 低血糖症 临床分析 治疗 转归 病因
  • 简介:糖尿病是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位居第三位的非传染性慢性常见病。糖尿病患者在应用降糖药物治疗期间因药物过量或饮食控制过严而发生的低血糖症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之一,临床多见。轻者表现为饥饿感、手抖、出汗等交感—肾上腺神经兴奋症状,易于诊治;而重者则以中枢神经症状及其他非特异性症状为表现,易于误诊、漏诊,错过最佳抢

  • 标签: 糖尿病 低血糖 误诊 并发症 原因
  • 简介:我院1997年1月~2002年6月收治低血糖昏迷患者中,有11例分别被误诊为急性脑血管病、肺性脑病、酒精中毒、冠心病心律失常。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低血糖 昏迷 误诊 原因 糖尿病
  • 简介:目的探讨低龄儿体外循环下心脏术后低血糖的防治方法。方法总结1997年10月至2003年10月间1—24月龄儿童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416例术后血糖监测及殆疗情况。结果发现低血糖24例,经治疗1例死亡、2例遗留脑损害、其余痊愈。结论低龄儿心脏术后加强血糖监测和合理、适时、适量补充葡萄糖可减少低血糖所致意外发生。

  • 标签: 低龄儿 心脏手术 术后并发症 低血糖 体外循环
  • 简介:患者男,91岁。因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感染、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于2004年3月17日入院。既往有冠心病史、高血压2级、稳定性心绞痛和持续性房颤、心功能4级。患者入院后的生化检查肝、肾功能基本正常,入院后应用5一单硝酸异山梨酯10mg,2次/d口服、苯那普利5mg,1次/d口服、地高辛0.125mg,1次/d口服、胸腺肽1.6mg,2次/周皮下注射、盐酸氨溴索45mg静脉输注、头孢吡肟2g,2次/d静脉滴注、法莫替丁20mg,1次/d静脉注射,因感染控制不佳,于4月27日16:30给予加替沙星0.4g+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

  • 标签: 加替沙星 低血糖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单硝酸异山梨酯 慢性支气管炎 稳定性心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