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笔者主要从事化学检测方面的工作。本文主要从抗菌性能评价、无机抗菌材料的测试方法与评价、无机抗菌材料的应用。这几方面介绍了题目,本文旨在同行探讨学习,共同进步。

  • 标签: 评价 方法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洁悠神长效抗菌材料应用于留置导尿护理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留置尿管伴随尿路感染是一种常见的院内感染,目前临床上尚无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方法。我科对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在尿道口护理中使用“洁悠神”长效抗菌材料进行导尿管表面和尿道口喷洒。结论洁悠神长效抗菌材料可以在喷洒处形成一层物理抗菌分子膜,阻止细菌生物膜的形成,减少留置导尿管相关性感染发生并延长尿管留置时间。

  • 标签: &ldquo 洁悠神&rdquo 留置尿管护理 尿路感染
  • 简介:致龋菌对树脂粘接材料的黏附及其在牙体组织表面产酸可引起继发龋,最终导致牙体缺损修复的失败。乳酸链球菌素(nisin)作为乳酸链球菌产生的一种3.4kDa的抗菌肽,通过在细菌的细胞膜上产生孔道杀菌,对口腔致龋菌有明显抑制作用,具有应用于抗菌材料防止继发龋的潜能。本文就nisin的特性及其口腔抗菌材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乳酸链球菌素 抗菌肽 抗菌材料
  • 简介:摘要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材料性能,其在国内工业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国内科技的发展,各行各业对材料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无论是在建筑领域、科研领域还是信心技术领域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 标签: 无机非金属材料 应用 发展
  • 简介:有机-无机杂化复合纳米材料可以在微观尺寸上将有机和无机组分相结合,使复合材料兼具两种组分的优点,实现所需的性能或功能,因此成为材料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以有机荧光染料罗丹明、三苯胺和金属配合物发光材料为母体,制备出一系列对汞离子、铜离子、铁离子等常见金属离子具有明显光谱响应的探针类材料并选取合适的支撑基质组装成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实现了对金属离子和一些阴离子的目视比色传感。不同离子的加入及加入顺序都会对探针类材料的吸收及发光光谱造成明显的变化。以不同的金属离子或氧气作为输入值,以吸收强度/发光强度作为输出值,模拟了分子水平的逻辑门,拓展了这些材料的应用。为了解决背景荧光干扰,我们利用六角相的β-NaYF4纳米晶为激发源,采用二氧化硅进行包覆,然后将荧光探针分子固载到二氧化硅表面,得到了对金属离子具有传感性能的核壳型的上转换纳米复合材料。在近红外激发下能够显示明亮的上转换绿光发射,同时对金属离子具有较好的选择性、较高的灵敏度,并且其荧光强度表现出对汞离子浓度的线性响应。这种纳米复合材料的上转换光学性质、汞离子传感性能使它们在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等领域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复合材料 目视比色 传感 发光 磁性
  • 简介: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应用,固溶体在材料制备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且借助固溶体理论可以进一步指导新材料的开发与应用。在无机非金属材料制备中,通过温度、压力、杂质等方面的控制,可以在材料内部产生一些缺陷,进而形成固溶体,改变材料性质,开发新材料。现阶段,固溶体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应用越来越突出,并且取得了长远发展。

  • 标签: 固溶体 无机非金属材料 应用
  • 简介:摘要相对于有机保温材料来讲,无机保温材料无论在节能性,还是在成本控制方面都有着更大的优势,这也是当前无机保温材料迅速被运用到建筑节能工程的重要原因。文章从这个角度出发,首先分析了无机保温材料的特点,对无机保温材料和建筑节能工程之间的关系加以阐述,由此探究无机保温材料在建筑节能工程中的应用策略。

  • 标签: 无机保温材料 建筑节能工程 节能保温材料
  • 简介:摘要无机非金属材料由于其高强度、高硬度、耐腐蚀、绝缘性能优异等特色,被广泛应用于冶金、宇航、机械、汽车、电子、光学等领域。但是,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塑韧性差,难以制作大而复杂的结构,而且冷加工性能差,导致其实际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而金属材料的强韧性及优异的冷加工性能可弥补陶瓷材料的此种缺点。本文主要分析了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其相关能源行业技术状况。

  • 标签: 无机非金属材料 能源状况 技术
  • 简介:(上接《塑料包装》2015年第1期)4.食品抗菌包装薄膜的类型及制备方法在抗菌材料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应根据材料的用途和加工方法等要求,对抗菌剂进行必要的选择.主要考虑的因素有:抗菌效果主要是由IC值(阻碍细菌繁殖的抗菌剂的最小浓度)体现出来的,IC值越小证明抗菌效果越好.对于添加了抗菌剂的抗菌材料来说,其抗菌能力主要是依赖材料表面的抗菌剂来实现的.因此,添加量一般要高于其HIC值.不同的抗菌剂对于不同的细菌具有不同的抗菌能力,也就是说抗菌剂只对特定的细菌表现出抗菌性,在选择抗菌剂时应考虑抗菌剂的抗菌范围,抗菌范围当然越广越好.但达不到时也可对几种不同的抗菌剂进行复配,以期达到理想的抗菌范围.作为食品包装材料抗菌剂的选用一定要对人体无害,应避免使用具有急性毒性、慢性毒性、气味较大、刺激皮肤等类的抗菌剂.

  • 标签: 食品安全危机 抗菌材料 材料化 薄膜包装 细菌繁殖 食品包装材料
  • 简介:不少家庭主妇喜欢选购抗菌皂——保护家人的健康,当然要远离细菌。那么这些抗菌皂真的是好选择吗?未必。当今30%的抗菌皂的活性成分为三氯生——学名“二氯苯氧氯酚”,又名“三氯新”“三氯沙”等,作为一种广谱抗菌剂,三氯生被广泛应用于肥皂、牙膏等日用化学品之中,可见我们几乎天天和它打交道,然而最近科学家指出:想要有效抗菌,你得避开三氯生,因为它未必如我们认为的那样安全和有效。

  • 标签: 广谱抗菌剂 香皂 日用化学品 三氯生 家庭主妇 二氯苯氧
  • 简介:对于高中的学生来说,在解无机化工流程题时,要充分了解真实的生产工业过程,充分明确无机化工流程题的立意,这样,能够考查学生的综合实力以及各方面的基础知识。所以,高中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注重无机化工流程题的教学方法,本文分析了无机化工流程题的教学策略。

  • 标签: 无机化工流程题 教学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对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的影响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5年5月期间出院患者1000例的病例资料。其中实施分级管理制度之前的患者500例,实施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之后的患者500例,对比分析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实施前后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实施后,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人均使用频率及人均抗菌药物费用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抗菌药物进行分级管理能够有效控制抗菌药物滥用行为,合理指导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临床应用推广价值大。

  • 标签: 抗菌药物 分级管理 使用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科(各病区)、分品种控制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促进医院抗菌药物管理。方法回顾我院2012年1—12月和2013年1—12月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变化。根据医院分科分品种控制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前后一段时期抗菌药物使用品种、数量、时间,以各临床科室为单位分别对重点品种(使用强度排名前十、尤其是运用二联、三联抗菌药物品种)进行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监测,并计算出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作前后对比;相同方法计算出全院抗菌药物使用前度,并作前后对比。结果全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由2012年的57.12DDDS下降为目前的41.1DDDS,使用强度下降26.02DDDS。结论分科分品种控制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可有效达到控制、干预目的,促进我院抗菌药物管理。

  • 标签: 抗菌药物 使用强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患者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后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今后临床抗菌药物应用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方法选用我院于2012年1-5月及2015年1-5月收治的1512例骨科I类切口手术患者分析专项整治前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做相应对比。结果经对比分析,经过专项整治后骨科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强度明显降低,且在选择抗菌药物类型和围术期使用抗菌药物方面具有明显的改进。结论经过专项整治活动,骨科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显著提高,针对存在问题,应常态化管理,巩固并进一步促进抗菌药物在临床的合理应用。

  • 标签: 抗菌药物 专项整治 骨科 药物使用情况
  • 简介:无机化工流程题的流程一般是框图形式,流程的一般过程是:原料(处理)→主体化学反应→产品的分离提纯→目标产品。箭头指向表示物质的进、出及混合物的分离提纯操作等。流程线箭头指向的规律一般是:主线主产品,支线副产品,回线为循环。其考查的知识要点及解题对策归纳如下。

  • 标签: 无机化工 流程 考查要点 目标产品 化学反应 一般过程
  • 简介:一、无机试剂盘点1.反应型试剂反应型试剂是指在有机反应过程中作为反应物参加反应的无机试剂,按照他们的特点笔者对常见的无机试剂作如下划分:溴型试剂(单质溴作为实际反应物)、钠型试剂(钠及其常见化合物作为实际反应物)、氧化剂、还原剂、其他试剂,具体见表1。

  • 标签: 试剂 有机化学 盘点 反应物 反应过程 化合物
  • 简介:摘要“优化抗菌治疗”既能对致病病原微生物有高度选择毒性而对宿主无毒或毒性极低,或能与其他抗病原微生物药联合应用时增强疗效,杀灭病原体;细菌对其不宜产生耐药性。抗菌药的滥用易导致细菌耐药,使医院难治性感染增多,导致皮肤黏膜和重要器官的损伤、免疫系统的抑制、增加二重感染机会等,要按原则选用抗菌药,避免滥用。因此,做到抗菌药的合理使用,尽量减少毒副作用,防止产生耐药性和二重感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抗菌药物的使用使过去许多致死性疾病得以控制,但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特别是滥用,也给治疗带来严重问题,如毒性反应,二重感染,细菌产生耐药性等。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抗菌作用,降低毒副反应,减少细菌耐药性,必须合理用药。

  • 标签: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