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崔陈陈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第18期
  • 机构:安徽省妇幼保健院东区,安徽合肥230000
  • 简介:目的:观察分析在新生胆红素护理实践中实施精细护理所取得的价值。方法:对15例新生胆红素(2020年1月-2020年6月)患者予以选取,均施行精细护理干预。对临床护理效果、初次胎便时间、胎粪转黄时间、胆红素恢复正常时间、黄疸消退时间以及血清胆红素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后,本组研究中护理总有效率为100%,各项临床症状指标及护理效果显著。结论:在新生胆红素中实施精细护理有利于缩短患儿病情指标恢复时间,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精细化护理干预;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新生胆红素中给予精细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到2016年10月本院接收的68例新生胆红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32例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36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精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血清胆红素水平以及黄疸消退时间。结果实验组干预后的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干预后血清胆红素水平以及退黄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新生胆红素中给予精细护理能够有效增强护理效果,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缩短退黄时间,值得在临床医学中应用。

  • 标签: 精细化护理干预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阐述新生胆红素护理干预方法,观察干预效果。方法随机分组,所有患儿均采用蓝光照射的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治疗后TBIL(91.41±3.48)μmmol/L、黄疸(2.41±0.14)d消退、住院(3.10±0.71)d、有效率97.73%、满意度95.45%、发热率2.27%、腹泻率2.27%、皮疹发生率为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蓝光照射治疗新生胆红素临床疗效,促进黄疸消退,减少并发,提高患儿家长的满意度。

  • 标签: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综合护理干预 蓝光照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抚触联合酪酸梭酸活菌片早期口服对新生发生胆红素的预防作用。结果干预新生出现胆红素的几率大为降低(P<0.05);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浓度及黄疸消退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抚触联合酪酸梭酸活菌散早期口服对防治新生胆红素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抚触 酪酸梭酸活菌片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早期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胆红素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分析2013年10月-2014年12月我院胆红素患儿252例(胆红素组)的临床资料,同时选取同期我院非胆红素新生20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研究对象高胆红素的影响因素,例如性别、胎龄等等。得出结论是新生胆红素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可以为临床护理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 标签: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临床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新生胆红素病因,以及干预措施,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2月410例新生胆红素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410例患儿中,感染因素170例,母乳性黄疸46例,围产因素74例,溶血因素32例,代谢性疾病18例,早产因素70例。治愈391例,好转19例。结论多种病因可以造成新生胆红素,因此需要及早寻找病因,给于患儿早期干预

  • 标签: 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胆红素使用蓝光照射期间的护理内容,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胶州市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68例新生胆红素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及护理内容。结果护士在新生胆红素患儿进行蓝光照射前,要做好各种准备工作。光疗前要将蓝光箱预热、注意医患沟通、保护好患儿;光疗期间给予一般护理、营养供给、皮肤护理、观察病情,并注意体温变化、大小便情况、疗效。光疗后,再次对患儿进行观察,并将蓝光箱清洁消毒备用。结论新生胆红素患儿予以蓝光照射治疗,能够明显改善其临床症状,护士在光疗期间,要做好全面的护理,以防止并发的发生。

  • 标签: 新生儿黄疸 蓝光照射 护理
  • 简介:摘要 : 分析与研究 新生胆红素优质护理效果。方法:本次选择了我院在 2019 年 3 月至 2020 年 3 月收入与治疗的 70 例患儿为作为研究对象,把这些患儿随机与平均分配了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 35 例患儿 . 对两组患者实施了两种护理方式,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患儿;观察组 : 应用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模式护理患儿。通过观察两组患儿黄疸指数、第 1 次排胎便时间、黄疸消退时间、血清胆红素值,得出护理结论。结果: ① 观察组患儿的< 10 mg/dl 、 10 ~ 12.9 mg/dl 、> 12.9 mg/dl 指数占比分别为 91.43% 、 8.57% 、 0.00% ;对照组患儿的< 10 mg/dl 、 10 ~ 12.9 mg/dl 、> 12.9 mg/dl 指数占比分别为 62.86% 、 28.57% 、 8.57% 。(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② 观察组患儿第 1 次排胎便时间、黄疸消退时间、血清胆红素值分别为 4.82±1.02 、 4.13±0.28 、 54.71±13.25 ;对照组患儿第 1 次排胎便时间、黄疸消退时间、血清胆红素值分别为 8.72±2.42 、 6.84±0.67 、 87.26±10.37 。(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模式有利于改善新生胆红素,提高新生健康水平。

  • 标签: 优质护理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胆红素临床护理,并阐明护理后的体会。方法选取2015年0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新生胆红素患者80例,在对患儿进行光疗治疗的同时,给予一系列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光疗护理、对家长的宣教、溶血引起的胆红素护理、缺血缺氧性脑病引起的胆红素护理等。结果经过仔细认真的护理,本研究80例患儿均病情好转,全部出院,且无并发发生。结论对新生胆红素患儿进行光疗治疗的同时给予一系列的护理,能有效降低患儿血清未结合胆红素水平,且方便有效,患儿无痛苦,能有效提高患儿生活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新生胆红素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采用总结回顾分析法,将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将患儿的病例资料、临床治疗资料等搜集整理,并与经治医师、责任护士共同探讨病例,总结新生胆红素护理方法。统计学方法采用MicrosoftExcel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160例新生胆红素患儿经过光照疗法配合精心护理,145例(90.63%)患儿痊愈出院,13例(8.13%)患儿病情好转出院,2例(1.24%)放弃治疗自动出院。结论通过蓝光治疗过程中的护理配合,患儿治疗效果良好,提示了护理的重要性,儿科护理人员应重视光疗过程中的护理配合,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 标签: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护理干预对烧伤后瘢痕形成的影响。方法将75例烧伤患者分成研究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所有患者都按常规进行护理,同时对研究组患者实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瘢痕的形成率。结果研究组瘢痕形成率为5.26%,对照组为24.32%,两组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的减少烧伤患者瘢痕的形成,值得在临床的开展。

  • 标签: 护理干预 烧伤 瘢痕
  • 简介:摘要分析对新生胆红素的患儿行临床护理路径的实践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入院治疗的96例患有胆红血素的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实验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分析两组护理后的黄疸和胆红素指标,以及黄疸消退时间、住院时间。结果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中针对新生黄疸患者采取早期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缓解黄疸指数,降低胆红素的出现几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应该在临床中给予大力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早期干预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细服务理念在新生胆红素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22年2月~2023年8月期间接受新生胆红素护理的10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将接受常规护理的患儿归为对照组(n=54例),将接受精细护理的患儿归为观察组(n=54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胆红素相关时间参数,评价精细服务理念在新生胆红素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8.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54%(P<0.05);两组患儿的病症发生时间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持续时间、消失时间上,观察组显著短于观察组。结论:在新生胆红素护理中,精细服务理念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治疗的有效率,而且可以显著缩短病症持续时间与消失时间,优化病症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具有极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精细化服务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护理
  • 简介:摘要收集我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2013年09月-2014年09月的我科162位胆红素的住院新生观察记录。在适当的支持治疗和全面护理下,重点观察记录喂养及消化道护理效果评估。结果显示通过正确的喂养和消化道护理,患儿有效吸允,喂养次数大于8次/分,热卡≥110J/Kg体重,需水量150ml/Kg体重、蓝光照射时增加2-3倍,排便顺利,次数、量适当,(喂养次数<8次/分,进热卡、水量未达标,排便不顺利,排便量、次数减少的患儿)能提高降低血清胆红素速度,缩短住院天数,以及有效预防核黄疸的发生。

  • 标签: 优质护理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喂养 排便
  • 简介:目的:探讨新生胆红素的病因及治疗效果。方法:收治新生胆红素患儿345例,入院或治疗过程中及出院前取静脉测定胆红素,积极治疗原发病,抗菌、纠酸、供氧、保暖,以及蓝光治疗等方法。结果:本组345例患儿由于围产因素导致新生胆红素142例(41.1%),其中咽下综合征15例,头皮血肿18例;窒息109例(31.6%);母乳性黄疸32例(9.3%);感染45例(13.0%),其中肺炎9例,脐炎19例,先天性梅毒5例,败血8例,化脓性脑膜炎2例,弓形体感染2例;新生溶血病15例(4.3%);血型不合2例(0.6%)。治疗前IBIL307.1±80.9μmol/L,治疗后130.1±61.1μmol/L,DBIL治疗前15.2±6.1μmol/L,治疗后7.3±3.1μmol/L,TBIL治疗前323.5±80.9μmol/L,治疗后126.1±61.2μmol/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诊断,寻找病因,以光疗为主的综合治疗,绝大多数预后良好。

  • 标签: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病因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生胆红素产生的原因。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胆红素新生238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新生胆红素的病因。结果新生胆红素并发感染的共有115例,围产因素有42例,早产因素29例,母乳因素25例,溶血因素16例,代谢性疾病11例;87例新生的血清胆红素浓度在272~342μmol/L范围内,其中,感染因素41例,非感染因素46例;对所有患儿进行输注白蛋白、光照治疗、丙球治疗等,227例患儿治愈,11例患儿未治愈出院。结论感染是引发胆红素的危险因素,应加强对新生的管理,尽早查找病因并进行诊治。

  • 标签: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胆红素病因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12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胆红素新生临床资料,总结其发生胆红素症状的原因及治疗效果。结果所选60例患儿经过治疗,58例获得治愈,治愈率达96.6%,另2例应家长要求转院治疗。形成胆红素的病因围产因素18例,占总数的30.0%;母乳性黄疸27例,占总数的45.0%;感染因素8例占总数的13.3%;溶血因素5例,占总数的8.3%;其他2例,占总数的3.3%,在上述病因中,母乳性黄疸因素和围产因素占较大比例。结论新生胆红素可以治愈且预后良好,应重视新生护理和围产期护理工作,密切观注新生是否出现黄疸等异常症状,做到尽早发现尽早治疗。

  • 标签: 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 临床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生胆红素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按随机单盲法,将88例新生胆红素患者均分成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之上,对实验组患者采取综合性护理;比较2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护理有效率(90.9%)显著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胆红素患儿予以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效果甚佳,值得大力推行。

  • 标签: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综合性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