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新冠状病毒病(COVID19)自2019年12月在我国发现以来,目前已在全球213个国家爆发,540多万人受累,并导致近35万人死亡,WHO将其定义为全球大流行。COVID19除了表现为呼吸系统病变,在重症患者还可能合并有其他脏器损伤,部分患者可出现肾脏损伤,如发生血尿、蛋白尿,血尿素氮或血清肌酐水平升高等;危重症患者中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较高且影响患者预后。本文将从COVID19患者肾损伤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发病机制、病理表现、治疗和预后等方面综述,希望能从肾脏病专科角度为COVID19的防控提供相关信息。

  • 标签: 新冠状病毒病-19 冠状病毒 肾损伤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152例疑似和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住院患者的心理干预。方法:在隔离治疗期间通过访谈了解患者心理反应,予以相应的心理支持与人文关怀、提供依赖型护理、紧密护理及舒适、安全的住院环境。结果:患者提高了对隔离及治疗的认知水平,住院期间心理压力降低,积极配合隔离治疗。结论:本研究显示通过及时对患者实施心理支持,使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对他们的关心、照顾,真正满足了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降低了患者对突发传染病的恐惧、紧张,坚定了康复信心。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患者 隔离期间 心理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抗体检测的准确度。方法:选取我院在2020年1月-2020年3月就诊的90例住院患者,其中选择24例确诊为COVID-19的患者为COVID-19确诊组,16例疑似COVID-19的患者为COVID-19疑似组,50例排除COVID-19的健康者为对照组。对各组进行SARS-CoV-2 IgM、IgG抗体检测,并分析检测结果。结果:24例COVID-19确诊组中有23例患者IgM、IgG抗体检测阳性,检测准确度为95.83%,16例疑似COVID-19疑似组中检测出2例IgM、IgG抗体同时阳性,1例单独IgG抗体阳性,1例单独IgM抗体阳性,在对照组中没有检测出IgM或者IgG抗体阳性。结论:在COVID-19患者中SARS-CoV-2 IgM、IgG抗体检测中,准确度越来越高,可以弥补核酸检测的不足。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IgM抗体 IgG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2019新型冠状病毒病(COVID-19)患者心理危机护理心得及经验,降低心理危机对治疗的负面影响。方法对本科室各种类型心理危机患者临床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根据其形成原因,提供个性化护理措施。结果个性化的护理的实施使患者心理状况明显好转,均顺利出院。结论积极的个性化护理有助于恢复患者正常的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确保了医疗工作的顺利、有效进行。

  • 标签: 2019新型冠状病毒病 心理危机 护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人参败毒散加减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5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将纳入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人参败毒散加减。比照组间治疗效果、血气分析指标、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PaCO2、PaO2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PaO2显著高于对照组,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中,采用人参败毒散加减治疗方案,应用临床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多项临床指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人参败毒散加减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截至2020年4月2日,全球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人数已超过百万,其中医疗专业人员的比例很高。根据美国俄亥俄州和明尼苏达州的州卫生部门的初期报告,感染者中多达20%是医疗专业人员。本文就2019-nCoV的特性、致病传染的特点、易感人群、个人及神经科专业人员的防护介绍了美国的经验。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2019冠状病毒病
  • 简介:摘要随着COVID-19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暴发,中国的疫情防控将呈长期化趋势。放疗作为妇科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合理应用,可使患者做到"防疫"、"抗瘤"两不误。本推荐将国内防疫指南、国外防疫及妇科肿瘤治疗文献,与北京协和医院前期疫情期间妇科肿瘤放疗实践相结合,从疫情期间妇科肿瘤放疗原则、临床试验、MDT及学术活动方面,为国内放疗科、妇科放疗组在COVID-19疫情期间的妇科恶性肿瘤放疗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建议。

  • 标签: 2019新型冠状病毒病 妇科恶性肿瘤/放射疗法 推荐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2019新型冠状病毒病(COVID-19)疫情期间肿瘤放疗患者焦虑及抑郁情况。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COVID-19疫情期间101例肿瘤放疗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COVID-19疫情期间肿瘤放疗患者焦虑和抑郁发生率分别为15.8%和27.7%,其中12.9%的患者同时患有焦虑和抑郁。焦虑总分平均值为49.4分(25~76分),抑郁总分平均值为46.4分(25~83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年龄是影响焦虑的因素,居住在城市者更易出现焦虑和抑郁状态。结论COVID-19疫情期间肿瘤放疗患者存在焦虑和抑郁心理,疫情因素会使上述情况加重,应关注上述患者心理健康,积极疏导,减轻疫情因素对患者产生的心理影响。

  • 标签: 2019新型冠状病毒病 焦虑 抑郁 肿瘤/放射疗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有无2019新型冠状病毒病(COVID-19)患者临床资料与预后,以指导合并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的临床救治工作。方法收集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2020年2月19日至3月16日收治的确诊的1 183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患者分为合并慢性基础疾病组(A组)和未合并慢性基础疾病组(B组),成组t检验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和预后。结果共纳入1 183例,其中A组538例(占45.48%), B组645例。A组中高血压病378例、糖尿病164例、呼吸系统疾病117例、心脏病81例、脑梗死40例(部分患者合并多种疾病)。A组中男243例,女295例;B组中男243例,女402例。两组在年龄、体重及入院SPO2不同(P<0.05);入院时A组和B组重症/危重症的比例分别21.12%、9.15%(P<0.05); A组在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尿素氮、肌酐、肌红蛋白、超敏肌钙蛋白明显高于B组(P<0.05),而在淋巴细胞计数、白蛋白明显低于B组(P<0.05)。A组住院天数(13.15±5.21)d, B组住院天数(11.88±4.84)d(P<0.05)。A组死亡18例,B组死亡13例(P>0.05)。结论COVID-19患者有45.48%合并慢性基础疾病,提示针对COVID-19患者隔离治疗时也应关注基础疾病的治疗。合并基础疾病的COVID-19患者危、重型比例更高,炎症反应、心肌受损更重,住院时间更长。

  • 标签: 2019新型冠状病毒病 基础疾病 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新冠疫情传染性强,危害极大,重点在防控,主要包括制定预案、人员管控、全员筛查、应隔尽隔、核酸检测等工作,切断传播途径,管控易感人群,实现“零”感染目标。

  • 标签: 新冠疫情 防控工作 探讨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病疫情刚开始流行时,病理科面临员工恐慌、院感风险剧增、防护物资不足、应对经验缺乏等困难。为保障科室安全,更好地为临床和患者服务,我们通过分析现有条件,采取加强学习、调整科室布局和流程、加强人员和物质管理等措施进行科学应对,实现了科室零感染。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2019新型冠状病毒病(2019 novel coronavirus disease, COVID-19)的发生导致了疫情严重地区早期乳腺癌患者多种治疗的延迟,严重影响了此类患者的标准治疗模式及预后。在疫情中后期,如何制定相对合理的治疗调整方案,是乳腺肿瘤专科医疗团队的当务之急。为此,检索分析国内外文献,并结合笔者所在医院乳腺肿瘤多学科综合诊疗团队专家共同讨论的意见,探讨为治疗延迟的早期乳腺癌患者提供合理的治疗策略。

  • 标签: 2019新型冠状病毒病 乳腺肿瘤 延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