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中国近现代诸多音乐体裁中,歌曲是对普通人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乃至整个社会音乐文化生活结构影响最大的一类样式。本文选择“文革”中后期具有较高历史和审美价值的代表性歌曲进行分析研究,从几个方面探寻优秀歌曲的审美表达和形态特征。

  • 标签: “文革”中后期 歌曲 创作分析
  • 简介:1960年,我从淮阴中学考取了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在校期间,我认真学习,只想毕业后早点工作,能减少农村家庭的经济负担。没想到1965年全国开展了“社教”运动,接着又是“文化大革命”,我滞留学校四五年后才分配工作。在清华我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 标签: 清华大学 “文革” “文化大革命” 在校期间 经济负担 农村家庭
  • 简介:1966年春天,中国大地上掀起了“文化大革命”的风暴,这一年周恩来68岁。“文革”十年,可以说是他一生中最艰难的时期。一位七旬的老人,重病缠身,每天却要工作10多小时。然而正是他,面对林彪、“四人帮”一伙的倒行逆施,独立支撑着党和国家的大局、力挽狂澜。这十年间,除1973年应来访的泰国总理克立·巴莫的再三邀请写过一幅题词外,出于政治处境的险恶,他不再题词了,

  • 标签: “文革”期间 周恩来 题词 “文化大革命” 纪事 “四人帮”
  • 简介:1966年,马万里先生时任广西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住在邕汀桥头民权路104号的广西区政协大院里的一座独栋小楼中,楼下是他起居的寝室,楼上则是画室,一张画桌上面放着花瓶(鲜花是每天必换的)以及文房四宝,另一张大桌子上堆满了成品或半成品的书画,三分之一的房间放满了书画、宣纸和放印章的皮箱,对着门口的墙上拉了一根绳子,上面夹满了他自己和别人的书画。

  • 标签: “文革” 万里 广西文史研究馆 文房四宝 半成品 副馆长
  • 简介:文革”是一场浩劫。它不仅践踏人权,残害生命,也殃及文物。在高压的氛围中,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的郑为、承名世、钟银兰等国家级鉴定家,以拳拳爱国之心,顶住恶浪,甘冒风险,保护了8万多件古代和近代的书画珍品,被人们誉为“国宝保护神”。

  • 标签: “文革” 国宝 专家 书画研究 上海博物馆 国家级
  • 简介:1982年7月,公安部发生了一次不小的“地震”,历时两年,波及当时全部工作人员的四分之一。1982年4月,邓小平批示“过去搞过专案的原则上调出公安部”。人们一直不清楚邓是在什么文件上、针对什么情况作出批示的。但从同年5月26日彭真就执行邓小平批示,

  • 标签: 专案组 文革 中央 工作人员 公安部 邓小平
  • 简介:习惯思维使我们认为红卫兵就是一群一心一意闹革命的年轻人,不过,一旦贴近历史的微观层面,你就会发现完全不同的故事。长江和他的小伙伴们就是一群对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毫不热心的红卫兵小将,在全国山河一片红的形势下,抓紧游山玩水,以一种无厘头的玩闹心态,走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不花钱坐火车1966年9月,大串连开始。我忽然发现这是个有趣的事儿。

  • 标签: “另类” 文革时期 文化大革命 旅行 串联 习惯思维
  • 简介:一九七三年冬天的一个凌晨,天尚未亮,巴金早早地起来,送别儿子小棠。儿子在安徽农村插队,前一年得了肝炎,身体一直没有恢复过来,很难承受艰苦的劳动。想不到因此被说是走“白专”道路,前不久报考大学给刷了下来,何时能有机会回城,谁也说不清楚。女儿大学毕业近一年,也一直没有分配工作。

  • 标签: “文革” 巴金 释读 日记 大学毕业 分配工作
  • 简介:1966年"文革"爆发之初,上海市委扮演了两个角色。作为运动的执行者,它是比较积极地响应中央号召的;而作为运动的重要对象,上海市委要在"夹缝中求生存"。随着运动的深入,其对运动的掌控权渐渐"萎缩",以至于有时不得不策略性地采取一些抵制措施。采取什么举措,何时"积极",何时"策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时的形势发展以及其自身的"安全"是否受到了威胁。

  • 标签: “文革” 地方党政 举措
  • 简介:周恩来在“文革”前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中发挥了重作用。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他赞成将知青上山下乡作为缓解城镇就业压力的新方向,通过给知青写信、肯定有关上山下乡题材的剧本等方式,鼓励知青上山下乡。20世纪60年代上半期,他提出了知青上山下乡的基本指导思想;将知青上山下乡纳入国家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知青的安置方向;深入总结知青上山下乡的基本经验,及时回答了在推进上山下乡工作中需把握好的方向性、政策性问题;通过培养和宣传先进典型人物、拍摄有关知青题材的电影等途径加大对知青上山下乡的宣传力度;倡导“半农半读”,推动下乡知青的合理布局。在指导知青上山下乡工作的同时,周恩来对知青十分关心、爱护,尽力解决知青生产、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确保知青上山下乡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 标签: 周恩来 知识青年 上山下乡 插队
  • 简介:国务院机构的创建与变迁,是整个中国机构发展历程的起点。试图以制度本身为核心分析变量,将中国国务院机构的早期变迁纳入到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分析范式之中,检视中国国务院机构的创立、维持和变迁过程。分析得出,文革前国务院机构变迁采取的是一种渐进改革的方式,受国家产业政策变动的影响;是在政党、国家与社会三者力量此消彼长中进行的,其膨胀收缩与中央对地方政府高频率的权力收放相一致。因此,在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和体制创新过程中,应做好机构创新的目标设定、制度选择、路径确定以及制度治理以及制度激励工作;进一步突破路径闭锁,形成良性制度演进路径,创建“制度政府”。

  • 标签: 国务院 机构变迁 新制度主义
  • 简介:文革内乱中,党内关怀并没有中断,党内健康力量仍在力所能及范围内抵制和纠正“极左”错误实践,从政治上、精神上、生命安全等各方面给予受冲击迫害的老干部以程度不同的关爱,党的“普照的光”仍然温暖着身处逆境老干部,坚定着他们对党的信念,使他们的大多数人始终能看到光明和希望,最终渡尽劫波迎来胜利。

  • 标签: “文革”期间 老干部 党内 关怀 内乱 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