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陈寅恪在《论再生缘》中曾说:“就吾国数千年文学史言之,骈俪之文以六朝及赵宋一代为最佳。”不错,六朝的确为骈文之黄金时代。问题是,这是后人的看法,六朝人实际上并没有认为后人所说的骈文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可以说,“系统的问题”与“发生学的问题”的区间之大,无类骈文者。这一点,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即就骈文总集与骈文理论言,既要在系统的问题与发生学的问题之间划一条清晰的分界线,同时,

  • 标签: 骈文理论 叙录 文献 《论再生缘》 黄金时代 发生学
  • 简介:DOP/TOTM并用对软质PVC性能的影响聚氯乙烯,2016,44(8):29-31增塑剂对聚酰胺酸亚胺化过程的影响研究绝缘材料,2016,49(8):40-43聚酯增塑剂增塑PVC最新研究进展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16,29(4);13-17增塑剂对热塑性木薯淀粉回生行为的影响现代塑料加工应用,2016,28(4):31-33碳酸根基水铝钙石的制备及其在PVC中的应用研究中国塑料,2016,30(9):75-81

  • 标签: 助剂合成 合成应用 国内塑料
  • 简介:满文是满族以及满-通古斯语族中其他一些没有自己文字的民族曾经使用过的文字.满族作为清代的统治民族,在历史舞台上扮演过重要的角色,满文也因此成为有清一代官方的正式文字,即所谓“国书”.这对满文及满文文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满文 文献
  • 简介:非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SeonKwang—Min,BaeJung—Hwan,ParkJi—Woong,等.KR20150122032A,2015—10—30含有1,2-环己烷二羧酸二酯的氯乙烯树脂用增塑剂,井上贵博,宫崎谦一,佐藤有莘,等.JP2015193817A,2015—11—05,

  • 标签: 专利题录 邻苯二甲酸酯 氯乙烯树脂 制造方法 增塑剂 组合物
  • 简介:骈文是最具中国古典文学特色的一种文章体类,它代表了汉语言遣词造句和对偶声律追求的极致,以学为文,文与学统一,充分展示了方块字本身的特色和固有的魅力。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中甚至说“俪文、律诗为诸夏所独有,今与外域文学竞长,惟资斯体”。然而,因为文体本身形式的限制和现实政治、机械历史观等因素的制约,建国以后至新时期,骈文研究成果为数不多,

  • 标签: 文献整理 骈文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 文论 文学特色 中国古典
  • 简介:在当前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领域,骈文研究逐渐不再是冷门,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新的学术研究增长点,日益走向繁荣。但骈文学界对骈文的研究,多数集中在对骈文理论、骈文发展通史、骈文断代史以及部分作家作品上,对骈文文系统专门的整理和研究还不充分,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 标签: 骈文理论 文献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学术研究 作家作品 文献系统
  • 简介:苯教研究是现代藏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古藏文文中出现的""(苯)一词成为苯教学者论证苯教渊源及其早期历史的基本证据之一。但是古藏文中"苯"与苯教典籍中"苯"的含义却相去甚远,与现代藏语中的"苯"也不是一回事。与之相类似,""(辛)也是藏文典籍中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词汇,且与"苯"关系密切。作为西藏早期历史研究之一,笔者梳理和对比敦煌藏文文与苯教典籍中的""和""的不同含义,通过其词汇意义的历史变迁,结合苯教典籍、教义教理和僧伽组织及寺院的形成时间,结果证明:吐蕃时期的"苯"还只是西藏本土的巫术仪式之一,并非苯教;作为一种系统化的宗教,苯教应是在吐蕃王朝结束之后才正式形成。苯教虽然以西藏本地的原始信仰为基础,且名称也源于古代,但是苯教的"苯"不等于古藏文文中的"苯"。

  • 标签: 古藏文文献 苯教
  • 简介:评点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批评方式,近年来,戏曲、小说、散文总集的评点研究繁兴,而别集的评点研究相对消沉。清代散文别集数量繁多,其中含评点者约六百余种,蕴含大量文论资料,于散文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以叙方式对散文别集评点文献进行著录,选择十篇略为举例。叙内容包括作者、评者生平,版本存佚,著作体例结构,评点方式、特点、价值、影响等,聊作资料之备,以裨散文研究。

  • 标签: 清前期 散文别集 评点文献 叙录
  • 简介:文章以1982年以来30余年中,用藏文发表的有关敦煌藏文文研究的论文为对象,就所涉及的相关领域进行分类梳理,作了简要的评述。在总结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展望了未来之研究。

  • 标签: 藏文期刊 敦煌藏文文献 研究综述
  • 简介: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藏有满文文47种,这批文献多为经部·小学类和子部·儒家类,于1992年由德国满学家稽穆公之于众。对这批文献的整理研究,不仅可以揭示牛津大学满文文的收藏历史,而且对于了解英国汉学史发展历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博德利图书馆 满文文献 巴恪斯
  • 简介:《了凡四训》是明清两代具有广泛影响的善书经典,至今仍有很高知名度。现在仅见藏于日本的三部了凡重要文献,其实就是《了凡四训》的祖本。1601年的单刻本《省身》,是现存了凡善书著述中的最早刻本,也是《了凡四训》首篇“立命之学”的原型;1607年的单刻本《立命篇》,已具备《了凡四训》的雏形;1701年的和刻本《阴骘》是一部“准汉籍”,其底本为明崇祯三年(1630)刻本,不仅完全具备《了凡四训》的内容结构,而且多出了著名的了凡《功过格》,因此具有很重要的文献价值及思想价值。

  • 标签: 袁了凡 善书 《省身录》 《立命篇》 《阴骘录》
  • 简介:清代文学家于刻本别集之外,多有佚作存世。清代诗文文整理应将辑佚作为重点任务,因为这项工作对于揭示一位文学家创作风格的形成过程、全面地展示作者对反映现实所做出的努力与贡献、厘清作者的事迹交游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与作用。清代诗文文的辑佚路径主要有:通过各种古籍目录,包括各大图书馆的电子检索系统,搜辑其人遗存的诸稿本或抄本;到其人家乡所在的市县区或学校图书馆访查;追踪其人的亲友后裔;从同时代人的别集或家乘中寻觅吉光片羽;从当时报刊上去检索;从当今电子网络上去搜集。

  • 标签: 辑佚 目录 网络 稿抄本
  • 简介:21世纪,随着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知识文化的研究传播领域也处处伴随着数字革命。中国古典文献成为信息技术的重要开发对象。从传统汉语古籍的数字化检索到汉语古籍的人工智能开发,

  • 标签: 电子文献 文献目录学 古籍 传统 汉语 张三夕
  • 简介:目的:了解盐酸二甲双胍仿制药的一致性,以促进临床用药选择的有效与安全。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与CBM数据库,纳入对比国产制剂与格华止的体外溶出试验、生物等效性试验和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类型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结果:分别纳入7、10、5篇研究。纳入评价的国产制剂与格华止的体外溶出度与溶出参数存在显著差异;部分生物等效性试验显示部分国产制剂与格华止不等效;格华止普通片在部分有效性指标上可能优于国产缓释片,在安全性方面可能优于国产普通片。结论:现有证据无法充分支持国产二甲双胍仿制药与原研药具有一致性,部分仿制药在药学特性、生物等效性和临床一致性方面与原研药相比可能有一定差距。

  • 标签: 仿制药 二甲双胍 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