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脊柱全长摄影过程中使用数字X线摄影透视系统自动拼接技术,观察该种摄影技术应用效果。方法:将我科2020年2月--2020年10月的脊柱畸形检查74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且分成一组与二组,分别采用数字X线摄影透视系统自动拼接技术和数字X线摄影技术,对比两种摄影技术效果。结果:一组和二组图像质量评分对比中,一组为4.58±0.74(分),二组为3.42±0.62(分),(t=10.451,p=0.000),结果有差异。结论:脊柱全长摄影过程中使用数字X线摄影透视系统拼接技术效果优良,该方法可推广。

  • 标签: 脊柱全长摄影 数字化X线摄影透视系统 数字化X线摄影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传统 X线和 DR诊断肋骨骨折的临床 效果 。方法:在 2018 年 1 月到 2019 年 6 月选取我院接受诊疗的肋骨骨折患者 80 例为例进行研究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 DR 与传统 X 线检查。总结两组患者的诊断、确诊情况。 结果:DR 检查准确度相对于传统 X 线具备明显数据优势,病理诊断、 DR 检查结果与传统 X 线检查结果相比数据差异较大,统计学对比有意义, P < 0.05 。 结论:DR 诊断技术对于肋骨骨折具备较高的诊断效益,确诊率较高,值得普及。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为确保医疗 x线数码照相系统正常工作,必须定期对仪器进行严格检测,以满足临床诊断的需要。方法 根据国家计量校准规范要求,选择合适的检测模块,对医用 X线数码照相系统进行检测。结果 通过统计数据的统计分析,判断该装置各项性能指标是否达到要求。结论 探讨医用数字 X线摄影系统的质量控制、系统安全及设备使用效果的评价方法。

  • 标签: 数字X线摄影系统 计量检定 诊断水平剂量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 目的 分析探讨直接数字 X线摄影系统 (DR)检查用于颈椎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7月 ~2019年 7月收治的 70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观察组,选取同期 7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均行直接数字 X线摄影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 观察组齿突与两侧块间距不等宽、齿突与枢椎棘突轴绀不重叠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有统计学差异 (P < 0.05 ),两组在左右旋转环枢关系反常上无明显差异 (P > 0.05 ); 观察组前屈侧位片中成角位移和水平位移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 (P < 0.05 ),两组在侧位片中成角位移和水平位移无明显差异 (P > 0.05 )。 结论 直接数字 X 线摄影系统检查是临床颈椎病诊断的主要方法,通过正位片和侧位片的拍摄,能够清晰反映有无骨质增生及 椎 间隙和椎间孔改变,并可观察颈椎曲度改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颈椎病 直接数字化 X 线摄影系统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数字 X 线摄影技术在诊断尘肺病中发挥的重要价值。方法 本文主要选取我院在 2018 年 4 月至 2019 年 4 月就诊的 80 例尘肺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对比数字 X 线摄影技术诊断和高千伏 X 线的诊断准确率后,对诊断的结果或者影像学的表现等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 80 例尘肺病患者在采用数字 X 线摄影技术的准确率达到了 97.50% ,高千伏 X 线诊断的准确率为 86.25% ,两者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采用数字 X 线摄影技术能够为尘肺病患者提供更加清晰的诊断结果,并且准确率要高于高千伏 X 线诊断的结果,这就说明数字 X 线摄影技术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在尘肺病原诊断基础上提供新的影像线索,有助于医师作出更加客观、准确的诊断。

  • 标签: 数字化 X 线摄影技术 尘肺病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数字乳腺断面合成技术(DBT)和全视野数字乳腺X线摄影(FFDM)对不同类型乳腺病变钙化特征的检出和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上海市徐汇区大华医院同时行乳腺DBT与FFDM检查的1 263例女性患者的乳腺影像资料。良、恶性钙化需病理或乳腺X线24个月及以上随访证实,并以DBT与FFDM两种方法综合判定得出的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DBT与FFDM检查方法下非致密型乳腺和致密型乳腺良、恶性钙化的检出率及诊断效能,并对比分析两种方法对恶性钙化形态、分布特征检出情况。结果1 263例患者非致密型乳腺240例,良性钙化56例,恶性钙化13例;致密型乳腺1 023例,良性钙化356例、恶性钙化63例。非致密型乳腺中,DBT与FFDM良性钙化检出率分别为22.9%(55/240)、21.7%(52/240),恶性钙化检出率分别为5.0%(12/240)、4.6%(11/24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²=0.108、0.046,P均>0.05);恶性钙化形态、分布特征检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致密型乳腺中,DBT与FFDM对良性钙化检出率分别为34.2%(350/1 023)、31.9%(326/1 023),恶性钙化检出率分别为6.0%(61/1 023)、4.9%(50/1 02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²=1.273、1.153,P均>0.05);DBT对无定形、成簇样分布恶性钙化检出例数多于FFD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²=12.921、11.667,P均<0.05)。DBT和FFDM诊断非致密型乳腺的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93、0.992,诊断致密型乳腺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87、0.96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136、1.391,P均>0.05)。结论DBT和FFDM对不同类型乳腺钙化诊断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BT更有助于致密型乳腺的无定形和成簇分布钙化的诊断,可提高BI-RADS分类的准确性。

  • 标签: 乳腺疾病 钙化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数字 X 线摄影术平片定量指标诊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 2016 年 4 月至 2019 年 8 月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 150 例,将其作为实验组;并选取我院同期收治的 150 例健康体检者,将其作为对照组;全部研究对象均接受膝关节侧位、正位 DR 检查,观察比较检查结果 。结果:对照组、实验组的股胫角、胫骨角变化、 LT/H 值 I 、 LT/LP 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而两组的股骨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应用数字 X 线摄影术平片定量指标能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诊断提供详细信息,而且 X 线 DR 成像操作简单方便,实用经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数字化 X 线摄影术平片 定量指标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诊断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别采用CT、MRI以及全数字乳腺X线摄影方法对乳腺癌患者实施疾病诊断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06月~2020年03月收治的9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临床针对90例乳腺癌患者分别实施CT、MRI以及全数字乳腺X线摄影诊断;对应设为CT组、MRI组以及全数字乳腺X线摄影组;就最终乳腺癌诊断率展开对比。结果:对90例乳腺癌患者完成CT诊断后,确诊患者70例(77.78%),误诊/漏诊患者20例(22.22%);对90例乳腺癌患者完成MRI诊断后,确诊患者87例(96.67%),误诊/漏诊患者3例(3.33%);对90例乳腺癌患者完成全数字乳腺X线摄影诊断后,确诊患者65例(72.22%),误诊/漏诊患者25例(27.78%);MRI组乳腺癌患者疾病诊断率(96.67%)均高于CT组(77.78%)以及全数字乳腺X线摄影组(72.22%)明显(P

  • 标签: 乳腺癌 MRI CT 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 诊断率
  • 简介:摘要:探讨:分析低剂量乳腺钼靶X线摄影技术的应用。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乳腺检测的10例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30kV、35kV的乳腺钼靶X线摄影,对比分析2种剂量下的影响质量。结果:30kV摄像比35kV摄像的影像质高,其乳腺其中一侧的内外头尾位和斜位具有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35kV是临床进行乳腺钼靶X线摄影的最佳值,能有效降低摄影曝光量且提高摄像质量。

  • 标签: 乳腺 低剂量 曝光量 摄像质量
  • 简介:摘要: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探讨数字 X 线 DR 摄影技术在放射科中的运用。方法:随机选择在 2018 年 9 月 -2019 年 9 月进行常规放射检查的患者 100 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 50 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放射检查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数字 x 线检查方式,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摄影成效以及患者对放射检查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摄影成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

  • 标签: 数字 X 线 放射科 运用 成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数字乳腺X线摄影中不同乳腺压迫厚度时管电流量与影像质量的关系。方法全数字乳腺摄影机中采用钼-铑靶滤过组合,对2~7 cm厚度的CDMAM模体选择适宜的管电压,不同管电流量下,进行手动曝光,参数(压迫厚度、管电压、管电流量)设定分别为2 cm、27 kVp、10~90 mAs,3 cm、29 kVp、20~120 mAs,4 cm、29 kVp、20~200 mAs,5 cm、30 kVp、40~220 mAs,6 cm、31 kVp、40~260 mAs和7 cm、32 kVp、80~280 mAs,计算图像影像质量因子(IQF)、对比噪声比(CNR),记录平均腺体剂量(AGD)。通过计算品质因子(FOM),找出各种厚度下最优管电流量及对应的AGD。根据2~7 cm压迫厚度下优化参数表和机器在各种厚度下自动曝光特性,列出2~7 cm厚度下自动曝光参数调整表。同时对不同厚度下IQF、CNR和AGD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对CNR和管电流量进行曲线拟合。结果在钼-铑靶滤过组合下,不同压迫厚度时,随着管电流量增加,AGD线性增加,FOM先增加后下降或平缓变化。AGD和CNR在2~7 cm厚度下均呈高度正相关,r值均>0.97,P均<0.01。AGD和IQF在2~6 cm时呈高度正相关,r值均>0.87,P均<0.01。参考IQF和FOM因子,不同压迫厚度下,管电压和管电流量适宜匹配参数分别为2 cm、27 kVp、20~30 mAs,3 cm、29 kVp、30~50 mAs,4 cm、29 kVp、80~100 mAs,5 cm、30 kVp、80~120 mAs,6 cm、31 kVp、100~140 mAs,7 cm、32 kVp、80~120 mAs。压迫厚度-自动曝光档的设置对应关系为2 cm-1档、3 cm-2档、4 cm-3档、5 cm-2档、6 cm-0档、7 cm--1档。结论不同乳腺压迫厚度下,具有适宜的管电流量范围,临床实践中应选择相应的自动曝光条件。

  • 标签: 乳腺X线摄影 影像质量 辐射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胸部数字X线摄影软拷贝图像(copy image of chest digital radiography,DRSC)的读片效果,并与胶片-增感屏高千伏X线胸片(high kV film-screen chest radiography,FSRHkV)对照分析,探讨尘肺诊断DRSC读片的可行性,为建立尘肺诊断的区域信息网络平台提供依据。方法2019年6月,收集2017年10月至2019年8月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从事铜矿或铅锌矿开采并接触矽尘的119名矿工作为调查对象。由三名有经验的诊断医师各自独立对每个病例的DRSC和FSRHkV胸部X线表现分别作出判定和诊断,以多数医师认同的判定和诊断作为最终判定结果。以肺部主要小阴影形态、总体密集度、分布范围、小阴影集聚和大阴影,以及诊断分期为观察指标,分析两种成像方式一致性。结果调查对象中男性118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46.21岁。平均接尘时间7.38年。113例两种成像方式的肺部X线表现以p、q、r圆形小阴影为主,网状不规则影不明显,仅观察到1例FSRHkV判定p影DRSC判定q影,两者符合率99.12%(112/113)。另外6例均观察到巨大阴影。无尘肺和壹期判定符合率为95.51%(4/89);贰期和叁期判定均未出现差异(30/30),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肺部圆形小阴影为主的矽肺X线表现,DRSC可以用于诊断分期读片。

  • 标签: 矽肺 数字化X线摄影 图像 圆形小阴影 诊断分期
  • 简介:摘要 : 数字乳腺断层融合 X 线成像( Digital Breast Tomosynthesis , DBT )是乳腺 X 线检查中的一种新兴技术,它使用不同投照角度扫描来实现乳腺三维重建成像,由此来解决二维成像重叠的缺点。能够有效提高少脂肪腺体型 ( 如致密型、多量腺体型 ) 中乳腺病灶的检出率以及乳腺病灶形态特征,不仅降低了乳腺癌筛查的成本而且还有效的提高了诊断乳腺癌的准确率、降低了复查率。

  • 标签: 乳腺,断层融合,全数字化乳腺 X 线成像
  • 简介:摘要 : 数字乳腺断层融合 X 线成像( Digital Breast Tomosynthesis , DBT )是乳腺 X 线检查中的一种新兴技术,它使用不同投照角度扫描来实现乳腺三维重建成像,由此来解决二维成像重叠的缺点。能够有效提高少脂肪腺体型 ( 如致密型、多量腺体型 ) 中乳腺病灶的检出率以及乳腺病灶形态特征,不仅降低了乳腺癌筛查的成本而且还有效的提高了诊断乳腺癌的准确率、降低了复查率。

  • 标签: 乳腺,断层融合,全数字化乳腺 X 线成像
  • 简介:摘要:由于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贸易的全球,各个企业机构对商用飞机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传统生产线的生产水平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的需要,因此,我们需要研发出飞机总装数字脉动生产线来提高飞机零件的生产效率,提高产品的质量.飞机总装数字脉动生产线规范并优化了传统的飞机总装生产流程,有效提高飞机总装工作的技术水平和装配质量.本文首先介绍了飞机总装数字脉动生产线的相关内容,然后对飞机数字总装脉动生产线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飞机总装 数字化 脉动生产线
  • 简介:摘要:在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技术发展也得到了新契机。数字技术作为信息行业发展的产物,有较强的综合性,并且涵盖的内容也是多方面的。如今,数字技术被应用于智能建筑安防系统中,主要是为了防止人为破坏和自然灾害的破坏。本文从数字技术和智能建筑的概念入手,围绕传统安防系统的不足以及数字技术的应用优势展开讨论,并指出智能建筑安防系统数字技术的具体应用,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依据。由于我国科技水平在不断提高,所以人们也开始提高对居住条件的要求,建筑领域里逐渐将智能建筑当作了研究的热点。建筑是智能建筑的基础,建筑设备、相关的通信网络、管理系统构成了智能建筑的完整系统。因智能建筑结合着科技和自身的优势,所以未来的建筑行业将以智能建筑为主。此外,数字技术有很大优势,它涵盖了自动、传感器、网络及嵌入式系统等综合性技术,可以将其应用到智能建筑安防系统中,这对于建筑技术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尝试,发展前景良好。

  • 标签: 安防系统 数字化 应用
  • 简介:摘要:探究医用数字 X射线摄影系统(DR)设备质量控制状态及机房放射防护现状,此次研究选取2020年4月以来安装完毕并已验收检测合格投入使用的5台DR设备作为研究对象,并且需要参照相应的X射线检验标准规范进行相关的质量检测,其检测结果必须达到相应的标准,这样的情况下,才能确保X射线使用的安全性与规范性,同时我们还需要依据相应的标准规范对DR设备的具体应用情况与对其控制性能展开检测,进行客观的评价。在对DR设备使用安全性与机房射线防护的评价检测中,我们需要按照放射线防护要求规范对其进行评测,确保医护人员在进行相关设备造作时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在本次实验中,一共有2台DR设备在进行检查的时候发现质量不合格情况,并且出现质量问题的项目主要集中在一个方面上。但是,本次实验整体来看,对于DR设备的检查合格率依旧保持在60%以上。机房放射防护检测结果显示,5台DR设备机房60个检测点的周围剂量当量率检测中有6个检测点发生泄露,泄露发生率为10.3%。结果表明,DR设备质量控制检测不合格率较高,DR机房泄漏风险也较高,需加强DR设备的质量控制,完善机房辐射安全管理,以保证影像辅助诊断的质量,并且能够确保操作设备的工作人员能够得到相应的安全保障,确保医护人员不会受到辐射的威胁。

  • 标签: 医用数字X射线摄影系统 质量控制 机房放射防护 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