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剖宫产的临床价值。方法于下腹部两髂前上棘连线下2—3cm处做横行直切口,钝性分离脂肪层及腹直肌,横向撕开腹膜,肠线单层连续缝合子宫肌层,不缝合腹膜,肠线连续缝合筋膜,间断全层缝合皮肤及皮下组织。并与同期腹部横弧形切口剖宫产进行比较。结果改良手术时间短,中出血量少,术后排气时间缩短、疼痛轻、病率低,住院时间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性(P<0.05)。结论改良剖宫产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剖宫产术 术后并发症 改良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非脱垂大子宫阴切除(TVH)的。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2年3月非脱垂大子宫阴切除80例(TVH组)与同期开展的腹腔镜辅助阴切除非脱垂大子宫76例(LTVH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TVH组手术时间、中出血、住院费用等方面明显优于LTVH组,p<0.01。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TVH具有手术时间短、中出血少、住院费用低等优点。

  • 标签: 改良式 非脱垂大子宫 阴式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新式剖宫产改良与传统剖宫产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疼痛等方面的比较。方法将90例有剖宫产指针的孕妇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采用改良新式剖宫产)、对照组(采用胶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两组均采用连续性硬膜外麻醉,术后均用抗菌药预防感染。观察记录两组在剖宫产手术时间、胎儿娩出时间、中出血、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疼痛等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剖宫产手术时间、取胎时间、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结论改良新式剖宫产比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效果好,并发症少。

  • 标签: 改良式新式剖宫产术 腹式纵切口剖宫产术 子宫下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背带缝合在剖宫产时顽固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方法自2006年6月至2011年6月对24例行剖宫产中发生顽固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患者应用改良缝合进行治疗。结果24例患者治了后产后出血停止。避免了切除子宫、无术后并发症、子宫复旧、月经复潮均无异常。结论改良背带缝合操作简便、止血迅速可靠、无需特殊器械、成功率高、无术后并发症,是剖宫产中发生乏力性、产后出血首选及有效的止血方法。

  • 标签: 改良背带式缝合术 剖宫产 宫缩乏力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将翼状胬肉头部表面的结膜转埋至下穹窿部结膜下手术方法的疗效。方法将216例(297眼)翼状胬肉病例,采用翼状胬肉整个表层结膜与胬肉体部分离,切除全部胬肉组织,然后将胬肉头部表面的结膜转埋到下穹窿部结膜下,对这种改良转埋术后翼状胬肉的复发情况进行观察。结果216例(297眼)翼状胬肉中,一年后,痊愈212例(292眼),治愈率为98.3%,复发4例(5眼),复发率为1.7%。结论用这种改良转埋治疗翼状胬肉,术后的复发率大大降低。

  • 标签: 改良式 翼状胬肉 转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改良腹膜外剖宫产与传统腹膜内剖宫产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2年2月在内蒙古临河区博爱医院行改良腹膜外剖宫产改良组)302例与传统腹膜内剖宫产(对照组)27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改良组手术时间(26.38±3.25)min、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5.6±1.35)min短于对照组(36.38±2.45)min、(8.55±1.5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中出血量、产钳助娩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病率、术后镇痛药使用及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改良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腹膜外剖宫产具有手术时间短,胎儿娩出快新生儿窒息率低,野暴露充分,侵袭性小,术后恢复快,适应性广等优点,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剖宫产。在剖宫产率逐年上升的今天,保护腹膜,减少腹膜感染,减少手术并发症,提倡腹膜外剖宫产是很有必要的。

  • 标签: 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术 腹膜内剖宫产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传统改良疝环充填无张力修补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1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其中80例采用传统疝环充填治疗方法,其余84例选用改良疝环充填无张力治疗方法。结果在经过两种方法治疗后,改良疝环充填中出血量与所用时间明显少于前者,传统的治疗结果中并发症3例,复发1例。改良治疗结果中并发症1例,无一人复发,而且手术过程中疼痛也轻于传统方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疝环充填无张力疝修补具有时间短,操作简单,疼痛少,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显著特点,是治疗腹股沟疝的一种好方法。

  • 标签: 腹股沟疝 改良式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慢性中耳炎是常见的多发病,但治疗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本研究采用完壁乳突根治-鼓膜夹层法修复鼓室成形,探讨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化脓性中耳炎85例(耳),行完壁乳突根治-鼓膜夹层法修复鼓室成形,对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进行分析。SPSS14.0统计软件统计,采用校正的chi-squaretest检验。结果85例(耳)总有效70例(82.4%,70/85),术前骨导听阈提高与病程长短、胆脂瘤无关(P〉0.05),与听骨链中断、固定有相关性(P〈0.05),听骨链的破坏吸收、肉芽包绕、固定会造成术前骨导听阈提高,该带蒂的"袖状"外耳道、鼓膜上皮瓣覆盖移植膜,具有良好的固位作用,较好地保留了鼓膜自然形态,听阈达到或保持在应用水平63例(74.1%,63/85)。鼓膜一期愈合率为96.47%(82/85)。结论手术适应证的正确选择的基础上,彻底清除病变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所在,完壁乳突根治-鼓膜夹层法修复鼓室成形,最大限度地保留或还原了患者正常的中耳及外耳道的正常生理结构,提高了听力功能。

  • 标签: 夹层法 鼓膜成形术 中耳炎 胆脂瘤 耳显微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壁横行切口剖宫产的临床可行性,提高对腹壁横行切口剖宫产的应用临床。方法对32例足月妊娠行腹壁横行切口剖宫产和32例传统剖宫产的病例进行回顾分析对比。结果与传统剖宫产比照,胎儿娩出、手术时间缩短。结论腹壁横行切口减少了手术步骤,缩短了手术时间,术后恢复快,患者痛苦减少,腹壁切口美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剖宫产 手术方式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改良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TVM)的手术适应症、禁忌症,手术操作要点及技巧,评价TVM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12月行改良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81例的临床资料,TVM的手术适应症、禁忌症,手术操作要点及技巧。结果TVM具有微创手术的一切优点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病率低,疼痛轻,不干扰腹腔,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快,且无需昂贵的设备和另外投入,手术操作技术和技巧的提高,减少患者身体创伤,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提高了患者满意率,降低了术后病率,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子宫肌瘤 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造口引流治疗前庭大腺脓肿的效果。方法对36例前庭大腺脓肿进行引流造口,术后进行随访。结果治愈率100%。结论其方法简便,容易掌握,疗效较好,无明显不适感及后遗症,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小梁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改良小梁切除治疗42例(64眼)各型青光眼,中一次性使用0.4mg/ml丝裂霉素C,术后随访6~12月,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其并发症。结果术后1月检查,58眼(90.6%)术后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术后1周测眼压,所有病例眼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有48眼(75.0%)眼压低于21mmHg,术后6月测眼压,54眼(84.6%)低于21mmHg;末次随访时,56眼(87.5%)形成弥散扁平的功能性滤过泡,8眼(12.5%)为非功能性滤过泡;总手术成功58眼(90.6%),其中完全成功54眼(84.4%),条件成功4眼(63%),失败6眼(9.4%)。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角膜水肿5眼,前房渗出4眼。讨论改良小梁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青光眼,可有效地减少青光眼术后滤过道瘢痕的形成,充分降低眼压。该方法不需要特殊设备,手术时间短、损伤小,并发症少,手术效果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青光眼方法。

  • 标签: 青光眼 改良式小梁切除术 丝裂霉素C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用自制硅胶管逆行泪道插管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效果。方法对30例31只眼慢性泪囊炎患者行逆行泪道插管。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取得满意效果。结论逆行泪道插管治疗慢性泪囊炎,方法较简便,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慢性泪囊炎逆行泪道插管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背带缝合在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6例发生剖宫产中宫缩乏力性出血病例采用子宫背带缝合治疗,观察其止血效果。结果16例治疗后宫缩好转,出血停止,无一例因血液循环不良或再出血而再次手术或子宫切除,无并发症发生,子宫复旧、月经复潮时间无异常。结论子宫背带缝合具有操作简单、止血迅速及安全易行,无需特殊器械和手术技巧,成功率高,无术后并发症等诸多优点,早应用可避免输血、感染以及失血性休克、DIC的发生,并能保留生育功能,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行之有效的外科止血方法。

  • 标签: 剖宫产术 产后出血 背带式缝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疝环充填无张力疝修补的方法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总结80例腹股沟疝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结果该具有操作简单、适应证广、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结论该不干扰正常解剖结构,修补效果好,患者恢复快的特点,值得推广。

  • 标签: 腹股沟疝 改良疝修补术 疝环充填补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B-Lynch缝合在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因剖宫产中宫缩乏力性出血的病例用改良B-Lynch缝合治疗,观察其止血效果。结果所有病例治疗后宫缩好转,出血减少,无晚期产后出血,治疗产后出血效果较好,且子宫复旧及月经恢复情况均正常。结论改良B-Lynch缝合操作简单,效果确切,且能保留子宫,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剖宫产 产后出血 改良式B-Lynch缝合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与传统的甲状腺全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12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分别给予改良甲状腺次全切除与传统甲状腺全切治疗,对两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75例甲状腺更能亢进症患者经改良甲状腺次全切除治疗,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而手术后高体温(超过38℃)率、甲减发生率、手足麻木发生率及术后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甲状腺次全切除能保证甲状旁腺血供良好,进而有效避免甲状旁腺因缺血导致的手足抽搐,此外此手术方式能对甲状腺残留量准确估计,降低甲状腺功能减退与术后复发率,因此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改良式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甲状腺全切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改良新式剖宫产与新式剖宫产的临床特点,探讨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价值。方法对两种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便于对再次盆腔手术的影响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种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排气时间比较,新式剖宫产手术时间短于改良新式剖宫产,出血量及排气时间两者无显著性差异,但改良新式剖宫产更便于再次行盆腔手术。

  • 标签: 改良新式剖宫产术 临床比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背带缝合在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处理中的作用。方法对7例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者采用改良子宫背带缝合治疗。结果7例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均发生在剖宫产中,经按摩压迫子宫、药物等治疗无效,均采用改良子宫背带缝合行子宫缝扎后止血,预后良好。结论产科出血是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产后出血是产科出血的主要原因,积极防治产后出血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改良子宫背带缝合安全有效、简单易行、止血迅速,是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首选的外科止血方法。

  • 标签: 子宫收缩乏力 产后出血 背带式缝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