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2012年《刑事诉讼法》在证据种类中增加了“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确立了辨认、侦查实验、搜查、查封、扣押、提取等侦查笔录的法定证据地位。这是证据制度变革中的重大进步与发展,它一方面完善和丰富了法定证据种类,为司法机关证明案件事实提供了更多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对侦查机关依法实施侦查行为和规范制作侦查笔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在对侦查笔录的特征及证明功能分析基础之上,反思侦查笔录的现状,结合与侦查笔录类证据有关的程序性机制的研究,对如何规范侦查笔录作进一步探讨。

  • 标签: 侦查行为 侦查笔录 证据 规范化
  • 简介:询问笔录是侦查活动中搜集案件信息的重要证据性文书,制作询问笔录要写好项目填写语、询问开篇语、身份确认语、"人"的关键语、"事"的关键语、"物"的关键语、认知环境语、信息来源语、信息拓展语、法律手续语。

  • 标签: 侦查 询问 笔录 方法
  • 简介:听证笔录,是听证制度核心内容的体现,其内容和效力是关系到听证制度是否流于形式,能否起到程序规制作用的关键所在。纵观两大法系国家的行政法制度,对于听证笔录效力的有不同的规定。不同的效力模式下,听证制度作用也有差异。作为对行政权力行使进行规范和控制的重要程序性制度之一,听证制度应体现并实现程序公正价值。正因如此,听证笔录的效力必须予以重视。否则,听证制度将丧失其应有价值。

  • 标签: 程序公正 法律效力 责任承担
  • 简介:2012年刑事诉讼法在诸多变革之中维持了搜查程序的原有制度形态,这种不“变”的格局与西方国家搜查程序的法治特点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保障性、精密化、司法化的不足,凸显着我国现行搜查程序的制度缺陷。而2010年“两个证据规定”对非法实物证据的排除规则之规定又稍显保守。因此,未来我国搜查程序的改革,除进一步坚持法治化路径外,还需要引入利益权衡方法,使非法实物证据排除规则的救济功能落到实处。

  • 标签: 搜查程序 隐私权 刑诉法修订 证据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