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观察经口气管插管与经鼻气管插管的口腔护理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1月 2019 年7 月我院68例经口气管插管与经鼻气管插管患者,观察两组口腔护理对患者并发症的影响。结果:68例患者中,经口气管插管患者较经鼻气管插管患者护理平均时间更长(P<0.001)存在显著差异。口臭发生率经口气管插管发生率较经鼻气管插管更高(P<0.001)存在显著差异。经口气管插管发生霉菌的患者较经鼻气管插管的更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在发生溃疡和VAP发生率例数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可选择气管插管方式的条件下,选用经鼻气管插管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更便于患者的口腔护理。节约更多护理资源,降低口腔护理难度。

  • 标签: 气管插管 口腔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镇静镇痛集束护理对ICU气管插管患者插管时间及谵妄的影响分析。方法 选择性分析本院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取的40例ICU气管插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分析的形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镇静镇痛集束护理两种模式。分析两组患者之前的插管时间和护理满意度以及谵妄的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插管时间要高于观察组,差异性明显;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并且谵妄情况是低于对照组的,两组数据存在显著的统计学价值。结论 针对临床ICU气管插管患者给予镇静镇痛集束护理,可以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减少谵妄的影响,增加患者的治疗效果。此外,值得临床大力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镇静镇痛 集束护理 ICU气管插管 谵妄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镇静镇痛集束护理对 ICU 气管插管患者插管时间、谵妄的影响 。 方法: 于 20 18 年 04 月 --2 020 年 04 月本院 ICU 接收的 66 例气管插管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之随机分成两个小组进行对照分析,其中常规组 33 例辅以常规护理,研究组 33 例辅以镇静镇痛集束护理。结果:研究组插管时间短于常规组 ( p<0.05 ) ;研究组谵妄发生率、 48h 再插管率低于常规组 ( p<0.05 ) 。结论:为 ICU 气管插管患者加强镇痛镇静集束护理,不仅能够缩短患者插管时间,而且还可以预防谵妄,降低 48h 再插管率,值得在临床中大范围普及。

  • 标签: 镇静镇痛 集束护理 ICU 气管插管 插管时间 谵妄
  • 简介:摘要: 本文分析了套变井小直径可钻式插管堵水原理,研制出了小直径可钻式插管堵水管柱及锚定结构,配套了相关工具,通过现场应用,实现部分套变井能机械堵水和有些套变井通过快速修复后可机械堵水。该技术有效期长,适应套变直径≥ 112mm井机械堵水,效益显著,在同类油田非均质油藏细分开采方面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 标签: 套变井 插管 堵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儿童重症救治中,气道管理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难题,气管插管可以挽救生命。儿童气道变异较大,氧储备较低,合适的导管深度尤为关键。导管放置过浅会导致声带损伤、意外拔管、低氧血症甚至死亡,放置过深(即支气管内)可能导致肺不张或创伤性肺损伤。文章阐述了儿童气道的特点及导管深度的定义,基于国内外儿童气管插管深度的研究现状,归纳不同导管深度定位法的特点,总结当前确定导管深度的新方法,分析新方法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缺点,并对超声定位导管深度的方法进行展望。

  • 标签: 儿童 气管插管 插管深度 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主动呼吸循环技术(ACBT)在肺移植术后拔除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重症监护室收治的肺移植术后拔除气管插管患者20例。按呼吸方式分为对照组10例,控制组10例,两组患者均在拔除气管插管后第1天进行常规胸部物理治疗联合肺康复,并收集每例患者治疗开始至治疗结束后30 min的排痰量及治疗后Borg评分。第2天后,对照组患者继续进行常规胸部物理治疗联合肺康复,控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ACBT。收集两组患者第4、7、10天治疗开始至治疗结束后30 min的排痰量及治疗后Borg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的排痰量均逐渐增加。在拔除气管插管后第7、10天,控制组患者的排痰量大于对照组[(15.4±5.49)ml比( 10.1±3.22)ml,(30.3±7.11)ml比(24.9±5.28)ml],控制组患者的Borg评分分布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BT联合常规胸部物理治疗及肺康复可提高肺移植术后拔除气管插管患者的排痰质量、降低治疗后Borg评分,应在临床上积极应用。

  • 标签: 主动呼吸循环技术 肺康复 肺移植
  • 简介:摘要:在油田开发过程中,为减少出水层、出砂层等层间的相互影响,需要对生产层以外的层系进行封堵。分层挤堵作为化学堵水工艺的手段之一,在前些年的应用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与风险,以往的分层挤堵工艺常采取下顶封挤堵工艺,该工艺存在施工风险高、封堵效果不理想等因素的制约,未得到有效推广应用。因此开展了插管式分层挤堵工艺的研究与应用。

  • 标签: 分层挤堵 工艺 化学堵水 封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气管插管固定方法改良的应用及护理效果探析。方法针对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气管插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 6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个组,既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均为 30例。对照组男性患者 17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气管插管固定方法。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改良后气管插管固定方法。观察对比两组气管插管舒适度和移位情况。结果 观察组舒适度与气管插管未移位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改良后气管插管固定方法稳固性强,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与舒适度,降低并发症的出现,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气管插管 固定 方法 改良 舒适度 移位情况 护理
  • 简介:【摘要】 经口气管插管是临床急危重症患者急诊抢救的常用手段,因此操作属于侵入性操作,会对上呼吸道屏障造成一定程度破坏,使口腔内环境发生改变,易诱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口腔疾病等并发症,因此,做好口腔护理干预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预后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口腔护理方法、护理频次等方面对口腔护理干预进行如下综述。

  • 标签: 口气管插管 口腔护理干预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 将优质护理措施应用在 ICU气管插管患者护理过程中,对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 ICU气管插管患者共计 88例作为研究资料,分实施前后各 44 例; 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措施。结果 实施优质护理后,气管插管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下降,经统计,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0.05)。在实施优质护理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评分 显著升高,经比较,差异显著 (P<0.05)。结论 将优质护理措施应用在 ICU气管插管患者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气管插管 并发症 优质护理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逆行气管插管用于困难气道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经评估为马氏气道分级 III-Ⅳ级困难气道患者 68例,随机分为逆行气管插管组和电子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组。逆行气管插管组 34例患者于全麻诱导下采用中心静脉导丝引导逆行气管插管,纤支镜组 34例患者于全麻诱导下借助电子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对比两组患者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并发症等差异。 结果 逆行气管插管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为9 7%,纤支镜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为 82.35%。逆行气管插管组平均用时为( 17 .59±4 .42)秒,纤支镜组平均用时为(3 4.08±5.81)秒。逆行气管插管插管后患者血氧饱和度下降,但纤支镜组升高。插管期间逆行气管插管组并发症发生率 5.88%而纤支镜组 17.64%。两组乳酸值均在正常范围。结论 逆行气管插管在全麻诱导下困难气道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插管成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并发症发生率也较低 ,尤其适用于基层医院。

  • 标签: 逆行气管插管 电子纤维支气管镜 全麻 困难气道
  • 简介:【摘 要】目的:讨论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方法与体会。方法:选择90例经口气管插管的患者,分为两组,使用口腔护理的为实验组,使用常规口腔护理的对照组。结果:两组的护理满意率,牙菌斑指数,咽拭子细菌培养阳性发生率,口臭发生率以及VAP发生率相比,差异较大(P

  • 标签: 经口气管插管 口腔护理 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探索对于老年麻醉气管插管患者来说,不同诱导方法能够达到怎样的效果,是否可以保证老年患者安全。方法:截选自住院部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探究对象,期限限定为 2016 年 5 月 ~2018 年 7 月,将 110 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不同的诱导方法,根据最终结果判断护理程度好与坏,其中观察组患者 55 名,给予患者健忘阵痛慢诱导法;对照组患者人数为 55 名,以静脉快速诱导法为主,对患者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对这 110 名患者分为两组使用不同的诱导方式后,根据各时间点数据分析,以 MAP 指标和HR 指标作为主要的衡量标准,可得出健忘阵痛慢诱导法各项数据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与对照组以 5:13 的不良反应比作为最终结果,作为参比数据各项数差异较大,可作为统计学意义思考。结论:为减少老年麻醉气管插管时患者所面临的危险,应考虑并使用健忘阵痛慢诱导法,提高安全性。

  • 标签: 不同诱导方法 老年麻醉气管插管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患者术后声带运动不良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本院 2016年 1月至 2018年 12月所有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手术患者的围术期病历资料,分析术后声音嘶哑和声带固定的发生率和临床结局。结果: 5年内共纳入分析 85998例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患者,其中 222例( 0.26%)发生术后声音嘶哑, 29例患者为持续声音嘶哑,经耳鼻喉科医生明确诊断,其中 7例为咽喉炎, 22例( 0.026%)为术后声带固定,左侧声带固定较多见为 17例( 77%),右侧声带固定 5例( 23%)。共 9例患者确诊为杓状软骨脱位,其中 7例为左侧声带固定, 2例为右侧声带固定; 7例为可视喉镜引导气管插管, 1例为困难气道,在光棒引导下插管, 1例为喉罩置入。 1例可疑为麻醉前插胃管导致。 1例合并左喉返神经功能异常。 3例患者给予局麻闭合复位, 1例自行复位缓解,症状持续时间 16d( 5~ 31d)。其余 13例声带固定患者中, 2例患者为声带麻痹, 11例患者为颈部、甲状腺和心胸手术,未能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诊断。所有患者均给予激素雾化等对症治疗,离院时 5例症状明显好转或接近正常, 1例症状有缓解, 16例症状未缓解。结论: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患者术后出现持续声音嘶哑和声带运动不良者应尽可能及时诊断治疗。

  • 标签: 全身麻醉 气管插管 患者 术后 声带运动不良 临床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