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用接触培养和棉拭子进行手套表面细菌的检测效果。方法选择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配置人员在配置过程中不同时间段的手套表面进行采样、培养、技术,并将医护人员分为两组,观察组实施接触培养、对照组棉拭子进行手套表面细菌的检测,将两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暴露时间10分钟细菌阳性率25.00%低于对照组、20分钟、30分钟细菌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同时间段菌落数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手部细菌较少情况下,实施接触培养进行手套表面细菌检测具有显著效果,值得研究。

  • 标签: 接触式培养皿 棉拭子 手套表面细菌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利用一次性培养防止针刺伤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以我院40名护士为观察对象,在集中输液或采血过程中利用一次性培养收集使用后的针头并在输液或采血结束后直接丢弃于锐器盒内,分别统计利用一次性培养防止针刺伤之前(2014年1月-2014年12月)和利用一次性培养防止针刺伤之后(2015年1月-2015年12月)的针刺伤发生率,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2014年1月-2014年12月间,本组护士针刺伤发生率为35%,2015年1月-2015年12月间本组护士针刺伤发生率为7.5%,两者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χ2=9.0383,P=0.0026)。结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利用一次性培养防止针刺伤简便可行,消耗少,效果佳,可有效保护护士避免出现针刺伤害。

  • 标签: 一次性培养皿 针刺伤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市售的即用型培养不同批次的培养暴露一定时间后,根据其培养的失水率和适用性结果,以证明单个即用平连续采样最长4小时仍满足微生物生长要求。方法:采用3个批次,φ90mm,装量为25ml即用TSA平,在风速较大的A级区域模拟日常沉降菌分别连续采样0.5h、1h、2h、3h、4h、5h后测试不同时间段失水率及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抱杆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进行适用性检查;结果表面最长暴露5h失水率最大为15.44%,暴露5h后微生物生长均符合要求。结论:本次研究证明即用平暴露4小时内能满足微生物生长。

  • 标签: 即用平皿 失水率 适用性
  • 简介:【摘要】现如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微生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培养艺术是微生物的艺术呈现方式,人们通过培养艺术更加直观地感受生命的微观世界。本文从“画布”的描绘、“颜料”的积累、“画笔”的选择以及“绘画”技巧等方面,探讨以微生物为主体的艺术创作方法和技巧,并进一步应用到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以期为大家提供借鉴和参考。

  • 标签: 微生物 培养皿艺术 微生物学实验教学
  • 简介:摘要:接触与非接触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融合是一种综合利用两种技术的方法,以提高测量效率、精度和多样性。接触测量技术主要包括全站仪、测距仪等,需要物理接触目标表面;而非接触测量技术主要包括激光扫描仪、摄影测量等,可以无需与目标直接接触进行测量。通过将这两种技术融合使用,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更全面、精确和高效的工程测量。

  • 标签: 接触式测量技术 非接触式测量技术 工程测量
  • 简介:摘 要:电连接器必须要具有良好的品质和可靠性,确保接触可靠稳定,信号传输万无一失。本文就开槽两瓣接触接触失效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进行了分析研究。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明代两京乡试中字号专额制的始行年代,依可靠的文献记载分析,当在嘉靖十三年。字号之成立,是为应对当时两京乡试中监生应试者增多而采取的对策。隆庆元年之後,字号的取额基本固定,在北阐中大体为三十五名,南京一般不及然亦相差不远。专额制确立後两京乡试中的监生取数明显增多,其中又以浙江籍士人表现优异,成为这个制度最大的获益者。随着监生中额的固定,南北两京关於字号的议论渐多。南京由於不及三十五之数而致力於恢复这个“旧额”;北京方面,一是北方籍官员希望在字号中额中根据南北籍贯分出定额,二是围绕畿内在籍监生应否编入字号出现的科场弹劾案。

  • 标签: 皿字号 始行年代 监生 生员 籍贯
  • 简介:用二线制24vDc接近开关替代原接触打滑检测装置,对接近体、相关检测及程序进行设计,并对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改进,优化检测脉冲及Dcs控制逻辑,防止打滑检测信号误报引起皮带误停。防止了皮带长时间打滑引起的压料,保障了高炉供料,降低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

  • 标签: 皮带打滑检测 非接触式 DCS控制系统 接近开关
  • 简介:摘要:电子装联领域普遍采用纯手工接触烙铁钎焊工艺,接触钎焊操作过程中易产生空间干涉及损害线材传输性能,影响批量产品钎焊效率及质量。激光钎焊作为非接触钎焊工艺的典型代表,在焊接加热过程中无需直接接触待加工零件,钎焊过程无任何干涉及应力残留,在微电子工业及印制电路板装联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主要针对非接触激光钎焊工艺进行研究,重点阐述了激光钎焊工艺原理、激光钎焊工艺特点及激光钎焊工艺参数研究等等。

  • 标签:
  • 简介:摘 要:疫情背景下,随着 “无接触”服务的变革,智能无接触的产品设计也应运而生。本文首先概述无接触服务的发展现状,探索无接触产品的设计理念,分析现有的无接触产品,参考其中的技术并分析,将不同的无接触方案和技术,运用到无接触产品设计中,并探讨和总结无接触产品配送的设计要点和设计流程。

  • 标签: 无接触式产品 设计理念 配送路径
  • 简介:摘要:文章根据加拿大现役车辆用橡胶风挡的配置要求以及车体相关区域的实际安装环境,对橡胶风挡技术方案及安装要求进行了介绍。

  • 标签: 橡胶风挡 技术方案 安装要求
  • 简介: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加快发展,在当今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中,长度计量技术在各个行业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如制造业、建筑工程、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非接触长度计量技术的精确与标准化对于确保产品质量和工程项目的安全性至关重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对非接触长度计量技术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目前,国内外对长度计量技术的研究和实践主要集中在测量仪器的精度、计量标准的制定以及应用管理等方面。然而,尽管在这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当前的非接触长度计量技术标准化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标准的制定流程和内容有待进一步优化。测量仪器的精确性和稳定性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影响了非接触长度计量技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人为操作误差也是长度计量技术应用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需要加强人员培训和质量管理。

  • 标签: 非接触式 长度计量技术
  • 简介:摘要:为了响应国家安全公共卫生的相关政策,聚焦社区安全检测问题,寻找到新的检测方式,开辟一条新的设计思维的道路,对于实现公共卫生安全,解决社区安全检测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以避免人与人接触而预防感染为目的,运用产品设计的创新成果服务于社区的检测工作,以“无接触”与自助相结合的方式,开发一款避免人与人接触而是机器与用户接触的产品,采用无接触检测的方式,减少接触,降低因人与人之间直接或间接接触而发生的感染。

  • 标签: 无接触设计 安全检测 产品设计
  • 简介:摘要:随着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电力保障要求的提高,电力设备的安全检测和维护变得愈加重要。文章以非接触验电器为研究对象,针对传统验电器存在的不足,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多电压等级的非接触验电器。通过对电压等级的感应和信号处理,实现了精准的电压检测,有效提升了验电器的可靠性和使用便捷性。通过搭建实验平台进行测试和验证,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能够满足多电压等级的需求,并且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稳定性。

  • 标签: 多电压等级 非接触式 验电器设计
  • 简介:为了测量高温或其他不宜直接接触的工件,提出了一种基于Canny算子的边缘检测法测量工件的尺寸,该方法通过对原始器件图像的二值化处理,提取工件的轮廓,再进行阈值检测并返回轮廓坐标从而确定工件的相关参数。与传统接触测量方法相比,该方法能对高温等物体进行测量,同时该方法有测量精度高等特点。理论及计算机仿真表明,该方法切实有效,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非接触式测量 CANNY算子 边缘检测 二值化 阈值检测
  • 简介:摘要变电设备红外检测是非接触红外探测器在接受到被测目标的红外辐射信号时,根据红外线辐射强度反应出被测设备的温度,检测者可以在热像仪目镜中观测到目标部位的温度。并通过对设备温度的检测,来发现设备的隐患,如导体各部分接触不良、接触面氧化、绝缘老化等问题,从而快速、方便地对发热点进行判断处理,防止设备过热损坏,实现设备故障的事前预控,事前解决,将事故发生的关口提前。这样既提高供电可靠性,又为状态检修提供依据.因此红外检测诊断的管理和技术水平,对变电站设备的状态评价及设备的可靠性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变电发热缺陷 变电站设备热隐患 变电设备红外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