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在纳米Fe3P4颗粒表面引入过氧基因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进行聚合,在纳米颗粒表面接枝上PMMA。研究了酰化反应时间、酰化剂用量、叔丁基过氧化氢的用量、聚合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对纳米颗粒改性效果的影响。借助TEM观察改性后粉体的表观形貌,结果显示粉体呈球形,表面被无定形物质所包裹;FT-IR测试结果表明,在纳米Fe3O4表面已成功接枝上PMMA。

  • 标签: 纳米Fe3O4粉体 接枝 PMMA 叔丁基过氧化氢
  • 简介:提供一种采用悬浮聚合制备堆积密度大、成型加工性优良的氯乙烯树脂的方法。在含有悬浮分散剂的水介质中,采用悬浮法聚合氯乙烯或以氯乙烯为主要成分的聚合性单体时,在有1种以上无机物粉体存在的条件下,采用超声波进行照射并以此为特征。

  • 标签: 聚氯乙烯树脂 悬浮聚合 制备工艺
  • 简介:提供防粘釜、稳定地促进氯乙烯单体的聚合,且能制得粒度分布窄、耐冲击性,粉体流变性等诸物理性能良好的聚氯乙烯树脂及其悬浮聚合。在硅酸及二氧化硅存在下,在含有悬浮分散剂的水性介质中悬浮聚合氯乙烯或氯乙烯为主要成分的聚合单体,是以此为特征的。

  • 标签: 聚氯乙烯树脂 悬浮液聚合法 制备工艺
  • 简介:采用悬浮聚合制备堆积密度大,加工性能好的聚氯乙烯树脂,把氯乙烯单体或氯乙烯为主要成分的聚合单体、水溶剂、悬浮分散剂聚合引发剂作为悬浮聚合成分的氯乙烯悬浮滞方法。该悬浮分散剂最少有一种成分是用氧化铝水合物处理氧化钛的微粒子表面,再对其表面进行有机物包覆处理,是这一方法特征。

  • 标签: 聚氯乙烯树脂 悬浮液聚合 悬浮分散剂 制备工艺
  • 简介:以咖啡因为印迹分子、丙烯酰胺(AM)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沉淀聚合制备印迹聚合物微球.考察印迹分子、引发剂、单体和介质的配比及介质的种类的影响,并用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表征聚合物结构.结果表明,n(咖啡因)∶n(AM)∶n(EGD-MA)=1∶4∶20时,在乙腈介质中所制备的印迹聚合物微球的粒径较小、形态与吸附性能较好、最大表观结合量为34.4071μmol/g.

  • 标签: 咖啡因 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 沉淀聚合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工程建筑类型的不断增加,使用的各种复杂建筑物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其中,复杂建筑物主要是由建模和简单的建模进行面堆拉成体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建筑形式,相比较传统建筑物的不同,复杂建筑物更加注重的是建筑物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层次,能够精准地展示出智能建造中不同层面可视化要求的实际特点。基于此,本文将从复杂建筑物最短邻近线多边形聚合进行分析,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加密顶点间最短邻近线的建筑物多边聚合方法,帮助形成有效快速的邻近线集合方式,帮助实现智能建造中复杂建筑可视化提供一定的策略。

  • 标签: 复杂建筑物 最短邻近线 多边形聚合法
  • 简介:采用悬浮聚合制备了激光墨粉,以单体配比(n聚乙烯:n丙烯酸丁酯)6:1、聚合温度90℃的聚合反应条件所刺备的墨粉粒径基本在10μm左右;墨粉整体呈规划的球形;墨粉的软化温度、熔融温度、流动温度分别为60.0℃、62.5℃、70.0℃,符合使用要求。

  • 标签: 悬浮聚合 激光墨粉 粒度特性 热学性能
  • 简介:在碱性水溶液中,以超高价态过渡金属二过碘酸合铜(Ⅲ)钾为氧化剂,活性炭表面上的羟甲基为还原剂,引发丙烯酸甲酯(MA)单体在活性炭分子链上发生接枝聚合反应.考察了反应温度、单体与活性炭质量比、反应时间、引发剂浓度对接枝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30℃、单体与活性炭质量比约2、引发剂浓度2.5×10-5mol/L、反应时间30min为较佳接枝聚合反应条件.红外光谱、电子扫描电镜对接枝共聚物进行了表征,并探讨了反应机理.

  • 标签: 丙烯酸甲酯 单体 活性炭 引发剂浓度 表面接枝聚合 接枝共聚
  • 简介:摘要:PVC糊树脂广泛应用于人造革、壁纸、地板革、帆布涂层、蓄电池隔板、工业输送带、靴鞋、手套、玩具等领域。PVC糊树脂一般以增塑糊的形式进行加工,成型方式有浸渍模塑、涂覆、搪塑和喷涂等,通常以增塑糊在特定条件下的黏度来评价糊的加工性能。

  • 标签: 糊树脂选微悬浮聚合法 PVC 糊树脂 糊粘度
  • 简介:用泡沫体系分散聚合将丙烯酸(AA)接枝在羧甲基纤维素(CMC)上制备高吸水性材料。研究了发泡剂、引发剂、交联剂、CMC等因素对材料吸水倍率的影响,并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材料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优化合成条件下制备的CMC—g—PAA高吸水性材料吸蒸馏水能力达1247g·g^-1,吸0.9%生理盐水能力达102g·g^-1,SEM显示此方法合成的材料具有多孔结构。

  • 标签: 泡沫体系分散聚合 多孔 高吸水性材料
  • 简介:基于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自由基悬浮聚合基本原理,采用控制变量法,探讨了料剂比、搅拌速度、引发剂的用量等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颗粒大小、均匀程度和产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单体用量固定为10mL,分散剂为水溶性聚乙烯醇的情况下,其悬浮聚合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料剂比为1:6、搅拌速度为250r/min、分散剂为浓度5%的聚乙烯醇10mL,引发剂AIBN用量为0.12g、反应温度为76~78℃。在这样条件下,聚合反应能顺利完成,形成的聚合物颗粒大小适中、形状均匀,产率较高,最高可达82.4%。

  • 标签: 控制变量法 悬浮聚合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 简介:以硫酸铵水溶液为分散介质,采用分散聚合制备了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水包水乳液;研究了硫酸铵用量、反应温度、搅拌速度和反应时间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并对聚合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 标签: 分散聚合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 水包水乳液 硫酸铵
  • 简介:本文介绍了近年来炭黑表面接枝聚合研究的进展情况,主要讨论了自由基接枝、阴离子接枝和阳离子接枝聚合新方法及炭黑与聚合物的偶联反应接枝.

  • 标签: 炭黑 接枝 表面改性 新方法 聚合物 分散性
  • 简介:研究了辛烯-乙烯共聚物,聚乙烯(POE/PE)的掺混比例、马来酸酐(MAH)单体和过氧化二异丙苯(DCP)用量、第二单体的种类、反应温度、螺杆转速、真空度对接枝产品性能的影响情况以及接枝产品与尼龙共混注塑制得的样品的性能,得到了使该种接枝产品使用性能最佳的配方和工艺条件,即POE/PE为75/25;MAR用量1.3%~1.5%(质量分数),DCP用量:0.04%~0.06%(质量分数),第二单体苯乙烯用量为1.2%~1.5%(质量分数),螺杆转速:40-50r/min,真空度0.01MPa,螺筒温度:140~195℃。

  • 标签: 乙烯/辛烯共聚物 聚乙烯 马来酸酐 尼龙 反应挤出 接枝
  • 简介:提供了成品的透明度和耐冲击性均良好,同时保持原有氯乙烯系树脂机械强度的氯乙烯接枝共聚物。在不少于1种的(甲基)丙烯酸酯(其均聚物的玻璃化转化温度为-140~30℃)中,掺入质量分数为5%~70%的至少1种可自由基聚合的单体(其均聚物的折光指数为1.51~1.75),在此混合单体100份(质量份,下同)中,混合、共聚0.1~30份多官能团单体,制得丙烯酸系共聚物胶乳浆料,此共聚物的折光率为1.51~

  • 标签: 氯乙烯 接枝共聚物 丙烯酸酯 制备工艺
  • 简介:基于熔融接枝技术的特点,适合接枝的单体、接枝的机理以及接支物的应用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ABS的熔融接枝改性技术及其应用,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其发展方向,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 标签: 丙烯腈 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塑料改性 熔融接枝 综述
  • 简介:聚氨酯型接枝淀粉表面施胶剂是近年开发的新型表面施胶剂。本研究以聚氨酯预聚体作为抗水性单体合成了性能优良的聚氨酯型接枝淀粉表面施胶剂。聚氨酯预聚体的较佳合成条件为:甲苯二异氰酸酯用量为1,4-丁二醇的15%,反应温度为80℃;施胶剂的较佳合成条件为:预聚体用量为淀粉的10%,单体与淀粉的质量比为2∶1,苯乙烯与丙烯酸丁酯的质量比为1.5∶1。

  • 标签: 聚氨酯预聚体 接枝 淀粉 施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