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断指再植采用不同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2016.3-2021.3,抽取80例断指再植患者进行研究,基于患者意愿分组(观察组、对照组,各有40例)并进行不同手术(不缩短指骨显微外科手术与常规手术),对比手术结果。结果:观察组手术优良率97.50%、术后功能恢复理想率99.5%、并发症率7.50%均优于对照组77.50%、80.00%、25.00%(P<0.05)。结论:在断指再植治疗中应用不缩短指骨显微外科手术,可提升手术优良率与术后功能恢复理想率,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 标签: 断指再植 常规手术 不缩短指骨显微外科手术 手术优良率
  • 简介:摘要目的报告轴向叩击联合支具外固定治疗指骨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1月至2019年8月我科治疗指骨骨不连患者22例,其中18例为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4例为骨折外固定治疗术后骨不连。18例内固定患者,拔除内固定物,骨折段予支具节段固定,并予规律轴向叩击治疗,刺激骨折端骨痂生长,促进骨折愈合,4例外固定治疗患者,改用支具节段固定,规律轴向叩击。结果22例患者骨折均愈合,以X线片显示骨折线消失、骨折段髓腔内骨质吸收为标准。愈合时间为9~12周,平均10周。愈合后随访2~5个月,平均3个月,所有病例治疗后骨折部位未再发骨折。结论轴向叩击联合支具外固定治疗指骨骨不连,经济、有效,早期进行干预效果更佳。

  • 标签: 指骨 治疗结果 骨不连 轴向叩击 支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型钢板用于断指再植后指骨骨不连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0年1月50例医院收治断指再植后指骨骨不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克氏针内固定,观察组则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指骨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指骨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型钢板内固定相比于克氏针内固定来说具有更高的疗效与安全性,能够有效缩短断指再植后指骨骨不连患者的愈合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微型钢板 克氏针 断指再植后指骨骨不连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奇异性骨旁骨软骨瘤样增生1例。患者男,12岁,CT检查示右手第4、5掌指骨间软组织肿块影,内见多发斑片状高密度影,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MRI示病灶在T1WI呈等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病理诊断为奇异性骨旁骨软骨瘤样增生。

  • 标签: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奇异性骨旁骨软骨瘤样增生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在对末节断指进行再植手术治疗过程中运用不缩短指骨显微外科手术的效果。方法 研究所选择患者共计70例,属于本院在2018年2月至2020年12月所接诊患者中随机选取,通过随机抽选的方式,取组中35例患者,以常规手术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余下患者则按照不缩短指骨显微外科手术进行治疗,即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结合对两组整体治疗优良率、患者满意度对比,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0.05。结论 在对末节断指再植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展开不缩短指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能够有效增加临床对该部分患者的治疗效果,有助于患者进行恢复。

  • 标签: 不缩短指骨显微外科手术 末节断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指骨开放性骨折病人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对康复的影响。方法: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44例指骨开放性骨折病人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术后是否开展早期功能锻炼将病人分为对照组(22例:未行早期功能锻炼)与实验组(22例:行早期功能锻炼),比较两组病人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病人术后1个月随访手功能恢复优良率(95.45%)高于对照组,此外,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4.55%)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第2足趾近侧趾(指)骨间关节(PIPJ)移植重建手指PIPJ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自2017年5月至2020年3月,收治13例手指PIPJ缺损的患者,均为创伤性损伤一期修复术后发生的PIPJ缺损,受伤机制为:绞轧伤5例,电锯伤4例,冲压伤2例,挤压伤2例,其中示指7例,中指3例,环指3例。手术时间为一期手术后3~7个月,应用改良吻合血管的第2足趾PIPJ进行移植重建,取伤指同侧第2足趾10例,取对侧第2足趾3例。移植关节均携带观察皮岛,面积为1.0 cm×1.5 cm~1.0 cm×2.0 cm。足趾供区继发骨缺损均取髂骨条植骨重建,切取髂骨条长度为4.0~6.0 cm,供区创面均采用趾腓侧岛状皮瓣转移修复,面积1.1 cm×1.6 cm~1.1 cm×2.1 cm。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并通过门诊、电话及微信传送照片的方式进行随访,内容包括重建手指和供足的功能、外形恢复情况。结果13例移植的关节和趾腓侧岛状皮瓣均全部成活,移植关节和供趾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8~12周,平均10周。其中3例关节和肌腱粘连严重,二期行松解术。术后所有患者获得随访10~18个月,重建的指PIPJ未发生退行性变,主动活动度为:屈曲45°~90°,伸直0°~10°,活动度平均66.3°,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7例,良4例,可2例。供趾外形良好,远期随访行走功能正常。髂腹股沟供区只留1条线形瘢痕,无明显不适。结论应用改良吻合血管的第2足趾PIPJ移植重建缺损的手指PIPJ,能够恢复手指骨间关节功能,具有良好的效果。足趾供区同时行髂骨条植骨重建加趾腓侧岛状皮瓣转移修复,能够保留足趾的外形和大部分功能,达到供、受区平衡。

  • 标签: 近侧指骨间关节缺损 趾骨间关节 重建 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掌指骨骨折治疗中以微型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方式为依据,具有一定临床可行性。方法:将收治76例掌指骨骨折患者作为本研究基础,依据随机形式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分别实施不同治疗。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t=5.099 p=0.001)、手术时间(t=4.767 p=0.001)以及掌指骨骨折恢复时间(t=14.677 p=0.001)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别;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x2=2.756 p=0.003)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价值(p

  • 标签: 掌指骨骨折 可行性 微型钢板置入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不缩短指骨显微外科手术在末节断指再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类型先天性拇指远节尺偏畸形,即Delta三节拇指和远节指骨骨骺畸形的临床、病理、影像学特点及手术策略,并评价中期疗效。方法自2011年1月至2017年6月,我们共收治28例43拇先天性拇指尺偏畸形患儿,根据X线片表现分为两类:Delta三节拇指和远节指骨骨骺畸形。两种病理解剖类型经MRI和术中探查进一步确认。三节拇指通过切除Delta指骨、紧缩桡侧副韧带和克氏针固定治疗,骨骺畸形则对三角形或楔形骨骺行骨骺内截骨和克氏针固定。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25~91个月,平均47个月,23拇(53.5%)为Delta三节拇指,手术年龄平均16个月,指间关节尺偏角度从(40.3±9.7)°下降到(2.3±5.1)°(P=0.008);20拇(46.5%)为远节指骨骨骺畸形,手术年龄平均33个月,尺偏角度从(33.4±9.6)°下降到(5.4±8.5)°(P=0.019)。日本手外科协会(Japanese Society for Surgery of the Hand,JSSH)评分:优29拇,良13拇,中1拇。结论Delta三节拇指和指骨骨骺畸形是先天性拇指尺偏畸形的两种病理解剖类型,分别行Delta指骨切除或骨骺内截骨术,能显著矫正拇指尺偏,术后关节稳定,功能良好。为避免畸形骨骺被当作多余指骨误切而导致生长紊乱,须明确骨骺畸形不属于三节拇指,年幼儿分型不明时应推迟手术直至明确分型。

  • 标签: 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拇指尺偏 Delta三节拇指 骨骺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掌指骨骨折患者使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分析该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与康复护理措施。方法:从2019-2020年我院收治的患者中选取100例掌指骨骨折患者,数字随机均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克氏针内固定术,观察组患者实施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术后两组患者全部接受康复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存在统计学价值(P

  • 标签: 微型钢板内固定 掌指骨骨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两种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法治疗近节指骨横形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17年8月至2018年11月我科共诊治46例近节指骨横形骨折患者,其中20例采用纵行空心拉力螺钉法(A组)治疗,26例采用斜行空心拉力螺钉法(B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随访时间、指间关节活动度、掌指关节活动度、术后并发症情况及功能评定结果。结果术后A组患者随访时间为18~24个月,平均20.8个月;B组患者随访时间为19~24个月,平均20.3个月,两组随访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指间关节活动度分别为(76.5±6.6)°和(82.2±2.4)°,A组小于B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B两组掌指关节活动度分别为(73.5±11.7)°和(73.4±11.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骨折均顺利愈合,未出现内固定断裂、伤口不愈合、骨不连及骨折畸形愈合等并发症。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标准,A组优良率为80.0%,B组为84.6%,B组高于A组。结论与纵行空心拉力螺钉法相比,斜行空心拉力螺钉治疗近节指骨横形骨折的疗效更佳。

  • 标签: 指骨 疗效比较研究 横形骨折 拉力螺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现行《大骨节病诊断》标准(WS/T 207-2010)中儿童大骨节病诊断时"等径期前"这一限定是否合理,同时为《大骨节病诊断》标准(WS/T 207-2010)的修订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方法2018年选择黑龙江省大骨节病历史病区作为调查点,拍摄调查点全部7 ~ 12岁儿童的右手X线正位片,根据其指骨骨骺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的X线表现划分为等径期前、等径期、超径期、闭合前期和闭合期5个时期。按年龄、性别等基础资料分层,比较各期干骺-骨骺闭合反应检出率;以1990年全国大骨节病病情监测中黑龙江省林口县和富裕县监测点干骺端改变检出率的均值为依据,推算并比较在等径期前、超径期前的限定下或缩减受检儿童年龄范围,受检儿童中大骨节病干骺端改变的预期检出率和漏诊率。结果共调查5 019名儿童,等径期前儿童所占比例为53.94%(2 707/5 019),超径期前儿童所占比例为77.92%(3 911/5 019)。等径期前主要出现在7 ~ 10岁,并随年龄增长呈减少趋势(χ2趋势 = 390.10,P < 0.05);超径期主要出现在10 ~ 12岁,随年龄增长呈减少趋势(χ2趋势 = 65.39,P < 0.05);闭合前期主要出现在10 ~ 12岁,随年龄增长呈增加趋势(χ2趋势 = 51.86,P < 0.05);闭合期主要出现在11 ~ 12岁,随年龄增长呈增加趋势(χ2趋势 = 7.58,P < 0.05)。超径期儿童的干骺-骨骺闭合反应检出率为14.78%(158/1 069),而等径期儿童中并未检出现干骺-骨骺闭合反应。在等径期前、超径期前和7 ~ 10岁受检儿童中,干骺端改变预期检出率分别为5.90%、8.53%和7.42%,预期漏诊率分别为5.06%、2.45%和3.52%。结论为提高干骺端改变检出率,降低漏诊率,在儿童大骨节病的X线诊断和病情监测中,应将"等径期"的儿童纳入诊断。

  • 标签: 大骨节病 X线诊断 等径期 超径期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