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心内病区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对护理质量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收诊的200例心内病区住院患者作为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研究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统计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记录护患纠纷及护理投诉事件发生情况,另调查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①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vs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研究组护患纠纷及护理投诉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vs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98%vs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内病区采用护理风险管理能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科室整体护理质量

  • 标签: 心内病区 风险管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整体护理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对急危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按照不同护理和管理方法,将本院重症医学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22年12月-2023年12月中住院的60例患者,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参照组按照病情遵医嘱实施疾病传统护理和日常管理,研究组按照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护理质量指标规范化管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在并发症发生率上研究组低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以整体护理护理质量指标规范化管理模式,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干预,有助于提升护理工作质量,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整体护理 规范化管理 急危重症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指标评价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此次研究以2022年6月~2023年6月期间,我院救治的100名手术室患者开展研究。通过随机分组的方法设置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中分配患者各为50人。其中对照组开展常规化的管理方案,观察组开展护理质量指标评价的管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各项指标的评价得分、护理工作中发生失误的比例、各项生命体征表现情况。结果:通过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操作、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健康教育、消毒隔离和文书质量等方面的护理质量评价得分都显著地高于对照组,存在着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工作中发生失误的比例为16.00%,显著小于对照组26.00%,存在着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PaO2等各项生命体征的评价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存在着差异性(P<0.05)。结论:将护理质量指标评价运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过程中具有明显的效果,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并减少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失误,有着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护理质量指标评价 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护理质量指标评价的效果和作用。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时间范围是2022年3月-2023年3月,在这期间共有160例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行手术治疗病人,按照研究需要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患者80例。行常规护理管理的是对照组,观察组则应用护理质量指标评价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观察组的各项指标以及护理满意度还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质量指标评价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手术安全性,且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水平也有正向影响,值得推广。

  • 标签: 手术室护理质量 综合评价指标 手术室 持续质量改进 应用有效性
  • 简介:摘要:地铁客运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城市建设以及发展,是城市面对群众以及游客的名片。重视客运服务质量管理,构建完善的质量指标评价管理系统,可以有效满足基础运营管理、客运服务的需求,充分提高乘客满意度。基于此,文章综合地铁客运服务,探究服务质量指标评价系统,综合实际状况,剖析地铁客运服务质量指标评价的内容以及影响因素,总结几点优化措施,以供参考。

  • 标签: 地铁客运 服务质量 指标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诊危重症患者应用护理质量指标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自2021年1月~2023年10月收治的64例急诊危重症患者纳入研究。采用盲摸双色球法均分为实验组、参照组,各32例。参照组行一般护理,实验组加用护理质量指标管理。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少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程度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护理质量指标管理能够改善急诊危重症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提高护理满意程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质量指标管理 急诊危重症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护理满意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住院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128例骨科住院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构建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质量指标体系干预。结果研究组下肢肿胀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流平均速度及血流峰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骨科住院患者构建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质量指标体系可加快血流速度,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骨科 常规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 护理质量 满意度 血流速度。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专科护理质量指标监测在提高护士深静脉血栓物理预防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3年6—12月我科住院的129例外科手术后首次Caprini评估为中高危的患者,均参与专科护理质量指标监测和管理,监测其术后第一天深静脉血栓物理预防措施落实情况。结果 6月份落实率为67.3%,8月份提升至100%,8-12月份物理预防措施落实率维持在88%以上。结论 专科护理质量指标监测提高了护士深静脉血栓物理预防措施的执行率,更有效提高各层级护士专业内涵,提高专科护理质量,加速患者围手术期康复。

  • 标签: 专科护理质量指标 深静脉血栓 物理预防
  • 简介: 【摘要】:目的:基于循证构建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体系的应用效果。方法:在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以“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护理”为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剔除不合格文献后,对循证证据进行整理,通过小组初步筛选相关指标,并采取专家咨询的方式进行优化,最终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结果: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体系中包含了1级指标3条、2级指标6条,3级指标12条;专家系数为88.6%,权重系数为0.856,协调系数为0.085~0.152。结论:通过整理循证依据,建立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体系,可以为临床护理提供有效参考,降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率。

  • 标签: 循证医学理念 静脉血栓栓塞症 敏感质量指标
  • 简介:摘 要

  • 标签:
  • 作者: 孙鹏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4-06-05
  • 机构:苏州市吴中区尹山湖医院 江苏苏州  215100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专科护理质量指标在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到本院行髋、膝关节置换术的52例患者并均分为两组,参考组采用常规质量管理,实验组采用专科护理质量指标质量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与下肢DVT发生率。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PT、APTT及TT指标水平均高于参考组;下肢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对行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专科护理质量指标质量管理能够有效改善凝血情况,预防术后下肢DVT。

  • 标签: 专科护理质量指标 关节置换术 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灵敏、科学、实用的血液净化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评价体系,为血液净化护理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专家访谈法,建立血液净化专家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并要求设计专家信函询问量表,经过两轮专家对应,统计分析数据,最后确定血液净化专家护理质量敏感指数评价体系。结果:在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3%和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62和0.874。两轮调查后,共形成3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所有指标的重要性分数、可操作性分数和计算公式均合理,专家识别度≥90%。结论:构建的血液净化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评价系统具有较高的科学性。

  • 标签: 血液净化 护理质量 护理质量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科护理管理中质量敏感指标的运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医治的骨科患者共70例,分别给予不同的护理方式,有常规骨科护理护理敏感指标,根据护理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n=35)采用前者的护理方式,观察组(n=35)采取后者,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护理质量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工作态度以及操作技能均比对照组的效果好,P<0.05;对照组出现压疮、感染以及导管掉落的情况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在骨科护理管理中采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可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从而减少患者出现压疮、感染以及导管掉落的风险,因此值得宣传和推广。

  • 标签: 骨科护理管理 质量敏感指标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产科护理质量直接影响母婴安全与健康,敏感指标的管理是评估和改进护理质量的关键,帮助识别问题并制定改进措施。随着医疗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建立有效的管理系统成为提升产科护理质量的重要手段。这些系统可以整合数据、优化流程、提高效率,从而确保产科护理工作达到更高的质量水平,保障母婴的安全和健康。

  • 标签: 产科护理 质量 敏感指标 管理系统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手术器械清洗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和2023年实施敏感指标评估所处理前后手清洗的2000件手术器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器械合格率差异。结果:观察组器械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形成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专科质量敏感指标评估,能显著改进手术器械清洗质量,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 消毒供应室 手术器械清洗
  • 简介:摘要:本文研究了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与评估。本文探讨了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重要性以及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具体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护理质量评价指标能够有效衡量手术室护理质量,并为提升护理水平和改善患者体验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旨在为手术室护理工作者提供参考,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

  • 标签: 护理质量评价指标 手术室护理 应用 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血管外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建立与运用。方法:随机选取 2019 年1月-2020年12 月本院血管外科接收的 90例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5 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5 例)采取血管外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对两组护理满意度、下肢末梢血运观察率、压疮和低血糖发生率进行对比 。结果:护理总满意度方面,观察组(95.56%) 比对照组(80.00%)高,差异明显(P<0.05);下肢末梢血运的观察率、低血糖和压疮发生率方面,对照组分别是82.22%、15.56%、11.11%,观察组分别是 100.00%、2.22%、0.00%,观察组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血管外科护理过程中,采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不仅能够改善紧张的护患关系,促进护理满意度提高,同时能够降低低血糖及压疮等发生率,值得采纳、推广。

  • 标签: 血管外科 护理质量 敏感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中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期间的心血管内科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接受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下的安全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总体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心血管内科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实施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指导下的管理有利于提升护理安全水平,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

  • 标签: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 心血管内科 护理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产科护理质量提升策略对母婴健康指标的改善效果。方法:从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采用前后对照的方式,选取100名妊娠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实施产科护理质量提升策略,包括规范操作、加强团队合作、提供优质服务等,并在实施前后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结果:通过分析数据发现,产科护理质量提升策略的实施明显改善了母婴健康指标。产妇的产后出血率、产伤率、感染发生率均显著降低;新生儿的低体重、早产率、粘连综合征发生率也有显著下降。结论:产科护理质量提升策略可有效改善母婴健康指标,降低产妇和新生儿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因此,应该进一步推广并优化相关策略,以提升产科护理质量,保障母婴健康。

  • 标签: 产科护理质量 提升策略 母婴健康指标 改善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在手术室护理中基于手术室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手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两组,目的是行区别护理干预,分于参照组患者行常规手术室护理,分于研究组患者开展基于手术室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护理模式,对比护理效果,统计临床相关指标。结果:数据对比,手术室不良事件总发生率研究组低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总满意率研究组高于参照组;数据间差异明显(P<0.05),并以研究组优势凸显。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基于手术室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护理模式的应用,有助于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促使手术室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护理效果满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护理质量 敏感指标